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入关战役详析转载于沉醉唐风论坛

作品相关 李唐入关战役详析(转载于沉醉唐风论坛)

“中原+四角+四边”的九大地域,从更大一个层次上来说又可以先分南北,既北方的黄河流域和南方的长江流域。这是国人非常熟悉的“南北模式”,因为中国在分裂时期最常见的便是南北对峙。并且几千年历史里,黄河流域比长江流域开发得早,早期其经济、政治、军事力量都是北优于南,后期经济中心南移,但政治、军事力量还是北优于南。所以中国历史上最常见的统一模式也是北方黄河流域的政权统一天下,唯一的特例在明代。至于本文涉及的隋唐之际,黄河流域还有着全面的经济、政治、军事优势,我们可以先略看一看。

九大地域里——

位于黄河流域的有:居天下之中的中原河南;四角地之关陇、河北;四边地之山西、山东。李唐的统一战争最重要的几场大仗正是在上述几个地区进行的,绝非偶然之事。其道理就在于,在这个时代里,这几个地域开发最好、经济政治军事力量最深厚、人口最多最集中。

事实也是如此,隋末大乱,重要的割据势力都在这个地区活动。我们按两部《唐书》里隋唐之交诸家“反王”的排位来看:排位第一的瓦岗李密在河南中原;排位第二的洛阳王世充在河南中原;排位第三的窦建德在河北;排位四、五的薛举和李轨在陇西;排位第六的刘武周在山西。其余如关中地区北部的梁师都、郭子和,河北北部的高开道,山东地区的徐圆朗等,势力都不可小窥,几经反复才得以收拾下来。

位于长江流域的有:四角地之巴蜀、东南;四边地之汉中、荆襄。李唐在这一地区的重大战事明显少得多也轻松得多,根本不能和北方进行的战事相提并论。

当然当时的长江流域也不是完全无可论者:最强的两股割据势力是占据荆襄南岸的萧铣和占据东南的杜伏威、辅公祏,另外还有东南以南的李子通和林仕弘略值得一提。不过这几股势力从来没有对李唐造成什么重大威胁,见势不妙就投唐的不少,即使有顽抗或造反的,也被轻易解决。

其实,隋末唐初的长江流域,虽然前有南北朝时期割据江南数百年的南朝历史,但是在经济上来说南朝对江南的开发还是不足以与黄河流域相比,在政治军事人物上来说南朝的江南华族本来和江南土地的结合程度就有限,杨隋统一以后江南人物纷纷北归,也没有留下多少值得一观的本土势力。

我们还可以往外围多看一眼,北方黄河流域再往北是游牧民族占据的大草原,突厥在这里称霸一方,哪怕已经分裂成东突厥和西突厥,其势力依旧强劲,不仅在北方胡汉交界区扶植出好几股割据势力,自身亦频频对李唐带来很大压力。而南方长江流域再往南是分隔零碎的丘陵地区,有许多各自为政的“蛮族”部落却无一股强者,自然也不可能形成有效的威慑力量了。

因此,在李唐的统一战争中,黄河流域的“中原、两角、两边”是毫无疑问的重点。

有一句围棋术语叫做“金角银边草肚皮”,意思是说下围棋的开局,最好在四角里下第一手;其次是在四边上下第一手;最麻烦的是在中部腹心下第一手。这一经验总结,是非常有道理的,且不独围棋如此,进取天下的战略也是如此。

以围棋棋道而论:

从四角处开局,两边有边框局限和保护,所以对手的攻击力量最多不过来自两个方向,角落里便容易“做活”,容易先手稳住一片开局的势力,从而为之后的进一步行动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且做活后漏洞少,无后顾之忧。

从四边处开局,则只有一面有边框局限和保护,做活难一些,那么后一步的行动就可能落人后手,也不太稳固,容易被人找到漏洞攻击。

从中部腹心处开局,则是四面受敌的形势,做活亦难,落人后手,漏洞也多,一不小心就被人抓住破绽攻入。

战略也是如此,四角地里容易护持,进攻的敌人只来自一边,便易于在初期建立相对稳固的根据地,从而为进一步的军事行动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较快腾出手来攻击其他立足未稳的敌人,一旦失利退守角地也不容易被敌人轻易攻破。四边地则相对差一些,中原地区更是“四战之地”易攻难守,都可以此类推。

