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八章 驱虎吞狼

ps:欢迎大家来的主站隋末阴雄这部作品的作者名边上,点击指云笑天道1的大神之光图标,领取奖励,听说是有订阅打折优惠的。{顶}点{小}说3w.23wx.com

王世充心随意动,手下指走龙蛇:“但这陈棱不一样,他本身就是南朝人,他的家乡庐江紧挨着江陵,算是半个荆州人,再说他在南方有自己的亲信部曲,这点从他有能力庇护萧氏父子多年,在庐江成为当地有力人士就能看出来,加上萧皇后和萧琮的因素,萧铣是绝对不希望陈棱一直留在这里的。”

“而且这个陈棱也未必没有野心,他爹陈岘当年就背叛了萧氏,跑到南陈当了刺史,虽然陈岘后来随着南陈的灭亡而跟着倒霉,但至少让陈棱能看到扔开萧氏自立的这种可能。”

“萧家已经是个破落的前朝皇族,这陈棱不是傻子,跟他们也只是互相利用而已,先是用萧铣当跳板投靠了萧皇后,要是有更有力的靠山,他没准会再次改换门庭呢。”

魏征看了王世充写了这么多,一直沉思不语,一直到王世充写完最后几个字,他才长叹一声,写道:“主公的意思是如果我们主动去接近这陈棱的话,此人有可能会从萧皇后那里转投我们?”

王世充点了点头,说道:“正是如此。”

魏征马上摆了摆手,飞快地在桌上写道:“万万不可!”

王世充笑着写道:“为何不可呢?玄成你刚才也说了这荆州是王霸之地,退可割据,进可图中原。南边的荆湘我们暂时插不了手。那就在这郢州扶持一个陈棱。岂不是早早地布下了一枚暗棋?”

魏征一脸的严肃,烛光映着他那阴晴不定的脸,反映出他内心的变化:“这样做的结果是同时得罪萧皇后和萧铣,主公,千万不要因小失大。”

王世充摇了摇头:“玄成误会了我的意思了,我不是想主动拉拢陈棱,让他转投我们王家,而是想先得到萧皇后的许可。再把那五百万钱就地转给陈棱,让他来经营这里。”

魏征微微一愣:“可是主公,不是说这里要由我们来掌控吗?陈棱不管是自立,还是为萧皇后办事,都不是我们的人,那为什么我们要扶持这个人?”

王世充道:“那不过是我来这里之前的想法,现在我把整个思路理顺后,发现按我们原来设想的那套可能行不通了。”

“这个小小的郢州,藏龙卧虎,现在至少有四方势力在角力。除了我们外,还有萧铣。陈棱,斛斯政和李靖为代表的官府势力。远不象我们出来时想象的那么简单。”

“还记得我的爷爷吗?他就是想自己一家独大,完全吞并其他姑臧城的豪族,所以最后被人联手驱逐,这是我们极力需要极力避免的情况。”

魏征笑了起来:“主公既然这样说,想必已经有了成型的方案了吧。”

王世充的一双眸子里精光闪闪,他坚定地点了点头,写道:“不错,联合可以联合的,打击必须打击的!”

魏征微微地“哦”了一声,又喝了碗酒,吃了两块牛肉,赞道:“想不到这郢州城里,这家酒馆的酒肉还真不错,今天与主公把酒言欢,实乃人生快事,当浮一大白!”他一边说着一边在桌上写道:“愿闻其详!”

王世充微微一笑:“在这些势力里,李靖是把这郢州城当成练情报的地方了,在所有想在这里建立自己势力的各方公敌里,第一个要排除掉的,就是李靖。”

魏征点了点头:“确实如此,他的存在威胁到了所有人,斛斯政其实一直是对萧铣的事睁只眼闭只眼,而李靖是认真的,只是主公你不会真要了李靖的命吧,这事可是会结怨关陇军功贵族的。”

王世充道:“当然不会,只要让杨素想办法保举这李靖当个刑部法曹司事之类的官,调他回洛阳,离开郢州就可以了。”

魏征皱了皱眉头:“可是李靖自己辞了官,在这里他并没有官身,我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样得到的权限,能够去追查萧铣的情报网络,但是他在这里没有彻底破获萧铣集团,也谈不上立了大功,没有功劳怎么去升迁呢?”

