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手笔

司马兴南之于珍玩古董的鉴赏,便如司马白之于阵战上的本事,尤其书画一道,堪执江东牛耳!

这卷竹简她一上手,便知是前朝之物,再算上悉心保存的因素,绝对有百年以上的年头,不过却也至多一百来年。

一百年而已,这书简本身是算不得稀罕物的,她见阿虞神情如此郑重,心里已经有了定论,贵重之处,怕是在于抄经之人吧!

是出自哪位大家手笔呢?

司马兴南兴奋的展开竹简,但看到那字体,立时心凉了一半,什么玩意!糊弄谁的!这字写的倒是端正,却也平平无奇,便是书坊里的抄书匠也强过这许多。

“姐姐,可是看出端倪了?”

若不是瞧见阿虞那希冀的眼神,司马兴南早便将这书简一把丢掉了,平白污了手。

蜀人再糊涂也不致如此无知吧?她只能怀疑是自己的水平不行,当下又端近了仔细观摩,可实在瞧不出这字写的有何长处。

阿虞见司马兴南研究的如此认真,不禁欢欣喜悦:“我就知道姐姐最是风雅之人!”

司马兴南终于叹了口气,惭愧道:“南康学艺不精,着实看不出这是哪位大家手笔,还请妹妹指点。”

阿虞一怔,问道:“这字姐姐瞧着不眼熟么?你肯定是见过的啊!”

司马兴南摇了摇头:“不是南康炫耀,我在鉴定书画上自小便有些特长,但凡入过我眼的笔迹,我都能断辨出处。只是这竹简上的字,的确没有见过。”

她怕伤阿虞体面而没有明说的是,眼前这些赝品真是拙劣之至,她连这是模仿的哪位名家都没看出来。

“可这是天师真迹啊!当年天师与我李氏结盟所赠的信物!”阿虞眼睛睁的圆圆的,疑惑道,“姐姐方才不是说手中也有一副天师真迹么?怎会没见过呢。。。”

她说着说着便卡住了,自己这箱竹简肯定是真品,如果不是司马兴南的水平有问题,那便是虚敬真人那副字是赝品,可虚敬真人德高望重,乃是天师嫡传弟子,他又怎会以赝品馈赠大晋公主呢?

所以,原因只有一个了,司马兴南学艺不精。

司马兴南俏脸瞬间羞的通红,指着箱中竹简,颤颤的问道:“这些都是天师真迹?”

她的确是有一纸天师手书的,而且昨晚还研习过,现在竟看走了眼,偏偏还自吹什么擅鉴笔迹,她总算明白什么叫做无颜见人想钻地洞了。

如果地上有一个坑,哪怕是粪坑,她此刻也会毫不犹豫跳进去!

司马白讪讪一笑,万没想到会弄出这么个尴尬局面,只好打圆场道:“这竹简应该是天师年轻求道时所抄,那时的天师,不论修行、体悟都肯定不同于现在,更别说字迹了,南康没有认出来,倒也在常理之中。”

“是了,是了,正是如此!”阿虞唯恐司马兴南难堪,拍着小手赞同道。

“哎,哎,也许是吧。”司马兴南也只好借坡下驴解释道,“我那副字其实是天师传于虚敬真人的一道手令,说他老人家同意汉王的贺寿之请,着虚敬真人一力配合操办贺寿事宜。字体上确实与这些竹简不同,这样说来,还真像是同出一源。”

平心而论,范天师于书法上的造诣远远不如道法,但天师手书又当别论,乃是上上收藏之选。桓温也是知道妻子的雅好,在与虚敬真人坐谈时偶见手谕,便替司马兴南求了来,而这道手谕虚敬既看过了,也便没甚用处了,乐的成人之美。

司马白看着眼前这箱竹简,不禁叹道:“这太贵重了!”

“姐姐!”眼看恩人拒收,阿虞急忙让求司马兴南。

司马兴南明白阿虞用意,只好劝道:“难得郡主一番心意,小叔收下便是。时人抄书偶有误笔,经年累月下来难辨正误,是以古籍较之今本更加圆善,这些竹简乃是天师抄于百年之前,今昔对比,当属难得勘验之物了!最紧要的是,简中还有天师批释经文,小叔细读之下,必有收益!”

“既然如此,却之不恭了!多谢郡主美意,所谓开卷有益,我一定细读。”

司马白自然也不好再推辞,却见南康仍不舍的盯着那卷竹简研究揣摩,哈哈一笑说道,“南康若是喜欢,便先拿去读好了。”

“不不,你们抬到殿下房中去吧。”司马兴南将那卷放回箱子,只是眉头深皱着,似乎还在执着于自己的眼力,嘴里碎碎念叨着,“倒也的确是很像!”

司马白告别二姝回到房中,左右也闲来无事,便将那竹简拿出来研读,那字体的确是谈不上什么水平,不过可以看出来,抄经人抄的很认真,透过字迹,他似乎看见那个一心求道的小道士在一笔一划的诚心誊抄。

想到司马兴南放回竹简时那仍不肯认怂的颦眉,司马白只觉好笑,这个比自己还要年长七八岁的大侄女,虽然颇有几分恃才傲物,但也可爱的很。其实难怨她辨不出来,岁月境迁,别说字迹了,谁能想到当年一个普通的小道士会有今日成就呢?

