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 进退两难

瓦尔特上尉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或者可以说是在他那种情况下的正确选择。

但战场往往就是这样,错过一次就再也无法弥补,不管在此之后做的决定和判断是否正确。

就在瓦尔特上尉指挥着两辆坦克后退的时候……倒车比前进困难得多,因为驾驶员无法观察到后方,必须由车长探出头一边观察一边指挥。

然后,瓦尔特上尉就看到桥头阵地方向到处都是人影,同时枪声和爆炸声也响成一片。

这时的瓦尔特上尉再次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如果,桥头的步兵撑不到坦克赶到的话,那么坦克倒回去就相当于自投罗网。

但瓦尔特上尉又不能就这样放弃任务。

这并不是因为命令,瓦尔特上尉相信在这种情况下,即便他拒绝执行命令也不会被追责,毕竟他指挥的是“六号”坦克。

问题在于这是临阵脱逃,因为害怕可能存在的危险而放弃自己的友军逃跑,这有辱一名帝国军人的荣誉。

于是,瓦尔特上尉决定继续撤退。

他拿起步话机试图联繫步兵,但维斯上尉那边已没了声音。

“我认为我们应该撤退,上尉!”七号车车长同时也是瓦尔特上尉的部下建议道:“他们已经完蛋了!”

“不!”维斯上尉回答:“听到枪声了吗?阵地还在我们手里!”

“可我们无法战斗!”七号车车长说:“我们炮塔都无法旋转!”

车长说的是对的,因为铁路桥钢樑的阻挡,坦克只能保持炮塔向前的姿态……也就是说,它们连基本的战斗力都没有。

wωω✿тт kдn✿¢○

用望远镜看了看前方,瓦尔特在照明弹的光线下找到了一丝转机。

“看到前方的缺口吗?”瓦尔特问。

“什么缺口?”

“被炮弹炸开的钢樑!”瓦尔特回答:“我们可以在那里旋转炮塔!”

“是,上尉!”车长回答:“很好的主意!”

的确是很好的主意,因为这至少让坦克炮和并列机枪可以发挥作用了。

不过可以听得出来,车长并不喜欢这个主意。

这并不是因为这个主意不好,而是因为这个主意使两辆“虎式”可以一搏,也就是有可能增援桥头甚至帮助德军稳固桥头阵地,于是车长就再也找不出“撤退”的借口了。

“加快速度!”瓦尔特上尉下令。

坦克倒车在技术上没有很大的难度,因为铁路桥是直的,只要方向稳定一般不会出大问题。

问题在于坦克乘员时刻有一种担心,要是出故障怎么办?到时坦克就会堵在这里无法动弹,而上级对他们的命令却是必须战斗到最后一刻,也就是几乎只有等死一个选择。

“照明弹!”瓦尔特上尉命令。

“腾腾”的两声,两发照明弹由坦克上的发射装置打了出去,亮光霎时就照亮了整个桥头。

出现的一幕让瓦尔特和七号车车长大吃一惊,因为苏军已经与德军士兵展开了近身肉搏,到处都是身着不同军装的人扭打在一起。

确切的说,扭打在一起的还有许多相同军装的,直到照明弹上升到空中他们才分开。

“上尉!”七号车车长通过步话机大叫:“我们帮不了他们,请求撤退!请求撤退!”

这个请求无可厚非,因为敌我双方已经到了近身肉搏的程度,这也就意味着坦克的火炮、机枪无法发挥作用,与之前坦克炮塔转不过来没什么两样。

但瓦尔特上尉想也不想就拒绝了:“如果你想撤退的话,那么你可以撤退!”

七号车车长闻言不由一阵无语,瓦尔特的六号车挡在他的后方,也就是说瓦尔特不撤的话他也无法撤。

“为什么,上尉?”七号车车长问:“我想知道原因!”

“因为铁路桥,翰恩!”瓦尔特回答:“我们不需要佔领桥头,我们只需要用火力控制铁路桥!但如果我们就这样离开的话,敌人就会佔领桥头然后把它炸毁!”

“可我们留在这里也没有区别!”翰恩说:“他们还是会这么做,区别只是他们连同我们一起炸毁!”

“拖延时间!”瓦尔特下令:“消灭任何靠近铁路桥的人,坚持到援军赶到,明白吗?”

