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岑氏有女

,!

金陵城内,一片血雨腥风,随着蔡知权的被捕和元时的离去,遮掩在金陵城上空的迷雾被揭开,元时、蔡知权、谢树生、赵近、扶桑人相互勾结,一个贩卖钱粮乃是兵器,后者提供钱财和美女,在金陵城无恶不作,也不知道做了多少错事。

元时府邸内,李景睿穿着锦袍,看着面前的钱财和账册,脸上露出惊讶之色,钱粮堆积如山,金光闪闪,在阳光的照耀下,灼灼生辉,饶李景睿出身皇室,但刚刚见到这么多的金币也感到震惊。

当他知道元时和自己的年纪相差无几的时候,脸上露出一丝惊讶之色,然后说道:“如此人物,却和扶桑人相互勾结在一起,阴谋造反,可惜了。”

“殿下,此人再怎么聪明,可是不用在正道上,都是无用之人,甚至对朝廷来说,威胁才是最大的。”古神策却冷哼道。目光深处还多了一些愤恨。

他自诩为年轻一代的人杰之一,或许不如这些皇子们,可是对于元时这样的人物来说,却没有放在心上,然而就是这样的人物,给了自己一个巴掌,若不是李景睿亲自率领大军前来,恐怕自己要吃大亏了。

“此事只能说了结了一半,还有一半尚未结清,我们还是要继续追查下去的。”李景睿双目中寒光闪闪,元时的存在是出乎众人意料之外的,谁也不曾想到,佛道之外,十二元辰之后,还有一个元时,总体来说,这个元时也误中副车,无论是李景睿还是古神策,原本的目标都是放在十二元辰身上的,而不是元时。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在金陵居然查到他头上来了,最后这次主要的查访对象没有什么进展,却查出了元时,不能不说,元时的运气是真的不行。

“殿下,陛下的銮驾即将还京,殿下的册封大典也即将进行,殿下留在这里,似乎有些不妥,臣认为殿下还是应该还京的好。”古神策想了想,建议道。

李景睿微微皱了皱眉头,正待解释,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就见一个亲卫手上拿着一封信急急忙忙的走了进来,大声说道:“殿下,首辅大人派人送来的书信,说是请殿下立刻还京,不能耽误了吉时。”

李景睿听了,顿时接过书信,见上写着册封大典是国家大事,查访叛逆是一个长期的事情,可以先还京,然后再做计较。

李景睿看了书信一眼,面色平静,并没有说什么,岑文本的话虽然说的有道理,但李景睿从他的字里行间看的出来,岑文本还有一些话并没有说出来。

“殿下,首辅大人都如此说话,说明殿下应该还京。”古神策赶紧说道。

“殿下,

马车已经在外面等候了,就等着殿下还京了。”亲卫赶紧说道:“是李魁将军率领的长林军前来接应的。”

“长林军?”李景睿闻言一愣,长林军是自己被册封为储君之后,燕京将军李固抽调组建而成的三千亲卫,平日里都是由燕京将军掌管,护卫东宫。

名字属于东宫,但实际上仍然是有武英殿掌管,太子或者储君是没有调动的资格的。没想到,这次居然居然还有三千长林军南下。

“殿下,都说首辅大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臣原本是不相信的,但现在看来,还真是如此,殿下这边刚刚解决了金陵之事,首辅大人在京师就已经猜到结果了。”古神策双目中多了一些惊骇之色,显然对于岑文本的聪慧感到震惊。

李景睿听了连连点头,也说道:“父皇曾说过,首辅大人乃是天下第一聪明的人,就是父皇也很佩服,好了既然首辅大人这么说了,那孤先行还京,这里的一切就交给古卿。”

“殿下放心,臣一定会将此事追查到底,绝对不会让殿下失望的。”古神策赶紧说道。解决了主要的问题,接下来就是调查十二元辰和那些佛寺、道观的活了。

元时府外,就见李魁率领的三千侍卫护卫着一辆硕大的銮驾,由五匹马拉着,停在那里,气势恢宏。按照礼制,天子用六匹白马拉车,李景睿乃是储君,用的是五匹。只是銮驾很长,宛若是一个小型的宫殿一样,前面是会客、看书的,后面的却是休息的。

“首辅大人有心了,居然用这样的礼仪来迎接孤,让孤心中难安啊!”李景睿心中一愣,顿时轻笑道:“只是孤到现在还有正式册封,用这样的銮驾似乎有些不妥。”

他是一个警惕的人,虽然相信岑文本不会害自己,但难免有些言官会说话,故而还是小心谨慎的好,他知道自己虽然是储君,可是在朝中,还是有不少的眼睛盯着自己,自己是一步都不能错。

