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兵部尚书

隋朝此时的行政权力,全部集中于三省六部,其中的中书省和门下省主要是纪检、监察机构,负责起草诏书等,行的是汉时的御史大夫之事,真正的行政权力机构,相当于后世国务院的,则是现在的尚书省,由于尚书令一职长期空缺,所以身为尚书省二三把手的左右仆射,则是帝国真正的正副宰相。

尚书省内设了六部,兵部,吏部,度支(开皇中期改名叫民部),都官(刑部),工部,礼部。六部分设尚书一人,总领部内之事,另设侍郎四到六人,以副部长身份分管日常事务,如裴世矩现在的身份就是民部(隋时的度支,唐以后为了避李世民的讳而改叫户部)侍郎。而每个部下还设有四个司,各设郎中一人主事,每个司设员外郎二到三人辅之,而王华强现在被授予的,就是兵部的员外郎。

王华强定了定神,对这个从天而降的喜讯他还是有些接受不能,他平复了一下自己起伏的心潮,尽量平静地问道:“是哪个司的员外郎?”

裴世矩道:“现在还没有正式确定,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应该是驾部司的员外郎,行满,以后军械的制作与设计,就得交给你了。”

兵部是汉时的大司马职能的转变,负责全国的军事与战略,设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六人,从四品。掌管武官选用及全国的兵员名册,府兵档案,军事典籍。军械。军令及军事地图等。

兵部下面设了四个司。分别是兵部司,掌管全国的军士名册与驻防情况;职方司,掌管所有武将的档案与资料,负责大将军以下的武官的升迁与任免;驾部司,负责军械的设计与制造,兼负责全国的军马与战车的喂养与维护;库部司,分管军士的军饷发放与后勤保障工作,以及全国上下武库的管理。

王华强开始飞快地想起现在兵部的情况。现任的兵部尚书苏孝慈,可是当朝重臣,兼任着东宫右卫率的职务,铁杆的太子一党。

这位苏孝慈,是典型的关陇军功贵族成员,扶风(今陕西宝鸡市境内)人,父亲曾做到过北周的兖州刺史,典型的武将世家。

苏孝慈从小就弓马娴熟,武艺高强,长得也很英俊帅气。由于其仪表堂堂,在北周初年就被选入宫中担任侍卫。还跟随出使过北齐,回国后因其出使有功,加官为帐下大都督,此后苏孝慈参与了北周灭齐的一系列战争,累功至开府将军,文安县公,食邑一千五百户,一跃而成高级将领。

到了杨坚代北周的时候,苏孝慈虽然没有象高熲,杨素那样直接支持杨坚,却也是严守了中立,没有与杨坚为敌,加上其人一直有贤名,是忠勇之士,因为杨坚代周后,对其晋爵一级,升为安平郡公,授太府卿。

当时北周初建,天下百废待兴,太府卿与工部尚书一起负责全国工程的建设,而苏孝慈则亲自在天下各州郡挑选能工巧匠,有建筑才能之士,很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也因此引起了时任太子的杨勇注意,开始与其结交。

苏孝慈欣然加入了太子一党,时间甚至还要在与杨勇互相结亲后才算正式结盟的高熲之前,加上其本人确实有才能,文武双全,声名显赫,因此一直是太子一党中除了高熲外的头号成员,多年来把民部、工部、兵部尚书都当了一遍,现在的官职是兵部尚书兼太子东宫左卫率,可谓位高权重。

这种时候,高熲让自己进入兵部,在太子一党的头号干将苏孝慈手下做事,这是一个明显的信号,希望自己加入太子一派,现在的情况显然和五年前在自己去突厥前高熲首次提议不一样,当时的高熲是权势遮天,恩宠正隆,朝野上下无人敢与之作对,所以自己当时拒绝了他,就被打压和雪藏到了现在。

可现在的情况完全不一样了,射箭场一事后,高粥和昔日的盟友,一手提拔起来的老朋友杨素之间已经是貌合神离,两人渐行渐远,现在已经如同陌路,照这样下去,迟早会反目成仇。

文武双全的杨素同样在汉人世家和军功贵族中有着极高的影响力,隐然有与高熲分庭抗礼之势,在这种情况下,高熲抓紧拉拢象自己这样根基全无,但才能卓著的后起之秀,以增加以后摊牌的资本,就非常容易理解了。

想到这里,王华强一点也高兴不起来,面色愈发地凝重,裴世矩也看出了这点,喝了一口茶后,看似不经意地说道:“怎么了,行满,真的当上实官了,好象没有我想象中的兴奋啊。”

王华强叹了口气:“弘大,你就别笑话我了,这种时候出来做官,又是在苏尚书的手下做事,那外人看来肯定我王华强就是投靠了高仆射,成为太子一党了,弘大,你自己也清楚现在是个什么情况,就这样挖个坑让我往里跳吗?”

裴世矩微微一笑,放下了手中的茶碗,说道:“这又如何?高仆射举荐他人完全是出于公心,从没有打过个人的算盘,不要说你我,就是杨仆射,还有苏纳言,当年不都是他老人家举荐的吗?难道杨仆射也跟他一样成了太子一党了?”