王世充笑了笑:“这就是杨素考虑的事情了,他应该有这个能力,让李靖调往他处的。韩世谔要走了,李靖自然也没有再留下去的理由。”

“接下来就是那斛斯政,此人态度**,现在没有和他接触,一切都不好说,对他究竟如何处理,等以后见过此人后再下结论。”

魏征写道:“那其他人呢?哪些是可以联合的,哪些是一定要打击的?”

王世充想了想,写道:“现在必须要联合的是萧皇后,只有她才真正能让我们王家暂时平安,如果跟她把关系弄僵了,只要她在杨广面前进谗言,那我们的大祸随时就会到来,现在布势还没有完成,这时候还是要忍字当头。”

“陈棱是萧皇后放在这里监视萧铣的人,那么要想直接和萧皇后接触,只有通过这个陈棱了,不管他是不是存了自立的想法,至少在一开始,要通过陈棱向萧皇后传信,表明我们王家愿意和萧皇后合作的态度。”

“萧铣今天除掉了那个萧皇后派到他身边的老妇杀手,当然他事后可以说这老妇是被李靖除掉的,可是我们可以去跟陈棱言明,萧铣是因为想自立,被那老妇听到了,才要杀人灭口,陈棱应该会信的。因为我们既然直接找上他,就说明一定是萧铣泄露了他的身份,加上老妇杀手之死,陈棱一定会倒向我们。”

“这时候我们再给出那五百万钱,无论是给萧皇后还是给陈棱本人,他们都不会拒绝这份大礼。从而选择和我们合作。”

“至于那萧铣。他如果识相的话应该主动撤出还留在这里的人。如果他不识相的话,以后我们就查出萧铣在此城中留下的密探,再去报给陈棱,我相信陈棱会有办法阴掉萧铣的那些手下,最终这郢州城只会留下我们和陈棱这两家势力,而陈棱可以作为我们的同盟,帮助我们在这里发展壮大。”

魏征想了想,问道:“可是这样一来。陈棱会不会也变得无法控制,想要自立了呢?我们赶走一个萧铣,再来一个陈棱,这好象也不是什么好事。”

王世充点了点头,写道:“我这只是个初步的设想,即使玄成所说的情况发生,最坏也不会超过萧铣的势力还在这里,因为陈棱无论是自立还是效忠萧皇后,他一个庐江土豪在这里的势力都远远不及那萧铣,想要维持下去恐怕要不断地依靠我们给他的金钱支持才行。”

“所以陈棱是有可能控制得了的。而萧铣正如玄成所说,无法控制。这样的话,赶走一个更有能力的野心狼,显然更符合我们在这里的利益。”

魏征想了想,写道:“可是这样得罪了萧铣,就不怕他报复我们吗?”

王世充笑道:“现在的萧铣,没有钱就发展不起来,六百万钱变成了一百万,自然会大大地延缓他在荆湘这里发展的脚步。不过我们见陈棱摊牌的时机还要选择好才行,不能太早了,不然要是萧皇后早早知道萧铣有异心,没准就不会推荐他当官了,这个瘟神去不了别处,势必在这郢州跟我们死掐,这可不行。”

“所以最好是等到了那萧铣确切的任命下来后,我们再去跟那陈棱摊牌。这样也不至于把萧铣得罪得太狠,弄得没有转环的余地。”

魏征点了点头:“如此甚好。只是这样一来,萧铣不是傻子,还是会恨上我们的,主公,此人阴险歹毒,又有能力,魏某还是觉得既然可以和萧皇后合作,那不如除掉他的好。”

王世充摇了摇头:“有两个理由让我们现在不能做这个事。第一,我们现在还是在为了未来可能的乱世而布局,这萧铣在荆湘之地也能算得上我们的一个盟友,到了要动手的时候,有他在总比没他在这里要强。”

“我们能容忍徐盖和薛举这样的人,也应该容得下萧铣,至于荆州这块地盘是否以后过来占据,那是以后的事,另说。不然要是我们火并合作盟友的事情传扬出去,以后徐盖、窦建德和薛举这些人可能都会生出异心,不再与我们合作。”

“第二,萧铣也是可以用来牵制萧皇后或者是陈棱的一颗棋子,当我们把萧铣生出异心的事情告诉陈棱后,他们两边只怕就会翻脸了,到时候两边估计明争暗斗也少不了,应该都会找我们来寻求支持,不让萧铣发展得太顺利,但同时也不能让陈棱膨胀得过快,这样我们在这里才能顺风顺水,一帆风顺。”