“殿下,这副銮驾是给殿下用来彰显我大夏储君风采的,是陛下亲口所赐,殿下还京的时候,还需要进入各地驻军,慰问军中士卒,故而,奴婢等人来的时候,陛下就让奴婢等人带来了。”服侍在一边的内侍赶紧解释道。

李景睿这才明白这件事情的始末,顿时点点头,说道:“既然如此,那孤知道了,等孤收拾一番之后,就返回京师。”

“这个,殿下,您的行囊已经收拾完毕,请殿下上銮驾。”内侍脸上露出一丝为难之色。

李景睿看了对方一眼,又看了李魁一眼,却见李魁板着脸,一双豹眼却是望着四周,好像是在警惕着什么,当下想了想,就上了銮驾。

“恭送储君殿下。”身后的古神策等人虽然有些好奇,但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将这一切都看在眼中,恭送李景睿的离去。

銮驾之中,李景睿看着眼前的女子,面容清秀,眉目如画,宛若出水芙蓉,静静的跪坐在哪里,看见李景睿进了銮驾,赶紧拜了下来。

“臣妾拜见殿下。”

“婉儿,你怎么来了,是岑先生让你来的?”李景睿看见来者双目一亮,上前将其搀扶起来,轻笑道:“多年不见,没想到在这里见到你了。”

岑婉脸色微红,不过还是任由对方将自己搀扶起来,低声说道:“臣之父担心殿下立功心切,不肯还京,就让臣妾来催促殿下,让殿下尽快还京。”

“可是京里面发生什么事情了?”李景睿听了面色一正,赶紧询问道。

“自然不是,陛下还京哪里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只是臣父猜测江南或许有事情发生,所以进宫见了娘娘,是娘娘让臣妾来的。”岑婉赶紧解释道:“而且殿下即将为储君,臣父认为,这个位置很好,但却很尴尬,他不能像眼前那样,自由进入东宫,甚至在和殿下说话的时候都要小心。”

李景睿听了之后,顿时笑道:“岑先生什么都好,就是生性太谨慎了,父皇岂会猜忌自己的儿子,否则的话,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册封我为储君了。”

“陛下自然是英明神武,可下面的人呢?还有那些皇子呢?”岑婉摇摇头,说道:“臣父认为,殿下最好还是坐镇燕京,积累声望,观摩政事才是最主要的,相反,这个时候出现在江南,并不是殿下应该做的,而且陛下这个时候让长林军来护卫殿下,说明陛下也认识到这个问题。”

李景睿并不是傻子,这个时候他也察觉到这里面的问题,自己刚刚成为储君,甚至连册封大典都没有举办,若是在这之前办了什么错事,岂不是让人笑话?

“是我考虑不周了。”李景睿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不,殿下刚毅果敢,要为大夏建功立业,勇于任事,这些陛下都是看在眼中的,而且,这次大案不是处理的很成功吗?”岑婉儿凤目中闪烁着光芒,多了一些仰慕。

自从知道自己被许配给秦王之后,岑婉儿就知道自己面临的是什么样的命运,也在关注着李景睿的一切,从这方面来,李景睿无疑是一个完美的夫婿人选。

“这只是凑巧而已,哪里曾想到居然破了一个了不得案件,可惜的是,还没有全功,十二元辰,还有那些佛寺、道观尚未处理干净。”李景睿有些惋惜。

“殿下,过犹不及,若是殿下将这些事情都处理干净了,那下面的臣子们还能做什么呢?就好像陛下,若是将天下都给打下来了,那后世之君恐怕都是守成之辈,殿下的理想和抱负又将如何实现呢?”岑婉儿忍不住打趣道。

李景睿听了连连点头,脸上露出一丝喜色。

不得不说,岑文本教育自己的女儿还是很成功的,这样的话,从一个美女口中说出来,给人的感觉就是不一样。

她不仅仅美貌,背景很强大,但她并没有表现出这一切,而是将自己的态度放的很低,向李景睿展示出对方想要的模样,让双方交流起来很舒服。

这点从李景睿望着对方的眼神可以看的出来,李景睿对自己未过门的妻子很满意。

“岳父还说了什么?”这个时候,李景睿连称呼都改变了。

“殿下虽然是君,但也是臣,虽然是臣,但也是君,甚至比殿下以前遇到的情况更加复杂,看上去殿下比任何皇子都先进一步,但实际上,这一步,比任何时候都危险,殿下唯有小心谨慎,才能笑到最后。”岑婉儿深深的看了眼前的男子一眼。

这是她未来的丈夫,自己身为秦王妃需要和他荣辱与共,未来的道路是什么样子,就是她自己也不敢保证,古往今来,在太子位置上倒霉的也不知道有多少,而且这些丢掉了太子之位的人,都没有好下场。天子之路,是何等的残酷,不进就死。

