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三桂宝藏

到了城南的仓库,此处原是吴三桂大军用来囤放军械的仓库,后来一直被清廷官府用作岳州官库,吴三桂所遗留的大批火器被当作压箱底的东西完好的封存在仓库最下面一层。

康熙十二年十一月,平西王吴三桂在云南起兵叛清后,迅速向湖南推进,十三年正月,其将吴应麒陷岳州。岳州北达武昌,南通长沙,扼长江之险,为兵家重地。康熙遣宁南靖寇大将军多罗顺承郡王勒尔锦率师赴荆州(今湖北江陵)。师至荆州,岳州已失。二十八日,康熙帝因岳州吴军防守坚固,难以进取,又谕尼雅翰部赴江西,会合他部,由袁州(今江西宜春)进攻长沙,夹攻岳州。七月,吴三桂部将杜辉等来犯,清将尚善遣军迎击,并命水师前来会战,于洞庭湖败叛军,杜辉败走。八月,尚善卒于军。清廷命贝勒察尼代安远靖寇大将军,准备进攻岳州。察尼制定方略:舟师入湖,断敌饷道,于岳州城四周,围以木筏,立木桩,列火炮,用小船巡警,长久围困。十二月中,吴军来援,势盛,见水陆戒严,不能飞渡,败回。岳州城内叛军饥馑日甚。十八年正月十八日,吴应麒总兵王度冲、将军陈珀等各以其舟师降。吴应麒收残卒,溃围奔长沙,清军遂收复岳州。.

原来当年岳州一战,清军大败吴三桂收复岳州后,吴应麒溃逃长沙,这些笨重的大炮、火铳等物都遗留在了岳州。吴应麒不想这些火器被清军所用,但仓促间又不能尽毁,只好埋藏在府库的最下一层,上面以石木覆盖,希望又朝一日复克岳州时,吴军还能启出来复用。

清军入城后,贝勒察尼只接收了上层府库的东西,跟着派兵追杀吴应麒,并未深究其他。后来吴应麒兵败自杀,以致这些大炮就成了百年藏品。

洪韵儿和罗大纲、唐正财等人到了府库查看之后,洪韵儿命人挖地三尺,总算找到了这些大炮、火器,其实洪韵儿也不知道具体埋藏的地点,她只是想当年吴应麒仓促撤退,最可能的就是把这些大炮深埋,就想着碰碰运气在吴三桂大军用作仓库的地方挖挖看,没想到还真被她找到了。

被启出来的大炮、火器用粗布、油纸包裹数重,保护得还不错,种类也挺多。有吴三桂仿红夷大炮而造的三千斤神武大将军铁炮二十门,炮身铸有准星、照门,中部有炮耳,与其他大炮相比,口径较大,管壁加厚,并且从炮口至炮尾逐渐增厚,能承受较大膛压,算是明末清初威力最大的火炮。虽然已经过了一百七十多年,但清廷的火器、大炮没有太大的发展,这些大炮也算能用的利器。

除了红夷大炮外,还有五十门佛朗机样式的五百斤火炮,均为铜质,有两种类型:一种名为“流星搏”,腹部为方形;另一种“胜”字号火炮,腹部为圆柱形。其余佛朗机铳、样子怪异的虎蹲炮等等各有数十门,火绳枪、鸟枪、三眼铳等等火器更是有数千支。

更加难得的是,大炮旁还有不少炮弹、地雷放置,虽然内里的红药已经变质不能用,但太平军的火器匠人们发现其中有些炮弹不一样,拆开一看后发现里面用竹管包着红药,这些炮弹竟然是吴三桂仿制明朝的开花弹。

洪韵儿看了之后轻叹一声道:“后世左宗棠出征新疆之时,曾在陕西一处明朝遗留城楼内发现了两百多年前明人所用的开花弹后叹息,使当时有人留心及此,何至岛族纵横海上数十年,挟此傲我,索一解人不得也。”

一旁萧云贵一愣问道:“老左有这么说过么?”

