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李渊称帝

?李渊父子用了近三年的时间,先打败了突厥的侵扰,又打垮了突厥扶植的傀儡刘武周,接着又收降了罗家父子,平定了幽燕,震慑了突厥。到大业十一年的春天,其地盘辽阔程度不次于杨勇,用二十一世纪的地图来说,其领土范围包括甘肃、宁夏、山西、河北北部、北京、天津、辽西等广阔的地域。

有了这样的业绩,私下里李建成、李世民和李秀宁等纷纷劝其老爹称帝,他们的理由是,大隋朝已完了,何必抱残守缺?这些年,于公于私,我们老李家也算对得起先帝他们家了。眼下,群雄并起,天朝四分五裂,皇上年幼无知,难当大任,其母后韦妃乃一女流,终究难以服众。急需一位旷世明主力挽狂澜,平定天下,这才是天下苍生之福,这位旷世明主无疑就是父亲您,云云。

他们兄妹说了一罗筐冠冕堂皇的理由,但李渊还是晃脑袋,把很富态的大脸往下一沉,一概回绝。兄妹三人懵了,难道老爹真的视功名利禄如粪土?就打算守着这么个小崽子母子一辈子混下去,生是大隋朝的人,死做大隋朝的鬼?他不想当皇帝?不想皇袍加身,君临天下?

就连李世民脑子也转不过弯了,于是偷偷地找房玄龄和杜如晦商谈,这二人皆是李世民的心腹谋士,他们之间已经到了无话不谈的地步了。

李世民将下人全部打发出去,问这二人。房玄龄和杜如晦相互看了看,房玄龄一笑道:“公子,你还是不了解国公爷啊,国公爷是性情中人,当年跟随老主南征北战,东挡西杀,平南阵,灭北齐,为大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特别是大隋建国以后,国公爷更是对杨家的江山社稷忠心耿耿,鞠躬尽瘁,一句话,国公爷是大隋朝的肱骨之臣,对大隋朝有很深的感情。更何况,他跟先帝还是表亲,哪有侄子抢姑父江山社稷的道理?因此,国公爷才拒绝称帝,国公爷高义啊!”

房玄龄一席话,李世民沉默不语,因为房玄龄虽然有意恭维他们父子,但说的却也是至理明言,李世民想了一下又道:“先生,那就没有办法了吗?”

房玄龄想了想道:“办法当然是有,比如说只要皇上主动退位让贤,国家不可一日无君,不管从哪方面论,九五之座宝,非国公爷莫属啊。”

杜如晦接着道:“此计甚妙,只须造些舆论,皇上年幼,相信皇太后是个聪明人,此事不难。”

李世民深以为然,但接下来心里咯噔了一下子,这二人太厉害了,能洞察人的心理,我必须得如此这么办。于是他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摇头拒绝了“房谋杜断”,然后偷偷地将小舅子长孙无忌叫过来,在耳朵叮嘱了一番,长孙无忌连连点头。

数日之后,皇上莫名其妙地病倒了,数名御医望闻问切之后,个个头摇得像拨浪鼓,皇太后看着刚刚九岁的儿子,病入膏肓,哭成了泪人。

这时有人给皇太后出注意,既然连御医都医治不了,这必然是怪病,建议她到并州专珠寺上香许愿,皇太后方寸已乱,就答应了,当即带着宫娥彩女,坐上凤辇往专珠寺而来。

当皇太后燃上香,虔诚地跪倒地佛像前时,老方丈了尘大师点拨道:“阿弥陀佛,太后,怒小僧直言,皇上这是忧劳成疾,加上受了伤寒,要想保住龙体,只有卸去一切担子,皇上年幼,肩膀尚弱,还承担不了一国之重担。”

皇太后没有不聪明的,否则,也坐不到这个位置。老方丈的这几句话,皇太后如梦方醒,回皇宫即刻下诏,让李渊前去见驾。李渊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到了皇上的病榻前,跪倒磕头,皇上昏迷不醒,皇太后让他免礼平身,将皇上退位赋闲之事说了。

李渊深感意外,赶紧往上磕头拦阻道:“太后不可,渊斗胆进谏,皇上虽然年幼,但乃真命天子,有太后和我们这些老臣倾力相扶,重振大隋指日可待。虽然眼下皇上龙体欠安,但有先帝的庇佑,定然不久就能康复,望陛下和太后收回成命。”

皇太后不一定都是老太太,眼前这位皇太后就是如此,作为九岁孩子的母亲,年龄自不会大,能进到宫里,容貌和资质自然不会差,经老方丈点拨,她早就参透了个中玄机。如今听了李渊的话心里发恨,暗道,你装什么大瓣蒜?你早就觊觎我儿的皇位了,表面上忠心耿耿,却暗渡陈仓,这种人太可怕了。我们母子要不这样做,恐怕就不是病重,连性命都没了!

但皇太后仍然面带微笑道:“李爱卿,你敢抗旨吗?这可是皇上的意思!”

