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姜还是老的辣

裴矩!

杨杲听到这个名字也是心头一颤,不过多年的帝王生涯已经让杨杲养成了遇事不惊,处事不乱的行事风格,而且他也相信刘伯温的人品,推荐裴矩绝对是为了自己考虑。

“刘卿推荐裴矩的理由是什么?”

刘伯温见杨杲面色平淡,心中暗松了一口气,拱手说道:“陛下,微臣以为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微臣以及在场的诸位大人多是出身山东江南之地,从来没有跟胡虏有过直接接触,很多事情也只能通过一些情报来分析。俗话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裴矩老大人曾多次出使突厥,对胡人知之甚深,或许他会有什么对付胡虏的妙计!”

杨杲微微点了点头:“裴矩在开皇年间便和突厥打起了交道。尤其是在长孙晟过世之后,整个大隋上下,恐怕也只有他最为了解胡虏的习性。当年薛德妃之事其实与他无关,朕当时也是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对他的处罚确实重了些。这一次,朕便亲自登门拜访请他出山,就当是朕向他赔礼道歉了!”

几位朝臣闻言之后纷纷拱手称赞道:“陛下仁慈,能有陛下这样的仁君实在是我大隋之福啊!”

。。。。。。。。。。

裴矩如今虽然被罢免了实权,但他的爵位还在,裴家仍旧是天下一等一的世家。

裴炬的府宅坐落在毗邻江都城北市的安业街上,占地面积在百亩以上,应该是整个江都城除了皇宫之外占地最大的宅院。不过这也跟裴家子侄众多有关,为了表现裴家对隋朝的支持,裴矩几乎将他这一支的子弟都迁到了江都城。

得知皇帝要登门拜访之后,即使是老奸巨猾的裴矩也不敢有所怠慢,吩咐家人打扫庭院,领着一众子弟早早地就在府门口等候皇帝的大驾。

当杨杲的銮驾出现在了裴府门口时,裴矩当即迎上前去,跪在杨杲的銮驾面前,恭恭敬敬地磕头行礼道:“老臣不知陛下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老臣罪该万死,还望陛下降罪责罚!”

“老狐狸,还是跟当年一样没变!”

杨杲望了一眼面前的裴矩,内心暗自嘲讽了一声。不过也没有当众戳穿裴矩的意思,疾步走下銮驾,亲手扶起裴矩,面色和善地笑道:“老大人客气了,是朕不请自到,这怎么能怪裴老大人呢?”

裴矩见杨杲竟然亲自下了銮驾将自己扶了起来,心中顿时大喜过望,一双眼睛不由得眯成了一条缝,微微笑道:“如果老臣没有记错的话,老臣可是陛下登基之后第一个登门拜访的臣子,这份荣誉可让老臣受宠若惊啊!”

杨杲哈哈一笑:“裴老大人说笑了,朕早就听说裴老大人府上有一名厨,烧得一手好菜,比朕的御厨做的菜还要美味。只要裴老大人不介意朕把你们裴家吃穷了,朕以后天天就来你们裴府!”

裴矩闻言亦是大笑一阵,道:“陛下能来便是给老臣面子,老臣哪里敢嫌弃陛下?那可是大不敬啊!最多也就是给陛下的饭菜偷工减料罢了!”

“好你个裴矩!”

君臣二人说笑着寒暄了一阵,便一齐走进了裴府。

正堂内,君臣二人分主次而坐,除了天宝大将军宇文承都护卫在杨杲身边外,其他的裴府子弟还有杨杲的侍卫都得了杨杲吩咐,自觉地退了下去。

“老大人知道幽州之事了吗?”

杨杲细细地品了一口茶,开始进入了正题。

裴矩点了点头:“此事老臣已经听几位族中子弟提起,说实话,老臣知道此事后也是吓了一跳。陛下,请恕老臣说一句大逆不道的话,若是陛下不能遏制铁木真还有完颜阿骨打的发展势头,三百多年前的永嘉之乱很有可能会再一次上演。”

永嘉之乱是指发生在西晋时代的一场动乱事件,当时的西晋王朝经历了八王之乱,加以天灾连年,国力大减,给了当时内迁的胡人以可趁之机。

西晋永嘉五年,登基称帝的南匈奴贵族刘聪派遣大将石勒、王弥、刘曜等率军攻晋,在平城歼灭十万晋军,又杀太尉王衍及诸王公。后来又与另一员胡人大将呼延晏汇合攻入京师洛阳,俘虏怀帝,杀太子司马诠、宗室、官员及士兵百姓三万余人,就连当时的惠帝皇后羊献容也被大将刘曜强纳为妾。

杨杲有些面色凝重地点了点头:“现在李渊在关中称帝,朱元璋割据河北,罗艺、王世充名为隋臣,实则也是称雄一方。诸侯混战连年不休,这与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何其相似。而铁木真和完颜阿骨打却是雄才大略,其才能绝非刘聪、石勒、王弥、刘曜之流可比。”

说到这里,杨杲话音顿了一顿,盯着裴矩看了许久,这才沉声说道:“裴老大人,你在开皇年间便和这些胡虏打过交道,多次深入草原出使突厥各部,可以说是我们大隋最为了解胡虏的人。朕此行便是前来向你讨教应该如何对付铁木真还有完颜阿骨打?”