洪韵儿扁扁嘴道:“《左宗棠全集.书信二》上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中说的,尝叹泰西开花炮子及大炮之入中国,自明已然。现在凤翔府城楼尚存有开花孢子二百馀枚,平凉府西城现有大洋炮,上镌万历及总制胡等字,馀皆剥蚀,然则利器之入中土三百馀年矣。使当时有人留心及此,何至岛族纵横海上数十年,挟此傲我,索一解人不得也。”

萧云贵哦了一声,转身问了几个匠人几句话后,回身对洪韵儿摇头道:“是开花弹无疑,但匠人们说这些开花弹威力应该不大,我想也是这样,它里面装的都是黑火药,而且只有四、五寸,也就是只有十一厘米左右,重不过两公斤,若炮弹实心该有五公斤有余,照此计算炮弹内只能容纳不到一公斤的红药,炸不出多少弹片来,甚至一炸两半都有可能,比不上英国人的开花弹。”

洪韵儿哼了一声道:“这些我不大会算,照你说只有提高火药的威力,才能让这种开花弹威力变大咯?”

萧云贵点点头道:“那是当然,口径不便的情况下,内装的火药威力越大,自然爆炸效果约好,杀伤力越大了,一公斤的黑火药和一公斤的tnt,你说谁威力大?”

洪韵儿哦了一声道:“要是能有研究火器的行家里手就好了,军中的这些匠人还是粗浅了些。”

萧云贵摸着下巴道:“我们贵溪银矿的老兄弟中,熟悉火药的人已经比我们两都要厉害了,你可不能强求,不过要是你知道这时代还有什么厉害的玩火器高手,不烦推荐一下,我可以派人去请啊。”

洪韵儿皱眉道:“我只知道写了《演炮图说》的丁拱辰,又名君轸,字淑原,号星南,福建**人,家住**县海滨的陈埭乡岸兜村。始祖赛典赤·瞻思丁,系阿拉伯贵族,入仕元朝,官拜平章政事行省云南之职,丁拱辰是瞻思丁的第十八代孙。据史料记载,他在去年应该受赛尚阿之邀,到广西为清军造炮对付太平军呢。眼下赛尚阿被清廷革职拿问,也不知道他的境况。”

萧云贵哼了一声说道:“这家伙有什么了不起的?”

洪韵儿笑道:“人家在道光十一年就出洋谋生,最远到过阿拉伯半岛,学习过很多西洋科技,最早系统考察了西方火器的使用和构造并研究制造了中国火器。在中国首先进行了蒸汽机、机车和轮船的模型制造。撰写了中国第一部有关蒸汽机、机车和轮船的著作,你说他牛不牛?”

萧云贵张大了嘴巴,半晌才道:“这种人就算不能为我所用,也不能让他在清军那边造炮!我要派人打探他的消息,找到后绑也要绑过来。”

花了三天时间,太平军才把埋藏的大炮、火器启出,同时启出的炮弹、地雷、火药虽然已经受潮变质,但内里结构给太平军的典匠们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萧云贵下令军中典匠开始按着样式研制自己的地雷、开花弹。

现场清理完毕之后,萧云贵贪得无厌,让太平军兵卒们再仔细搜寻现场,就怕遗漏什么,正是萧云贵这种贪心的性格让他发了大财。几个细心的太平军兵卒又发现埋藏地点之下,似乎还有夹层,在挖下去之后,众人发现了一个地下石室,打开石室的石门,秽气散尽之后,萧云贵派了心腹唐二牛带着几个胆大的兵卒点起火把下去。

到了石室之内,只见里面放了十余口铁箱子,唐二牛和几个兵卒上前斩开箱子上生锈的铁锁打开一看,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十口箱子里内竟然堆满了金银珠宝!

