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怂恿再战

王世充看着沉吟不语的杨广,继续说道:“所以说,这征高句丽才导致天下大乱,只不过是那些反贼的借口罢了,即使陛下不征高句丽,他们也会找出别的理由,来煽动,蛊惑那些无知的民众。陛下自登基以来,象杨谅,杨玄感这样的恶贼起兵谋反,难道他们是因为陛下征高句丽而活不下去,没有饭吃吗?”

杨广听得心里高兴,捻须而笑:“嗯,是这么个道理,王爱卿,你的想法和朕完全一样,这么说来,征高句丽并不是个错误了?”

王世充微微一笑:“陛下,征高句丽并不是错误,第一次是输在轻敌上,第二次本来形势一片大好,只可惜杨玄感谋反,才导致功败垂成,至于第三次,那是根本没有来得及发动,各地郡守和将军们忙于平叛,暂时抽不出兵力罢了。”

“可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各地的盗贼已经纷纷给剿灭,山东,江淮,江南,中原和并州,关中这些主要区域渐渐地平稳,只有河北还有小股的反贼,在杨义臣和薛世雄的打击下也是末日可数,再次调大军征伐高句丽的时机,已经来临啦。”

杨广哈哈一笑,说道:“王爱卿,朕记得你以前对征伐高句丽并不是那么热衷,赞同,但是这次,为什么又极力赞成朕再次征伐高句丽呢?”

王世充正色道:“因为以前陛下征伐高句丽,虽然说是为了万世基业,千秋万代,但实际上并没有这么紧迫,打下来自然是名垂青史,可是打不下来,也无损大隋的根基。”

“但这次不一样,现在国内的盗匪蜂起,就算一时给弹压下去,也会有象杨玄感,李密这样的野心家再次煽动,如果我们只专注于在国内平叛,维稳,那大量的兵力和资源就会白白浪费,陛下,俗话说得好,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如果贼人不主动作乱,我们保持大量的军队,一来耽误生产,二来军队长期保持而无军功的刺激,就会是巨大的不稳定因素,陛下明鉴。”

杨广的神色严肃,点了点头:“可是大军就算再次征召,要去讨伐高句丽,只怕将士们也未必愿意吧,这回朕在雁门,亲眼看到了朕下令罢征高句丽之役后,那些将士们欢呼雀跃的样子,那还是最渴望战功的骁果军哪,他们都不想打高句丽,更不用说别的部队了。王爱卿,你真的了解军心民心吗?”

王世充微微一笑,说道:“陛下,军心如水,民意似风,一切都可以逆转的,想想第一次征高句丽时,天下各地几十万壮士自带干粮从军,那时候,全国上下可谓举国一心,都想着攻灭高句丽,建功立业呢。”

“只是第一次轻敌,导致三十万大军损失在鸭绿江南,所以将士们眼看军功得不到,还要搭上性命,自然就心生畏惧,而百姓们超期服了劳役徭役,却得不到赏赐,自然也会有怨言,这是人之常情啊。”

杨广勾了勾嘴角:“那王爱卿又是什么意思呢?难道,你要朕打开国库,把国家的战备储存粮食和绢帛都拿去散给将士与百姓,再换取他们对征伐高句丽的支持?哼,朕可不学汉武帝那个败家子,打仗几十年,把文景之治的积蓄都打空了。打仗是为了获得利益和好处,打个吐谷浑没有花多少钱,却让西域威服,万邦来朝,朕要的是这个。”

王世充笑道:“这是自然,所以这回微臣的建议是打高句丽,而不是打突厥。”

杨广的眉头一皱:“王爱卿,这回你说到朕的疑处了,现在朕最恨的,已经不是高句丽,而是背信弃义的突厥始毕可汗,他竟然直接调几十万军队偷袭朕,雁门之围,堪比白登!这奇耻大辱,朕现在无时无刻不记着,为什么你不让朕调集大军去征讨突厥复仇,而是要去打几千里外的辽东?”

王世充正色道:“因为打突厥很可能是一无所获,劳师费力,只会让得不到军功的将士们进一步地厌战,而打高句丽,是可以有巨大收获的,将士们一战得了好处,那下一战就会踊跃参战,当年之所以这么多天下壮士踊跃参战,还不是因为之前从先皇到陛下征战吐谷浑,那可是战无不胜,功无不克,每次大战下来,都有数万将士因功得爵受赏吗?”

杨广点了点头:“那为什么打突厥就不行了呢,难道突厥骑兵,就比高句丽的大军还要难对付得多?”

