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探病惊情

暗沉沉的大殿里,几乎已满满跪了一地人。而他们保持这种跪拜的姿势足足有一个时辰了,但是高高在上的君王依然只是沉默地翻看着案上的文书,连眼皮也没抬一下。

没有人敢出声,没有人敢有任何动作,哪怕有人带着一身的内伤、外伤没有治疗,哪怕早巳跪得全身发麻,他们也只能努力保持着恭敬顺服的姿态,等待着君王的处置。

一片静寂中,仿佛等待了足足百年,宁昭的声音,才慢慢响起:「朕飞鸽传令去拦截安乐的军队在路上遭到了一群黑衣人的伏击,他们全都被打晕,剥光了衣服,扔到了官道远处荒凉的地方。因为那一带不许百姓出入,所以一直到搜拿刺客的人从那边经过,才发现他们。在那之后,有人很神奇地通过了皇陵的关卡禁卫,穿着官兵的衣服,混在了军队之中。」

「安乐晕倒之后,忽然烟雾四起,而火把也纷纷熄灭,之后各方将领,令出不一,军队一片混乱,虽然这段时间短得连半炷香都不到,但等到烟散灯明之后,刺客已经不见了,而直到事后朕派出人仔细探查,才在那里发现了好几条地道,不过所有地道口都已做好伪装,黑夜中不细看,根本无法发觉。」

他一字字徐徐说来,语气低沉:「对于这一切,你们有什么要解释的吗?」

众人只是以首叩地,谁也不能发声。

「朕派出人手仔细询问每一个被拦截的士兵,让他们回忆被攻击时的一切细节,不曾漏掉丝毫。根据他们回报敌人使用的招式,以及经过验看他们所受的伤,可以确定,攻击他们的是我们本国的江湖人,虽然他们有心隐藏身分,但武功上的痕迹无法掩饰。这里,就是可以确定的武功、招法,以及擅长这种武功的门派。」宁昭信手丢下一叠纸。

跪拜在众人之首的顶尖高手,颤抖着伸手把纸拾起来,却不敢细看,只是无声地向身后其他人传去。

「浓烟应该是魔数擅用的引。这种东西不过是江湖上的鬼域伎俩,在战场上原本无甚大用。因为再厉害的烟雾,在大范围的战场上,也会很快被风吹散,所以两军交阵,极少用此手段,朕的禁军虽然精锐,却也没有应付的经验,一时之间措手不及。虽然那浓烟很快就散掉了,但是,你们要杀的人,却已不见了。」

宁昭语气也无甚怒气,却让人听得只觉手足冰凉,心胆皆寒。

「左伯伦和其他的分部将领都是军中英才,处变不惊,在如此混乱状况之中,仍然努力保持围困的阵形不乱,但是偏偏士兵们听到无数意义混乱的命令,真正的命令反而无法下达,使得军队不能无法及时应变。据报,这应该是擅长口技的人在模仿各处的将领胡乱发令。」

「他们装成士兵混在军队里,听清楚了各处大小将领们发令的口音,所以等到浓雾一起,灯火一灭,及时四下发令,搅得军队大乱,这等学舌之技,是江湖上下九流的招术,但也有不少门派精此一道,现在我秦国所有擅施此技的门派,也都已记录呈报上来了。」

宁昭信手再抛下一个小本子,又说:「所有火把也查过了,有的是被掌风所熄,有的是被飞沙碎石所熄,还有一些是被暗器熄灭,其中一些比较特殊的暗器已然列名呈录,而擅于使用这些暗器的江湖人物、武林门派,都在这里了。」

他抛下第三份名册,又道:「经过仔细查验,那地道是临时紧急挖出来的,出口就在皇陵旁,能在短短几个时辰内,挡出几条地道,还不惊动地道上的人,这等手段据说非最擅潜踪隐迹、潜行暗探的迷天盟莫属。」

他的目光徐徐巡扫下方众人:「所有的一切线索,都指向我大秦国武林各派,为什么你们没有及时报上来?朕一直以为是楚国的内奸、暗探们动的手,这几日以来,所有的搜查追寻全以此为目标,直到刚才,直到刚才,朕才知道,原来全都错了,出手是本国的江湖人士,追查的目标一错,方法自然更加大错。三天,已经耽误了三天,这三天时间,足够他们所有人远走高飞。」

