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泰苍星

夜空,庄乐的本命星摇摇欲坠,龙歌伸手一捞,强行以先天气将星辰收取。

“给我定!”龙歌背后浮现水星,二星归一,辰星水光越发精纯。

倏地,庄乐本命星爆炸,化作三颗小星围绕龙歌本命星飞旋。如今借助庄乐之力将单独的星辰转化,慢慢具备星宿雏形。而这颗本命星更从斗宫真正跨出,脱离玄武之门直入辰星最核心的范围。

“玄门已过,直入辰星之本,不出意外当可晋升。”水德星君有感,只见北斗星域出现龟蛇玄武之相。

在北方星域,移宫挪位称呼为“龟门蛇道”,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构成龟蛇玄武之形。

最终星辰从蛇头斗宫跳入北方星域的最核心,这种举动又被称呼为“盘武”。

辰元上尊叹道:“如今已入主星,未来我北斗星域多事矣!”龙歌晋升先天,这是某些人所不愿意看到的。恐怕未来在晋升时会有一场大波折,整个北方星域会因此而动荡。

不过龙歌进入主星领域,哪怕辰元上尊再不乐意,也必须按照规矩为他进行洗礼。

龟蛇玄武法相贯通七宫,七位先天神虚影一一浮现,口颂真经礼赞北斗玄武之主。绚烂星光自辰星爆射,吞吐先天水气没入龙歌的“渊门星”。

星光之力积蓄,比龙歌过去这些年所有积累还要多出一倍!

这就是天庭在收束时间线后仍然能稳压异界的本钱。一个完整而循环的神道体系,远比对方那个松散的联盟要强势。

龙歌从容不迫,在诸神为自己礼赞加持时,把室宿之主赐下的先天水气收取,外加庄乐自身以及佐灵龙君的先天明水,三种截然不同的水光纳入龙珠,被龙歌自身的先天真水慢慢融合。

室宿之主冷哼之后却不敢随意插手。刚刚送下先天气,已经引来轩辕一族的不满,再动手的话恐怕就有人来找他麻烦。

真水融合,星辰之光在耀烨后重新隐没,水蓝色的渊门星乖乖在辰星之侧温养,慢慢演化自己的本命星宿。

“这就是移宫挪位?”荀易看着北方诸神虚影,望着空中玄武之相,不自觉看向东方。

水府有北方七宿,木府自然也有东方七宿。以青龙为本,演化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同样有七位先天大神镇守。

“如果星辰挪移是我们修行之本,那么……”荀易一步快出,双手虚抱星空,闭眼呼唤自己的星辰。

青色星辰冉冉升起,飞快吸收天地间逸散的辰星星光。

水灵生木,青星在星光中不断壮大。荀易感觉自身的法力在星光沐浴中充溢而盈动。

开始!荀易心中呐喊,奋力一推,青星从星域边缘划过,流星冲向岁星深处,跨入岁星星域最后一个星宫。

“移星变宫!”青龙精神振奋,盘在荀易身上,端看星辰跨入岁星青龙七宿中的箕宿。

辰星一系有龟门蛇道,岁星这边称呼为角相龙门,岁星一系的星辰挪移又被称呼为“跃龙”。从最后的箕宿一步步来到龙角的角宿,最后天星跳跃东方太岁主星,获取先天元气星光。

星入箕宿,忽忽悠悠间青色罡风吹动,每一道罡风蕴含莫大神能。风吹青星,土石崩落,星河动摇。

在象征青龙旋风的箕宿中,这是诸星最开始的试炼。跨过去,就是真正的星辰,跨不过去,就会被狂风从星宫打飞,重新落入岁星边缘。

神灵的星辰体系,是天庭对所有神明开放的福利。不在乎境界,不在乎身份,只要你的道路符合,只要你开始挪移星辰,你就可以进行尝试。就算没有神职,未来挪移星宫后也可以去做星君。