裴矩嘴角微微一勾,从杨杲突然登门拜访的时候他便猜出了他的来意。

在最初的时候,他打算以此作为条件和杨杲交换,让自己重回朝堂。但是很快,他就打消了这个念头,杨杲做事一贯强势,如果自己真的坐地起价的话,或许现在自己的确可以重返朝堂,但他更相信一年半载之后,他会连现在的地位权势都保不住。反之,若是无条件地帮了杨杲一把,那就等于让杨杲欠了一份人情,根据裴矩对杨杲的了解,他相信杨杲日后肯定会回报自己,这比自己开口要求要好得多。

“开皇年间,突厥势大,长孙晟向文皇帝陛下提出了‘远交而近攻,离强而和弱’的方针,文皇帝陛下正是采纳了长孙晟的建议,这才有了之后的数场大捷,逼得东西突厥臣服于我大隋。老臣以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就算到了今日,长孙晟的这条策略仍然是对付胡人的不二法则。”

第六百三十四章 联合抗隋第九十一章 决胜的突击第一百七十六章 强中自有强中手第二百十五章 校场比武第五百五十九章 开弓已无回头箭第一百九十八章 主不可因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第一百九十六章 好男儿顶天立地第一百八十八章 不忠之人,留之何用?第三十章 南八拜师第五百九十二章 李世民承认输了第七百九十一章 幽州义勇第一百九十三章 刘文静硬闯江都宫第六百五十七章 离间计第五十二章 水浒猛将抱团来袭第五百八十章 西门庆救驾第八十四章 金银锤战第七百八十一章 深明大义第三十四章 平定江南第八百零四章 决战到来第八百二十一章 长孙皇后第六十三章 被坑了第五十六章 兵败如山倒第一百七十章 一唱一和第七百八十二章 各有算计第十八章 垂死挣扎第三十七章 求援李密第一百七十八章 李世绩逃命第二百零七章 尽在掌握之中第一百八十四章 负隅顽抗第一百零二章 一战灭一路第一百四十六章 长孙兄弟第二百五十三章 穆桂英的条件第六十一章 父子决裂第八百二十五章 权力面前皆可弃第九十四章 四面求援第一百八十六章 凶神冲阵第四十三章 猛将遭擒第二百五十二章 女将大战第七百七十九章 功亏一篑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泌谋略第三十六章 虚与委蛇第一百四十八章 父子对决第五百九十九章 悍勇七郎第二十六章 来波大召唤第八百零一章第五章 长安陷落第八百十三章 抗倭名将第七百九十一章 幽州义勇第七十一章 江都阴云五百九十一章 贾诩乱唐第八百二十一章 长孙皇后第二百十三章 飞虎出世第二百五十章 到底是谁的错第一百二十三章 车轮战耗死你第八十六章 李密也不是吃素的第六百零二章 意想不到的人第二百十五章 校场比武第十八章 智激董麟第一百二十七章 趁火打劫第一百九十五章第六百四十六章 意外的人第七百八十三章 无胆鼠辈,跳梁小丑第一百七十一章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第一百五十八章 元人的野望第二百零三章 其实我想先赢一场的第六百六十章 天下第一好父亲第七百七十四章第一百六十章 窦线娘的请求第一百六十五章 李世民要吐血了第一百九十四章 神箭稳军心第一百六十二章 兄弟阋墙第四十一章 惊天大战第六百零三章 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第五百六十一章 夺路而逃第一百七十一章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第二百零三章 其实我想先赢一场的第一百四十七章 以身作饵第八百零一章第一百八十一章 先下手为强第一百二十一章 不识抬举第八百零四章 决战到来第二百二十一章 你敢进来吗第五百九十章 毒士和隐士第二百二十八章 系统异变第一百一十章 被打到怀疑人生第一百五十章 舍小家全大家第十八章 垂死挣扎第一百十四章 再回江都第三十八章 虚虚实实第一百八十四章 在德不在险第二百二十八章 系统异变第六百二十八章 最是无情帝王家第七十八章 功亏一篑第八百二十一章 长孙皇后第一百四十七章 献城而降二百零八章 演义中的龙套,历史上的牛人第九十二章 大战落幕,召唤再开第七十二章 李密车轮战的妄想第一百七十一章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第一百五十七章 民族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