魏征看完后,向着王世充竖起了大姆指,脸上也写满了钦佩之情:“主公,你这见地实在高明,魏某不及也。”

王世充心中暗喜,能得到魏征对自己在谋略上的肯定,实在是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看来这些年的书没白读,跟着高熲和杨素学到这种制衡之术也终于派上了用场。想到这里,王世充的嘴边不自觉地露出了一丝微笑。

魏征见到王世充面露得意之色后,写道:“其实有一件事魏某一直想征求一下主公的意见,可是一直没有机会提,今天我们已经把这郢州未来的大势走向商定了,不妨趁着这机会好好谈谈。”

王世充看向了魏征,烛光摇曳下,那张黑瘦的脸庞这时候却显得异常的严肃,王世充心中一凛,连忙坐直了身子,正色写道:“玄成请说。”

魏征点了点头,写道:“以后如果真到了需要铲除暴君的时候,那个准备立的傀儡怎么办?主公打算如何处置他?你刚才说想扶杨昭即位,可到了那个时候,和我们有了杀父之仇的杨昭,还能跟我们合作吗?”

王世充微微一笑,在桌上写道:“此事我也有计较。其实我们将来就算是兴兵除暴。也不必一定要从**上消灭杨广。只要把他赶下皇位即可。然后再让杨昭即位,我想这应该是最好的解决方式。”

魏征双眼一亮,他没有料到王世充能想到这么好的解决办法,也跟着笑了起来,拊掌赞道:“好计,好计!”

王世充拍了拍魏征的肩膀,继续在桌上写道:“可是杨昭的那个弟弟,却着实让人头疼。萧皇后算路深沉,一早地就埋下了他们兄弟反目的导火索,即使杨广不会弄得天下大乱,只怕萧皇后也会在自己的两个儿子身上作文章。”

“据萧铣和我们透露的情况看,杨昭以后只会被扔在旧都大兴,挂着个东宫太子的名头去帮着杨广镇抚关中。而他的弟弟,齐王杨暕(杨广即位后把他的爵位从豫章王晋升到了齐王)则听说会被恩准从他现在的扬州总管任上回到新都洛阳。玄成,你应该能看出这意味着什么吧。”

魏征沉重地点了点头:“杨昭性格温顺,凡事都不愿意与人相争,而齐王现在又是如此的咄咄逼人。我现在有些担心杨昭恐怕等不到我们起事的时候,就会被取而代之了。主公,我们能为他做些什么吗?”

王世充茫然地摇了摇头,低声道:“仓促间我也想不出什么好法子,以后再想想吧。”

魏征点了点头,对王世充道:“这件事以后再想想主意吧,现在还是先忙我们眼前的事情。那我们这一行人的身份和任务,主公现在是否已经安排好了?”

王世充笑了笑,写道:“这一路上我早已经想好了,玄成你就受点委屈,先担任我的幕僚,你现在没有官身,我无法直接给你长史或者是司马一类的官职,但这个幕僚并不占州衙属官的编制,每天只需要跟在我身边即可,钱粮方面的事,还有组建情报网,这些还要多麻烦玄成出力了。”

魏征笑了笑,没有说话,神色平静,这一切早在他预料之中。

王世充继续道:“至于张金称么,上次随我打仗,他也得了个轻车都尉的军职,现在有六品武官的身份,又是奉了朝廷的旨意来这郢州协助我,在他的正式任命到达前,我还是暂且不授予他什么具体职务,而是让他多去跟陈棱熟悉一下这郢州的府兵情况,顺便也和陈棱拉拉关系。”

“安迦陀来这里就是专门做这城中管账的事情,具体是授予什么职务,要看我们和斛斯政打交道的结果。如果斛斯政肯投靠我们,那就让安迦陀去当他的副手,顺便也能起到监视此人的目的,如果斛斯政不给我们面子,拒绝安迦陀的话,那我就想办法调离斛斯政,让安迦陀直接接手这郢州的长史之职。”

魏征眉头深锁,写道:“主公,安迦陀没有官身,这样直接任命他当一州长史,是不是不太合适?”

