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接舷之战

眼见太平军的大战船开炮后,李新明大吃一惊,想不到太平军大战船的火炮如此凶狠,自己仅靠快蟹船和一些小船是很难拦住太平军水师的,所以他号令快蟹船飞速出阵,脱离舢板、小船的护翼,直冲太平军水师阵中,他打算仗着快蟹船的速度优势,迅速拉近距离,和太平军进行接舷战,抵消太平军大船的火力。

十四艘快蟹船奋勇向前冲去,速度和李新明预料的一样,但他没想到太平军水师将领非常熟悉快蟹船,火炮的提前预射一打一个准,当冲到近前时,李新明才发现只剩下六艘快蟹船突破了太平军的火网,身后的江面上满是燃烧起火沉没的快蟹船只。

江面上太平军水师船队的身影被弥漫的硝烟笼罩,但听得阵内战鼓声震天响了起来,李新明拉着帆缆站在船头望去,跟着大声嘶吼道:“长毛贼的战船来了,准备近身厮杀!”号令发出,船上的水手、水兵们忙碌起来,长矛、斧头、鱼叉、钩索等近战武器都拿了出来,炮手、火枪手、弓弩手们各举远程武器准备发射。

硝烟中,十余艘沙船渐渐露出了身影,这些战船身旁护翼着一些舢板小船。李新明狠狠的吐了口吐沫,他知道太平军出阵的沙船厉害,心中不禁打起鼓来。

沙船是中国古代近海运输的海船中的一种优秀船型,也叫作“防沙平底船”,是中国“四大古船”之一,在唐宋时期,它已经成型,成为我国北边海区、内河航行的主要船只。因其适于在水浅多沙滩的航道上航行,所以被命名沙船。

太平军所驾驶的乃是长江口一带的平底沙船,也是沙船的一种,这种沙船结构独特,方头方尾。俗称方艄,甲板面宽敞,型深小,干舷低;采用大梁拱,使甲板能迅速排浪。有出艄便于安装升降舵,有虚艄便于操纵艄篷。船上装有多桅多帆,航速比较快。舵面积大又能升降,出海时部分舵叶降到船底以下,能增加舵的效应,减少横漂,遇浅水可以把舵升上。沙船底平能坐滩,不怕搁浅。吃水浅,受潮水影响比较小,沙船上多桅多帆,桅高帆高,加上吃水浅,阻力小,能在海上快速航行。适航性能好;载重量大,一般记载说沙船载重量是四千石到六千石,约合五百吨到八百吨。沙船道光年间,全国沙船总数便在万艘以上,而仅上海就有沙船五千艘以上。

李新明等广东水师来到崇明岛后,阵内也有不少沙船助阵,但操控沙船的多是江南水师清军,李新明等福建、广东的水手很不习惯操作。但李新明知道这些沙船的个头和快蟹船不相上下,而且因为不设左右桨橹,腾出了不少船内空间,因此搭载的兵力要比快蟹船多一些,现在自己所率快蟹船只剩六艘,和十余艘沙船接舷一定是败多胜少。

一瞬间李新明便打定主意,号令各船继续飞速突进。仗着快蟹船比沙船快一些的优势,他打算冲进敌阵,搅乱敌阵部署,或许能多拖延些功夫。

很快两边船只在各自船头炮的轰鸣声中靠拢了。甲板上两边的水手、水兵们都是弓弩、火枪、火铳乱发,两边的船舷便都用牛皮、渔网蒙着,上面浇了水防备敌人的弓弩、铅弹,双方密集的弓弩、铅弹打在牛皮和渔网上砰砰作响。

李新明高举利刃大喝:“快划、快划,冲过去!”猛听轰的一声,跟着便是桅杆喀喇折断的响声,回头望时却是自己坐船的主桅中了太平军的一发链弹。链弹就是用锁链将两个比炮膛口径要小的小铁弹串联在一起,发射后一颗炮弹会拖着另一颗炮弹离心甩动飞出去,因此会在风帆上扯出一个大洞,或者把索具撕坏,运气好,甚至能扯断桅杆瘫痪敌舰。

李新明的坐船主桅很不走运的被打断,长帆和主桅落下还压倒了十余人。李新明舔着干涸的嘴唇,恶狠狠的对着两侧桨手大喝道:“不要理会!继续划!”

