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杨玄感造反

隋大业九年四月二十七日,杨广的御驾渡过了辽水,二十九日,杨广一面遣宇文述和上大将军杨义臣统领大军,以王仁恭为前将军,直驱平壤,一面命诸将围攻辽东城。

或许是吸取了上次战败的教训,杨广没有往各军派受降使者,且直言允许围攻辽东城的诸将便宜行事。

大隋和高丽两国,在相隔不足一年的时间里,再次在这辽东城展开生死交战。

战争一如去年那样激烈,隋军诸将用飞楼橦、云梯及地道四面进攻,昼夜不息。

高丽守军经验守城经验丰富,又因不久前才打败过隋军,士气高涨,没有畏惧之感,所以面对隋军的进攻时,能随机应变的抵抗。

双方眨眼间激战了一月有余,死伤无数,辽东城依旧不能被攻下。

辽东城虽然现在还没攻下,但因为此城四处被围,没有增援,损耗颇为严重,城墙多出破裂,所以隋军诸将向杨广保证,最多月余,便可将此城彻底攻下。

杨广听后颇为欣慰,唯一不足的,就是军粮比较紧缺。

在黎阳为大军督运粮草的,是礼部尚书杨玄感,杨广已派人多次前去催促,杨玄感却说水路多盗贼为由推辞不发粮。

杨广这时正为此事恼怒不已,心里想着是不是应该派人去将杨玄感给罢免了。

这时大太监马德如却匆匆走了过来,“陛下,监事许华来报,礼部尚书之弟武贲郎将杨玄纵、鹰扬郎将杨万硕,竟偷偷离开辽东逃亡到了高阳,许华已将杨万硕斩于高阳,但杨玄纵却跑掉了。

杨广听后,立即站了起来,脸色阴晴不定,最后看着马德如道:“你说杨玄感那小儿,这是要造反吗?”

杨玄感如果没有不臣之心,他那两个弟弟为什么会突然偷偷的从辽东返回隋境?

马德如虽然知道答案,但还是不敢那样回答,只得硬着头皮道:“他们杨家两代受尽皇恩,礼部尚书没理由造反啊!”

……

杨玄感是有理由造反的。

杨玄感之父杨素,在当年东灭北齐,南灭南陈中,都是最主要的统率之一,隋朝能一统天下,杨素可谓是居功至伟。

但是自古以来功高而震主,隋文帝宽厚,没对杨素怎样,杨广虽是得到杨素的相助,才当上皇帝的,但也因此更加猜忌杨素。

杨素一次卧病在床,多日不能好,杨广常派御医前去诊治侍候,并赏赐了许多药物,然而却时常向御医询问杨素病情,在得知杨素的病还不至于死的时候,大为发怒。

杨素在得知这个情况后,便不肯再服药了,没过多久后便病死了。

杨广得知杨素病死的消息后,对近臣道:“如素不死,终当夷九族。”

杨玄感对这件事一直耿耿于怀,再加上他知道自己累世贵显,在朝文武多是他父亲的故吏,以杨广多猜忌的性格,只怕迟早会拿他开刀,于是时常内不自安。

大业五年,杨广御驾亲征吐谷浑,屡次大败,伤亡惨重,杨玄感那时便想要袭击杨广的行宫,但他叔叔杨慎那时劝他道:“今心士尚一,国未有乱,不可图也。”杨玄感听后,这才停止了疯狂的举动。

在去年冬天那场御宴上,杨广竟然让他堂堂贵胄,坐在职位不高的李家庶子下首,这件让杨玄感倍觉羞辱之事,更加坚定了杨玄感的反叛之心,一直耐心的等候着最佳的时机。

终于,杨广二征辽东后,隋朝境内各地反叛更加的激烈了,百姓流离失所,民心离失,杨玄感觉得是时候举起反旗了,不然自己迟早身首异处。

虽然他本事没多少兵力,但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杨玄感相信,只要自己扯旗造反,定是从者如云,从而推翻杨广,成为九五之尊!

大业九年六月初三,杨玄感派家奴伪装成东方来的使者,诈称来护儿谋反(来护儿正率领水军从东莱将要入海进兵平壤),率众进入黎阳城,关闭城门,大肆索要壮丁。

然后,杨玄感叫人用帆布制成头盔铠甲,任命官员僚佐,废除杨广继位以来的所有改制,恢复隋文帝开皇年间的旧制,并向附近各郡发送文书,以讨伐来护儿为名,命令各郡发兵在黎阳仓集结。

随后,杨玄感以运粮的名义将郡县官吏中有才干的人召集在一起。他任命汲郡赞治赵怀义为卫州刺史,东光县尉元务本为黎州刺史,河内郡主簿唐祎为怀州刺史。

治书侍御史游元正在黎阳督运军粮,杨玄感知道此人颇有才干,便对他道:“杨广逞肆暴虐,使自己陷于绝远之地,这是上天要灭亡他的时候啊。如今我亲率义兵诛来无道之君,您意下如何?”

