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刘文静之言

刘文静的大名李隐自然是知道的,在原本的历史上,刘文静便是李渊起兵反隋时的最主要策划人、谋主之一,眼光才学皆是不凡,李隐对其早有结交之心,只是一直没有门路,没想到他现在却亲自登门来了。

刘文静是个年过四旬的人,一身文士打扮,满是儒雅之气,不过似乎有些高傲,见了李隐并没有行礼,并以审视的目光向李隐上下打量。

李隐对此倒没什么,张亮等人却怒气冲冲的道:“大胆!你这小小晋阳令也太无礼了!”

李隐向众人摆了摆手,向刘文静道:“先生来到寒舍,不知有什么见教?”

刘文静语气平缓的道:“太原郡丞王威、虎贲将军潘长文都叫我来拉拢你,你想投靠他们中的哪一个?”

李隐听后笑了几声,“我李某行事,何须看他人脸色?王威、潘长文皆跳梁小丑,我投靠他们做甚,如果先生此来的目的便是这样的话,现在就可以回去了。”

刘文静脸露欣然之色的点了点头,“如果只是这个目的的话,我也就不会亲自前来这里了。”说到这后,他看了一眼张亮,“不过,此地颇有粗鄙之人,我口中的良言怎能让这种人听去了?”

“你……你真是欺人太甚!”张亮的脸顿时气成了猪肝色。

李隐感到一阵头疼,这刘文静,似乎挺能得罪人的啊!

在李隐的劝说下,张亮等人还是愤愤不平的走了出去,刘文静向李隐道:”你要想成就大事,身边万不可留下此等小辈。“

李隐却不以为然,笑道:“像张亮这种人我尚且能委以重任,更何况是像先生这样的大才?”

刘文静听后,立即开始对李隐有些刮目相看了,他先是沉吟了一会,然后才道:“李郎将先是囚禁雁门郡太守等官员,最近又控制了井陉关,可是有了造反之意?”

刘文静还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一出口,便是能将人吓一跳的言论。

李隐摇了摇头,“当隋失其鹿,天下共同逐之的时候,我或许也会参与其中,但现在没这个意思,目前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安身立命而已。”

这确实是李隐此时的内心想法,刘文静听后,稍微感到有些诧异,随后大声训斥道:“如果要参与逐鹿,就当现在开始准备,如果只为安身立命,去巴蜀等安稳的地方不是更好?”

李隐不置可否的笑了几下,“那依先生之见,现在该怎么准备?”

刘文静口中缓缓吐出了十六个字,“囤积兵粮、扩充兵源、广招人才,以待天时!”

李隐又继续追问道:“如何囤积兵粮,如何扩充兵源,又该如何广招人才?什么时候,才是所谓的‘天时’?”

刘文静道:“囤积兵粮、扩充兵源两事,只要将郎将最近安置流民的事情,略加改变即可,让百姓重新耕种粮食,便能收取粮食囤积,将流民按照府兵之制安置,便可得到精锐府兵。”

李隐听后,连连点头,他之前安置流民的时候,倒是没有想到这么多。

“至于广招人才……”刘文静说到这后脸上有有些迟疑,最后道:“恕我直言,李郎将是庶子身份,要想得到门阀子弟的效力在一开始的时候只怕有些难度,不过山东、河北的寒门子弟也多有可堪大用的人才,李郎将可将他们收罗麾下。”

刘文静接着又道:“所谓‘天时’是指朝廷失去对天下各郡县控制的时候,到底几时会到来,谁也不知道,不过我相信这应该不会太久,一旦到来,便是大争之世,所以应对早做准备才是。”

“多谢先生赐教。”李隐说着向刘文静恭敬的施了一个礼。

刘文静这一番话说完,顿时让李隐有了豁然开朗之感,原本有些迷糊不清的道路,霎时间变得明朗了几分。

刘文静坦然受了李隐一礼后,沉默了一会,然后才看着李隐道:“李郎将,你父亲唐国公现在是否闲赋在家?”

李隐道:“不错,你问这个做什么?”

李渊在去年冬天的时候便被杨广罢免了弘化郡太守、节度关右十三郡的职务,并让他回洛阳听用,不过李渊害怕那时回洛阳会有危险,所以一直以生病为由,赖在弘化郡不走,直到杨广再次北征后,他这才返回了洛阳。

刘文静先没回答李隐的问题,反而说道:“恕我直言,李郎将即使按我所说的去做了,最多不过是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要想问鼎中原,只怕是难啊!”