当石室洞口外面的萧云贵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马上看了看身边的人,还好只有洪韵儿和自己的亲卫参护在场,罗大纲、唐正财等人都忙着把大炮等火器搬走,已经离开了此处。

萧云贵一时间只觉得唇干舌燥,一颗心几欲跳出腔子,他急忙喝命刚刚伤愈归来的李左车召集西殿所有亲卫牌刀手守住此处,任何人不许靠近,跟着和洪韵儿一起下到石室内察看。

只见这石室内不过十丈见方,十口大箱子全都打开来,一大箱满满的都是玉石、珍珠,又开一箱,却是玛瑙、翡翠之属,没一件不是价值巨万的珍物。洪韵儿俏脸涨得通红,不由得脸上变色,又惊又喜之下,就连呼吸都开始变得急促起来。萧云贵强自镇定,伸手抄到箱子底下,却见下半箱叠满了金砖或银锭,十箱皆是如此。

洪韵儿抓住萧云贵的手臂,有些语无伦次的颤声道:“这、这是所罗门王的宝藏吗?还是我们穿越到了金银岛?还是天父上帝给我们的恩赐?”

萧云贵打了洪韵儿脑门一个爆栗,低声笑骂道:“镇定点,这是吴三桂当年来不及带走留下来的宝藏,现在归我们了,别像个乡巴佬一样,惹人笑话。”

洪韵儿深吸一口气,狠狠的掐了萧云贵腰间一下,瘪瘪嘴道:“你要是镇定,手发什么抖啊?”

其实任谁看到这么大一笔宝藏都很难镇定下来的,萧云贵也是深吸一口气,缓缓低声在洪韵儿耳边说道:“韵儿,有了这笔三桂宝藏,咱们就发达了,可以做很多事了。”

洪韵儿也出神的说道:“是啊,有钱能使鬼推磨啊,我们能做很多事了……”

第489章 万山群岛第673章 让城别走第484章 商业金融第484章 商业金融第95章 明正典刑第661章 继续南下第166章 夜战突围第623章 向东向西第681章 兵谏之忧第14章 领兵突阵第60章 天国十误第457章 士气军心第108章 政教之务第99章 冤冤相报第5章 西王宴客第402章 祸水东引第745章 回家之路第41章 山腰夜战第667章 红十字会第48章 入城寻兄第674章 大军出川第180章 契约精神第597章 攻占炮台第324章 海禁海贸第192章 志在必得第663章 租界乱局第496章 挂万漏一第493章 能屈能伸第113章 出队之议第38章 燕子岭上第231章 投其所好第374章 偶然接触第520章 战后检讨第602章 联洋靖难第221章 虚虚实实第224章 围城入城第401章 连锁反应第462章 聊表心意第316章 妙音储秀第23章 长沙巨富第170章 唯今之计第539章 蹚道跟随第210章 吴淞水战第624章 明战暗战第174章 帮会争霸第422章 逼封万岁第344章 渔人之利第249章 海关顾问第129章 唤醒民魂第564章 引蛇出洞第499章 昔日故友第403章 大案初显第101章 反之而行第173章 拜关二哥第731章 旗鼓相当第730章 也都拥有第631章 被俘之后第356章 一个交代第591章 表明心迹第404章 谁人能信第368章 不动如山第333章 外籍教官第277章 沿途轶事第571章 实现夙愿第261章 通宝和尚第42章 突围下岭第634章 河西务镇第737章 死地则战第443章 传位诏书第409章 好坏之间第48章 入城寻兄第742章 艰难谈判第299章 郡县之制第92章 双王际会第154章 宿命之论第241章 无理要求第79章 一马一獐第376章 十三行街第561章 适合人选第674章 大军出川第99章 冤冤相报第715章 势不在我第682章 雷霆手段第541章 突击任务第104章 出尔反尔第734章 决战开始第7章 为何要反第188章 浣衣溪沙第146章 离京南下第661章 继续南下第94章 两片离愁第62章 主随客便第510章 确认身份第434章 转攻西府第670章 如何自保第680章 名臣来投第146章 离京南下第26章 巨额债务第55章 丽泽风长第747 章 日本倒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