他的语气里终于透出森森寒意,凛凛杀机:「你们都是顶尖的高手,江湖经验亦极丰富,你们当夜亲身经历一切,就一个也没发觉,这些江湖各派人马吗?」

众皆颤栗不止,俯首叩地。

宁昭森然冷笑:「还是,其实你们早巳与他们勾结……」

「陛下,臣等受陛下天高地厚之恩,怎敢有一丝背离之心,只是,我们这些人,也大多出身武林各派,当日出手的,有些甚至像是师门中人,我们……」

「陛下,都是我们一时糊涂……」

「陛下,臣等只是一时不忍报出师门的名字,又怕自己弄错,变成忘恩负义,出卖师门的小人,陛下……」

宁昭漠然道:「所以你们什么也不说,你们不止是怕师门有祸,也怕连累你们自己,你们以为,只要你们闭上嘴,朕就查不出来了。」他眼中厉厉寒光,摧人肝胆:「你们以为,除了你们,朕手上就没有别的人可用,别的人可问,没有别的人懂得武林奇招、江湖秘技了吗?」

众人全都如牛羊一般俯拜于地,头不敢抬,腰不能直。的确,谁也想不到,宁昭的思绪如此细密,对事件细节的查问如此注意,更不知道,除了他们之外,宁昭手上还有那么多可用之人,而事情的真相,竟又揭穿得这么快。

在所有人忐忑不安,伏地请罪时,宁昭却只觉一种彻骨的疲惫。

原来,人算终究是不如天算的,他千算万算,竟完全算漏了江湖人士。

这也实在不能怪他,江湖人物,草莽称雄,与他这人中帝王,本就不太相干。何况天下也只得一个卫孤辰,其他所谓江湖高手,在武林中称称雄倒罢了,真的上战场,一百个武林好手联合起来,未必打得过三百个久经训练擅于配合的士兵。就算是真把大秦国武林精英全集中起来,正面做战,也肯定是不及禁军精锐的。

可惜的是,江湖上的那些鬼域小人,根本就没打算过正大光明打一仗,他们做的事,甚至连偷袭都算不上,他们只是用不入流的方法,为他们自己争取了半炷香的时间逃命罢了。

真正的两国相争,战场争锋,这些江湖手段,肯定是不值一提,然而,也正是这种下九流的卑劣手段,让他费尽千万心思,押上无数赌注,甚至舍掉生平唯一的挚友,又对纳兰明做出若干妥协之后的计划,就此化为泡影。

而宁昭虽然耳目广布,势力通天,但一直以来,他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卫孤辰的势力、纳兰明的党羽,以及楚国的暗探上,根本没花心思在国内武林门派上,现在临时要去搜寻相关情报信息,捉拿卫孤辰,又谈何容易啊!

宁昭咬咬牙,只觉那如火如沸的仇恨分明在煎熬着他的心。怪不得萧逸要藉济州之局,困举国英雄。果然侠以武犯禁,那些个私设香堂的江湖草莽也是国家一患。原本是想等先平定朝局中一切隐患,除掉前朝的叛党余孽之后,再考虑收草野之武力,现在看来,这一切,都要提前了。

沉重的疲惫感一层层压迫下来,他却努力坐正身体,努力保持平静的神容面对他那待罪的臣下。他是秦国的君王,他没有资格休息,没有资格感到疲俗,没有资格悲伤失落,现在他唯一能做的,只是尽可能挽回曾经的错误。所以他还必须再一次把整件事重新倾听一递,期盼着可以从中找到一丝线索。

「左伯伦。」

「臣在。」跪在一角的左伯伦低声应道。

「把整个变故再说一遍。」

「是,当时臣等已经围住了刺客,刺客已受重创,虽然他一直往前杀过来,虽然军士们纷纷战死,但我们铁桶般围困的阵形一直没有变。我们分成十几层布防,每一道防线一被他突破,就立刻撤到后方,再布一层防,这样,我们的防阵,层层叠叠永无断绝。而几位内廷高手,也一直与他缠斗,令他无法全力突围,我等劲箭强弓,也不断在消耗他的力气,没想到这个时候,公主忽然闯进了战局。」

左伯伦努力不让自己的语气有任何不平和愤怨:「据守护关卡的将领后来回报,公主一直追问陛下的情形,他们不清楚,不敢妄答,公主就一路大喊着皇兄,催马直闯,将士们不敢玷辱公主金玉之体,所以无力阻拦……」

左伯伦一句句说,宁昭只是沉默地听。

他知道所有参与围捕的将士、高手都是敢怒而不敢言,如果没有安乐的忽闯战场,如果不是因为不敢误伤公主,如果不是安乐受伤落马,他们不会军心大乱,阵形散溃,若不是安乐的出现,就算那些江湖人施出下三滥的手法,也未必可以那么顺利地把人救走。

该怪安乐的吧?宁昭黯然地想,然而,如何怪她?

