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章 降服

正旦大朝会后,罗成没有留下来跟皇帝交交心谈谈话,而是直接去见屈突通和封德彝、李百药等人。

封德彝倒是转变的很快,被软禁了一段时间,当了几个月寓公,彻底体会到了无职无权还没自由的那种透心凉感觉。

其实封德彝早就已经不介意投奔罗成了,关键是这段时间他数次提出要见罗成,可外面守卫的人根本不理他。他封德彝想依附罗成,还没人给他机会呢。说来封德彝也是一把年纪五十出头了,他跟李靖算是同辈人。

李靖跟他一样,之前都反罗成,可现在听说李靖如今依然深得罗成信任,官拜山东道节度参谋并任威武神机军副军使,还被罗成请他担任罗士信的老师。

这段时间,封德彝每天都会写一道奏章给罗成,也不管看守会不会送给罗成,反正一天一道。至于内容,除了表忠心说要奉正朔外,也还写了不少其它东西,既有理政治国的方案,也有辽东发展建议,其中不少东西还是非常有料的。

不得不说,封德彝其实也是个很有实干之人,只不过这人向来喜欢攀附权势,揣摩上意,阿谀奉承。

他出身于渤海封氏,祖父是北齐太保封隆,父亲则是隋通州刺史封子绣,年轻时就已经以才闻名,智识过人。后来杨素在江南平乱时,招募他为行军记室。因后来见封德彝很有本事,于是便将侄女许嫁给他。

当罗成来到他那间辽东城的小院时,这家伙面色激动,见到罗成驾临,也顾不得什么脸色了。

说来他好歹也曾是内史舍人,还出任过安东道观察使,这都是重职要职。内史舍人这个职务,更是被称为储相。

说来这个内史舍人,当年还是他帮杨素修仁寿宫出谋划策,才因功升了这个内史舍人。

当时杨素负责营建仁寿宫,在考虑如何建造时,就是封德彝向他建议说应当规模宏大,装饰奢华,还说皇帝向来节俭,但皇后年纪大了,肯定更喜欢奢华。后来宫殿修好,皇帝果然大怒,但皇后却非常高兴,于是不但无罪反而有功。

“封公在做何呢?”罗成笑着问。

封德彝站在罗成面前,微躬着腰,微笑着道,说自己这段时间正在研究天下形势,还说想到一些平定中原之乱的策略,说要献给罗成。

“不如你现在跟我说说。”罗成道。

封德彝于是便开始陈说起来,别说,还真是说的很有条理,也很有建设设。

难怪杨素和虞世基这两大权相,都曾经对他十分倚重信任,确实是有两把刷子的。

“还想出来做事吗?”罗成也没绕圈子,直接问他。“若是封公你无意仕途,我愿送你回河北渤海老家,赠你盘缠程仪。”

封德彝也并不客套,直言说自己才刚五十出头,如今朝廷又正是用人之际,因此他愿意再出把力。

“先前是某不识时务,妄图与秦王殿下做对,如今却也明白,现今这天下,唯有秦王殿下才能堪定混乱,重安天下。封伦不才,也愿意相助殿下。”

这番露骨的表忠心话,让罗成很满意。

他对封德彝这类人看的很透彻,其实这世上有无数封德彝这样的人,他甚至可以说是许许多多世族名门出身的公子哥的代表。

他们既不缺学识,也不缺干才,可这些人却又缺少点筋骨。

杨广还在时,封伦错判形势,所以便想扳倒罗成,可没料到局势变化这么大,所以现在眼看着罗成的声势这么大,便明智而果断的要换主。

好多士族名门也这样,谁实力最强就依附谁,他们改换门庭也丝毫不觉得扭捏害羞,他们只关心在意一点,你有没有足够的实力,你有足够实力他就投你,你没有这实力,他就弃你而去。

总之,他们就是要站在胜者一边,要依附强者。

不是强者也驾驭不住他们这些人。

不过罗成很有自信,而他晾了封德彝这么久,也是要让他明白,他罗成并不是非要用他不可。

主动权,是握在他罗成手里。

“你想要什么职务?”

罗成笑着问封德彝。

封德彝听到这话,心中大喜,可看着罗成那似笑非笑的表情,又心下警醒,知道这并不是论功行赏的时候,他只不过是个犯错复用的旧敌。

当下心中急转。

“封某但听殿下安排。”

“随我安排吗?”罗成笑问。

“任殿下安排。”

“怎么安排都行,那我授你内史省通事舍人你也愿意?”

