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1章 几个好苗子

云驰这个品牌成立也没几年,已经快速占领国内市场,超过李宁,成为国产运动品牌第一名。

国产运动品牌发展的本来就迟,98年之前,大部分做运动鞋的工厂都以贴牌出口为生,根本就没有自创品牌。

到了98年,因为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订单下降,贴牌出口这生意不好干了,不少工厂就开始另谋出路,进入了自创品牌发展阶段,从贴牌外销向内销转型。

不过这个阶段的大部分运动品牌还是没有丢弃加工厂的身份,走的是品牌和加工两者兼备的路子。

也就是这个时候,云驰迅速发展,找了大量体育明星代言,直接略过中间的过程,把自有品牌给做了起来。

其他几个新兴起的品牌,也有样学样,找一些体育明星来代言。

但问题是,知名的体育明星就那么些个,基本上都被深空公司给挖干净了,他们就算是想要抢,也出不起这个钱。

当然了,国内的盘子这么大,云驰走的算是“高端”市场,其他品牌就把中低端市场给接了下去,加上今年燕京申奥成功,运动服侍行业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云驰只取了一部分,剩下的就留给他们其他品牌。

而云驰并没有把目光局限在国内市场,他们这两年不断地赞助欧洲各级别球队,疯狂做宣传,也算是有点效果了,至少现在欧洲也有人能认出云驰的标志了。

云驰不仅仅到欧洲去赞助球队,而且还找很多有潜力的球星赞助,国足有不少年轻球星也都接受了云驰的赞助,后续云驰也会将这些年轻球员送到欧洲留洋。

于东早就说过,只有把球员送到外国去锻炼,才能把水平提高起来。只有一个一个个体的水平提升起来,整体的水平才有可能上升。

在国外,云驰也会赞助一些比较有潜力的小球员,免费为他们提供足球装备以及部分训练费用。

云驰去年开始做足球鞋,技术还不是特别成熟,暂时只有中低端球鞋,不过对于那些并不富裕的小球员来说,云驰的球鞋已经非常够用了。

其实云驰研发足球鞋这事是遭受到很多异议的,云驰因为跟深空视觉设计工作室合作,所以外观设计方面表现一直都很好,但是因为起步晚,所以涉及到材料的研发工作就发展比较缓慢。

足球的技术研发比较难,而且足球鞋的应用场景比较窄,普通人平时根本就不会买足球鞋。

而且在中国,别说是不踢球的,就算是经常踢球的,也很少会去买一双“皮足”,一则是因为皮足价格不菲,比双星、回力的布鞋贵很多倍,大部分人都舍不得买,二则是国内的足球场地也不太适合穿皮足,好多中小学的球场都是煤渣地。

云驰现在出的足球鞋,在国内没多少人买得起,在国外也没人愿意买,这就陷入到了一个尴尬的境地。这种尴尬不仅仅可能影响品牌形象,还有可能给公司造成库存压力。

把钱花在足球鞋的研发上,投入跟产出根本不成正比。

在国内就有个现成的例子,就在云驰宣布研发足球鞋之后,李宁也紧跟着宣布要研发自己的足球鞋,但是今年李宁那边就没什么声音了。

据说李宁这一年多时间里,花费了一千多万人民币用于研发足球鞋,最终做出来的足球鞋却只有美津浓八九十年代足球鞋的水平。

云驰这边的情况差不多,花了一两千万,做出来的鞋没有比李宁那边好多少。

技术这种事情,当然不可能是一天两天就能搞定的。

不过,跟李宁不同的是,虽然研发结果不尽人意,但是云驰这边并没有放弃,依旧在往足球鞋研发里面加大投入。

云驰当然也知道足球鞋应用场景窄,基本上只能在足球场穿,不像其他运动鞋还能在日常生活中穿,但他们还是毅然决然地投入到了足球鞋的研发当中。

因为云驰知道,想要打开国外的体育用品市场,足球鞋是很重要的一环。

云驰现在主攻足球市场,到处去赞助低级别球队,到头来,他们品牌连一双像样的足球鞋都做不出来,那不成了笑话么?

再说他们资助小球员的计划,现在这些小球员还不出名,自然愿意穿云驰生产的中低端足球鞋,但等到他们长大了,慢慢表现出天赋了之后呢,他们还愿意穿云驰的足球鞋么?

总不能云驰赞助球星,然后让球星去穿其他品牌的鞋吧?