谁知道桨手才在整齐的号子声中又划了两下,左侧的一排桨手都划不动了,探头望去,只见左侧的一排木桨被太平军抛来的渔网、钩索缠住。李新明的坐船顿时打横过来,船上的人都是差点被摇到了。

李新明见船只失去了最后的前进之力,当即大声喝道:“准备兵刃厮杀!”话音才落,数十根钩索飞了上,两侧各有二十余根钩索钩住船舷,左右两边各有一艘太平军沙船靠拢,上面的太平军水兵们奋力拉着钩索,慢慢拉进两船之间的距离。

李新明冲过去一刀砍断一根钩索,对身旁的水兵们怒喝道:“快点砍断缆索!火枪、弓弩手给老子狠狠的打!炮手,把船头炮横过来!”

话音才落,数枚羽箭飞过,李新明的左臂中了一箭,他痛得蹲下身去,跟着一阵乒乒乓乓的响声大作,数枚铅弹打在李新明身前的船舷上,木屑纷飞。跟着轰的一声,离着李新明所在不过三步远的船舷位置上,木屑、火光飞溅,巨大的冲击力将那里的五名清军水兵当场打得稀烂,却是一枚太平军的炮弹击中这里,船舷上登时出现一个巨大的口子。

两名亲卫过来护住李新明,李新明咬牙拔出羽箭,大声喊道:“不要管我,准备厮杀!”

虽然清军水兵努力用斧头、大刀砍断缆索,船上的火枪手、弓弩手和炮手拼命还击两侧的太平军沙船,但终究寡不敌众,船头炮被一枚炮弹击中顿时滚出数丈远,发烫的炮管带着巨大的惯性滚将过去还压死了两人。

终于两侧太平军的沙船靠拢,太平军的水兵们凶悍的飞跃而来,或是拉着钩索飞身过去,很快李新明坐船的甲板上,两军水兵们厮杀在了一起。

李新明指挥手下殊死抵抗,但终究寡不敌众,又是左右两边都有敌军涌过来,船上的清军水兵不过抵抗了一盏茶时分,便尽数被太平军水军屠戮干净。李新明挥刀据战,众太平军水兵见他身边有多名清军护卫,知道他是个大官,在杀光他身边护卫后,李新明手上中刀,手中利刃跌落,数名水兵一拥而上将他按到,五花大绑了起来。

李新明被按到之后,大声怒骂不止,众太平军水兵占领李新明坐船后,欢声不绝,几名水兵将李新明押到沙船上,一名裹着红头巾身穿短褂水靠的太平军将领呵呵大笑着说道:“你是何人?是个什么官?”

李新明大怒骂道:“你们这伙强盗贼寇、乱臣贼子,不配问老子姓名!”

那太平军水军将领正是赵顺平,他冷哼一声笑骂道:“狗屁!你们这些只知道欺压百姓的狗官,死到临头还耀武扬威,小的们,把他送回去请赏去!”

李新明被绑在桅杆下,放眼望去只见江面上其余五艘快蟹船也纷纷被太平军的沙船、舢板等小船围住,只见一批批裹着红头巾的太平军水军蜂拥而上,慢慢的清军水兵的灰布裹头渐渐都陷落在太平军的红色汪洋之中,一艘艘清军快蟹船上的战旗被降下,继而升起太平军的杏黄旗。后面的清军舢板等小船眼见快蟹船队失利,纷纷掉头逃走,但这些小船多数没有风帆,仅靠桨橹在逆水而上的情况下根本跑不过太平军沙船,被一一追上剿灭。