旁人不明白,可是他知道,为什么安乐千里奔丧不辞劳苦地赶回来,旁人不理解,但他清楚,为什么安乐不顾生死地冲向险地。

他把她做筹码送去异国,她却不忍他一人悲苦孤单。

他伤尽她的心,她却在刀光剑影中,不顾安危地四处寻找那负她害她的哥哥。

心头隐隐的痛楚,让他猛然站起。

左伯伦愕然止住叙述,迷茫地抬起头望着他,不知君王将做何处置。

但是,宁昭却连看也没有再看他一眼的大步走出去了。

宁昭迳自往安乐所居的殿阁而去。

自从安乐被送回宫之后,她的殿宇内就有太医不断出出进进,宫里最珍贵的药物流水般的往里送。

虽然在太医们为安乐诊治过后,都一致认为,那刺客险恶的一箭失了准头,并未射中她,安乐只是疲乏过度又兼受惊才晕倒,但宁昭仍不放心,派最好的太医时时看顾,一日三次的为她把脉看诊,调养身子的药也总是最好的。

只是这几日过于忙碌,他竟也没抽出多少时间来看望安乐。直到此刻,心间忽涌起深深的期盼,早些见到他那一母同胞的妹妹,见到那个不论多伤多痛,依然会护他助他为他着想的亲人。

宁昭踏入外殿之时,宫女太监们便已跪了一地。苏良和性德自安乐回宫后就一直随侍在旁,但现在安乐困于床榻,不能像上次那样维护他们,限于礼法,二人也只能留在外殿,算起来,没把他们赶出宫,已经是给大楚国天大的面子了。

此时宁昭进殿,苏良迟疑了一下,见一旁性德已经行下礼去,这才跪拜相见。

宁昭入得殿来,目光只牢牢盯在性德身上。从来不曾见过一个人,哪怕是跪拜于地,却依旧高不可攀,屈膝俯首,于他来说,仅仅只是最简单的礼节,于他的清华高洁并无半点损伤。

宁昭定定望着性德,有关容若身边的人和事,他都调查得无此细致,哪怕一个小小丫环,相关的资料也有两三本,独独这个萧性德,有关他的一切,加起来不到两页。调动所有耳目,用尽所有力气,得来的只有四个字——深不可测。

来历深不可测,本领深不可测,行事深不可测。

宁昭一生聪明果决,料事少有不中,只有对这个人,完全无法看透。

容若,萧若……那个没有本事的君王,何德何能,竟得如此人物赤胆忠心相辅相助。

眼睛无法从性德身上移开,心底却有淡淡的失落,他对这个人的了解少得可怜,但所有的资料都说明了一件事,此人对容若是完完全全,死心场地,忠心不改。想要收为己用,断无可能。

淡淡吩咐了一句「平身」,望着性德从容起身,他轻轻问:「为什么陪伴公主去皇陵?」

性德看起来毕恭毕敬,却偏偏让人感觉到全不在意地答:「公主担忧陛下,所以一意前往。外臣奉命随侍,只得遵从。」

「你们怎么知道宫中的密道?」

「外臣自是不知,是公主打开的密道。」

宁昭眼神冷冷:「你可知道,因为你们闯进战场,放跑了一个刺客?」

「外臣自知莽撞,愿领陛下罪责。」依然是恭敬至极的回应。

宁昭听了冷冷一笑:「其实你们冲不冲进去,也没什么大关系,当时有很多江湖草莽出手助那刺客,朕听下属细报却倒觉得,那些江湖人物配合得太过默契,不同门派的人,怎能如此配合无间,朕倒是怀疑,有一位高人,在暗中指挥全场的行动,你是人中俊杰,也曾亲历当时变乱,不知可看出什么端倪来?」