王华强一时语塞,但还是觉得不太对劲,沉默不语。

裴世矩继续说道:“华强,我知道你现在肯定有些不太情愿的,我个人也认为高仆射这次提拔你,也不象以前那么简单,但你要记住,高仆射权再大也只是个臣子,是我大隋的宰相,而我大隋只有一个天子,那就是皇上,你我都只能忠于皇上,而不是忠于高仆射或者是别人,把握好这点,就不会有问题。

你看看我,当年也是做了高仆射多年的文书,跟了他就有十多年,但现在也只是做好我的本职工作,对于夺储的事情,我可是从不参与,这次高仆射也并没有事先问你是不是愿意拥立太子,而是直接把这个官职给了你,华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至于你到任上后,只要立场坚定,那没人能把你卷入这夺储之争的。”

王华强还是有些不放心,眼中绿芒一闪:“可是别忘了,兵部尚书是苏孝慈,太子的亲家提拔我到太子的头号重臣手下做事,就是我真的啥也不做,只怕也会给人视为太子一党的,有口难辩啊!”

裴世矩笑了笑:“当年苏尚书还当过几年的民部尚书呢,我也和他共事过两年,他和高仆射一样,自已忠于太子不假,但不会主动地拉帮结派,更不会硬拖你进入太子一党,现在兵部的四个司里,你的这个驾部司,是个技术性的部门,只是负责设计和制造各种军械,不涉及钱财,也不涉及人事,别人也犯不着拉拢你的,只需要安心做你的事情就行了。”

王华强想了想,继续问道:“就算我同意进这兵部的驾部司,那我还怎么跟突厥做那肥皂生意?吸引染干附塞的事情,如何继续进行?”

裴世矩的眉毛动了动,说道:“我估摸着,高仆射不想让你作为一个纯商人,赚太多的钱,你那个肥皂产业的事情,可能只会象上次铁矿石生意那样,让你只做一笔,或者说让你亲自只做一笔,以后你要么让你商铺里的人继续经营,要么就教给长孙晟做肥皂的办法。”

第二千零四十七章 无间道第二千一百五十二章 屈突通的反常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针锋相对第二十九章 伏击第二千五百九十一章 杜楚的隐患第二百零九章 争功(三更)第二千五百七十八章 守城战法第九百六十一章 万里赴戎机第二千二百零四章 玄感现世(六更)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第五百九十九章 汉王军议(一)第七百一十章 神秘豪商第十八章 王世积上门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只有死的李密,才是好李密第二千三百零八章 史诗大捷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黎明之前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第一百一十二章 明算账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狼子野心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虚张声势第六百九十三章 李靖来投第八百零八章 强攻,伊吾城!第三百二十五章 论兵李靖(一)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出卖与背叛推荐两本作品,一本自己的,一本好友的第二千三百零五章 最后的援军第九百四十二章 文武双全第二百二十三章 与皇甫绩的交易(二)(一更)第二千三百二十七章 结亲韦家第二千一百三十五章 来整出城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大获全胜第九百零七章 临时合作第九百二十二章 密会裴世矩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夜渡大江第二千三百三十二章 公开招聘第九百八十一章 黎阳大仓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杨千寿的末日第二千一百九十五章 封伦反水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以攻为守第二千四百二十二章 列阵索度原第二千零一十三章 激将大法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上策?中策?下策?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奸情败露第二千一百七十四章 杜如晦的分析第二千五百八十二章 攻城神器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萧铣的新智囊第一百零二章 与段达的约定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阴雄的嗅觉第二千三百七十五章 王者不死(一)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突骑出阵(25更)第七百九十七章 长孙家的内战第二千四百四十章 撤兵护送(4更)第二千四百四十七章 建成请命(1更)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沈光入城(58更)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全力冲刺第五百九十一章 安遂家的大招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弓箭手,上前!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犯颜直谏第七百八十八章 封伦献策第二千零五十七章 城中遇伏第二千六百五十四章 最后的一百步第九百六十二章 点将出征第二十一章 移镇浦口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魏征的担心第六百零九章 驰援朔州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层层布置第一百三十五章 夜会高熲(一)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地穴陷车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 抢滩登陆 (67更)第二千零三十五章 邀请赴宴第二千二百章 落魄天子(二更)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兵临城下第二千一百六十二章 心理分析第四百二十一章 猫鬼疑云(四)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李渊入关中第九百五十四章 痛歼悍匪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禅让制的前世今生(一)第九百二十一章 河东三凤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李密的杀心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 阴雄挂帅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 隔壁老李睡龙床第二千三百四十六章 秦帝逃亡(群号219263410)第二千二百九十一章 瓦岗军议(二)第八十九章 高熲的提议第三十三章 反击王世积第二百七十二章 肥皂生意第二百六十章 江南大捷(三更)第八百五十五章 三方密会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 众意难违第二千零四十五章 李密入营第四百七十五章 请将不如激将第六百四十九章 战神的谢幕第六百六十五章 玄感迎亲(一)第二千五百七十一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二千三百六十九章 大密密的野望第二千五百三十章 生死一线间第一千零三章 八石积牛弩第二千一百二十二章 阴雄上城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鹰飞九天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四处碰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