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凤眼带煞

夜色如墨,弦月如钩,天空中点点的星辰,仿佛美人的眼睛,一闪一闪,勾魂摄魄……

夏夜里,白天的暑气难得地消散,宫闱中轻轻荡起的夜风,带着一股清凉,让扶刀巡夜的侍卫们精神为之大振。风中隐隐有些湿意,看起来今夜或明晨会有一场好雨。

白日里煊赫辉煌的宫殿,此刻就像是一头头蛰伏在黑暗中的森森巨兽,然而那恢宏壮观的女娲雕像,即便是在这夜里,也依旧巍峨地矗立着,带着一种令人一望就会油然生起匍匐膜拜之心的气势。

宫中的侍卫们身着鲜明的戎服,佩着制式的长刀,在一处处殿宇楼阁间静静地巡弋着,夜色中只有他们轻微的脚步声攸忽而来,攸忽而去。

前方就是王城西南的梓荥宫了,王储的住所。

在这座王城里只有一个主人,那就是当今女王,从来没有人把这个王储当成一回事,就连这些侍卫们也不例外,尽管梓荥宫也是他们每日必须巡视的地方,但是在侍卫们眼中,这个地方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他们经过这里时,甚至还不如经过女王日常办公的大殿时心生敬意,尽管那里夜晚并没有人。带队的是一个队帅,叫秋一叶,秋一叶向梓荥宫前淡淡地扫了一眼,接下来他会像每晚一样,从那宫门前随意地走过去,没入高高宫墙的阴影,再向前边,完成今晚巡逻的第一个轮回。

但是他一眼望去,忽然就站住了脚步。他惊诧地发现。在这寂静的夜里,正有一个人站在梓荥宫前,弯着腰趴在门缝上向里边张望着。秋一叶有些吃惊。按刀喝道:什么人?

他一面叫,一面快步向前赶去。站在宫门下的那个人似乎吓了一跳,猛地直起腰来,扭头向这边看了一眼。然后就像一只狸猫似的窜出去,沿着宫城下的阴影,飞快地向远处逃去。

追!把他给我抓回来!

一见那人逃了,秋一叶马上警觉起来。立即吩咐一声。便有几名手下飞快地追了上去。

秋一叶急急赶到梓荥宫前,看了看那扇高大结实的宫门,又伸手推了推。宫门牢牢地关着,一动未动。

春秋时候的宫禁远不及后来严厉,记得大明大清朝时候,夜晚宫城上锁。就算天塌下来,只要天还没亮也绝不开门。就算是有人跑来告密说某某人造反,也只能从大门上的小门儿把奏章递进去。而此时候,只要国君愿意,就算晚上召见大臣。一样可以入宫。

然而如今的这位大齐国王储公子苏却有所不同,他的身份太特殊了,他很清楚自己这个王储只是母亲为了安抚天下臣民才立下的。田氏一族中有太多的人正垂涎着他的王储之位。所以他平素谨小慎微,白天时没有女王诏命绝不踏出梓荥宫一步。夜晚更是宫门紧闭,绝不可能出现内侍下人出出入入的情况,这也正是秋一叶感到可疑的地方。

梓荥宫两侧挂着两盏宫灯,灯光虽然不是非常明亮,还是能够看清地面的。秋一叶赶到宫门前,推了推宫门,宫门稳稳的没动,他又上下打量了一下,忽然发现门缝下方似乎塞着什么东西。

秋一叶心中一动,赶紧弯腰抓住那东西向外一抽,竟然是一封信柬。秋一叶就着灯光看了看,信柬的表皮上并没有写任何东西。这时,宫门里面有人打了个哈欠,懒懒地问道:谁啊,深更半夜的,敲什么门?

秋一叶不动声色地把信柬揣进衣袖,朗声道:我等巡弋至此,稍作歇息,不慎碰到了门环,冒犯,冒犯了,中贵人宽待则个,可不要惊动了王储,我等吃罪不起呀。

王储公子苏平时低调的很,在这宫里面他是谁也不敢得罪,主子如此,他身边侍候的内侍下人们自然也提不起底气,一听外面的人是宫中巡夜的侍卫,里边那太监嘟嘟囔囔地说了两句什么,便转身走开了。

这时,追赶的侍卫们气喘吁吁地赶了回来,其中一人道:队帅,那人对宫中地形比咱们还熟悉,钻来钻去的没几下就逃得不见踪影了,我们没抓到他!

秋一叶眼珠微微一转,吩咐副手道:你等继续巡逻,不要声张,我马上去禀报内宫!

……

大王已经睡了,你有什么要紧事,竟然夜闯内宫,敢情是活得不耐烦了?

团儿由她的相好静公公唇舌服侍了一番,快活够了刚刚歇下,才睡了没多久,就被一个小宫娥给叫醒了。团儿心中不悦,随意披了件衣服,就怒气冲冲地迎了出来。

她夜晚睡下时,已经解了胸围子,这时穿得又嫌单薄了一些,怒气冲冲往外一走,胸前波涛起伏,煞是壮观。

秋一叶看得两眼一直,一双眼神几乎就此陷进那深深的沟壑里去,吓得他赶紧垂下眼睛,谦卑地道:团儿姐姐,若是寻常小事,某哪敢打扰,实在是因为这件事颇有些蹊跷,牵涉到的人身份也极特殊,某当值,责任重大,不敢耽搁啊。

团儿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把那惹火的酥胸挺得更高了些,不耐烦地道:到底什么事?