性德垂眉敛目,中规中矩地答:「外臣当时只知保卫公主,实在无暇他顾。」

宁昭冷笑:「把她保护得昏迷不醒,躺在病床上被送回宫吗?」

性德垂首:「外臣失职,请陛下责罚。」

这样的顺从,这样的柔软,让人一拳打去,只有打中一团棉花的闷气感觉。

宁昭挑挑眉,几乎是有些愤然地说:「好,既然你也知罪,那不……」

「皇兄,全都是我的错,与他无关。」

随着殿内传来的急促叫声,安乐快步冲了出来,几个宫女想要拦她,都被她强力挣开,宫女们对她不敢使力,只得由着她挣脱。

安乐拦到宁昭与性德之间,眼中全是防备:「是我一意孤行,他是下属,不能硬挡,只好由着我,皇兄若要降罪,只管降给我就是。」

宁昭心头微痛,他的妹妹,如今却用如此怀疑和防范的眼神盯着他,以一个如此保护的姿态守在萧性德身前,倒像他是个恶魔,一不小心,就能把那人给吃了一般。只是,他现在,却连怪她的资格都没有。

一个把祖母的葬仪当陷阱,把朋友的生命做诱饵的人,还值得让人相信吗?

她要护着容若的下属,本是理所当然的。

宁昭尽力展开一个微笑:「安乐,你身子还虚,快回去躺着。」

安乐固执地拦在萧性德之前:「皇兄答应我不要怪罪其他人,我就回去。」

宁昭见她脸色苍白,神色憔悴,想她一路赶回来的辛苦劳累,心头终是一软,抬头再看看萧性德,心中也觉甚是无奈。他对萧性德也只是怀疑,一来没有证据,二来也并不是真的十拿九稳,这萧性德又是容若看得极重的人,真把他怎么样了,好不容易同大楚订好的关系,怕也要破裂毁坏了。

见到妹妹如此一意维护,他也得叹口气,笑道:「你若能答应我好好休养,善自珍重,皇兄不怪罪任何人。」

安乐见他在众人面前发了话,心间才稍稍一松,低头道:「我只是受了惊,又有些累,并无大碍,皇兄不必担忧。」

宁昭点点头,还想再宽慰两句,却见安乐已然抬首道:「我休息了几日,已是好了许多,楚王还在等我,我也该动身了……」

宁昭脸上刚刚展露的笑意,也不由微微一僵,眼神深澡凝在自己唯一的妹妹身上。她到底还是不信他的,所以才要立刻动身离开,倒似这大秦国皇宫是虎穴龙潭,多待一日,容若的下属就有杀身之祸一样。

「何必这样急,多歇几天再动身吧!」

安乐平静地摇头,兄长那一瞬间黯然的眼神,已经再也不能触动她了:「皇兄,我现在已经是大楚的王妃了,刚刚行过婚礼,随夫归国,却闹出这么大的事来,怎么好再继续耽误?楚王答应在边境上等我,也不能叫他们那么多人一直等下去,我若不能及时赶回,同他一道回京,这一场迎亲之喜,岂不成了笑话!」

句句说的都是大道理,半点也叫人反驳不得,宁昭也知道要安乐长时间留下是不妥的。本是他自己推出去的妹妹,如何又定要留下,更何况安乐怕迟则生变,他又何尝不怕。这一场联姻牵系着他最深的机心,随安乐陪嫁的人很多都是负有使命的杰出人才,安乐要是迟迟留在秦国不去,他们也就无法名正言顺踏上大楚的土地,进入大楚的宫廷。

然而,这样淡漠的决绝之词一旦真的从安乐口里说出来,却又叫他百感交集,心头悲切。

他慢慢走上前一步,轻轻伸手,把安乐拥入怀中,这完全不顾宫中礼法的真情流露,令得四周诸人纷纷低头,不敢直视,惟恐多看了一眼之后会有莫测之祸。

宁昭的声音极低极柔也极轻:「安乐,还有什么,是我可以为你做的?」

安乐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轻轻道:「我希望在离开之前去看望纳兰玉。」

抚在她发上的手倏然一僵,宁昭不得不用一个深长的呼吸来压抑心头的隐痛,良久,才道:「好!」

纳兰玉回京后一直在相府休养,每天登门拜望探视的人数之不尽,但纳兰明一概让管家出面接待,所有礼物不客气地收下,答以「公子虚弱,不能待客」,就把人全部打发走了。

但安乐毕竟与旁人不同,事先宁昭也派人来传过话了。所以当安乐的车驾停在相府之前时,纳兰明亲自出府相迎。前呼后拥的仪仗、随从虽多,安乐却只带了性德,一直随纳兰明进入相府。