“放心,我们一定能够胜利的。”李景睿看出了年轻女孩心中的不安和惶恐,忍不住握对方的玉手,说道:“岳父用他的谨小慎微给我做了榜样,现在我也应该如此。”

“不,殿下,谨小慎微是家父的本性,但绝对不是殿下的,陛下乃是一代雄主,殿下是什么样的人,陛下自然是知道,殿下应该做自己,让陛下见到您的成长,唯一如此,才能得到陛下的信任。”岑婉儿摇摇头说道。

“这也是岑先生说的。”李景睿双目中闪烁着一丝异色。

岑婉儿想了想,还是点点头。

“婉儿,记住了,你我即将成亲,日后将会荣辱与共,应该彼此信任。你想说什么就大胆的说出来,哪怕是说错了也没有关系。”李景睿看在眼中,忍不住说道:“实际上,我很羡慕父皇和母后两人,在两人身上很少有皇帝和皇后之间关系,更多的夫妻之间的感情,就和寻常百姓家一样,父皇散朝之后,经常去母后那里,夫妻两人说说话,就是其他的几个姨娘也比不上。每次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母后也会说出来,也会给父皇建议。”

“父皇虽然英明神武, 但大多都是在军事上,在政事上,也就是后来,父皇才逐渐成长起来,在刚开始的是时候,父皇经常询问母后的意见。”

李景睿嘴角含笑,他很羡慕这种琴瑟和鸣的感觉。他知道这种情况在一边的皇宫中很难实现,最起码在他看到的史书之中,乃至周围师傅们的教导之中,都没有听说过。他总感觉自己的父皇和历史上任何一个帝王都不一样。

“陛下和皇后娘娘夫妻情深,夫唱妇随,让人羡慕。”岑婉儿凤目中也多了一些羡慕,任何一个即将成亲的女子都会有这种想法,岑婉儿聪慧,也是有这种想法的。

“是啊!”李景睿点点头。

他知道自己能够成为储君,与李煜和杨若曦之间的感情有很大的关系,只是他不知道自己日后会什么样的丈夫,或许也和自己的父皇差不多吧!

“殿下放心,臣妾以后也会以皇后娘娘为榜样,为殿下的贤内助。”岑婉儿粉脸上露出娇羞之色。

“我也会和我父皇一样。”李景睿握着对方的玉手。

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岑氏有女

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 这下误会了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皇权的冷漠第八百八十四章 射死你丫的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夫人何以谢朕?第一百章 借道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大夏皇室的尿性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 决战之前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猜测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问天下谁是对手第七百九十五章 内外勾结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留之何用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 大夏铁骑 一往无前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有死而已第一千八百六十章 挑拨第九百二十七章 颠覆计划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落幕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 鱼目混珠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有来无回第六百七十九章 溃败第一千八百五十章 火烧逻些城第五百五十三章 一个花魁引起的大战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耗死他第五百六十二章 肮脏的交易第二百三十八章 得手第八十二章 鱼俱罗的悲哀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第四百五十四章 泼脏水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联盟第五百一十八章 纷纷入坑第五百七十六章 绝地求生第二百三十七章 无耻欺骗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你们没得选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永固塞外第五百八十八章 搅屎棍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李𪟝的垂死挣扎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 乱敌第四百八十五章 世家第二百二十二章 为他人做嫁衣裳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 人心难测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生存之道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推演第五百五十五章 现在后悔还得及吗?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出逃第九百五十七章 出卖第四百五十九章 三路来袭第五百三十九章 太仆寺五杰第六百三十二章 就是正面击溃第一千六百章 孤家寡人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 当头棒喝第九百四十六章 长安,终于见到你了第七百一十三章 埋下一粒种子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二败俱伤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 内幕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有来无回第一千零三十章 决战漳水之畔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突厥撤兵第一百九十二章 敲诈第五十一章 竹枪如林第一十八章 突出重围第一十五章 夜袭第七百八十八章 窦红线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公主夜奔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雁门关第一千九百零九章 世家的反应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颉利被擒第七百章 僚人第四百七十三章 李子通之死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自古帝王喜怒无常第八百四十四章 李世民的进退维谷第八百七十一章 进退维谷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归顺第五百九十二章 李世民的想法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 破城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掠夺第一千八百九十三章 长孙无忌的野望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西北大地动第九百四十八章 和谈?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出身即是原罪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大变之前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化丈八金刚为泥菩萨第四百四十七章 心狠第二百八十五章 真正的目的第四十四章 逃跑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不是谁都愿意做汉奸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李𪟝,哪里逃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大义灭亲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突厥撤兵第七百六十章 渤海高氏第四百七十一章 调虎离山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撤军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储君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 戒日公主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 训斥第一千九百二十章 不经意中的暗算第九百三十六章 长安粮荒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 围三阙一第一千零五十章 敏锐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最后的谏言第一千三百章 倒许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朝堂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