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老少联手

清晨起来,遥儿感觉火毒又被拔除了一些,眼睛轻松了些,除了较大幅度地转动眼珠时会牵动眼眶感觉痛楚,一般正常视物已经没有问题。遥儿非常欢喜,在院中散了会步,听到顾小花姐弟房中传出沈人醉说话声,便向他们房中走去。

前天下午他和陈如之对洪瑟焱轮番轰炸,最终推翻了洪瑟焱的决定,但是当时天色已晚,所以直到昨天罗椛韵才派人去琼海边传令,命流人返回家园。

因为顾小草被石灰泼伤,暂时要留在刺史府养伤,所以顾小花姐弟当天没有被送回去,不过遥儿已经让罗椛韵派去传讯的人把顾小花姐弟的下落告诉了他们的父母。顾小草一见遥儿,便欢喜地迎上来:“姐姐,我的眼睛已经好了,你的眼睛也好了吗?”

顾小花文文静静地跟在弟弟后面,腼腆地唤了遥儿姐姐,才小声道:“姐姐,我们今天可以回家去了么?”

一见她姐弟二人热切的目光,沈人醉笑道:“你们放心,遥儿姐姐答应过你们的,等过一阵儿用过早餐,我就亲自送你们回去。”

话犹未了,身后就传来陈如之浑厚爽朗的声音:“哈哈,一早正想来探视一下遥儿的病情,看样子,遥儿的眼睛已经见好啦!”

“陈公早!”

遥儿听到声音,急忙回头施礼,顾小花也懂事地拉着弟弟向这位父母官施礼,陈如之点点头,说道:“清晨气息清爽,咱们到院子里走走吧,一会儿才开饭呢。”

几个人出了房间,顾小花姐弟因为今日就要回到父母身边,心里格外的高兴,昨天他们还没有心情玩耍,今日临别在即,才对刺史府里的池水曲桥来了兴趣。跑到桥上看起了游鱼。

沈人醉知道刺史有话要与遥儿说,于是找个借口与孩子们玩去了。

遥儿傍着陈如之在池边漫步,看着桥上的小姐弟,陈如之微笑道:“遥儿千里迢迢奔赴。拯救黎民于水火之中,古道热肠,忧怀天下,老夫佩服之至。”

遥儿笑道:“陈公过誉了,晚辈做事。其实没想那么多,但求一个心安罢了。”

陈如之摇头道:“老夫绝无过誉之辞,远行千里,不畏艰险,天下又有几人做得到?”

遥儿微笑不语,陈如之瞟了桥上的姐弟俩一眼,沈人醉抱着姐弟俩伏在桥上正在逗弄水中游鱼,水中的游鱼以为他们是来投食的,纷纷涌出水面,有些大鱼还跳起来。“卟嗵”一声溅他们一脸水花,姐弟俩清脆的笑容远远地传过来。

陈如之感慨地道:“幸亏遥儿来的及时啊,这是他们姐弟的幸运,也是邛郡流人的幸运,可是天下间将有多少人会遭遇不幸呢?御史台缇骑四出,遥儿又能救得下几人呢?”

遥儿喟然道:“人生在世,为人做事,总要有所求的,求什么呢?在小女看来,但求心安足矣!何谓心安?其实无需限定你做的事大小多寡。只要尽到了自己最大的力量就好。”

“说的好!”

陈如之击掌赞道:“大丈夫安身立世,理当为世而忧,为国而忧,为民而忧。为时而忧。大义所至,虽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然则,若尽一己所能,能够多救一些世人,多解一些苦厄,遥儿可愿与老夫一同去做么?”

陈如之说到这句话时。一张布满老年斑的脸变得异常严肃,一双老眼灼灼地看着遥儿,竟亮得令人不敢逼视。遥儿一怔,看了看陈如之那张苍老而坚毅的面孔,神情也不由得随之庄重起来,肃然道:“陈公何以教我?”

陈如之道:“昨日,洪瑟焱因你挫败他的阴谋,已匆匆离开邛郡往云州去了,遥儿有何打算?”

遥儿大惊,失声道:“什么?洪瑟焱已经离开,糟糕!陈公怎么现在才说,侄女得马上赶去。”

陈如之道:“遥儿赶去又能如何?就像在邛郡这样以圣旨对圣旨阻止他杀人?如果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去了别处,遥儿又该如何呢。等你赶去,替那些枉死的百姓收尸么?即便你能盯紧了洪瑟焱,不教他枉杀一人,如今横行于西南各郡的那些酷吏们,你又如何阻止他们?”

遥儿有些奇怪地看着陈如之,隐隐地察觉到了一些什么,他脸上焦急的神情渐渐安静下来。拱手问道:“不知陈公有何妙策?”

陈如之道:“老夫有一计,既可以除去洪瑟焱这个酷吏,又可动一隅而惊天下,令分赴各道的酷吏不敢轻举妄动,更可籍此将他们一举铲除,只是此计凶险十分,遥儿可愿为万千黎民,与老夫共赴国难?”

遥儿道:“计将安出?”