穿过楼台,绕过回廊,很快来到纳兰玉休养之所。

那是一处窗明几净,阳光充足,通风顺畅,四下绿草如茵,百花盛放的极好所在。房内燃著名贵的香料,房外是绿草红花,古树翠竹,还有一溪活水,不知从何而来,蜿蜒流转,绕着假山碎石,建了松竹小桥,间或有鸟鸣鹿走,奇花异兽。小小一处园林,竟如同世外仙境一般悠然美好。便有百般烦忧,处此境地也该尽忘脑后了。

由此可见,为了让独生爱子休养身心,纳兰明颇费了一番心血的。然而,仅仅只是跨入室内,看到纳兰玉第一眼,这人间桃源,便成了穿凿附会,曲意雕琢的虚假之地,徐徐清风www.Qingfo.Cc,灿灿骄阳,也依然无法驱尽这满室让人心头冰冷的寒意。

纳兰玉坐在窗前,不言不动,恍如泥雕木塑。父亲的呼唤,不曾让他转一下头,青梅竹马的安乐,一步步走近,他也恍然末觉。

安乐静静地望着纳兰玉,那个总是白衣灿亮,光华耀眼的美少年,现在沉沉寂寂,只若死人一般。

她轻轻唤:「纳兰玉。」

纳兰玉有些迟钝,有些缓慢地抬头,向前望去,他的眼光漠然地扫过安乐,却没有一刻停留,依旧一寸寸四下扫视,仿佛迷茫地想要寻找那呼唤他的人。

安乐上前,坐到他的身旁,伸手去按他的手,却又微微一颤。

纳兰玉的双手全都包满白布,不留一丝缝隙。

纳兰明在旁低低道:「那天他用手着力在地上拚命爬,伤得厉害。回来的时候,还是不断地尖叫,疯狂地挣扎,最后不得不把他打晕,才能给他上药。开始的几天,他每天都像野兽一样地嚎叫,不停的把自己身上的衣服撕掉,包扎好的伤口他也要毁坏,我不得不让人把他绑起来,直绑了四五天,他安静下来,再不挣扎反抗,才放开的。可是,他就变成现在这样,好像什么也看不见,有的时候可以听到一些动静,又好像并不明白,每天反反覆覆说的,也就是一两句话。」

纵然他久为一国权相,惯见风云变幻,说起爱子惨状,语气也显得沉痛悲苦。

安乐微微颤抖,怔怔望了目光呆滞的纳兰玉良久,眼泪才慢慢一点一点滴落下来,把纳兰玉那包满白布的双手,渐渐染湿了。

是那真诚的泪水,湿透了重重白布,湿润了指尖吗?所以那眼睛再也看不到任何东西,耳朵再也听不清世间万象的少年,如触电般抬起手。他茫然地四下望着,眼睛渐渐有了焦距,然后轻轻伸手,拭在安乐脸旁:「不哭,乖,不要哭。」

那么轻那么轻的声音,却听得大秦国的一代权相全身巨震,眼中流露出无限希望,却让大秦国最高贵美丽的女子一把抓住他的手,满眼都是祈望地看着他:「纳兰玉,你认得我,是不是?」

纳兰玉侧着头,看她良久,然后,轻轻地笑:「不要哭,没有做错了事,不用哭。我做错了,也没有哭呢!」他忽然又愣了一下,想了很久,然后摇摇头,用孩子般软弱无助的眼神望着安乐:「我做错了一件事,可是,我却忘了是什么,你能不能告诉我,你能不能帮我想起来?」

那黑色的眼睛里,满是期待与哀恳:「那是很重要很重要的事,我绝对不可以忘记的,但我就是不记得了,你帮帮我,我做错了什么,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他的声音,轻得仿佛一阵风就可以吹去,他的哀求,软弱悲凉却又迷茫天真。

安乐呆呆望着他,然后全身无力地跪坐下来,她慢慢伏下身,把头枕在纳兰玉的膝上,闭上眼,沉默了一会儿,忍耐着,压抑着,然而,所有的努力都压不下心间那无可名状的痛楚,最终,痛哭失声。

