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0章 倭寇

亿岁殿。

罗成询问为何安东会出现叛乱,老贾有些无奈。

“我们也是刚收到的情报,自安东裁军,行营战兵转为驻地卫营后,安东便有些不太安稳,先是高句丽余孽活动更加频繁,然后是百济和倭人也不安份。”

“别说那些废话,就说为何会突然叛乱,总有原因的。”罗成对安东局势又不是一无所知,之前对高句丽的围剿已经算是阶段性的胜利,后高句丽和后朝鲜两个叛乱朝廷,上到国王下到将军,几乎都被围剿诛杀。

旧高句丽国境,再没有一个据点堡垒属于叛军。

而新罗和百济两国也受到朝廷警告,停止了各种小动作,大秦在半岛南面划定疆界,立下界碑。

新罗和百济皆对大秦称臣进贡,接受册封。

皇帝在这个时候裁军休兵,正是时候,按理,没有特殊意外,不至于这个时候百济叛乱,还拉上了倭国。

“其实这事情说来话长。”老贾苦笑道。

说到底,问题其实还是不是出在大秦这边,先前百济和新罗、倭国海东三国称臣进贡,朝廷对于三国也没有攻击之意,一切都挺好。

三国向朝廷进贡了大量方物土产,朝廷则也回赐许多东西,这本是皆大欢喜之事。

问题出在百济使者身上,那位大使回国后,因贪图朝贡之利,回国之后马上就向国王谎奏说大秦要求更多进贡。本来大秦是说百济可以多朝贡,但这朝贡本就是宗藩贸易,他们以朝贡之名来贸易,还能免关税,算是一种贸易优惠了。

这种朝贡根本不会影响到百济什么,可偏偏那大使贪利,大秦回赐本来是给了百济很多好处的,不但没收关税,甚至还是高于一点市场价收他们的贡物,然后回赐许多中原商货。

但那位大使却伙同其它使团成员,不但夹带大量私货贸易不说,还把大秦回赐的商货侵吞大半,结果便是百济的朝贡亏本了。

这还不算,那些百济使团甚至还假传大秦的旨意,本来是要求百济进贡五百童男童女,结果他们要求进贡一千。要求进贡耕牛万头马万匹,说好不限时间,可那使者却要求一年内贡齐。

如此种种,引的百济朝野惊慌,可百济国王又不敢不从,于是只得下令从民间强征童女童男,强征耕牛马匹,以及诸多贡物。

国王旨意一下,许多官员趁机又贪污,层层加征。

结果到后面,居然引发了一出兵变。

百济朝中有大将不满,暗中联络,发动兵变,结果废了国王,另立了百济王扶余障的一个孙子扶余隆为王。

兵变夺权之后,百济新朝廷立即下令废除原国王的征贡令。

而兵变后,不少百济王族和官员们纷纷逃入带方郡,他们向徐世绩哭诉国内叛乱等等,还说那些叛贼不肯尊奉大秦宗主,拒不纳贡云云,还说他们大量收容高句丽余孽,不顾之前大秦的诏令。

徐世绩听后,当然也是不肯了。

做为宗主国,大秦有义务协助藩属平乱。

尤其是情报显示,这百济新朝廷确实公开支持高句丽余孽,另外又拒绝再向大秦称臣进贡。

为了维护地区稳定,也为了维持宗藩关系,徐世绩于是下达征召令,准备进驻百济边界,防范万一。

可他的这举动,却让对面的百济叛乱朝廷惊惧不已,认为秦军要出兵南下。这些惊惧的百济人干脆先下手为强,他们一面给高句丽余孽们武装起来,给钱粮给武器,让他们进入带方郡内袭扰,一面又派人去向倭国联络。

为了能够对抗大秦,新百济王甚至向倭国称臣纳贡。

倭国以往连诸岛都未完全平定呢,北方的虾夷人都时常做乱,现在百济人居然愿意做藩属臣邦,倭人一下子就兴奋了。

其实倭人一直以来,都很期盼北方半岛,希望能够进入岛上,可是百济和新罗那也不是吃醋的,防范很严。

现在有了名正言顺插手半岛的机会,倭人马上就同意了百济新王的请求,立即动员发兵。

得了倭国的支持肯定后,百济叛乱朝廷于是更是坚决信心了。

徐世绩那边还没集结完,这边百济已经杀过边界,攻入大秦安东道带方郡境内了。

“百济王派薛武与高句丽余孽高延儒率一万兵马为先锋攻入带方!”