不说球鞋的技术能达到阿迪和耐克的水平,至少不能差太多,这样才有跟这些品牌竞争球星的可能。

现在这个年代,耐克跟阿迪在足球界还不像二十年后那样具有超强的统治力,除了这两个品牌之外,球场上还是能看到很多其他品牌的。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百花齐放的场面不再,最终只留下几个品牌坚持下来。

在这种情况下,云驰的压力肯定很大,但是同时也可能获得机遇,只要能够从中杀出来,未来将会一片光明。

而云驰的底气自然是深空公司,深空公司不仅仅有钱,而且还手握曼联这样的超级豪门。

说到云驰,吉米又笑着说道,“上次胡浩给我看了一些小球星的视频,其中有几个表现不错,特别是西班牙跟葡萄牙的几个小伙子,很有潜力,回头有时间我们一起看看,你也给把把关。”

于东笑着点头,“行,回头我也来看看胡浩到底搜刮到了什么样的潜力股。”

吉米笑呵呵地说道,“在足球界找潜力股这种事情,跟刮彩票没什么两样,虽然有点技术性,但运气成分很大。很多球星小时候表现非常好,但是长大之后却表现平平,伤仲永的情况在足球圈里面经常出现。影响球员职业生涯的因素太多了,可不仅仅是天赋这么简单。当然,也有些小时候表现平平,最终大器晚成的,不过情况要非常少。”

“要是这么简单,那么些个球探还忙活什么呢?不过我运气一直不错,说不定能够选几个好苗子出来。”

吉米摆摆手,“我不认为你是运气好,我有时候怀疑你是不是熟练掌握了伯乐的相马术,不然怎么总能把人才给挑选出来呢?”

于东摇摇头,“也有失手的,比如之前的徐铮。”

吉米笑道,“徐铮这个人,能力还是有的,就是心急了点,不稳当。要是他能稳稳当当,安安心心地留在深空公司,以后的发展也是不可限量的。”

“人各有志吧,他要的是钱,而我们公司确实让他们少赚了钱。现在外面诱惑大,我听说现在随便一个品牌找徐铮这样级别的演员去代言,代言费就能达到一两百万。也不用忙着拍戏了,多代言几个品牌就行了。这些代言费,在深空的时候是赚不到多少的。”

深空公司对明星的代言费抽成不多,属于行业平均水平,但是会限制明星做品牌代言,像徐铮这样的,最多也就允许他代言一两个品牌。

而且深空挑品牌最看重的也不是代言费,而是品牌本身,遇到有些好的品牌,宁愿钱少要点,也要把代言给拿下来。

徐铮他们当然也知道深空的策略会让他们更长久,但是眼前的利益实在是太诱人了,很难抵挡得住。

一个品牌一两百万,多代言几个品牌,可能就有上千万。

现在可是2001年,上千万人民币的冲击力太强了,徐铮他们要是不代言,光拍戏,不知道要花多长时间才能挣到上千万。

“徐铮的出走,对我们还是有些影响的,有几个人跟着他后面走了,还有些人想走不敢走。”

于东无所谓道,“想走的,不用拦着,大浪淘沙,来来去去很正常的。”

“我相信,他们会后悔的。”

“他们是否后悔,我并在乎。”说到这里,于东忽然想起来一件事情,“对了,前些天我在普林斯顿的时候,突然有了一个电视剧灵感,这段时间我把这个灵感给写了大纲出来,回头等首映典礼结束之后拿给你看看。”

吉米两只眼睛亮了起来,“意外之喜啊,你的这个电视剧是什么题材的?”

“是一个跟越狱有关的故事。”于东回答道。

听说跟越狱有关,吉米笑呵呵地说道,“又是跟逃跑有关的故事啊,你这个越狱是跟《监狱风云》类似,还是跟《肖申克的救赎》类似?”

“都不一样,我这个故事中,主角的哥哥被冤枉入狱,主角为了救哥哥,把自己也给弄到了监狱里面。”

“这开头听着有点意思,你怎么想起来写一部跟越狱有关的电视剧,普林斯顿有什么很出名的监狱么?”

“我在普林斯顿大学的时候,听到了一个叫pti的项目,这个项目的全称叫做监狱教学措施。1994年,美国政府改了助学金政策,自那以后监狱里面的罪犯不再能申请大学助学金。这也就意味着,监狱里面的大学课程将会全面停止。”

吉米耸了耸肩膀,“我并没有觉得遗憾。”

于东也没觉得有什么遗憾的,不过重点不在这里,他继续往下说,“但是普林斯顿的几个教授觉得遗憾,所以希望成立一个公益项目,他们以及部分在校学生免费给监狱里面的犯人们上课。不过这个项目受到了阻碍,监狱方面并不同意他们进去。”

吉米点点头,“这也可以理解,毕竟放他们进去是一桩麻烦事,组织犯人听课会增加狱警们的工作量。对于这个项目,我觉得还是有些意义的,当然,我在乎的不是那些犯人是否能够受益,而是在意教授跟学生们在教犯人们的时候,能否总结到一些教育方面的经验。很多人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一种犯罪倾向,是否能够通过教育手段改变他们,我想答案或许可以从这些犯人身上找到。”