通事舍人只是个六品官,虽也叫舍人,但与内史舍人却是天壤之别,这个官职掌朝见引纳,殿廷通奏,凡近臣入侍,文武就列,通事舍人则导其进退,而赞其拜起、出入诸礼节。四方蛮夷纳贡,也由通事舍人接受呈进。军士出征,则受命劳遣,并每月慰问将士家属。

WWW ¸tt kan ¸co

说白了,就是没有什么实权。

而内史舍人呢,这个官职本名叫中书舍人,却是中书省的骨干官员,掌侍进奏,参议表章,草拟诏旨制敕及玺书册命。

他们还可以就省内所讨论的军国大政及报上的奏状,发表自己的初步处理意见,并签上自己的名字,谓之五花判事。

一个完整的中书舍人班子,应当是配齐六人,一个舍人刚好对应六部中的一部。

中书省内的意见,经中书令、侍郎汇集后,都是交付给中书舍人,然后根据皇帝的意旨草成制敕。

到了唐朝时,舍人中还有专门负责执笔草诏的称为知制诰,六个舍人中资格最老的还称为阁老。

六舍人分押尚书六部,辅佐宰相判案。

在唐朝时,要当宰相,基本上都必须经过中书舍人这个职位,因此这个位置也称为储相。

以前封德彝就是内史舍人,后来出来做安东道观察使,本来他跟虞世基商量好的是他来安东道做一任,然后回朝能拜相。

“封伦谢过殿下提携赏识。”

封德彝面色不变的接下六品通事舍人之职。

罗成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既然接下了这官职任命,就好好干,我会关注你的表现的。”

出门。

魏征道,“通事舍人,有点大才小用了,封德彝既然愿意归附,何不授以合适的职务?我们如今确实缺少这样的干吏。”

“封德彝可用,但得先磨磨他的性子,否则这种人还指不定会如何奸滑。”

罗成心里早计划好了,只要封德彝能够老实识趣,那么接下来他会授他为内史舍人之职,再授房玄龄为内史侍郎。

杜如晦则授尚书左仆射。

至于魏征,则授御史大夫之职。

第1108章 知已知彼第254章 第一团第1487章 二转第235章 唐国公第843章 后宫第593章 雁门之围(第五更!)第558章 朝天子第733章 李渊起兵第74章 你要什么赏赐第1469章 五年巡边第1485章 晨曦第599章 铁骑入关第1263章 绿帽王第971章 冲天香阵透长安第479章 斩首示众第1334章 贺蝗表第860章 大秦倾国而战第983章 纵欲伤精脑中风第502章 齐大非偶第175章 长槊侵天半、轮刀耀日光第1535章 出宫第147章 新县尉发威第267章 两千战十万第1045章 锦衣卫都督谋反第510章 万人难敌第594章 不当儿皇帝(第六更)第298章 驱逐第277章 蚁附攻城第566章 两京十三道第991章 何须马革裹尸还第1417章 倭国割地第1360章 争功第1337章 江夏第1348章 人亡政息第358章 出师未捷身先死第616章 斩首夺旗第1428章 功臣山第118章 六路进军第826章 反噬第130章 神秘的老爹(第四更!)第1525章 扶上马再送一程第1521章 传位第450章 捷报御前第1314章 流求太守第1288章 莫装逼第648章 代海寺第396章 开仓第465章 出云公主第786章 图形凌烟阁第902章 玄霸战承都第623章 卷土重来第299章 妇人之仁第977章 一旦山崩龙驭天第775章 解甲归田第857章 群起而攻第302章 慕容长生(谢谢平安10113万赏!)第51章 反杀第44章 临时征召第1390章 全城戒严第451章 裴行俨第1492章 贼配军第1488章 先登第1419章 播告群岳第610章 孤胆英雄长孙无忌第213章 巾帼不让须眉第1002章 弃暗投明破寒冰第682章 四路出兵第347章 赔款议和第1474章 金陵第775章 解甲归田第445章 十八路反王第1426章 关税权第288章 襄阳侯第14章 傻弟弟第569章 封疆大吏第324章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第494章 新旧贵族第731章 惊变玄武门第143章 罗衙内(第五更,谢极品滴书虫万赏)!第810章 虎牢第266章 乌云压城城欲催第866章 向南,向南第1251章 少壮派第664章 我又回来了第660章 血鹰第762章 枭雄本色第946章 大非川第1314章 流求太守第1004章 不胜而胜休妄想第1342章 两手硬第242章 枭雄之气第435章 大妇第546章 惊雷第813章 罗成不怕吗?第402章 背水一战第749章 马踏冰河第381章 杀个回马枪第603章 草原屠夫第671章 独立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