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 决定

【隋末之大夏龙雀】 【】

李煜听了哈哈大笑,没想到李景睿在民间居然有如此威望,出了事情,连老百姓都认为他是被人陷害的,只是就算是被人陷害的又能如何,事情已经发生,谁也没有办法。“老人家说的有道理,这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想来是他太优秀了,所以才会被人陷害。”李煜连连点头,笑呵呵的说道。“老朽也不知道这储君到底圣明不圣明,但想来只要对我们这些老百姓好的,肯定是很圣明了。”老者脸上堆满了笑容。“是啊!老人家说的有道理,只是想做到这一点,是何等的困难,古往今来,也不知道有多少皇帝都没有做到,不然的话,这世上也不会有这么多的昏君了。”李煜连连点头,在任何时候,除非朝廷的力量太过强大,否则的话,造反都是有可能发生的。当然,红色苏维埃那种情况除外。李煜并不认为自己的后代当中不会出现昏君,甚至他相信,昏君还会有不少。甚至,在潜意识里,他也是认可李景睿的结论。但认可归认可,让他在这种情况下说出来,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有些事情可以做,但绝对不能光明正大的说出来,李景睿就是犯这样的错误。“老人家家里几个儿子啊?”李煜看着面前的田地说道。“老朽家里有四个儿子,嘿,第二儿子参军了,现在是一个什长。”老者摸着花白的胡须,十分得意。“哦,原来老人家是军属啊!晚辈失敬了。”李煜听了双眼一亮,站起身来,朝老者行了一礼,说道:“令郎为朝廷效力,都是老人家教导之功。”老者连忙站起身来,脸上露出一丝难为情,连连摇头,说道:“贵人说笑了,哪里是老朽觉悟高,实在是当年家里面穷,没饭吃,才让我那儿子当兵吃粮,没想到,还能做了什长,不过,就是在漂泊在大海之上,一年也只是见到一两次面。”李煜顿时明白,他的儿子是来往与扶桑和中原之间,当下点点头,说道:“扶桑远离中原,但对中原来说,却十分重要,扶桑出黄金,这些中原需要的。令郎为国效力,是我大夏的功臣。”“嘿,那小子现在日子过的不知道多舒服,在扶桑找了两个婆娘,都忘记中原了。”老者神情复杂,既高兴又有些失落。“好男儿志在四方,老人家应该支持才是啊!最起码,老人家现在家里能吃上饭,有田地耕种。”李煜安慰道。像这种情况很多,不少的百姓家都是如此,这个时代没有节育的概念,但是因为经济条件不行,索性的是,大夏会征兵,所以才会将自家孩子送到军中,虽然比较危险,但总能吃饱饭,或许还能得到一个一官半职,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虽然如此,但家里也不安定,三个儿子都在地里刨食,日后这些田地怎么分,让老朽焦头烂额,不知道如何是好。”老者摇摇头。“这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我家也是这样的。”李煜苦笑道。“怎么,贵人家也遇到这种情况?”老者很惊讶。“家大业大,但家产太多,主事的人只有一个,谁都想要。就不知道分给谁了。”李煜拍着大腿解释道,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当皇帝就需要子嗣绵延,血脉昌隆,唯有如此,才能让江山稳定,但同样的,儿子多了,日后难免会争夺皇位,就好像现在这样,儿子太过优秀了,各个都想争夺皇位。“那是,想来,您的儿子都很优秀,不好选择。”老者打量着李煜,见他身着锦衣,就知道对方出身不凡,听了他的话,很有同感。他自己家里就是这种情况,更何况李煜这样的人了。

“是啊!我的那些儿子,嘿嘿,是很厉害,但太厉害了,我也有些担心,不是担心日后对付我,而是担心他们日后互相对付。家业太大了,不知道选谁做继承人了。”李煜感叹道。“这位贵人,既然儿子都这么优秀,不如看看孙子,您的家业总不能只传这一代吧!肯定会传之后世,以后是什么情况您不知道,可是您孙子这一辈您总是能看到一二的吧!不如看看您孙子怎么样?或许能帮助您选择呢?我就看老大的孙子不错,是一个读书的种子。”老者眯着眼睛,目光中透着一丝狡黠。李煜听了忍不住双眼一亮,不得不说,任何人都是有几分聪明之处,哪怕对方是一个农民,可是也有自己的生存之道,说的话,总是给人一种双眼一亮的感觉。“老人家所言甚是,我现在四十都不到,还能活一些年头,总能看到孙子的一些情况。”李煜连连点头,身在深山中,不知道山的模样,只有跳出来,才知道其中的模样。“老朽哪里知道什么,只是随口说说,贵人自有考量。老朽只是胡言乱语,贵人不必当真。”老者听了之后,连连摆手说道。他自己只是胡言乱语,生怕自己说错了话。李煜还想说点什么,就听见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他回头望去,却见向伯玉等人领着一队人马飞奔而来,顿时知道有事情发生了,只是看着众人脸上都喜色,心里面也放下心来。“陛下,吐蕃急报,成都凤卫派人派人用信鸽送来的消息,苏定方将军拿下了逻些城,松赞干布、李积等人自杀身亡,叛逆李守素被我们生擒了,具体的战报,苏定方将军已经用六百里加急送到燕京去了,相信不久之后,陛下就能得到具体的奏章了。”向伯玉大声禀报道。“陛下?皇上,您是皇上?”身边的老者却是面色大变,紧接着就是跪倒在地,山呼万岁。神情十分激动,没想到,他连县令都没有见过,现在居然见到了皇帝,这可是光宗耀祖的事情,足以传之后世了。“老人家不必如此,您是军属,为我大夏建立了功勋。”李煜心情很高兴,哪怕得到李积和苏勖等人都自杀的消息,他还是很高兴,这意味着大夏又一次剿灭了强敌,大夏的疆土再次得到了扩充,将高原收入囊中。“谢,谢陛下。”老者站在一边,更加惴惴不安了。“向卿,赏老者金十枚。”李煜拍着老者苍老的大手,说道:“老人家,好生保养身体,下次朕再来的时候,还能见到你。”“谢陛下圣恩。”老者什么时候得到过如此礼遇的,老脸上尽是激动之色,直到李煜背影消失之后,还没有从激动中反应过来,没想到自己居然遇到这样的好事,和皇帝在一起说话。“陛下,这是信鸽传来的消息。”等到了官道上,向伯玉赶紧将信鸽传来的纸条递给李煜李煜打开一看,虽然不过短短几十个字,但李煜可以想象到,这其中所隐藏的辛苦,从年初到现在,已经半年过去了,李积凭借着一座坚城,抵挡三十万大军的围攻,足见其厉害。虽然苏定方只是采取围困的策略,但有的时候,战争并非是真刀真枪的厮杀,这种对峙实际上更显得危险,稍不留意,就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索性的是,这一切都已经结束了。