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 鱼死网破

实际上长孙无忌是非常讨厌党敬宗这样的人,大义灭亲是没有错的,但出卖的是自己的父亲,将自己的父亲逼死了,这不是一个儿子能干的事情。

虽然党敬宗说的很清楚,党仁弘是自杀的,但长孙无忌知道这里面的情况,若非走投无路,党仁弘又怎么可能自杀的呢?归根结底,都是党敬宗逼迫的结果。

只是长孙无忌不会说什么,因为党仁弘背叛的是大夏,是朝廷,甚至还想反叛,这样的罪名不是长孙无忌可以帮助的。他现在是大夏的既得利益者,在大夏享受着荣华富贵,又怎么可能同情党仁弘呢!

“谢大人。”党敬宗听了之后,顿时松了一口气,长孙无忌并非一上来就喊打喊杀,一切都是可以商量的,皇帝见到自己大义灭亲的模样,肯定会放过自己的。

“你的父亲是伪唐十二元辰的寅虎,原本看看是不是可以将剩下的人都给抓起来,但现在看来,这条线索恐怕又断了。”长孙无忌看着死不瞑目的党仁弘。

“十二元辰?”党敬宗面色苍白。

“薛氏兄弟、萧铣、温彦博、李𪟝、苏勖、柴绍、武士彟恐怕都在里面,但苏勖、李𪟝等人在不在里面,谁也不知道。十二元辰中有哪些人,一直是一个秘密,究竟有哪十二个人,朝廷一直都没有找到。”长孙无忌冷哼道。

党敬宗顿时知道自己父亲存在的意义,党仁弘若是活着,弄不好就能借机知道究竟是哪十二个人。现在十二元辰只能是消失在时间之中,日后想要得到其他的消息,那就得看机缘了。

“走吧!左右大局已定,那些躲在暗中的人又能干什么呢?还不是一群的跳梁小丑而已,根本改变眼下的局面。”长孙无忌双腿夹着战马,非常不在意。

现在的大夏,国力十分强盛,兵强马壮,谁敢兴兵造反,最后死的肯定是对方,长孙无忌早就将李世民等人忘记了,他现在需要的就是得到更多的功勋。

身后的党敬宗心中十分庆幸,没想到自己的父亲居然这么凶狠,这么胆大,居然是十二元辰之中的一员,这可是抄家灭族的大罪,难怪党仁弘想投靠叛军,左右都是死,反正都是造反的大罪,既然如此,就就干脆投靠叛军,或许还有机会反败为胜。

只是这一切与他都没有任何关系了。

若是一开始党敬宗还有一丝后悔,毕竟是逼死了自己的父亲,但现在他已经没有这个想法了,他很庆幸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身后的吴彪兄弟人也是如此。甚至身后的党仁弘妻妾们也感到庆幸。

有些人心中还在暗骂着党仁弘,若不是党仁弘作死,他们又怎么可能成为阶下囚,这个时候或许还在燕京城中,过着锦衣玉食般的生活。

一道奏折很快从宣府飞到燕京城中,加上李景辽在洛阳所处决的人,洛阳溃堤案就这样轻松解决了,上至工部侍郎党仁弘,下至洛阳工曹的书吏,杀头的杀头,抄家的抄家,流放的流放,前后牵扯的人数有千人。这在大夏初年,也是一桩大案了。

燕京城,岑文本看着手中的奏折,

面色阴晴不定,好像能从眼前的奏折中,找到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一样。让人感觉很好奇。

“岑先生,你在想什么,莫非辅机这道奏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不成?”范谨看的分明,忍不住询问道:“我观先生看着这道奏折有段时间了。”

岑文本一愣,很快就反应过来,轻笑道:“没有,没有,辅机这道奏折很正常,只是让我没想到辅机的机缘这么好,党仁弘都出了山口了,可是在这种情况下,还被辅机逮到了机缘。”

范谨并没有怀疑岑文本言语中的漏洞,也是轻笑道:“是啊!说起来,这个党仁弘还真是报应,先是自己逼死了自己的父亲,最后也被自己的儿子给逼死了,这就是因果轮回,报应不爽啊!”