解决了李新明的这支船队,太平军水师上下欢声雷动,跟着各船纷纷打出红旗,继续朝着三岔口而去,各船之间保持距离均等,前后导船丝毫不乱,大船和小船之间相互掩进,配合得非常娴熟。

李新明在桅杆下目睹了这一切,一股悔恨之意升起,太平军水师绝对不像自己所想的那样不堪一击,他们水战贯熟,丝毫不在广东水师精锐之下,并非是只会打陆战的一伙贼寇。太平军水师直到此刻才出现,连日来看了太平军陆师、水师的战力,李新明绝不相信上海城是太平军攻不下来,而是太平军故意留下来的诱饵。李新明隐隐觉得上海之围就是个圈套,这个精心设计的陷阱专门是为广东水师船队准备的,看来这一定又是伪西王的杰作。

随着李新明的船队覆灭,叶长春这边剩下的船队也遭到了太平军水师的突击。叶长春亲自带人下水凿铁链去了,水下布了三道碗口粗的铁索,叶长春等清军水鬼拼死凿断了两根,但随后就发现自己的船队被太平军的大战船火炮轰得七零八落,太平军的沙船、舢板等小船飞快突进过来,船上的太平军纷纷用渔叉、长刀砍杀水下的清军水鬼,又有数十名太平军水鬼穿着紧身水靠,口含利刃潜到水下来厮杀。

浑浊的江水浪花翻滚,不多时鲜血和尸体纷纷浮了上来,叶长春的尸身也在其中,他虽然杀了三个太平军水兵,但还是被渔叉插中,几名太平军水兵乘机一拥而上要了他的性命。

解决了叶长春的船队后,剩下的清军红单船队暴露在太平军水陆联合的夹击之下,胜负此刻已经很清楚了。

第374章 偶然接触第24章 共享太平第513章 钢铁危机第693章 太平动向第563章 初次冲突第240章 接踵而来第85章 为何哭泣第635章 码头激战第714章 定国是诏第715章 势不在我第433章 大军逼近第521章 稳定战线第276章 与国无关第353章 大事小节第750章 东方之兴第263章 厦门撤兵第256章 钱多人傻第659章 机会来了第277章 沿途轶事第104章 出尔反尔第604章 虎头蛇尾第597章 攻占炮台第549章 全军覆没第747 章 日本倒幕第217章 个个保齐第641章 准备迎敌第629章 静海双塘第160章 欺人太甚第568章 云南会师第365章 其疾如风第91章 难以抉择第455章 如何选择第307章 新政诸事第309章 巨额投资第443章 传位诏书第483章 财政赤字第97章 人无远虑第460章 大势在手第694章 传奇传记第150章 南京城破第685章 竹山恶战第140章 势如破竹第541章 突击任务第389章 要塞陷落第556章 授旗仪式第59章 反客为主第158章 盛陈威仪第72章 心中顾虑第293章 衡州恶战第228章 厦门起义第318章 养心醉语第279章 如何解结第349章 破镜难圆第516章 屹立不倒第700章 逼宫之举第303章 减租减息第579章 若有所思第407章 拉帮结派第403章 大案初显第565章 无字密信第73章 失魂之症第707章 秋后算账第493章 能屈能伸第536章 独当抚局第300章 盛会初始第675章 故人黄鹤第263章 厦门撤兵第714章 定国是诏第740章 是战是和第175章 青浦抗粮第434章 转攻西府第423章 得意忘形第394章 对日合作第383章 家和事兴第691章 最后尝试第73章 失魂之症第329章 合作无间第448章 各怀鬼胎第83章 村坊团练第279章 如何解结第527章 各得所求第518章 虚虚实实第511章 皆大欢喜第418章 不失国体第447章 消息传来第691章 最后尝试第166章 群帮会盟第390章 权力更迭第580章 联军等待第181章 拯危医馆第110章 不成体统第526章 韬光养晦第688章 不言而喻第569章 五华梅花第649章 声南击北第28章 诸将议事第78章 柳庄灵秀第15章 围城打援第666章 不得而知第681章 兵谏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