“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又灭了一个强大的敌人,大夏万年,陛下万年。”许敬宗脸上堆满了笑容,大夏越是强大,这些官员们得到的好处就越多。“松赞干布,跳梁小丑而已,哪里是我大夏的对手,这样的人物,居然敢与我大夏为敌,也不知道是谁给他的胆子,这下好了,总算是被陛下消灭了。”向伯玉也松了一口气。两军厮杀,遭殃的不仅仅是军中的将士,还有凤卫,甚至凤卫更加危险,更加的辛苦,在吐蕃之战之前,李积就下令大索吐蕃,也不知道有多少凤卫被杀,就算是和平时期,凤卫也会刺探军机情报,有些人死后连名字都没有,甚至连尸骨都找不到。这些人才是真正的无名英雄。李煜看了向伯玉一眼,叹息道:“找到那些死于吐蕃战争中的凤卫尸骨,列出这些年战死者,还有失踪的凤卫将士,尽数送入英烈祠中,这些无名英雄,应该得到我大夏的供奉,为我大夏皇室谨记他们的丰功伟业,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臣代那些死去的兄弟们谢陛下圣恩。”向伯玉目光中有些湿润,声音都有些哽咽了。他的权力看上去很大,但实际上,在朝中的名声并不怎么样,为那些官员们所敌视,那些凤卫们也差不多。但现在能得到皇帝的嘉许,向伯玉认为自己的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别人的夸赞虽然不错,但哪里有皇帝的嘉许来的实在呢!人生得逢明主,还有什么后悔的呢!许敬宗用羡慕的眼神看了向伯玉一眼,心中一阵感叹,难怪皇帝能够击败那些世家大族,就冲着这份心思,也远超那些世家大族了。“让苏定方领军回来吧!虽然只有一个李守素,但有松赞干布和李积的首级,就足够了,一个李积死了,朕的心腹大患也已经解决了。”李煜心情舒畅,右手放在腰带上,挺了挺肚子,说道:“传旨,晋封苏定方、程咬金和尉迟恭等有功将领的爵位吧!让武英殿快点将出征将领的功劳列出来,准备加封吧!”许敬宗听了面色一变,李煜这边加封爵位自然是没有错的,但加封爵位就意味着裂土封疆,意味着李景睿的做法是错误的。“陛下,罗士信将军尚在西南边境,而且臣听说泥婆罗国曾经支持过吐蕃松赞干布的粮草,甚至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对方,臣认为绝对不能饶了泥婆罗国,应该派兵征讨。”许敬宗赶紧说道。“嗯,的确是如此,让苏定方暂缓归国,趁机灭了泥婆罗国,打通和天竺的通道。”李煜想了想,就同意了许敬宗等建议。“陛下,刚才那道旨意?”向伯玉迟疑道。许敬宗听了双目一眯,冷芒闪烁,扫了向伯玉一眼,向伯玉却是面色平静,好像没有看见对方一样,静静的等待着李煜的回答,让许敬宗心中十分气恼,却没有任何办法。李煜好像没有看见一样, 想也不想,就说道:“大夏赏罚分明,既然建立了功勋,自然是要受到奖赏的,大夏的爵位就是为了那些功勋将领所设的。不过,封赏的圣旨可以等到苏定方回来之后,献阙太庙的时候再行封赏。”“陛下圣明。”这下向伯玉和许敬宗两人都松了口气。一个是册封的事情已经定下来了,这就说明皇帝的态度,而另外一个,却是因为这件事情还有一些时间,足以让李景睿有所准备了。“回京吧!”李煜并没有理会身边两人心中所想,他看了看天色,就招呼众人启程返京。许敬宗翻身上马,脸上却露出担心之色,他朝身后望去,小村子看上去很宁静,也不知道皇帝在里面遭遇了什么事情,前后的心情差距太大了。刚开始的时候,眉宇之间多了一些忧愁,但很快脸上就露出笑容。这说明心中的郁结已经解开了,这就更让他担心了。皇帝心里面已经做出了决定。再联想到刚刚的册封,许敬宗心中生出一丝不妙来。或许做出的结论并不是他想看到的结果。带着这种心情,许敬宗跟着大队人马朝燕京而去。而苏定方夺取逻些,大夏占据高原的消息,也在此刻传之天下,传到燕京,下面的百姓显得很高兴,大夏疆域的扩大,代表着国力的增强,身为大夏子民,也为之自豪。只是对于大夏高层来说,吐蕃国灭,大夏疆土增多,并不是一件让人特别注意的事情,因为最近京师内的各种消息,传的沸沸扬扬,人心混乱,加上现在皇帝回来了,肯定会解决这件事情。弄不好,储君之位将会动摇,这将改变朝野局势。

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聪明人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远征第二百二十章 江淮道讨捕黜陟大使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落幕第一千八百六十章 挑拨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商旅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 做人还是要低调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割韭菜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生擒乙支文德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蛇吞象第三百五十五章 劫掠关中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勾结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 日夜攻打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内奸第一百四十四章 豪族的算盘第三百六十五章 初见杨广第三百三十二章 宇文化及上位第七百五十九章 阁老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 训斥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李𪟝,哪里逃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 诈降第六百三十二章 就是正面击溃第四百八十九章 还是退兵吧!