游元正色道:“你父亲受隋室的宠信恩遇,近世无比,你弟兄几个都位居高官显爵,正应该对国家竭诚尽节,上报鸿恩才对,怎想到你父亲坟土未干,你就亲自策划谋反!我只有一死而已,不能从命!”

杨玄感听后发怒的将游元关押起来,屡次以兵器威胁他,但不能使游元屈服,就将他杀害了。

游元是北魏靖候游明根的孙子。

杨玄感挑选输送军粮的民夫中身强力壮者五千余人,丹阳、宣城的船夫三千余人,杀三牲誓师:“皇帝无道,不体恤百姓,使天下受到骚扰,死在辽东的人数以万计,现在我与你们起兵以拯救百姓于水火,你们待如何?”

众人都踊跃高呼万岁,于是杨玄感统率部署军队,准备攻占城池。

杨玄感骁勇善战,骑射娴熟,爱读书,喜欢结交宾客,海内很多知名之士都与他来往。蒲山公李密便与他交情很好。

李密是西魏八位柱国大将军之一李弼的曾孙,年轻时就胸有才略,志气抱负远大,轻财而好结交名士,世袭蒲山郡公。

李密曾当过左亲侍(皇宫的侍卫),但有一次杨广见到李密后,心中不喜,便对宇文述道:“在左翊卫的那个黑皮肤的青年,相貌非常,不要让他宿卫!”

宇文述于是就暗示李密,让他称病自请免除宿卫。

第二十八章 趋之若鹜第三十章 你卖,还是不卖?第247章 尉迟恭VS李元吉第六章 初见观音婢第165章 瓦岗寨之变(中)【求首订!】第七章 转变之始第九章 都城洛阳第115章 秋风起第230章 程咬金来投第196章 不降唐第102章 井陉关第三十一章 大乱起第272章 鸩酒第150章 地盘抢夺第211章 武德二年第110章 战火第五十八章 济水之战第199章 再次受赏第209章 长安醉仙楼第161章 屈突通归降第109章 尉迟恭第155章 李、王初交锋第六章 初见观音婢第209章 长安醉仙楼第二十八章 趋之若鹜第五十章 瓦岗寨第230章 程咬金来投第175章稽胡反第六十章 寻芳院第九十五章 草原之夜第138章 招降王君廓第133章 大败突厥第三十四章 公主找第八十八章 善后第三十九章 宇文述第一章 李家郎第132章 突厥再南下高丽与高句丽第160章 进军河东郡第238章 先发制人第五十六章二征辽东第六十二章 李密三策第九十八章 退敌第十八章 来护儿第九十七章 部落冲突第七十六章 女儿情第170章 除夕夜 (上)第143章 李密的难处第四章 唐国公府第114章 突厥南下第十五章 孟津渡第六十四章 酸枣城攻防战第221章 刘武周兵围晋阳,王世充篡隋称帝第141章 太原起兵第三十二章 大业八年第142章 攻略西河第六十七章 杨广再撤兵第八十九章 马场第208章 教妻射箭第189章 天有二日第二十六章 采莲第195章 李密兵败北邙山第五十四章 骑兵突击第七十九章虎将第十七章 出征第九十三章厮杀第120章 大业十二年第171章 除夕夜(下)第252章 草原上的阴谋第257章 镇虎牢第九十七章 部落冲突第五十一章 结拜第187章 谁能为帅?第101章 楼烦郡第四十二章 萨水惨败第131章 天下崩坏第五十六章二征辽东第131章 天下崩坏第203章 鸡鸣狗盗第267章 杨文干叛乱第四十四章 战后第六十九章 战争转折第244章 战后第116章 雁门被围(上)第七章 转变之始第248章 除夕比斗第六十五章 洛阳城外第246章 讨伐李密第260章 生擒建德第二十七章 花魁选举第163章 河东郡攻防战(下)第六十二章 李密三策第254章 洛阳八要地第108章 天下纷乱第八十六章惊变第170章 除夕夜 (上)第三十八章 王爷,不好了!第三十五章 夏娜与小桃第八十七章 挟太守以令雁门第184章 李氏代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