“是啊,马周找到证据,说这个党仁弘就是十二元辰之中的寅虎。嘿嘿,藏在朝廷这么多年,若不是洛阳溃堤案,这个家伙还会继续潜藏下去。也不知道,这朝堂之上,还有多少诸如党仁弘这样的人。”范谨有些不确定。

“就算有又能怎样?难道还能颠覆大夏江山不成?”岑文本不在意的说道:“你看看陛下,陛下难道不知道十二元辰已经深入大夏,潜藏在大夏的朝廷之中,可是陛下并没有说什么,这是为什么,不就是因为这些家伙改变不了大局,坏不了大事,相反,这些人还能帮助朝廷办事,弥补朝廷人才稀少的局面。陛下根本不在乎这点。”

范谨仔细想想,事情还真的如此,薛氏兄弟也好,还是党仁弘也好,都是有本事的人,这些人在朝堂之上,的确是帮助大夏办了不少的事情。

更让人感到好奇的是,这些人死后,家产都会朝廷所有,也就是说,大夏花费少量的钱财,就雇了一个人为朝廷办事,这是一件十分划算的事情。

“也是,或许不久之后,等我们这一代人结束之后,十二元辰也好,三十六天罡也好,都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时间会改变一切。”范谨叹了口气。

这都什么时候了,有些人仍然想着前朝,想着伪唐,他们仍然是在做梦,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时间来洗刷这一切,等到岑文本这一代人结束的时候,相信世上就没有人还记得李渊父子,也许在世人的印象里面,前朝末年,天下大乱,有一位枭雄叫做李渊的,借助关陇世家之力,差点统一了天下,最后败于大夏皇帝之手。

那些曾经跟随李渊父子的人,也早早死去,他们的后代只能臣服于大夏,绝对会忘记自己祖上昔日的荣光,只能奋斗于大夏。

“是啊!现在都是什么时候,又谁还记得李渊父子的。”岑文本将奏折放在一边,摸着胡须,不在意的说道。

这就是现实,并非人走茶凉,而是你不能带来足够的利益的,这些人自然就将你忘记,就好像关陇世家不就是如此吗?

当年的关陇世家可是李渊的铁杆支持者,可现在又能如何?早就将李渊父子忘到哪里去了,有的只是李景隆,想借李景隆之手,恢复关陇世家的荣光,李渊早就是过去式了。

人都是很现实的,李渊给不了这些世家大族希望,又有谁还会记挂着他们呢?这些十二元辰也是如此,也许当年还记得自己的梦想,可是现在还有谁会为李渊父子效力呢?那都是虚无缥缈的事情,难道一代接着一代的为其效力吗?

或许党仁弘自己都已经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了,若不是事发,他绝对不会想到自己应该叛逃。

“现在就看看周王那边了。岑大人,最近这朝野之上,好像没有动静啊!”范谨很好奇。他认为李景桓早就行动起来,只是让他好奇的是,朝野上下似乎没有动静。

“不是没有动静,而是有些动静你我不知道而已。这个周王殿下还是有点手段的。”岑文本摇头苦笑道:“那些贪污的人,都已经被秘密押送入京师,关入凤卫大牢之中,每天夜里进城,所以你不知道而已。”

“哎!以前不注意,现在知道已经晚了,早知道,何必当初呢?”范谨听了之后,心中一阵苦笑,他似乎已经猜到,此刻的凤卫大牢之中,此刻恐怕已经有不少人被抓,等待他们的将会是各种惩罚,或为监禁,或为流放,或为斩首等等,这就是命运。

“是啊!这些家伙就是贪得无厌。只是现在进展到现在,我更加担心的是不久之后。”岑文本站起身来,望着远处,心中还是有些担心的。

“现在是风雨欲来,就是不知道会掀起多大的风浪。”范谨也很担心。

“你看看,辽王和他的亲卫到现在还没有回来,想来陛下早就安排好了,辽王出现在洛阳,应该就是为了此事。”岑文本指着奏折说道:“洛阳的案子已经解决了,可是辽王仍然是在少林寺玩耍。”

“辽王能行吗?”范谨有些担心。

“有辽王和驸马在,想来是没有问题的。”岑文本摸着胡须,思索了片刻才说道。

南阳,位于中原,在前朝的时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哪怕在大夏,也是比较重要的,当年李煜和李渊两人争夺南阳,几乎可以说,南阳关系到中原的归属,李煜亲自领军前往,而李渊派出了自己的女儿李秀宁,夫妻两人为了争夺南阳使出了各种办法。

最后南阳郡守吕子臧在他的儿子吕桥的劝说下,归顺了大夏,李煜也没有亏待对方,直接册封他为侯,虽然他这个侯是不能继承的,可在当时来说,满朝文武之中,被封为侯的是少之又少。他的儿子吕桥也建立了功勋,被分为子爵。

只是吕桥到底是一个平庸之人,受伤之后,就返回南阳,经营着他的农庄,但不管怎么样,吕氏在南阳已经成为地地头蛇。

连带着樊氏、张氏等等,在南阳得到了大量的好处,南阳似乎又成为一个豪族云集的地方。

“父亲,秦颂已经失联了。”书房内,吕桥和其弟弟吕梁神情慌乱走了进来。

秦颂不是别人,正是吕子臧之后的南阳郡守,两人关系很好,甚至吕氏还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秦颂的小儿子,双方结成了儿女亲家。