“高句丽余孽剑牟岑还在百济立高句丽宝藏王的外孙、渊净土之子安舜为王,复国高句丽,百济王扶余隆和倭国推古女皇额田部皆承认安舜复国为王。

三王还订立攻守同盟,要一起对抗大秦。

“陛下,倭国虽是女皇在位,但实际上一直是由其侄子厩户皇子和其舅父苏我马子联合执政,厩户皇子之父是推古天皇的同母兄用明天皇,而他的母亲是推古天皇的异母妹。”

“什么乱七八糟的关系?”罗成皱眉。

“其实直接点说,就是倭国虽然现在是女皇在位,可实际上是厩户皇子和大贵族苏我马子联合执政,厩户皇子和苏我马子却是相互不合。厩户皇子早年就曾派使者赴中原隋朝,学习中原的先进制度,然后他便在倭国进行大改革,目的是想摆脱氏姓制,改变倭国固有的豪族联合政权制为中原的中央集权君主专政制。

他设立冠位十二阶,作宪法十七条,大力推行佛法,引用中原的儒学、法家、道家的典故和成语,连冠位十二等,也同样是引用儒学的五德来区分官阶,十二等分别为大德、小德、大仁、小仁、大礼、小礼、大信、小信、大义、小义、大智、小智。冠服则以紫、淡紫、青、淡青、红、淡红、黄、淡黄、白、淡白、黑、灰等不同颜色及其浓淡来区分。

“这厩户皇子倒是挺有眼光啊?”罗成道。

“陛下,推古女皇即位后,他是女皇血脉最亲近之人,因此被立为皇太子,随后又被立为摄政,但大豪强贵族苏我马子却把持朝政多年,因此他是想要摆脱苏我氏的控制,这才学习我中原改革。”

罗成不屑的道,“既然学习我中原,可为何却还要出兵联合百济反秦?”

“出兵反秦,是苏我马子的意思,此前他就数次派兵渡海进攻新罗,意图逼迫新罗称臣进贡。”

不管怎么说,如今的局势就是百济兵变叛军扶立王子扶余隆为新王,而倭国在执政苏我马子的强势干涉下,不顾推古女皇和摄政圣德太子的反对,集结了两万五千兵马准备北上攻秦。

“新罗呢?”皇帝关心的问。

“回陛下,新罗暂时还没有动静。”

罗成看着面前的海东三国地图。

“既然倭人曾经数次出兵新罗,那么新罗和倭国就是大敌,如今倭国和百济联盟叛秦,我们可以把新罗拉过来。”

“陛下,虽然百济联倭反秦,可朝廷只要出兵,必能灭掉二贼,何必拉拢新罗?”

“朝廷要灭二藩当然容易,但问题是朝廷现在不可能集中全力跑到半岛上去打这样一场大战,朕现在没这个精力,也没这个余力。拉上新罗,以夷制夷,这样朝廷不需要再额外增兵半岛,也足以应对那边局势了,说不定还能借机把三国实力都削弱一番。若是能拉着新罗把百济一举灭了,就更好了。”

“这样,派人去跟姓金的新罗王说,让新罗出兵协助平叛,待灭掉百济和倭国后,倭国归新罗,百济归大秦。”

“陛下,只怕新罗人不会同意吧,灭倭国并不易。”

“那就许诺攻灭百济后,大秦和新罗两家各取一半。”

第337章 暗夜的杀戮第292章 往死里得罪第1460章 兵之王第422章 逼反第78章 战火第1059章 丝路重开公主至第450章 捷报御前第22章 帮闲第320章 激怒第954章 已报生擒吐谷浑第1006章 绝地反击再破国第701章 李靖收徒第431章 暗影卫第1406章 长孙贤妃第1090章 趁虚绕后夺敌巢第1397章 殖民者第1379章 自立为王第746章 死地(感谢大吾王万赏!)第522章 割据辽东第581章 老鼠拜猫第937章 贵族志第910章 背后冷箭第461章 半渡而击、大获全胜第1375章 张记杂货第431章 暗影卫第904章 迁都第1292 锦衣卫破城第1296章 天亡第249章 得遇明主第1127章 女王第1441章 护犊子第628章 号令不从第855章 授实封许开国第1456章 以一击十第68章 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第859章 推恩令第1063章 不良脊烂熊出没第1431章 恕不接待第176章 应者云集第868章 羊入虎口第201章 升职加官第770章 四面楚歌第1257章 女王第1315章 警报第196章 歃血为盟、义结兄弟第910章 背后冷箭第1345章 两湖熟天下足第211章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第430章 以眼还眼第914章 换地封王第779章 唐王李渊第716章 决胜于千里之外第157章 反了第515章 军生怨气第1117章 罪恶第1058章 诱斩藩酋开疆土第52章 兄弟第434章 闭门羹第882章 相对无言第406章 再次杀回平壤第175章 长槊侵天半、轮刀耀日光第208章 深不见底第257章 不屑一顾第709章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第1004章 不胜而胜休妄想第631章 自相残杀第746章 死地(感谢大吾王万赏!)第460章 管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第575章 为奴为婢第1418章 泰山封神第813章 罗成不怕吗?第1386章 秦皇东巡第942章 岭南长流人第316章 血战第382章 自乱阵脚第961章 胡烽不断接长安第939章 顿悟成佛第419章 结盟第159章 将军第1311章 总督第1285章 撤退第650章 李密猎虎第563章 黑槊龙骧第260章 轻薄公子第963章 固犁其庭扫其穴第1422章 讲究第1255章 狗奴第1285章 撤退第456章 兄弟反目第695章 暗夜兵变第636章 英雄惜英雄第1369章 黑齿义隆第364章 结燕唐之好第1236章 大使馆第1325章 今年过节不收礼第130章 神秘的老爹(第四更!)第1383章 飞地第1379章 自立为王第983章 纵欲伤精脑中风第1480章 调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