黄河流域的两大“金角”是关陇和河北,其中以关陇为中心的李唐成为新一代天下共主不必说,占据河北的窦建德也获得了后世相当高的注意和评价,亦非偶然。以当时的形势来看,关陇这一角略优于河北。

从比较单纯的山川河流之势来看,关陇和河北都号称“四塞之地”,然而关陇的四塞比河北要严密得多。

关陇即今天的陕西甘肃,可分为关中和陇上两块,其中心是黄河上游的关中平原。关中平原的“四塞”地形如下:西面是陇山;南面是秦岭;东面是黄河;北面是陇山、高原和吕梁山共同形成的台地。此一四塞形势相当稳固,也容易被关中平原上的割据势力控制。周因此兴、秦因此兴、汉因此兴、隋因此兴、唐因此兴,此一金角遂成为中国历史前期几大重要朝代的根据地。

当然,关陇也有不利的地方。四塞之势的反面是平原较小、地形狭促。这样经济发展潜力有限,人口扩张能力有限同时出色人物的产生也有限。以关中平原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往往面临本地区生产不足的压力,就是一个很典型的问题。

实际上在本时代以前,关陇一地从东汉时开始被边缘化,其经济实力文化实力跟不上形势发展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不过总的来说,在这个时代关陇地区还不象后代那样开发过度,其他地区的开发程度还有限。这样一来,关陇和其他地区相比,其经济实力和人口数量尚不至于落后太多。再加上地形的优势,要在军事上要占优,还是相对容易的。

因此在南北朝末年,关陇新兴的军事贵族集团成为了此一阶段最后的胜利者。他们的胜利又给关陇地区带来很多政治优势,都城、百官、门阀、军队、物资聚集于此,占据关中就能得到这一切,亦对开局非常有利。

反之,河北的山川河流所形成的“四塞”,却不那么严密。

河北的中心是黄河下游的大片冲击平原也就是华北平原。华北大平原的“四塞”形势如下:西面是山西东部的太行山;南面山东中南部的丘陵地区档了一半;东面是大海;北面是燕山。这里我们看到,除了东面的大海在这个时代算得上比较可靠以外,其他三面都不那么可靠:

北面的燕山山脉就比较单薄,北方草原上强大的游牧民族攻破容易。

西面太行山倒确实是崇山峻岭,可那是属于山西的,掌握山西中部汾河流域的势力要抢下太行山还更方便点儿。

南面的丘陵地区不太高大,又属于山东,甚至只挡得住一半,另外一半依旧是平原,一直连到河南中原地区去了。

所以河北之“四塞”其实相当开阔,地域牵扯的范围过广,以河北为根据地的割据政权要把四面守住相对辛苦。起于河北的重要朝代也有,比如东汉就是如此。另外,塞外游牧民族拿河北作为进取华夏的根据地和跳板,却是最常见的模式。河北北面山脉浅薄容易突破,塞外游牧民族在河北站稳脚跟比从关陇入手方便。而且塞外游牧民族的初起根基在草原上,倒不太在乎西面山西太行山的屏障,因为可以直接从草原上作大迂回攻击山西、关陇等地区。

同时,河北的开阔地形,自然带来了经济人口上的优势。黄河下游的华北大平原,有更强的农业生产潜力,在经济基础之上也有更多的人口和更盛的文化。

在这个时代里,以河北为根据地的政权也不是没有获得最后胜利的希望的。前代有东汉的成例不说,稍早一点儿来自塞外的鲜卑族建立的北魏,也是先占据河北然后统一了整个黄河流域。隋末大乱河北涌现了一大批“盗贼”,最后拼胜而出的窦夏势力,给李唐的统一战争带来一而再、再而三的“大麻烦”。唐统一以后,前期输入京师的庞大物资主要亦来自河北,后期河北出现长期的藩镇割据局面中央政权难以控制——以上种种,都可以说明河北的强势。