“臣不敢!臣遵旨!”李渊再次磕头,表面唯唯诺诺,有无能为力的惋惜状,但心里早就乐开了花。尽管他不知道其中的原因,他也不想知道,关键是皇上一退位,金殿正中间那把龙椅自己肯定是当仁不让了。

皇上谁不想当啊?古往今来,古今中外,再大的英雄,没有人能抵抗得住这一诱惑的,这也算是人性的弱点吧。为了皇袍加身,君临天下,机关算尽,拼得你死我活,手足相残者有之,父子相疑者有之,母子成仇者有之,夫妻反目者有之,别看有的出家了,有的主动让贤了,这都是争夺皇权的一种形式或结局。

李渊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真神,他也有七情六欲,他当然也想荣登九五。但他城府极深,在地方割据势力竞相称帝时,他也有冲动,但没表现出来。如今那个位置在向他招手,一旦坐上去,他就是真命天子,再也不用向别人磕头朝拜了,反过来,别人得向他山呼万岁了,他焉能不高兴?!

又一次大朝的时候,皇太后和皇上临朝,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宣布,皇上病重,已经不堪治国理政的重任,决定退位赋闲,让位给文治武功冠绝天下的唐国公李渊。旨意宣读完,文武百官有吃惊的,有在意料之中的,但都齐声高呼:“遵旨!”

第二天,杨侑母子搬进了汾阳,正式养病去了。再后来就没他们母子的消息。

不久李渊称帝了,挑了个良辰吉日正式登基,自称高祖皇帝,改国号为“大唐”,加封窦氏为皇后。这比历史上记载的大唐王朝整整提前了三年,而且都城也不是在长安,而是并州(今山西太原),这都是与历史上唐王朝所不同的,然而,这个大唐最大的不同是与李家父子平分秋色的义勇逍遥王杨勇的存在!

第1042章 镇台人之争(4)第538章 尉迟恭鞭打阚凌第998章 沙土坡激战第659章 深夜兵变第298章 战雄信翟让丧命第973章 槊州托孤(上)第970章 血战(12)第315章 女人之恨第91章 一日取三郡第778章 杨勇遇险(上)第1100章 幽州事变(上)第418章 欲擒故纵第279章 舌战徐茂公第1094章 血战东城(1)第968章 血战(10)第700章 大战小温侯(下)第359章 洺水战役(6)第105章 你究竟有几个老婆第585章 美女山歌第534章 吴王使者求见第1019章 秦琼力战槊州城(上)第980章 李世民勇闯定州(5)第241章 大破金龙搅尾阵第759章 林文远献计(上)第1088章 西突厥溃败第43章 智进蒲洲城第664章 遇强手南宫赛花败北第1章 穿越之悲悯太子第1036章 不识时务的李凤儿第205章 真假难辨第783章 李世民的策略(上)第8章 泡美的理由第948章 创新版玄武门之变(8)第762章 舍生取义第1066章 双喜临门第511章 血洗盘蛇岭(下)第912章 皇上驾到第610章 智取润州(下)第109章 大败杨义臣(下)第24章 表演摔跤第341章 小将苏定方第306章 得洛阳单雄信归降(上)第1000章 苏定方摆设空城计第935章 李世民访查二妃宫(2)第32章 威武的宇文成都第465章 你老了!第722章 林士弘的覆灭(8)第1090章 单挑燕云十八骑(上)第894章 玉春楼遭遇李渊(3)第523章 淮阳城敬德战文远第620章 兵进太湖第17章 坑爹的系统第522章 激战对松山(下)第364章 四梁五虎第644章 血战太湖山庄(3)第284章 李密遭擒第609章 智取润州(上)第942章 创新版玄武门之变(2)第147章 三雄请李靖第1028章 调虎离山(上)第683章 逢山有贼(上)第659章 深夜兵变第987章 烽火又起第819章 罗松归隐(1)第664章 遇强手南宫赛花败北第477章 衡水城杨勇祭英灵第522章 激战对松山(下)第173章 与李渊对阵(上)第922章 还得让他们哥俩斗第642章 血战太湖山庄(1)第419章 李秀宁中计第110章 分歧(上)第79章 占据皋兰山第690章 三英战水怪(下)第619章 委曲求全第576章 真假杨勇(2)第299章 这一计白施了?第784章 李世民的策略(中)第866章 苦肉计(4)第129章 伏俟城薛仁越中计(下)第144章 胡州谈判(下)第719章 林士弘的覆灭(5)第1065章 人蛇大战(下)第794章 程咬金劫道(5)第1052章 会晤房玄龄(下)第585章 美女山歌第94章 先礼后兵第823章 罗松探亲(5)第847章 惩治官痞(3)第226章 对付罗成的绝招第802章 英雄的抉择(下)第1082章 绝命台僧尼逞威(中)第868章 李世民夜进二妃宫(上)第952章 创新版玄武门之变(12)第1015章 虎口掏肉(8)第393章 刘武周败亡(上)第928章 杨勇夜入二妃宫第806章 洞房(中)第1083章 绝命台僧尼逞威(下)第903章 刑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