没等李隐继续追问,刘文静又自语道:“天下门阀林立,关陇门阀更是实力雄厚,要是他们在认同你之前拥立了一个人成为关中之主,到时……”

李隐哈哈一笑,“我现在不过是个小小鹰扬府郎将,天下也还掌握在隋帝手里,说这些未免过早了吧?”

刘文静道:“不然,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有些看起来像是很远的事,都得在眼前考虑。现在太原郡太守空缺,你不如劝你唐国公尽力将之争取来,到时以他为官多年的威望加上陇西李氏门阀之主的身份,定能聚集大量门阀势力,再加上你在此处的军事力量,你们父子联手,大事可为啊!”

李隐听后,思索了许久,最后道:“朝廷只怕不会让我们父子同处河东一地的。”

刘文静自信的道:“这李郎将放心,可以包在我身上,如果唐国公也有意太原,我定能将这事办妥!”

李隐点了点头,“我这就给我父去一封书信,至于成与不成,就看天意了。”

刘文静听后,颌了颌首,捋起长须来。

李渊自从回到洛阳后,便一直深居简出,谢绝门客,过得相当的低调,不过他仍是时常担忧会被残忍嗜杀的杨广给要了脑袋。

直到六月中旬这天,李建成拿着封书信来到了他的面前,高兴的道:“爹,隐弟送书信来了。”

李渊听了这话后,略感诧异,他与李隐一般半年才通一次书信,上次才互道书信不久,李隐怎么现在又来了书信?

等到看万李隐的书信后,李渊这才脸露惊喜之色的道:“果然是我的好儿子啊!这封书信来得真及时!”

第八十四章 傅鹰之所见第204章 东宫第九十九章 南归第六章 初见观音婢第六十九章 战争转折第二十八章 趋之若鹜第222章 兵败雀鼠谷第239章 归唐第154章 屈突通援长安第124章 太原留守第七十二章 末路第六十章 寻芳院第五章 落草为寇第257章 镇虎牢第194章 李隐平陇右(下)第111章 李渊升官第四十二章 萨水惨败第247章 尉迟恭VS李元吉第119章 齐聚第236章 吴国第四十四章 战后第216章 朱桀灭第231章 丢城失地第十四章 好梦易碎第十五章 孟津渡第五十章 瓦岗寨第190章 蚌鹤相斗第六十二章 李密三策第256章 攻伐第159章 帝王心术第191章 离间之计第五章 落草为寇第十四章 好梦易碎第273章 暴风雨前夕第193章 李隐平陇右(上)第269章 汉东王第190章 蚌鹤相斗第126章 李密之野望第172章元旦大朝会第145章 战略吹捧第六十八章 初遇李靖第245章 北海第260章 生擒建德第六十七章 杨广再撤兵第164章 瓦岗寨之变(上)【求首订!】第106章 刘文静之言第六章 初见观音婢第六十四章 酸枣城攻防战第209章 长安醉仙楼第103章 意在河北第252章 草原上的阴谋第八十四章 傅鹰之所见第七十九章虎将第179章 江都之乱(下)第135章 蒲山公营第126章 李密之野望第270章 李靖平萧铣第211章 武德二年第七章 转变之始第157章 晋国公第九十五章 草原之夜第133章 大败突厥第十八章 来护儿第105 三千骑兵可破贼第113章 苏威第264章江南攻伐第四十二章 萨水惨败第230章 程咬金来投第五十七章 卢公郭方预第157章 晋国公第193章 李隐平陇右(上)第194章 李隐平陇右(下)第273章 暴风雨前夕第204章 东宫第210章 偶遇玄奘第二十章 奇袭第264章江南攻伐第151章 巾帼不让须眉第118章 江淮二雄第九十四章塔布部落第162章 河东郡攻防战(上)第199章 再次受赏第九十三章厮杀第119章 齐聚第154章 屈突通援长安第八十九章 马场第六十章 寻芳院第二十七章 花魁选举第219章 许国灭第210章 偶遇玄奘第196章 不降唐第208章 教妻射箭第五十三章 贼寇来袭第七十六章 女儿情第四十八章 打!第239章 归唐第149章 渡河第255章 窦建德饮恨蓟城第224章 四线作战第261章 进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