再来看黄河流域的“银边”,既山西和山东。因为黄河流域是东西两角争胜,那么嵌在西角关陇和东角河北之间的山西,其战略意义自然比山东强。

山西的山川形势总的来说,非常象一个竖插在关陇、河北之间的大楔子。这里有南北纵向的三个大山脉,从西往东分别是:吕梁山脉、太屋山脉和太行山脉。三大山脉之间则夹着两条下陷的平原谷地,因为人类总是多聚居在平地上,所以这两线平原谷底就成为控制山西地区的重镇所在。

吕梁山脉和太屋山脉之间的是汾河流域,从北向南数来,汾河的流淌在大山里切出了三个比较大的平原地区:最北的大同地区有两块较小的平原,在当时叫做马邑或朔州;之后往南穿过雁门关和一段不长的峡谷,中部太原地区有一块较大的平原,在当时叫做太原、晋阳或并州;之后往南再穿过一段很长的雀鼠谷,南部晋南地区有一块较大的平原,在当时叫做河东。

以马邑、太原、河东三地串起来汾河流域是山西最主要的平原区域,自然就是山西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人口中心和政治、军事中心。基本上来说,能够控制汾河流域就容易控制整个山西,那是没错的。其中又以太原、河东两地最为重要,因为这两块平原最大实力最雄厚。

同时山西既然是东西两角之间的“楔子”,从军事角度来看,太原和河东也正好分别成为东进和西进的突破口。太原的东面是著名的井陉关,历代关陇进攻河北,往往以此作为突破点,以关陇为根据地的北周,灭掉以河北为根据地的北齐,走的就是这条道路。河东的西面则与关中平原隔黄河相望,从河东渡过黄河进攻关中也是一个很常见的选择,北周当初也是守住了河东,从而屏护住关中的大门。

太屋山脉和太行山脉之间有一个较小的盆地,从太原地区南部向东穿出太谷关,再折向南经过一段狭长的谷地,南部长治地区有一块盆地,在当时叫做上党或潞州。这个夹在山里的盆地没有大河穿越所以盆地狭促,实力也弱一些。

从军事角度来看,上党对河北的重要性强于关陇,因为从这里可以东出滏口关进入河北地区,也可以南出天井关下河南再东进河北。

“草肚皮”的中原,对于开局来说确实不是个好地方,然而绝对不等于说它不是一个重要地方。中原是四方辐辏之地,四面可达虽然免不了四处受敌,但反过来说四方出击又很方便。这一事实的意义在于:中原不适合作开局,却很适合在“第二步”的时候考虑拿下。也就是说,开局先站稳一角以后,第二步拿下中原,以一角为后方根据、以中原为前击基地。退可守而根据地依旧稳固,进可攻从中原出发横扫其他方向的割据势力有很大的方便。

中原地区的山川形势似封似闭、四分天下。

所谓似封似闭,在于中原地区并非一马平川的大平原一块,黄河、淮河、山脉等等将中原地区分割包围成四个部分,既:西、中部的洛阳平原、北部的河内地区、南部的南阳盆地和东部的汴淮流域。这四个地方分别对应天下八方,中原辐辏四方,自当如此。

洛阳平原处在中原之西、中部:西面著名的崤山和不太著名的熊耳山既分割又交通关中;南面伏牛、外方两山隔开南阳;东面著名的嵩山挡在汴淮流域前;北面黄河分开了河内地区。作为中原之中,洛阳平原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东周、东汉都以洛阳为都城,杨隋也在关中的长安之外,把洛阳列为东都以控制整个关东地区。洛阳是关东的风流汇集之地,人物艳羡之所,在中国人的人文语境里被视作中国之中、华夏之中、天下之中。在这个时代,这里有杨广倾力建造的洛阳大城,又有古今闻名的几座巨大仓库,资源和人物还是相当丰富的。李密、王世充二强,足以作为洛阳平原重要性的注脚。

河内地区在洛阳平原以北,当地的重镇有河阳和怀州:西面崤山;南面隔黄河与洛阳平原相望;东面无险平原直通河北;北面则是山西插下来的太屋、太行两山,正与两山所夹的潞州盆地相对。这一地区比洛阳平原更开阔,从关中、山西、河北三地都容易攻入,离洛阳平原又仅隔了一条黄河,往往成为中原攻略的突破口之一。