罡风呼啸,通过星辰打击荀易神魂,荀易咬紧牙关,主动祭起自己的重天世界。

功德神树爆发冲天金光,更有先天五色霞光孕育的天道功德霞云没入星辰。

轰隆隆——

星辰和重天世界融合,两者彼此共鸣一起抵消箕宿之中的罡风。

天界,箕宿之主翻阅手中箕宿星宫的星册:“这小子才仅仅是二重天?哦,快到三重天了。但现在居然就有自己的重天世界。”翻看名讳,箕宿之主皱眉:“荀?荀茂的后人?”箕宿之主沉吟不语,又看到那片金灿灿的功德金光。

光辉中有金钟晃动,古朴道音震荡,伴随春秋之力抵挡罡风。

箕宿之主操控的罡风只有三波,挡过去就可安稳在箕宿中扎根,具备自己的星名,成为漫天星辰中的一员。

“荀茂啊……”箕宿之主有些复杂,荀茂目前的本命星就在角宿,跟他们也算颇有几分交情。

只是因为某些人的干系,他不好主动帮荀易过劫。

但荀易总算争气,借助重天世界之力抵挡三波攻击。箕宿星册上出现荀易的名字。

箕宿之主见状,挥手将一道先天青气投入荀易的星辰。

“一位颇有天资的后进晚辈,我略略多给一些先天气,应该不过分吧?”自言自语,也是在给诸位同伴解释。

东方七宿诸人不置可否,坐看渺渺青气落入星核。

星核被青气笼罩,荀易神魂投入星核感悟天机,此乃天人合一之境。

天道浩瀚,以人心神魂观之,茫茫然间落入一片无垠世界。

白雾漫漫,不见寰宇六合,不知天地八荒。

在这片世界中昏昏欲睡,冥冥之中有自己的星辰之名浮出。

“泰然通达,安神守一。”恍惚间荀易想要叫出自己的星名——泰一。

但猛然心中一震,从那方世界跌落,看到星核之中渐渐成形的神文,果断观想另一个神文将第二个字修改。

“东木苍苍,其德硕华。”荀易在青龙的教导下学习先天神文,目前只学会少数几个字。其中一个字,就是“苍”。

以“苍”取代“一”,只见“泰”和“苍”两个神文飞舞,为荀易定下未来的星名。

古言:“泰”者,通“太”。

取泰一之名,暗指太一,这是要赤裸裸跟天帝叫板啊!

荀易捏了把冷汗,差点就出现大纰漏,就算露出“泰一”星名,也必须是未来羽翼丰满之后。

最终星名确定,星核中浮现“泰苍”二字。

这就是荀易本命星的名字——泰苍星。日后泰苍星挪移七宫跳入主星,荀易也可借此作为自己的神号,建立自己的泰苍世界或者自己的星宿。

青龙对此举很满意:“有名字的星辰和没有名字的散星天差地别,这样一来主神就会先进入星辰编制。在几位大神的星册中留下名讳。”

“泰苍之星,属箕宿宫,司命之神,功德神道,福神一系。天道权限九等。”

这些信息出现在箕宿之主,木德星君以及天庭万星金册上。一式三份,记录荀易的经历。

太明天中的小世界和泰苍星共鸣,不断有星光照入重天世界,更有泰苍星投影作为世界的源能高悬世界天穹。

星光作为能源,南方祝融之门若隐若现,在漫天星光中烨烨生辉。

箕宿之主合上星书,突然又想起一事:“取辰星之光蜕变木属星辰,截然不同的星光岂会这么容易转化?若真如此,古往今来星辰浮沉,岂会只有这几位先天星君?”

箕宿之主察觉不对:“龙歌殿下和荀司命间,单纯以福神之间的感应,这可说不过去。推算荀易和龙歌命数,暗中揣测:“是二人体内的轩辕血统?还是二人另有因缘?”