陈如之也不含糊,一番话侃侃谈来,把遥儿听的目瞪口呆。

遥儿来自恨天,她最初进入临安的目的是为了找出隐藏在官府中的仇家,在她心里,从来就没有正视过王权,也不敬畏王权,王法意识于她而言是很淡漠的。

但她万万没有想到,陈如之这个一直在官宦体制内做官僚,如今已经七十高龄的老人,居然会有这样天马行空的想法。这样偏激、冒险的想法,居然出自一个在官场中打拼了一辈子的年过七旬的老人,如果不是亲耳听他说出,遥儿根本不信。

陈如之的声音带着一些萧杀的味道:“与其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如觅其根源,一了百了!”

陈如之敢对遥儿合盘托出自己的计划,是因为他完全地相信遥儿,相信遥儿既便不赞成他的作法,也不会出卖他。

当然,如果遥儿不愿参与,而他还要进行,那么他就是在玩火,很可能让事态发展到他自己也无法控制的地步,如果那样,他很可能会放弃自己的打算,如果他放弃打算,那就更不用担心遥儿举告,无凭无据的,只要他矢口否认。就凭遥儿一面之词,奈何不了他。

但是陈如之相信遥儿的为人,并不代表就可以和遥儿共谋大事,陈如之还要知道遥儿是不是一个“守规矩”的人。

他要做的这件事。要心怀天下、胸存正义,要有大勇气,更要有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性格。

陈如之的计划很简单:利用西南各族的桀骜不驯和洪瑟焱的贪得无厌,推波助澜。激他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迫使蛮族造反,如果他们能杀了洪瑟焱最好,杀不了,朝廷也饶不了他。

西南各郡的消息再闭塞,造反的消息也一定会在各处以最快的速度传开,而流人发配之地大多地处偏远,是少数民族部落聚居之地,一但各地得知消息,各郡的官员为了避免在自己的地盘上发生同样的事。与御史台合作的可能便大为降低。

御史台的官员也会投鼠忌器,为了避免再犯洪瑟焱的错误,不敢肆无忌惮地屠杀流人。只此一举,就可以灭酷吏,保黎民。但是,御史台此番来到地方,本就是为了查证有人造反之事,如果真的有人造反,很可能让女王产生一种假象:“御史台举告属实!”

所以,这件事是在玩火。一个处置不慎,就有可能弄巧成拙。

这样的话,就必须要做到两点:一是让女王在蛮族造反之前就得到揭发酷吏罪行的奏章,打下一个伏笔。一旦蛮族真的反了,女王不会全然取信御史台的说法。

第二,还得迅速平息叛乱,在朝廷派遣大军围剿之前就控制住局面,等蛮族首领的请罪奏章到了朝廷,与前番官员们弹劾御史的奏章相比对。就能坐实御史台的罪行,他们将被一举铲除,再也无法翻身。

陈如之的这个计谋,不可谓不毒。

这也是他必须要遥儿参与其中的缘故,因为战乱一旦起来,想要迅速平息下去,就需要一位可以代表朝廷的人及时出现,与叛乱部落的首领谈判,及时安抚住他们,在他们闯下更大的祸事之前,把这头出闸猛虎关回去。

陈如之这个老货大概是在基层干的年头太久了,在一个职位上一蹲就是几十年,偏偏这个职位又小得可怜,好不容易有机会直入中枢,没两年又被贬出京城,这种经历实在是太特殊了,难免叫人养成偏激的性格。

所以陈如之虽年逾七旬,却远没有其他七旬老人该有的沉稳。尽管,在表面上,他给同僚、给别人的是一种“沉稳厚重”的感觉,可他骨子里,根本就是一个冒险家,一个大冒险家。只是他的冒险精神并不是体现在对自然世界的征服上,而是体现在宦海中。

遥儿听了他的计划,只觉得一阵惊怵,后脑勺嗖嗖的冒冷气:这老头儿的胆子实在是太大了,居然能想出一个这么可怕的计划!拿造反当游戏?他这简直就是要在西南发起一场大革命啊!

遥儿严肃地道:“既要蛮人反,又要在可控范围之内,欲令其兴则兴、欲令其伏则伏,陈公有几分把握?”

陈如之微微一笑,道:“老夫对本地情形老夫已经非常了解。蛮人之反,便如家常便饭,三不五时便是一反,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能一反,给他个甜枣儿,就回去种地放羊了,一贯如此。”

遥儿道:“为什么侄女在京城里时,不曾听说这些事情?”

陈如之道:“因为事情平息的顺利;因为,地方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因为,以前要么是因为政令不公,这是朝廷的责任。要么是因为不可能有具体的责任者,所以由上至下,都想息事宁人。而今,你以为各地方头人们对洪瑟焱这样的人还愿意息事宁人吗?”

遥儿目光微微一闪,又道:“陈公说,他们这一次不想息事宁人,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控制事态?”