王世充微微一笑:“这个我早就有安排了,我在派安迦陀跟着我之前,就通过杨素举荐安迦陀当了一个正六品的检校民部员外郎,让他可以到地方上巡视各州的财政账簿,如果一州管钱粮的长史不在,那安迦陀就可以暂管此地的财政。”

魏征叹道:“原来王兄早有安排了。”

王世充点了点头:“至于仁则,他虽然是我的侄子,但是我王世充不会因为这个就会对她们过分偏袒,一样会给他安排任务。在我们新来郢州之初时,玄成要负责建立起整个地下的情报网络,而仁则要先跟着玄成,熟悉这一套运作的过程,根据他学到的程度,我再来安排他以后的工作。而雄信为人智勇双全,就先做我的护卫好了”

魏征的笑容中带了几分调侃:“主公,你能这大侄子可真是不遗余力地培养,玄应和玄恕以怎么办,你可得把握好了啊。”

王世充摇头苦笑:“听天由命吧。至少我儿子现在还帮不上忙,而且仁则现在很乖,也很给力,不知道明天去了州衙后,韩世谔斛斯政他们会不会同样听话呢?”

郢州城的城门前,一众朝服正装的官员们正列着队,面向着远处的官道,翘首以待。

站在最前面排头位置的是一身紫色官服,挂着金鱼袋,身躯如铁塔的韩世谔,他年约三十五六,戴着乌纱官帽,紫红面膛,眉浓如墨刀,豹额环眼,鹰鼻狮口,满脸钢髯。若是把这身文官的打扮换成全套的铠甲将袍,更适合他的这副凛然的将威。

在韩世谔的左手边,是明显比他矮了一个头的斛斯政,清瘦白晰的脸庞上,满是与他年龄不相称的皱纹,眉毛稀疏,微微眯着的眼睛里,凌厉的目光一闪一闪,他穿了一身绯色的官服,挂着银鱼袋,正合着他那从五品的郢州长史身份。

而李靖则是和那斛斯政同样的装束,因为他虽然辞了兵部的差事,但仍然有个仪同将军的军职,也是从五品,只是李靖的身形明显比斛斯政大了一圈,虽然比不上前面铁塔般的韩世谔,可是在这一班文官中也算得上是条大汉,有点鹤立鸡群的意思了。

站在对面的则是州县的一众武官,打头的便是那陈棱,他年约四十,面色白净,圆脸小眼,一把虬髯,可难得的是他的面相倒是有些慈眉善目,完全没有一般武将的那种桀傲和凶悍。

甚至连陈棱的那把胡子,以及全身的大铠和将袍也显得与他的这种和蔼可亲的气质有点不相符合,看起来既不象将军也不象官员,倒象个富商老爷。

这韩世谔等三人的身后,站着一批身着绿色文官袍的县令和州衙中的属官,而陈棱的身后则站了十几位全身披挂的武官,从都尉到旅帅,根据军职的不同,装扮也有所差异,但其中不乏几个孔武有力,不怒自威的军官,与那如和事佬一般的陈棱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日正当空,午时二刻已过,这帮郢州城的大小官员已经在这城门口呆了有近两个时辰了,听说朝廷派来的新任刺史王世充今天就会到,于是连郢州所属的八个县县令,都在这一天交代了公务,早早地赶到了城门口,想要在新任刺史面前留下个好印象。

在这里杵了两个时辰后,依然是官道上人影也不见一个,甚至连在城北十里处长亭那里守候的人都几次传信回来,仍然没有一点新任刺史的动向。

韩世谔的脸色开始越来越难看,在他身后,除了李靖、斛斯政和陈棱三人依然稳如泰山,峙岳渊停外,其他的文武两班已经开始窃窃私语,讨论起为何王世充迟迟不出现了。

“新任王刺史今天到这里,消息确切吗?”