秦颂告老还乡之后,前往许昌居住,距离南阳并没有多少路程。吕子臧可是了解自己这个亲家的,表面上正大光明,实际上,私下里也是贪污了不少,最起码在上任的时候,得到了不少的好处。

“难道这股风已经吹到中原来了吗?”吕子臧胡须花白,颤巍巍的站起身来,望着远处的天空,这个时候的天空乌蒙蒙的,乌云压顶,压的人喘不过气来。

“不就是拿了一点东西吗?现在当官的哪个不是这样,王上实在是太严厉了,我吕氏也是为朝廷立下了功劳的,他现在这么一弄,全天下,还有多少人当官啊!难怪世人都说紫微天子的官实在是太难当了。”吕桥忍不住不满说道。

“是啊!爹,当年要不是爹响应紫微皇帝,大夏也不可能占领南阳,一旦南阳落入李唐之手,这天下的局势就会发生变化。就冲着这一点,父亲也是朝廷的功臣,最起码也是一个一等侯。”吕梁神情不满。

吕子臧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二儿子这句话倒是他心生懊悔,当年被李煜册封为侯之后, 自己还得意了好一阵,毕竟,那个时候大夏的勋贵没有几个,甚至一只手都能数的过来。

但很快,吕子臧后悔了,大夏的爵位不是很难得到了,而是分了种类的,世袭罔替和非世袭罔替,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待遇,自己这个南阳侯根本不算什么。每次被人称呼他的时候,他总认为这是对他的一种讽刺,这种得意的心情并没有保持多久。

大夏建立之后,大封功臣里面,他也没有得到多大的好处,彻底的让他心里失衡了,很快就从南阳郡守这个位置上退了下来。

只是在退下来之前,他还是为吕氏搞了不少的好处,原以为,这一生就这样了,老老实实的当一个南阳侯,没想到到了老的时候,朝廷开始动刀子,追查官员在任上的所作所为,哪怕已经告老还乡的也是一样。

吕子臧这下就不知道如何是好了,自己干的事情自己知道,南阳许多人都知道,稍微查一下,自己就逃不掉。

他没有任何庆幸,皇帝连自己儿子都没有放过,还会放过自己。所以这段时间一直在准备,他已经联系了许多人,若是朝廷放弃追查也就算了,若是不行,他就来个鱼死网破,毕竟,干这件事情的人很多,大家是可以抱团的。

第四百六十章 李渊的野望第七百九十四章 博陵崔氏第七百一十四章 惶惶不可终日第七十六章 菜市口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孔颖达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 收买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合围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不按常理出牌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不臣服,就去死吧!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 逃之夭夭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勾结第一百一十三章 矛盾第八百七十四章 罗氏已经成了过去式第七百零六章 主动撤退第一百零九章 仁义李煜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大姨子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都在忽悠第一百四十六章 荥阳郑氏第八百八十一章 失败者的悲哀第四十九章 不得不从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 震慑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刘青天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 褚氏父子第三十八章 借汝人头一用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 萨珊王朝十分无奈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弧线很优美第八百一十八章 突厥内争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离间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背后第七十七章 李秀宁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三百一十九章 罗川萧铣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合围第六百七十四章 胁迫第六百零四章 鄱阳之战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 自作聪明第七百三十一章 奸商程咬金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要挟第七十六章 菜市口第三百五十一章 俘虏的待遇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将计就计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惊骇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陷壶关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分郑第三百三十八章 脚踏二只船第五百一十七章 出奇制胜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狗改不了吃屎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帝心难测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 老奸巨猾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不知死活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 道高一尺第六百九十一章 吓死你第二百三十四章 来自隋朝的碰瓷第六百三十章 一骑当第八百二十三章 窦建德之死第七百二十五章 不按常理出牌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水稻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李世民出逃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 乱前第二百二十一章 谁说女子不能当官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下为棋盘第六百七十七章 一个女人一座城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京师乱(一)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溃败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虞世南之死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 泄密第八百八十七章 又见射杀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连利息都算不上第八百零四章 羡慕嫉妒恨第九百三十章 巾帼不让须眉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 垂死挣扎第五百四十一章 聪慧第三百三十章 萧墙之祸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幸灾乐祸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想的太美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 女国将军王玄策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玄武门之变 (二)第五十九章 后有追兵前有拦截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李𪟝的一番骚操作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乱战第四十二章 追兵第六百一十三章 兵临豫章第一百零七章 妥协第一千八百零五章 出征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又要迁都了第一百七十七章 天香楼第六百九十章 东守西进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铁骑震西北第六百章 试探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名利动人心第一百章 借道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 真相第五百八十三章 众叛亲离第六百八十七章 李玄霸之死 (二)第八百五十五章 刘武周之死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你们能奈朕何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好官马周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烧杀抢掠第四百一十八章 消灭了一个小势力第九百五十九章 有个台阶就好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