大秦国的公主,如孩子一般无助地放声大哭。忘记了礼法,忘记了身分,忘记了规矩,她只是为人生失去的一切美好,而失声哭泣;她只是为曾经美丽的一切,全部自指间流逝而去,再难挽回的现实,而以眼泪做哀悼。

曾有过的水晶般的岁月,已远得如同一场梦。

梦里有一个美如明珠玉露的孩子,高叫着她的名字,拉着她上树攀石,调皮捣蛋。他们曾跑遍御花园的每一个地方,他们曾戏弄过身旁每一个宫人,他们曾经把每一位老师气得哭笑不得,他们曾被祖母笑容满面的拥在怀中,他们曾让皇兄头疼无比,却又宠溺偏袒。

那青梅竹马,相依长大的少年在哪里?那个父宠君爱,天子骄子的少年在哪里?那个鲜衣怒马,爱射金弹子的少年在哪里?

大秦国公主痛哭不止,而她自小一同长大的好友,却似茫然不知,他又重新恢复成万事不闻,万物不见的状态。

有个美丽的女子在他膝前痛哭,他的眼睛却依旧没有焦距地望着前方,对着空气喃喃提问:「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事?为什么我总也记不起。」

纳兰明终于不忍心再看下去,转身快步离去。

一直沉默着旁观一切的性德至此才慢慢走过来,俯身为纳兰玉把了一会儿脉,又把他的眼皮翻开,细看了几回。

纳兰玉只是一动不动,任他动作,嘴里依然只会喃喃地问那永远也得不到回答的问题。

安乐至此才略略抬头,满是泪痕的脸,带点希冀地望着性德。

可是性德却并没有多看她一眼,也没有对纳兰玉的状况解说一句,复又直起身,也转身出去了。

安乐怔了一会儿,眼中刚刚亮起的光芒复又渐渐黯淡下去,良久,才徐徐低下头,此时竟觉由身至心,都软弱得连哭泣也没有力气了。

第九章 俘虏之苦第六章 暗室之议第二章 定居济州第十一章 秦楚大婚第四章 天下一掷第四章 苦心若何为官记一第二章 开市互贸第四章 人近心远第二章 不变之诺第四章 光明未来第八章 少帝美侍第四章 苏氏侠舞第十章 千金一诺第五章 月下飞仙第八章 金刀奇缘第五章 情利两难第九章 寿宴风云第四章 连番命案第七章 身陷死境第十章 孰生孰死第四章 针锋相对第二章 国破家亡第八章 卫国王宫第六章 新人上任第十章 练武之苦第十章 练武之苦第七章 花月良宵第五章 巧破机关第四章 何府婚宴第九章 意外惊变第七章 绝尘而去第七章 人性之叹征求意见有关更新第一章 大猎之前第四章 战场惊变第一章 整人之术第二章 飞雪之城第十章 一诺之盟第五章 动之以情第五章 抱打不平第一章 君王之道第四章 奇思异行第三章 百口莫辩第六章 苍道之主第六章 惊心动魄第九章 叔侄之间有关小说情节不相连的原因第八章 新人新规第四章 奇思异行第八章 少帝美侍第五章 孰忠孰奸第七章 夺喉一招第七章 神医奇方第七章 少年秦主第十章 异变再生第六章 街头救美第三章 情利两难第四章 修罗之谋第一章 美人一剑第五章 烈焰真情第四章 奇思异行第九章 奇特婚事第二章 长夜不寐第四章 谁是谁非第一章 大猎之前第六章 计防偷窥第三章 漠然神心第九章 奇特婚事第一章 帝王之交第一章 月落雁京第九章 笑闹重围第十章 大难临头第六章 纳兰奇缘第五章 美人钟情第二章 性德遭掳第七章 绝尘而去有关更新第七章 若离再现第八章 刀剑之决对汉武帝的争论第八章 满天秘笈第五章 母子隔心第九章 笑对囹囫第九章 突生异变征求意见第三章 公主凤驾第五章 动之以情第三章 情利两难第四章 情比金坚第八章 离情依依第二章 一月之约第五章 抱打不平第十章 幻梦之论第八章 蒙尘之悟第一章 帝后之会第十章 血腥命案第三章 府衙之会第三章 绝世禀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