秋一叶连忙从袖中摸出那封信柬,说道:某巡夜,至梓荥宫时,瞧见有人鬼鬼祟祟地向宫中窥望,便喝问了一声,便惊得那人落荒而逃了。那人对宫中地形似乎非常熟悉,三两下就逃得不知去向,宫中住的多是贵人,某不便大肆搜索,以致失了他的踪迹,不过……

秋一叶双手捧起那封信柬向前一递,说道:某在门缝里发现了这样东西,不敢擅自处理,想来想去,还是禀报大王才是。

嗯?

团儿听说在梓荥宫前发现异状,脸上的不耐便已隐去,再听他这么一说,马上迫不及待地接过信柬。凑到墙壁旁抽出信纸。借着那明亮的烛光仔细看了一遍,顿时动容道:这封信,你可看过了?

秋一叶道:某不曾看过!

团儿道:好!好!你就等在这里。我马上去见大王!

团儿持着那封信,急匆匆向外就走,这一走胸前又是一阵波掀浪涌,摇得这位队帅头晕眼花。

田七娘的寝室里,只在妆台前点了一只烛台。寝宫里一切轩敞华丽的景致都埋没在昏暗之中。团儿站在榻前。屏息看着坐在榻上的田七娘。灯光下的田七娘,比起白天妆饰整齐的时候显得更加苍老了,她此刻的模样。完全就是一个垂暮之年的老妪。

但是没有一个暮年老妪能有她这样的气势,烛火映得她的面容半明半暗,将她的身子拉出长长的斜影照在高大宽广的宫墙上,幻化成了一个巨人。她的面容已经苍老。摘去发套的头发已经花白,可是于那烛光的明灭之间。她的眉宇却有一种凛然不可逼视的威风煞气。

团儿是侍候她寝食起居的人,是她身边最亲近的人,比任何人都更清楚这位高高在上的女王也和普通人一样。有疲惫病弱,有六欲七情。然而此刻见了她那双隐含煞气的眸子,居然也心中忐忑、惶恐不安。

然而田七娘的手却不像她的眼睛一样坚定而充满杀气,她的手正在微微发抖。团儿很清楚。女王虽然年纪大了。但是她的手脚依旧很稳定,此刻那拈着信纸微微发抖的手。绝不是因为她已年迈,而是因为愤怒,或者……还有恐惧?

马上移驾红鸾阁!

田七娘好象突然清醒过来似的,霍然抬头,对团儿吩咐道。

喏!

团儿急急闪到屏风外面,吩咐人立即准备步辇,她吩咐已毕,刚刚回到内室,田七娘又道:裴纨呢,速速派人去史馆,召裴纨到红鸾阁伴驾!

危急时刻,大王首先想起的还是裴纨!

团儿心生醋意,却也无可奈何,急忙又要出去传旨,田七娘又道:慢着,传谕:夹城所有侍卫立即到红鸾阁护驾!还有,马上派人出宫,召田攸宜至红鸾阁见驾!

喏!

田七娘紧张的语气让团儿也不觉紧张起来,急忙抢出去传旨。片刻功夫,太监宫娥一拥而入,田七娘并未从容梳妆,她穿着就寝时的一身棉衣小衣,拥着薄衾,便被人扶上步辇,急急离开寝宫,向红鸾阁赶去。

红鸾阁建于奉天门上,是姜氏祖宗所建的,是临安宫城里最宏伟壮观的一座建筑,这座建筑呈凹字型,由门楼、朵楼、阙楼组成,下部台基东西达四十丈,南北达二十丈,城门进深达八丈有余,在这样的台基上建起的城墙又高达十二丈,城上再建重檐正楼,称为红鸾阁。

整个宫城里面,这个地方最是高大坚固,可谓易守难攻,只消有百十人守在城上,卡死上下的通道,就算有千军万马,在把城上的勇士杀光之前,也不易攻破它,所以田七娘第一时间想到的安全所在就是这里。

步辇被八个肥大有力的肥胖宫娥抬着,飞快地向红鸾阁赶去。

田七娘拥着薄衾坐在辇上,随着步辇,一个身子起伏不已,一颗心也是七上八下,唇上已是血色全无。

……

清晨,官员们陆续来到午门前,等着入宫参加朝会。赶到的官员们在宫门前三五成群地谈笑着,并没有人注意到城头的戒备比往常严密,透着一种紧张气氛。

红鸾阁上,田七娘穿戴整齐,恢复了女王威严,她居高临下地从楼上俯瞰着向门前聚集而来的百官,尽管她已花眼昏花,只能看到一片朱紫,无法看清那些人的容貌,却依旧很认真地看着。

小纨子,你可看清楚了,管伯来了?

嗯!

田七娘松了口气,喃喃自语道:看来消息还没有泄露出去!

