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零一章 皇后劝谏

大帐内,李煜静静的坐在那里,面色平静,古井无波,大帐外,岑文本、向伯玉、刘仁轨等随行的官员都跪在那里,不敢动弹。

杨若曦等女闻讯而来,岑文本也只是看了看,无人敢动弹,只是目光落在长孙无忧身上的时候,露出一丝异色。

“岑大人?”杨若曦面色平静,低声喊了一句。

“娘娘,陛下,陛下那边心情不大好,还是不要进去的好。”岑文本苦笑道:“尤其是长孙娘娘。”

“可是京中发生什么事情了?”杨若曦扫了长孙无忧一眼,赶紧询问道。能让岑文本如此慌乱的,恐怕很少了。”

“可是与长孙氏有关系?”长孙无忧粉脸一白,赶紧询问道。

岑文本哪里敢说话,而是低着头,心中一阵苦涩。

事情可是是小事情,但对于皇帝来说,打击很大,甚至会影响以后的君臣关系。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想到这里,岑文本心中一阵愤怒。

“你们都退下去吧!不要跪在这里了,陛下顶天立地,乃是天下之主,能凭借四百骑兵打下中原如画江山,什么样的事情能够击垮他呢?都退下去吧!”杨若曦摆了摆手,让众人退了下去,自己却进了中军大帐。

“臣妾拜见陛下。”

杨若曦看见静静的坐在虎皮地毯上的男人,面色平静,目视远方,看上去却是显得无比的萧瑟,让人看了心疼。

“陛下。”杨若曦又低声喊了一句。

“若曦啊!”李煜这个时候才反应过来,嘴角一抽,苦笑道:“世人能都说朕英明神武,都说大夏君臣相知,都说朕必定会名留青史,可是,朕的国舅居然背叛了朕。真是天大的笑话。”

杨若曦很快就反应过来,这个国舅只有长孙无忌了,也只有成为吏部尚书的长孙无忌才会如此重视。

“陛下说的哪里的话,这不仅仅是世人的印象,事实就是如此,陛下就是古往今来难得的明君,虽然臣妾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了,但除掉有心人,绝对不会背叛陛下的,长孙无忌这个人,臣妾是知道的,此人最重利,陛下认为,这普天之下,除掉陛下之外,难道还有人比陛下给予的更多吗?”杨若曦目光闪烁。

李煜闻言一愣,仔细想象,按照长孙无忌这么聪明的人,想要背叛自己,得付出多大的代价,他将手中的奏折递给杨若曦。

“这是燕京崇文殿联合刑部、大理寺、御史台送来的奏章,长孙无忌泄露秦王行踪,阴谋刺杀秦王,收留李世民长女李襄城的奏章。”李煜冷哼哼的说道。

杨若曦这才明白李煜为什么这么生气,这么失望,不仅仅是长孙无忌泄露了李景睿的行踪,更是因为收留了李世民的女儿,这才是最要紧的事情。

“长孙无忌泄露景睿的行踪?这件事情,臣妾不做评价,只是这收养李世民血脉这件事情,臣妾却有其他的看法。”杨若曦略加分析,就说道:“陛下,当初长孙无忌收留李世民长女到底是什么心态?臣妾认为,仅仅只是因为朋友之间的相互帮助而已,长孙氏和李世民这么多年的交情,为其留下一个血脉也是很正常事情,这足以说明长孙无忌此人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

“他的重情重义却是将长孙氏的姐妹放在一边了。

”李煜心中更是不满。

“陛下不要忘记了,当初长孙无忌落入陛下之手,然后归顺了陛下,但长孙无忌的家眷都是在长安城,是李世民保住他们的性命,就冲着一点,臣妾认为长孙无忌此举并没有什么过错。甚至,臣妾认为,长孙无忌应该为李世民保住一个血脉。”杨若曦低声解释道。

“这么说来,李世民和长孙无忌两人倒是相知了?”李煜怒极而笑。

“臣妾不敢。”杨若曦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说道现在,李煜的气应该消的差不多了。