“不知道啊,昨天是从州衙里传来的消息,兄弟我一接到消息就从县里赶过来啦。李兄请看,韩刺史他们不也是亲自来这里迎接吗?绝对错不了的。”

“可是我听说这位新刺史没有走官道官驿啊,他好象刚出洛阳就不见了,也没人知道去了哪里。”

“嗨,你们这就不明白了吧,听说王刺史现在受着皇上的猜忌,刚刚平叛回朝,就给皇上外放咱郢州担任刺史,当然不敢前呼后拥,一路风光上任啦。”

“刘兄所言极是啊,这位王刺史很有钱,一向是非常讲排场的。以前连他的家人出来办事,都是一路高调,各地官员都要迎来送往,远的不提,就说去年年底,王刺史让他的那个侄子王仁则去江南运茶叶,那封伦也是从大兴一路出发,商队上千人的规模走到了洛阳。”

“这次他本人来此上任居然还要走小路,看来王刺史真的是遇到麻烦了。”

“兄弟我可不这样看啊!听说那王世充,也就是我们的新任刺史,可是有着文武全才之名,这十几年灭南陈、平江南、破突厥、定杨谅,都是立下过大功。就算出身不好,没有位列世家,做这个郢州刺史没什么不可以的。按朝廷的礼法,他这样的刺史上任一路走官道住官驿,这才是符合礼法的行为呢。”

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猛虎下山第七十六章 与韩擒虎的交易(二)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城头观战(47更)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 按兵不动(40更)第七百三十一章 老谋深算第二千零五十章 李密回援第一千七百章 宇文述的两难第四百八十六章 血战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同宗相残第七百零一章 经营之道第二千四百零八章 进退两难第二千三百七十八章 见面大礼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最后的忠言(一)第二十五章 夜袭第二千四百七十二章 白日宣淫第四百九十三章 阴雄杀妻第二千一百九十三章 江都剧变(三)第二千六百零五章 轒辒车出动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树木伏兵(56更)第二千二百四十六章 铁甲连环马第二千二百零三章 杨广末路(五更)第九十三章 夜宴第二百九十四章 人-肉-叉-烧-包(三更)有关猫鬼案的说明,附感谢名单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快速反应第二千三百零五章 最后的援军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李渊装病第九百五十一章 长白山上知世郎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平壤大逃杀第二千二百七十四章 转攻冀州第二千三百六十六章 夏王的胸怀第二千一百六十八章 招安大计第九百八十六章 渊太祚的盘算第三百八十一章 帝王之怒(二)第二十一章 移镇浦口第七百九十一章 敌骑来袭第二千五百八十四章 李世民的棋子第二千五百六十二章 阵中追杀第二千零九十一章 城外放马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悲喜两重天(12更)第四百三十二章 反击的开始第二千六百零八章 燕尾焚唐第一千八百二十章 三万青年三万军(33更)第二千零一十章 预留退路第九百二十二章 密会裴世矩第五百七十一章 三方协议(二)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氓山夜营第二千二百六十章 段达告密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十一抽杀令(二)第五百九十三章 杨广弑父第二千四百八十八章 封郎大战萧美娘第二千六百三十四章 终极无间第二千零三十九章 决战的号令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兄弟失和(51更)第九百零七章 临时合作第二千一百四十七章 铁骑狂飚第二千六百二十一章 挑逗与坚持第二千一百三十五章 来整出城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 夹谷河滩第二千四百四十三章 岑文本的提议(7更)第二十八章 王世积的阴谋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 徐盖献计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 前军溃败(44更)第八百二十五章 悍将决死突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杀官造反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 杨广十宗罪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夜论军机(二)第二千五百六十章 玄甲破阵第二千五百零六章 棍僧救唐王(2更)第二千三百二十一章 一日一天第二百零三章 俘虏政策(一更)第二千一百九十二章 江都剧变(二)第五百二十八章 玄感结亲第二百一十三章 二十军棍(三更)第二千二百一十九章 泾州孤忠(一更)第八百一十六章 突骑冲阵!第二千二百二十九章 贾大忽悠(二)第二千三百九十三章 封伦献计(一)第五十五章 初战大捷第四百二十六章 猫鬼疑云(九)第四百三十七章 酷吏屈突盖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示敌以弱第二千四百八十六章 一朝春尽红颜老第一千九百三十章 汉奸的好处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城外接头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 突厥南下第六百一十章 代州城攻防战(一)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 夹谷河滩第二千四百三十三章 驱虎吞狼第七百二十章 单刀赴会第七百六十八章 王牌马屁精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充得官第二千三百零一章 八牛弩暴冲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红拂的质问第二千一百七十五章 李世民的判断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紧急军议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芦中突袭第四百四十五章 入骨三分第八百八十七章 与吐蕃的交易第六百八十九回 小楼接风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