于东笑了笑,“我倒是没有想那么多,听到这个计划之后,我只想到了越狱。”

“嗯,越狱这个题材还是有吸引力的,我听说过一组数据,不知真假,美国白人男性一辈子有十七分之一的概率进监狱,黑人男性则有百分之三十多的概率进监狱。所以在美国,进监狱并不是一件离生活特别远的事情。当然,监狱人数多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从某方面来说,至少让外面更加稳定了一点……至少短时间是这样的。”

吉米加了最后一句,证明他不太同意通过把人关进监狱来保证社会安全的做法。事实上,在美国监狱几乎是一门生意了。

美国有些监狱是私人承包的,为了赚更多钱,承包商们会说服政府施行更严厉的法律和更长的刑期,以增加监狱的入住率,兴旺自己的生意。

即便是那些国家管理的监狱,也到处都是生意,比如电话公司会在监狱里面垄断电话生意,向服刑人员收取高额的电话费。

另外,监狱的花费也不少。

在普林斯顿的时候,有个教授跟于东说,新泽西州平均每年在每个囚犯身上花的钱几乎跟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持平。这个数据让于东特别诧异,他完全没想到囚犯竟然需要投入这么多钱。

监狱问题已经成为美国社会的一个大问题,所以吉米说这个题材肯定会受到观众们的欢迎。

“这次的剧本,你准备全部自己来写么?”

于东摇摇头,“没有,还是跟以前一样,我写一个大纲出来,让别人来写。故事毕竟是美国背景,我写起来也费力。”

“嗯,这样也好,把时间过多地浪费在电视剧上面,对你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情,写个大纲出来,做一做编剧总执导就行了。今天晚上我先去看看你的故事大纲,明天我就联系编剧部的人成立一个小组,就叫越狱小组,你看怎么样?”

“我看挺好,后面电视剧的名字就叫《越狱》吧。”

第182章 大家还得在民间第19章 树第927章 出乎意料的数据第673章 特别版第1026章 你们的钱真好赚第1007章 两款新游戏和网游第944章 也可以带回家玩啊第724章 一种新的服务第79章 地雷花第536章 下蛋的母鸡(第一更)番外:树洞(1)第344章 谎言请假3第505章 遇到一个小朋友第436章 你可以试试(第二更)第512章 当真了?第333章 乡土文学第947章 流行偶像第631章 还有其他的么?(第二更)第120章 可能找你谈合作(二合一)第354章 配乐第99章 你说的这个朋友……第179章 空壳第712章 大起大落,太刺激了第422章 新同学第459章 你特别有名第62章 顾前韩冬(加更5\13)稍等第345章 短片大赛第336章 唐德罗和门罗中间的位置第638章 卡林扎纳(端午安)第343章 自由担当(第一更)第828章 东八区的早晨第388章 你应该做宣传大使第617章 视角(第二更)第731章 缺了点东西第97章 当年的事第382章 提款机第158章 阴差阳错第231章 美得很第89章 造势第552章 雁南飞(第一更)第604章 游戏背景征文(第二更)稍等第885章 新校区第525章 头号科幻迷请假二第961章 几个好苗子第117章 抽样调查概论统计第239章 马总编第115章 翻译第288章 捡到一只牛(求订阅,求月票)第298章 上映(求订阅,求月票)第234章 随笔集(求月票)第26章 金马碧鸡老兵第731章 缺了点东西第83章 程永兴第507章 论吹牛第407章 冲突第660章 诗歌来了第364章 第三六零 年会第167章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第523章 第一人,却有两个人第466章 作家的历史跟历史中的作家第841章 紧急预案第285章 找资料(加更求月票,求订阅)第941章 那家公司是干什么的第960章 顺道看看比赛第869章 这个马基尼像领导第978章 可怕的首映票房第518章 蹭课第1024章 亚特兰大第829章 问答会第278章 老板娘第714章 最富有的人第473章 双管齐下(第二更)第285章 找资料(加更求月票,求订阅)第768章 先导片第288章 捡到一只牛(求订阅,求月票)第296章 黄金年代第423章 暴躁的老胡第905章 三声钟向第126章 黄瓜园科幻协会第76章 九万美金第567章 题外话(第二更)第200章 曲子叫什么?第1001章 给你们颁奖第179章 空壳第860章 克莱齐奥的发现第976章 英才网第296章 黄金年代第138章 签了第787章 要出点血第613章 去挖好苗子(第二更)第583章 石中山(第一更)第778章 电影广告第786章 去玩游戏吧第839章 听说了另外一件事第196章 发到哪儿第978章 可怕的首映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