陈如之道:“问题的关键自然就着落在洪瑟焱和你的身上,如果洪瑟焱这个罪魁祸首能够伏诛,如果你这位钦差能够及时出面收拾残局,你以为结果会如何?那些土司头人并不是白痴,他们从来都没有自大到以为自己真有能力对抗朝廷,只是他们更清楚:如果朝廷发兵清剿,辎秣钱粮不是个小数目,所以能够安抚羁靡的时候,朝廷也不愿意动用武力。只要抓住这一点,达到一个平衡,自然就能左右局势……”

遥儿拧起眉头,沿着池塘慢慢地走了一阵,霍然站住脚步,对陈如之道:“陈公打算怎么做?”

两个人在池塘边站了很久。

池塘上有袅袅的晨雾,晨雾中两个人的身影若隐若现。

远山、近水、假山、藤萝、小桥、亭轩,一应景物都被晨雾笼罩着。就像一幅晕染的丹青。随着阳光越来越灿烂,袅娜的晨雾渐渐散去,遥儿和陈如之的身影也散开了。

“派两个人护送顾小花姑娘和她的弟弟回去,要亲手交给他们的父母!”陈如之站在庭院里,向管事吩咐了一句,便折身走向书房。

书房里两排书架,古色古色,书架顶上放着几盆藤萝。嫩绿的枝叶垂挂下来,给这静雅的书房增添了几分生趣。

一个灰衣僧人盘膝坐在几案后面,几案上燃着一炉熏香。

灰衣僧人盘膝打坐,一手数着捻珠,微阖双目,轻声诵念着经文。

陈如之走进书房,没有打扰他,只是在他对面,拾起一张蒲团盘膝坐下。

灰衣僧人看起来只有三十多岁,皮肤白皙。双眉清淡,容颜俊朗。

灰衣僧人念了一会儿经。轻轻张开眼睛,见陈如之已经坐到面前,忙双手合什,微笑道:“陈公。”

陈如之笑了一下,道:“遥儿已经答应了!”

“喔?”

灰衣僧人喜上眉梢,念了一声佛号,道:“如此说来,洪瑟焱这个魔头必当伏诛,西南生灵的困厄可解了。”

陈如之道:“前些日子,老夫已上表弹劾西南各郡所置之官。既无安远靖寇之心,又无治理地方之能,瓷情割据,诡谋狡算,互结朋党,提携子弟,中原亡命,皆视边郡无法无天之地为乐土。

今遥儿既然答应与老夫合作,老夫准备再上一道表,弹劾洪瑟焱勒索地方,滥施酷刑,所过之处,民,怨沸腾,先为来日之变打一个注脚。只是,老夫乃一外臣,在女王面前,远不及御史台众官员受到信任,还须多多联络同志,一同上表弹劾,这件事就要麻烦国焱大师了。”

灰衣僧人连忙道:“愿为陈公奔走!”L

第223章 仇氏末路第336章 鸡鸭鱼肉第442章 上玄悲歌第114章 再遇管伯第345章 末日疯狂第382章 恶人兽首第一百零九章 调入百骑第52章 遥儿的悟第264章 半路截杀第16章 绝色妖男第271章 接连不断第16章 绝色妖男第435章 针锋相对第360章 边疆姑娘一百零五章 踏破铁鞋第一百零六章 杯酒断肠第147章 弥遥夜谈第130章 多情无情第293章 畅游洛水第217章 来氏疯狂第361章 色胆横生第285章 笑里藏刀第159章 仇氏危机第119章 母亲母亲!第139章 奇妙容颜第335章 打虎行动第400章 润雨无声第297章 出手相助第323章 秋风乍起第239章 观主遽色第179章 大战前夕第429章 各怀鬼胎第3章 阿丑阿眉第270章 巫咒之祸第2章 逃难乞儿第341章 其人之道第254章 离姜智慧第435章 针锋相对第232章 情之灼灼第128章 酒席乱象第25章 女人斗富第六十三章 凤门四隐第292章 四大金刚第317章 再遇离姜第131章 三子小白第47章 跟道爷混!第188章 妙计天成第177章 王母援军第151章 借脸离间第326章 三分鼎足第九十九章 渐起微澜第366章 醉人出手第417章 挖坑设陷第371章 死地而生第314章 胜负终定第299章 一件刑案第131章 三子小白第226章 风起青萍第243章 管仲之谋第401章 等鱼上钩第八十一章 管家纨绔第135章 踏上北行第297章 出手相助第八十八章 意外来客第一百零八章 遥儿陪嫁第六十五章 蹴鞠战斗第302章 不怕闹大!第32章 击鞠挑战第379章 阎王钦差第八十七 姚氏消息一百零四章 活色不香第130章 多情无情第426章 各方云动第139章 奇妙容颜第384章 风雨再起第12章 小灼良人第264章 半路截杀第442章 上玄悲歌第166章 他是谁呀?第139章 奇妙容颜第20章 有妙计否?第21章 春秋传奇第310章 两方斗法第144章 醉人出场第313章 拔剑论功第209章 苦命鸳鸯第11章 对面不识第24章 钻石诱.惑第129章 青.楼吃酒第202章 柳河劝进第九十五章 心神失守第一百一十章 离姜智慧第31章 一掷千斤第208章 洞房花烛第137章 东狄赤军第287章 府衙公厨第443章 焰火映天第422章 风波乍起第348章 怒斥宰相第329章 三个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