触碰天机,青光梳理法则,突然闪电划过,紫雾朦朦胧胧消弭一切天机。

箕宿之主面带讶色,旋即一笑:“原来是有人在背后操控?算了,反正司命神在我星宫待不久,随他去了。”

按照荀易目前展现的资质,跳入下一个尾宿星宫应该用不了多久,到时让他那位老哥哥去头疼吧。

箕宿之主闭目养神,接引天宇之中逸散的先天元气帮助箕宿之中的众多星辰之主祭炼。

九天层层演变,太极天从混沌之中抽取元气,经过第八天和第七天化作先天道气,然后在第六天和第五天化作后天星光,最后再将星光散入天地。这是天庭之德,万世不易的大功。

星乃神源,乃天目。群星璀璨,天庭自然稳固。

第三百五十三章英雄魂(第三更!)第八百二十七章赤霄天(十五)第九十一章昭穆庙(第一章,求三江票!)第六百六十七章断时光第九十二章横竹剑(第二更,求三江票)第七百八十五章递奏折第二百一十二章风波起第一百九十五章荀家计第一百六十七章真相出(第二章,求订阅!)第一千零七十三章入帝陵第一百四十九章地神域第一千零五章无衣诀(三)第五十八章解元公第三百五十九章备战时第一千零三十一章造神职第六十八章局中局第一千零九十九章王见王第四百七十六章潇湘雨第五百八十二章炼太乙(三千字大章,第二更)第一千零八十九章战天帝(一)第一百六十一章第二日(二合一大章求月票)第十章文曲神第六百三十六章补天盘第八百五十三章天命者(下)第一百四十六章福神谋(第七更,求月票!)第六百零一章血脉纹第一百一十一章祈雨台第四百七十七章宙光数第二十九章深巷冷第三百六十一章三世生第七百八十二章三军战第一千零七十四章姬令德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青帝台第七百五十四章北蛮国(二)第一千一百零四章第三者(上)第五十四章百年好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青帝台第五百五十六章九天钟第六百七十章史皇氏(第二更!)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过去与永恒(万字大章)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大决战(七)第一千零六章无衣诀(四)第三十八章霉当头第八百六十八章上帝陨(中)第六十九章天之剑第七百五十章牛魔王(续)第六百四十章搬救兵第八百二十五章赤霄天(十三)第三百九十六章通天塔第一千零一十一章无衣诀(九)第三百一十一章定天命第四百一十一章黄熊相第四百一十七章闯三关(第六更,求支持!)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大决战(二)第八百八十五章太白星(一)第二百五十八章下黑手第八百三十四章赤霄天(二十二)第三百七十七章双星战第七百三十五章古纪元第一千零七十四章姬令德第四百二十八章重明鸟(第十六更)第九百七十章万神朝第一百一十四章斩鸣蛇(明日上架求支持!)第九百七十章万神朝第五百零五章柏山毁第四百六十九章福德炉第八百二十五章赤霄天(十三)第六百三十六章补天盘第一千一百零六章资格者第八百四十章借粮食第一千零七十八章见天后第七百一十四章创世纪第七百九十四章军团战(一)第一千一百三十章祭九神第三十九章福临门第一千零八十三章父与子第九百八十章平均值(二合一大章)第六百二十六章大陈国(七)第七百八十二章三军战第八十五章莲花池第四百零一章清波阵第六百八十三章苍生镜(下)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大决战(五)第八十三章通天听请假第四百一十八章成元帝(第七更!)第六百二十三章大陈国(四)第七百四十八章牛魔王(中)第二百九十章辩天神(第三更!)第六百九十五章年节礼第四百三十一章九重狱(第十九更)第三百七十六章五水坛第五百六十二章紫皇剑第一百七十二章龙神出第九百一十九章缙云战(十七)第四十章疫风起第四百四十五章太庙祭(三)第五百八十一章太一道第一百八十四章木之仁(第二更求支持!)第七百六十五章北蛮国(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