王世充摇了摇头:“非也非也,高句丽的习惯与生活方式跟中原一样,都是农耕为主,可是突厥人却是马背上的草原民族,他们有利则聚战,不利则远遁,反正是逐水草而居,无城廓,把帐蓬一打包就可以赶着牛羊跑路,就象那个吐谷浑的伏连可汗,不是到现在都没有抓到吗?更不用说那突厥的始毕可汗啦。”

杨广哈哈一笑:“这些草原蛮子,打仗不行,脑子不好,但逃起命来真是望尘莫及,也难怪当年北魏把柔然直接就叫蠕蠕了。”

说到这里,杨广的眉头一皱:“所以王爱卿的意思是,突厥人很可能不会和我们打,而是远远地逃跑,我们在草原上,多半是要扑一个空?”

王世充点了点头:“正是,将士们若是没有斩获俘虏,就没有军功,没有军功就得不到赏赐,那一定会有怨言,到时候陛下既报不了仇,又失军心,漠南到阴山的草原,如果要留军驻守,那条件要比在关内艰难地多,那里无法农耕,一切补给都要从关内运过去,劳师伤民,当年北魏的六镇造反,不就是这样来的吗?”

杨广咬了咬牙:“那为什么先皇就能打突厥一打一个准,朕就不行呢?”

王世充抬起头,朗声道:“因为先皇时期,突厥是敌人,大隋一切的军事准备,都是为了与突厥作战而服务的,他们的军队,草场,水源,都一清二楚,甚至连逃亡的路线都知道,加上有长孙将军的分化瓦解,让突厥本部与仆从部落离心离德,时机成熟时,自然可以一战而定!”

第二千四百六十一章 大决战的设想(5更)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刘备?曹操?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直入虎穴第二千六百四十五章 轮转攻击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玄感渡河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轻骑驰援(九更)第二千二百二十二章 忠臣之死(四更)第七百一十六章 敌不动,我不动第二千零二十七章 单雄信的愤怒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口不择言第二千四百八十四章 鸟尽弓藏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杨素的脑袋(53更)第二千一百二十二章 阴雄上城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突围的信使第二百一十九章 翁婿论道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回马箭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长槊突阵骑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 送女人第二千二百九十八章 决战前夜(二)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杨广的决断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 风云突变(50更)第二千五百三十五章 抢占回洛第四百五十六章 新的合作(一)第六百八十四章 国仇家恨第二千零六章 秘密交易(二)第六百九十三章 李靖来投第二千五百三十九章 军功我所欲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老奸巨滑(63更)第二千六百一十二章 智囊投顺第一百六十一章 可敦的新猎物第二千二百四十九章 天宝大突击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起兵的疑虑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徐盖的盘算第六章 福祸相倚第四百八十四章 阵前斗箭第二千二百七十九章 南阳人渣第二千零一十五章 分析敌情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 悍将刘长恭(32更)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点将分兵第三章 送钱从军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兵败如山倒(29更)第二千二百零七章 激烈争辩(一)(九更)第二千零二十一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第二千四百七十九章 稽胡出山第一百六十四章 撞破奸情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 杨广十宗罪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旧情未了第一千七百章 宇文述的两难第九百零七章 临时合作第九百二十五章 何不守富贵?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青奴出阵第二千零六十三章 洛水崩(三)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 任瑰的怨念第二千三百九十四章 封伦献计(二)第一千零五十章 漂洋过海第六百零八章 互相拆台第八百四十六章 微妙的协议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以子换侄第二千一百一十一章 将计就计第五百七十七章 山雨欲来(一)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出师未捷弟先死第八百零四章 潜伏的突厥军团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思想工作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空地立体战(四更)第二千二百七十二章 李世民的警觉第一千八百九十三章 阴雄出击第二千零三十八章 全线进攻第二千零六十四章 生离死别第九百五十三章 困兽犹斗第八百四十二章 大隋悍将宇文成都第六十五章 禁止入宫第三百六十一章 平定宁州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天之骄子第二千六百零二章 弓箭压制第九百零一章 主臣高论(一)第二千五百五十八章 玄甲乘高突第二千五百六十二章 阵中追杀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决战前夜(11更)第一千八百六十章 铁骑屠城(73更)第六百二十九章 父子交心(一)第二千二百一十二章 还乡团内战(四更)第二百三十九章 三千铁甲第三百二十四章 脑洞大开第二千四百七十一章 突厥野望第二千五百二十二章 绝代猛将一对一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 回师涿郡第三百九十二章 五牙战舰第二千四百零四章 下定决心第一百八十八章 诈降之计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禅让制的前世今生(一)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老王躺枪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可怕陷阱第四百九十三章 阴雄杀妻第二千二百三十章 大宴全军第二千一百七十三章 统治基础第九百九十一章 前敌指挥第二千六百零三章 火力倾泻第一千零一十章 残阳如血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嫁妹结亲?第二千四百六十八章 尉迟夺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