忽然,司马白心里咯噔一下,神色渐渐凝重起来。

他想起了司马兴南的一段轶事,那是他小时候回建康时听说的,那时的司马兴南已经名震京城。

那年太后过寿,国舅庾亮献上一副字,乃是前朝张昶的真迹,太后自然是视为珍宝,便邀了一众朝廷命妇詹观,司马兴南时年十二,一垂髫小童而已,却当场指摘此乃赝品!

众人大惊,遂问她如何看出,司马兴南只答了两句话。

一曰曾见过真迹尔。

原来当年先帝司马绍曾赐过丞相王导一副张昶的字,恰被在旁玩耍的司马兴南所见,那时司马兴南才仅九岁,通过旁听父皇和丞相对字的评论,竟将字迹记了下来!

但此字毕竟是自家长兄庾亮所献,弄不好便伤了庾家自己的体面,庾太后以孩童之言不愿深究,但终究是架不住那群命妇的起哄,最后当场请人去相府将那字求了来,又延请了几位京中书法大家一同前来鉴定。

这两副字虽然风格有异,但毕竟是张昶在不同时期的作品,谁也不敢妄言真伪,于是司马兴南又说了第二句话。

二曰亦见过做此赝品者之他作!

太后宫中的确还有一副张昶的字,不过都知道这是京中一位名家圣手模仿的,堪可乱真。司马兴南由这副仿品看出了下笔手法,断定新字也是同一人所做!

这便好办了,差人去向那圣手一追问,果不其然,正乃其新作,卖于行市后被人精心做了手脚,如同古迹一般无二,却不知怎么碾转落到了国舅手中,献于了太后。

国舅庾亮大怒,将那作伪之人问了严刑,此乃震动京城的一件大案,却也成就了司马兴南鉴迹的大名!

幼时便有此异能,如今的她只会炉火纯青!

司马白面沉如水,冰白瞳中幽光闪烁。

这就有趣了!

红虞郡主的书简不假,敬虚真人也没有理由故意拿个赝品来送人,南康更不会看走眼,那便只有一个可能了——这封天师同意四方贺寿的手谕,本身就是假的!

而且仿的极真,连天师之徒敬虚真人都没看出来异样!

宾客云集成都为天师贺寿,岂不成了闹剧?

是闹剧还是阴谋?

天师范公便眼瞧着无动于衷么?

司马白看着窗外的连绵阴雨,蛛丝马迹中他已闻到了一丝熟悉的味道,那是老对手的风格。

他不禁由衷赞叹道:好大的手笔啊!!

第225章 尊严第249章 满盘皆输第290章 安忍天下人负我主公第175章 平衡不再第90章 献文第96章 君臣争论第146章 小试牛刀第273章 救援第251章 说来谁信第30章 这才是惊天霹雳第98章 推演第253章 獠牙第17章 议兵权第125章 虎落平阳第151章 被围第243章 逆鳞第139章 冲突第262章 上门做客第88章 危机四伏第270章 活着回家第175章 平衡不再第84卷 少女心思第300章 监正第70章 遍数慕容鲜卑,没人有这个本事第291章 安忍胡虏欺我殿下第175章 平衡不再第183章 跋扈客人第116章 君子冢第60章 阳奉阴违,拆台第281章 局势反复第152章 贺兰可敦第53章 关山之固,不堪人心之险(3)第290章 安忍天下人负我主公第278章 干一票大的第66章 还是十六字破敌第113章 九胜第136章 曹氏世传第100章 八胜第201章 兵变第238章 武昌第62章 龙腾第157章 毒第67章 收拾尾巴第145章 证道第146章 小试牛刀第182章 少妇心性第106章 又被训了第100章 八胜第13章 劲敌忽现第88章 危机四伏第142章 买卖第37章 十六字纵横救平郭(1)第56章 五胜第46章 兵锋之盛,难破众志之城(1)第249章 满盘皆输第188章 答谢第45章 天下又出一将星第177章 敢来战否第27章 谁人设毂第267章 只要朝前第98章 推演第48章 兵锋之盛,难破众志之城(3)第254章 我带你找回场子第278章 干一票大的第195章 大机缘第116章 君子冢第309章 一菜一饭第236章 强皇帝之难第258章 筹谋于心第267章 只要朝前第234章 五愿第248章 俱休矣第176章 为什么第20章 夜战第233章 古字第85章 莫非京中有变?第174章 为何怜惜赵国百姓第38章 十六字纵横救平郭(2)第112章 构害第230章 和亲第35章 两面三刀,驱虎吞狼第276章 十四胜第181章 阿虞第223章 你又如此厚待我第316章 十六胜第218章 我刀在手第98章 推演第65章 莽将不莽第16章 一胜第49章 只是看不惯而已第86章 极是,极好第127章 褚妙子第123章 杀你很难吗第38章 十六字纵横救平郭(2)第60章 阳奉阴违,拆台第31章 不祥征兆第195章 大机缘第132章 你是呆的吗第182章 少妇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