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一言定生死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搬空粮库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岑氏有女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夷男,朕已等候多时了第三百四十三章 分家第六百九十章 东守西进第二百九十一章 恶心第四百三十五章 公主求情第九百四十二章 自以为得计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助攻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见面第四百六十五章 诈降第一千八百章 老夫子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反杀第三百八十七章 暗流涌动第七百零四章 轻取谯郡第八百六十七章 有毒的诱饵第九百四十章 梁师都陪了夫人又折兵第四百二十七章 宇文化及的不甘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 被围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自古帝王喜怒无常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血洗松州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 奉佛祖之命净化眼前的大地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名将之资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侯君集之死第一千八百零五章 入关中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 生擒第一百八十六章 火凤一十三太保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识破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 乱前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得意忘形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京师乱(一)第九百零八章 血流成河第四百八十四章 背后一枪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目的达成第一千九百四十章 一切皆为名利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 合围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弑君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 这都是误会第五百七十八章 退兵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黄河夜行军第一百零八章 憋屈的杜伏威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 一群硕鼠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 审讯第一百二十二章 宋老生之死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真相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李唐余孽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联盟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日月所照皆为大夏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童子治国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有来无回第二十二章 后有追兵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你丫这个叛徒第八百章 一盆冷水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 独乐河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居然死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一国之君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判决第四百九十章 不得不战第九十二章 反击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玄菟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沙滩烤肉第九百五十七章 出卖第二百九十三章 威逼胁迫第一百五十六章 各怀鬼胎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不知死活第一十六章 突围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 监守自盗第四百零七章 拒绝第一百九十三章 五姓女第五百零四章 重新定义科举第一千零五章 反叛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自以为得计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这是皇帝的意志第一千四百章 誓杀汝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 殃及子孙第三百六十五章 初见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