“是,上尉!”虽然翰恩不支援这么做,但此时已没有其它路可走了。

应该说瓦尔特这一系列的判断都是正确的,从目前的形势来说这是最好的选择。

首先是桥头阵地很重要,这一点勿庸置疑,德军北面的军队全靠这条铁路线提供补给。

所以,瓦尔特相信肯定会有援军增援桥头,甚至援军可能已经在路上了。

其次,铁路桥十分狭窄,而且一片平直没有掩蔽,坦克的机枪和火炮可以阻止任何人靠近铁路桥,也就是使敌人无法炸桥,至少在弹药打光前是这样。

再次,当援军赶到时,坦克就可以对敌人实施两面夹攻然后把桥头阵地夺回来。

出于这方面的考虑,瓦尔特上尉看了看距离,就通过步话机对翰恩下令道:“停下,我们就呆在这里!做好战斗准备!注意,是消灭任何企图靠近的敌人!”

瓦尔特很聪明,坦克停下的位置距离桥头一百米,这是苏军火箭筒的最远射程。

事实上,在铁路桥上火箭弹几乎无法命中一百米外的目标,儘管目标是辆体积庞大的坦克。

原因是铁路桥上有风,而且还不小。

火箭弹一百米的最远射程是在无风的室内才能达到,同时这玩意风偏率还很大,再加上风力及方向都是不规则的,在这种环境下发射就会像是二踢脚似的做无规则的曲线运动。

这就不是神射手或是经验能弥补的了,想要命中要么缩短距离要么就得有很好的运气。

于是问题很快就转到了苏军一边。

尤其是两辆坦克一前一后的摆在铁路桥上,可以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几名苏海军步兵营的士兵抱着火箭筒和手榴弹往上冲,只一梭子就被德军坦克打倒在血泊之中。

第六百二十二章 交接第四百三十八章 突击炮第832章 信心第七百三十一章 侦察第三百八十八章 分配第一百五十四章 抢劫第六百四十八章 混编第五百六十三章 夜间航空团第五百八十八章 封锁第八十九章 坦克肉搏战第二百六十三章 讨论第五十章 伪装伪装第六百六十章 思想第792章 特工第二十六章 谎言第八十六章 进攻第六百八十五章 踏上征途第四百六十九章 惩戒营第七百六十四章 连锁反应第六百七十四章 穿插第三百零一章 “四号”坦克第五十八章 防御第五百六十七章 骗局第一百二十章 求援第五百四十九章 得罪第七百一十一章 有恃无恐第一百零四章 食物第二百九十章 策略第二百六十章 扫雷坦克第二百三十三章 围点打援第六十五章 包围第二百六十二章 里2第803章 政委第四百四十七章 礼物第四百零一章 指挥第二百二十八章 水下桥第六百九十六章 雪中送炭第四百二十八章 选择第866章 新兵第八十章 副指导员第六百六十四章 阴影第七百二十四章 计算第822章 间谍第三百八十四章 虚虚实实第801章 房子第六百四十一章 诺维科夫第一百九十三章 坦克战第七十八章 逃兵第一百六十五章 铁路突袭第六百三十三章 运气第四百零八章 心理第五百一十二章 狙击手第三百三十六章 特维尔第五百八十一章 后遗症第七十一章 建议第六十章 突击炮第798章 战略利益第一百二十章 求援第六百三十六章 办法第790章 麻烦第六百八十七章 运输第四百二十一章 突击队第三百二十五章 战略第八十一章 虚实第二百三十章 毁车撤退第828章 准备第三百五十五章 崩溃第四百章 费奥多西亚第三百三十一章 侦察第七百四十章 原计划第847章 轻车简装第四百四十章 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第三百七十二章 拦截第六百三十章 炮兵第三百四十八章 pak40第二百七十六章 巡视第九十五章 希望第六百二十八章 方向第三百八十四章 虚虚实实第一百三十六章 基辅第四百八十一章 组织第一百八十二章 办法第七百五十三章 包抄第四百四十二章 感动第一百二十五章 曼施坦因第四十八章 森林第三百二十八章 “路标”第七百四十二章 伪装主力第六百五十三章 田鼠第二百七十章 失败第七百六十四章 连锁反应第七十九章 托尼亚第一百二十五章 曼施坦因第877章 理由第二百七十九章 歼灭第一百七十章 喇叭第二百七十八章 包围第三百一十六章 试射第六百一十七章 冷枪冷炮第三百七十五章 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