南阳盆地在洛阳平原以南:西面秦岭阻隔关中、汉中;南、东两面桐柏山、大洪山、鄂西北山地分割和交通湖北;北面则隔着伏牛、外方山和洛阳平原相望。这个地区和洛阳平原中间阻隔的山脉较厚,不过历来还是比如容易受洛阳平原控制的。南阳平原在历史上最重要的用途是南征北伐。南阳盆地往西的一带秦岭山区山势较低,是进入关中的侧门,秦末刘邦一开始就是从这里的武关入秦的,南北朝桓温北伐就由荆襄北上南阳、入关中。黄河流域的北方政权也可以从这里南下,占据荆襄作为进击江南的跳板,后代蒙古灭宋亦从此攻击屡屡襄阳。

汴淮流域在洛阳平原以东:西面隔嵩山山脉和洛阳平原相望;南面虽有大别山之险,但靠着淮河等河流的交通便利沟通东南;东面、北面则和山东河北的平原连接起来,没有什么特别的险要之处。这一地区地势开阔,在东西争夺中往往是河北、山东两地进击中原的一块跳板;在南北对峙中又是南征北伐的跳板。和平年代里则是东西、南北交通的枢纽,和黄河下游及长江流域交通更方便。当经济中心逐渐东移、南移的时候,“中原”这一概念也东移汴淮流域,北宋以汴河边的开封作为首都,正是这个缘故。

综上所述,以上的两角一边一中原就是即将展开的天下之争里重中之又重。隋唐之交最强大的割据势力产生于此,最激烈的战争战役鏖兵于此,李世民东征西讨的活动地区也集中于此。所以这里对这个地区再复述一次——两角:关陇和河北;一边:山西;中原:河南。

李唐之兴的第一着棋步,就是从山西起手,一子落下关中。

第94章 无题第20章 临阵第129章 幽州大战(九)第69章 会见房彦藻(下)第21章 战河间(五)第9章 暮色第145章 穷途末路(上)第43章 长亭送别第64章 升官第88章 飞鹰原大战(四)第58章 高畅大战宋金刚(七)第14章 到底谁算计谁第112章 五月二十日(一)第63章 大战之前第56章 高畅围聊城第23章 腹背受敌第30章 群豪的各自选择(中)第18章 以寡敌众(下)第94章 难题重重第67章 孟海公抉择第33章 平阳出征第57章 高畅大战宋金刚(六)第160章 大典之前(下)第102章 中毒第64章 窦建德的选择第78章 江都政变(上)第120章 定平原(二)第73章 绣娘第145章 穷途末路(上)第95章 暗流涌动第81章 刘文静之死第147章 入城第6章 黑暗中的行动第3章 赵州桥第32章 千钧一发第11章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第92章 世家的生存之道(上)第62章 李唐起兵第13章 陷武邑第70章 儿童节?第108章 五月十九日(三)第63章 收敬德(中)第11章 冲突第51章 斩首第59章 凌敬献计(续)第103章 五月十八日(三)第33章 平阳出征第5章 夜话第14章 黑松林第143章 幽州大战(二十三)第75章 幽州大战第一阶段(一)第17章 以寡敌众(中)第24章 杨华的夜袭第75章 渐露端倪第12章 演说第6章 河间攻防(上)第39章 突厥入寇第76章 高畅登场第73章 出城风波第115章 五月二十日(四)第99章 整风运动第6章 酒楼上(上)第8章 感业寺第127章 幽州大战(七)第23章 帷幕拉开第93章 宇文醒的盘算第18章 战河间(二)第40章 路遇(上)第102章 中毒第51章 魏刀儿攻乐寿第116章 五月二十日(五)第86章 大战苇泽关第73章 赌约第38章 杨善会的败亡(下)第44章 各怀鬼胎第90章 刺杀疑云(下)第77章 朝堂议事第1章 窦建德的使者第15章 步对骑的战斗第101章 围杀第28章 比武夺帅(中)第143章 幽州大战(二十三)第87章 李世民出山第147章 入城第32章 攻克井陉关第78章 李渊的行动第122章 定平原(四)第90章 火烧平原(下)第94章 难题重重第112章 获平原(十)第92章 巧遇第82章 长乐王府演好戏(上)第50章 火光中的固镇(中)第一百一十六章第80章 臣服第53章 夜袭(下)第10章 流民聚居点的惨案第12章 世家们第78章 焦头烂额的腾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