长孙无忌的死活,她没有放在心上,长孙无忧的死活,她也没有放在心上,但李煜的心情她却很担心,对于自己心腹的背叛,这种打击是难以接受的。

“你有什么不敢的,你看看,人家都想要你儿子的性命呢!”李煜走上前,将杨若曦搀扶起来,微微有些不满的说道。

“陛下,长孙无忌如此聪明的人,会做出这样愚蠢的事情来吗?只要是做了,肯定是有痕迹的,有了痕迹,就逃不掉追索,袭击当朝皇子这样大的事情,长孙无忌又怎么可能做呢?他不会愚蠢到这样的地步, 他是有私心,只是这种私心绝对不会影响到大夏朝廷。”杨若曦分析道。

“朱雀大街上的玄甲卫?”李煜点点头。

“那就更让人惊讶了,连凤卫都没有察觉那里的秘密,一个小小的郎中却知道,臣妾可是知道,在朱雀大街上的任何人,他们的来历都是记录在案的,凤卫、燕京府都知道的很清楚,可就是这样的地方,却成了玄甲卫的联络点,陛下不感到奇怪吗?相信一个长孙无忌还没有这样的机会,唯一有可能的是很久了。”杨若曦凤目中充满着智慧的光芒。

“不错,不错。”李煜点点头,说道:“长孙无忌可以随便诬陷一下,但那间店铺的来源却不一样,这件事情可以找到一些人。”

“陛下圣明。”杨若曦顿时松了一口气,凤目中多了一些凌厉之色,长孙无忌或许是冤枉的,但刺杀自己儿子这件事情却不能放过了。他倒要看看,到底是谁躲在暗处。

“晚上去无忧那里吧!你们就不要去了。”李煜微微有些不满,说道:“长孙无忌虽然无罪,但有私心,先让他在大理寺里多待上一段时间,在这边先在他妹妹身上收点利息吧!”

“陛下圣明。”杨若曦赶紧说道。

“京师几个孩子闹的倒是很厉害的,这些世家大族以朕的儿子为刀,朕也是如此,就看看最后,这些刀是砍在谁身上的。”李煜目光冰冷。

第二十三章 下韩城第九百二十四章 覆灭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都是聪明人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西北建设兵团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 李𪟝的计策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最后的谏言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岑氏有女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李唐余孽第四百五十六章 斩草除根第四百九十九章 闻喜裴氏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三百零二章 投降第五十章 追兵杀来第九十一章 疑兵第一千九百四十一章 戒贤之死第六百七十三章 关门打狗第五十四章 谢映登来援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 这下误会了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新任吏部尚书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大朝议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为啥不能投降呢?第八十八章 鱼俱罗之死第一百八十四章 楼观道第三百三十九章 入南阳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机会来临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骚扰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起反作用了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朝堂争斗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矛盾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 背叛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 阳谋第三十五章 水淹三军第三百九十九章 岐晖入关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雁门关第一千八百零五章 入关中第九百七十五章 柴绍投突厥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背后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李𪟝的算计得逞了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水稻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叮嘱第八百五十二章 大难临头各自飞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 训斥第一千九百八十章 郑大善人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 江都盐商第九百四十八章 和谈?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火红色身影自北而来第四百四十七章 心狠第二百七十六章 弘农杨氏第六十六章 惨烈第五百七十章 凶猛罗士信第八百六十章 真是太天真第六百一十七章 东北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 兵败如山倒第四百四十章 分赃不均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找死的来了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水稻第二百二十九章 读书人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 震慑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世上最残酷的事情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杜如晦之死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占据关中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 父子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抛弃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 机会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冀州光复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江南道第四百五十二章 人财都要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分郑第一千八百零三章 终入长城第二章 骁勇李三郎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手下败将而已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 小棉袄漏风了第九百一十一章 突厥撤军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连利息都算不上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不是谁都愿意做汉奸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亲上加亲?想多了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差点连朕都给骗过去了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 烈焰焚城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元氏第四百二十四章 天下乌鸦一般黑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 佛门大能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雏凤营第二百五十章 不得不如此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吐蕃人来了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 此乃小计也第六十六章 惨烈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雏凤营第五百六十六章 李世民去了哪里?第九百八十二章 夜郎自大第七百三十七章 入荥阳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西北建设兵团第九百一十五章 龙城陷落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狭路相逢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风水轮流转第二百九十章 背黑锅的第八百七十三章 老奸巨猾第四百零六章 平静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儿子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战争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