裴纨安慰道:那人投信失败,虽能成功隐藏行迹,可宫禁森严,他想逃出宫去却难如登天,这些人定然还不知事情败露了。

嗯,小纨子说的不错!

田七娘脸上露出一丝轻松的笑意,突然又想起了什么似的,有些紧张地问道:姜宣礼、欧阳衷也到了?

一旁的团儿赶紧抢着道:大王,他们比管伯等人到的还早些。

田七娘斥道:你常在内宫,哪认得清这些朝中大臣,小纨?

团儿讪讪地闭上了嘴巴,裴纨仔细确认了一下,对田七娘道:大王,他们到了!

好!好!

田七娘闭了闭眼睛,道:老妇有些累了,扶老妇坐下!

裴纨和团儿一左一右,搀着田七娘回到座位上坐下。田七娘喘息了一阵,平稳了呼吸,又问道:田攸宜那边准备的怎么样了?

裴纨道:田攸宜将军率羽林卫大军埋伏在宫城北侧,只等大王号令。

她刚刚说到这里,一名身着内卫旅帅将服的田官急急跑上则天门,站在红鸾阁门口的内侍小海仔细询问了一番,领着他匆匆走进来。

回报大王,已集结完毕,随时可以行动!

大王?

裴纨看向田七娘,等候着她的旨意。

宫门外,赶来参加朝会的官员越来越多,平时这个时候。宫门已经打开,叫官员们在朝房里等候了,而今天宫门依旧紧紧地闭着,许多官员开始诧异起来,聚在一起议论纷纷,有人还抬头向城楼上观望。

这时,天边一缕阳光破云而出,正照在金壁辉煌的红鸾阁上,官员们忽然又发现平时每天都能听到的钟鼓报鸣声也没有响起。虽然他们没有准确的记时工具,不过看那阳光都照到了红鸾阁上,照理说这报晓的钟鼓已经该响起来了呀。

聚在一起聊天的官员们都发现了不妥,纷纷拥到宫门前,有些性急的官员已经开始拍打宫门,向宫中喊话。

旅帅依旧单膝跪地,扶剑垂首,田七娘下意识地摩挲着龙椅的扶手,裴纨又追问了一句:大王?

田七娘的身形微微震动了一下,沉声道:开始吧!

裴纨松了口气,向殿门口挥了挥手,小海立即把拂尘一扬,两个小内侍向一旁的钟鼓和鼓楼急奔而去。鼓钟司太监扬声道:鸣景云钟……当……

八个小内侍合力扶起撞钟的大木,向悬挂在钟楼中的那口硕大的铜钟撞去。

鸣闻天鼓!

咚!咚!咚!咚咚咚咚……L

第356章 傲娇老儿第九十一章 扑到裴纨第267章 “情”字袭来一百零四章 活色不香第七十章 青黑家仆第384章 风雨再起第一百零七章 狂牛疯驴第302章 不怕闹大!第413章 世家力量第342章 死地逢生第155章 真假马匪第203章 王嗣姜田?第294章 残忍吃法第241章 情敌救赎第163章 一出哑剧第181章 一触即发第359章 老少联手第373章 艰难抉择第312章 管弦繁奏第344章 德胥戾气第266章 琪花瑶草第115章 管伯查案第35章 齐国牡丹!第139章 奇妙容颜第230章 凤阁危情第398章 一场造化第30章 选美联欢第111章 春心荡漾第188章 妙计天成第36章 离姜心殇第190章 难解相思第178章 欲语还休第41章 谷庙小曲第16章 绝色妖男第393章 安轲之痛第九十五章 心神失守第164章 李代桃僵第231章 见是不见?第216章 各方心思第360章 边疆姑娘第422章 风波乍起第七十九章 思人人思第430章 悠闲生活第26章 一曲微醺第273章 公子发疯第297章 出手相助第263章 千古百合第171章 缠绵情丝第368章 一夫当关第168章 醉人往事第六十六章 楚侯猖狂第339章 勇斗权相第20章 有妙计否?第112章 老妇金玲第290章 两面玲珑第129章 青.楼吃酒第230章 凤阁危情第一百零九章 调入百骑第50章 自强女儿第七十六章 遥儿进宫第259章 三重门儿第388章 神秘老者第57章 道士进宫楔子第141章第394章 可有请柬?第272章 王储末路第237章 雨打梨花第390章 一个交代第227章 情醉最殇第一百零八章 遥儿陪嫁第201章 死去活来第163章 一出哑剧第21章 春秋传奇第一百零九章 调入百骑第10章 珠帘宰相第203章 王嗣姜田?第411章 安轲心思第136章 正合奴意第51章 自投罗网第134章 桃花盛时第223章 仇氏末路第一百零三章 孤男寡女第208章 洞房花烛第357章 钦差遇刺第60章 心意绵绵第50章 自强女儿第170章 你的味道第354章 自寻死路第305章 暗遭算计第224章 一个故事第八十七 姚氏消息第307章 初露锋芒第224章 一个故事第356章 傲娇老儿第308章 各方反应第17章 我是女生第195章 伊人愁肠第43章 八卦精髓第126章 贴心男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