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既要又要,诸侯之剑

皇城,大明殿。

这是昔日天子处理奏折之处,也是如今长公主行公事之地,在此处商量,就代表着此乃政事,之后可公之于众的。

幽王一听议事之地在此处,就知对方来势汹汹了。

大明殿内,长公主姬陵光坐于尽头御桌之后,下方左首,天璇正坐在一张太师椅上,对面空着同样的一张椅子,乃是为幽王所留。

至于其他人,即便是位列三公的孟家老家主,也得站着,没了上次议事时的待遇。

而在天璇之下,为首者乃是一高冠博带的中年儒士,一身儒衫和其余官员格格不入,如鹤立鸡群般,和另一边的孟家老家主相对。

打神鞭在其他人手中也许没什么作用,但若是放在特定的某人手上,就能对神属道途的修行者造成巨大的威胁,尤其是那些原主隶属于天庭的道果。

太史令萧秩为何敢和三公之一的孟家家主相对,因为他也是四品,且他还代表着太学祭酒。

幽王能把握要点,天璇也不逞多让,道明了姜氏主家的行为,反将其打为作乱之辈。主家没了大义,自然是由分家上位,幽王的说法不攻自破。

是以,尽管万分不赞同,幽王还是强行按捺住心中的怒火,道:“既是如此,就让姜氏回来吧。”

一开口就是攻击性十足,并且直指关键,一时间气氛都开始活跃起来了。

幽王的脸色逐渐沉了下来,有心反对,却也知晓已是无力回天。

天璇拿出证据来,幽王还可单方面的否定证据,可她现在拿出威胁来,再否定也无法改变姜氏主家的威胁。

“本宫的话说完了,有关姜氏回返神都,谁赞成,谁反对?”

“臣林奇然附议。”

“见到萧秩师弟表态后才附议,”朱晦庵摇头轻叹,“老师,我经营多年,可论及名望到底还是不如你啊。”

如是一来,在场的朝臣有大半附议,其中甚至还有太卜令和太宰令这两位姬氏中人。

“但我不会输给你的,老师。”

因为姜氏家主就是另一三品,还是共掌江山的姜氏之主。

奈何——

偏偏无论是幽王还是土伯,都不可能因为无法阻止天璇就直接跑去梁州参战。他们依旧还是要提防着天璇对阴律司下手···不对,还要提防太学。

杨言出宫后第一时间就来到了此处,熟门熟路地入了宅邸,行到后花园内。

幽王大步上前,直接坐到对方的太师椅上,面色已是不见先前的颓意,而是一片冷肃。

而在或明或暗的目光注视下,萧秩终于走到中央,行礼,朗声道:“臣萧秩代传家师之意,赞成姜氏新任家主姜离晋司空之位。”

然而天璇却是镇定依旧,无瑕如玉的手指在扶手上轻轻点着,淡笑道:“是啊,犯上作乱之人,岂能做主?姜氏主家暗中回返九州,串联佛国,背弃社稷,幸有分家姜离深明大义,不与主家同流合污,统合分家各脉,行拨乱反正之举。”

并且这发难理由之合适,连让孟家的老家主孟钧也不得不暗赞一声精彩。

原先他认定姜氏主家是一群丧家之犬,没了三品,连赭鞭和神农鼎也没了,不足为虑,没想到这姜氏主家不声不响就整了个大活。

别说是其他人了,幽王都有些动心了。

孟家的老家主孟钧,同时也是三公中的司徒眼见此景,知晓已是无法阻止,也随后道:“老臣孟钧,附议。”

说话之时,幽王别有深意地看向天璇,这分家说的是姜氏,也未尝没有指公孙家的意思。

姜离眼中剑意流转,一道剑光在手中缓缓凝现,带着法天法地之剑意,合人之心,向着脚下的神像落下。

无论是【一尺之捶】还是这【天下三剑】,都是足以受用一生的神通。

姜离摇着头,接收着诸侯之剑的信息。

可以,这很庄子。

身边的大太监立即就去拟好旨意,然后一路通传。

不过有赭鞭在,姜离倒是不担心品级不够,若是天下三剑有用,他完全可以用赭鞭临时提升品级。

有太学祭酒站在天璇那边,就相当于两位三品联手,其余朝臣皆是低眉垂目,一副泥塑的模样,不敢出头和天璇唱对台戏。

无论实际如何,至少姬氏和姜氏明面上还是盟友,什么矛盾,不存在的。

不过,还是有不少人未站出,观察着太史令萧秩的举动。

······

······

【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此剑一用,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

话音落下,就有人站出,朗声道:“姜家主年少有为,以弱冠之年执掌鼎湖派摇光破军之位,还为朝廷几番立功,臣之恩师曾与姜家主会过一面,惊叹此乃人中之龙,非池中之物。有关姜氏回都,姜家主担任司空之事,臣杨言附议。”

一个经营多年,一个却是一直在太学中静做学问,调教弟子,平日里连太学都不出,朝会都不上,但名望的差距依旧还是如此悬殊。

在这一刻,幽王就是姜氏的铁杆盟友,一心为姜氏稳定出心出力。

左右两边各种目光纷纷落向幽王,坐着的天璇亦是看来,笑道:“幽王殿下来了,本宫正想派人请殿下呢。”

一边想着,诸侯之剑的信息···或者说剑意,已是完全接纳。

“老师。”

“本王听说,姜氏那些犯上的分家想要回返神都?”

见到代表太学祭酒的萧秩出列,其余人立即齐声道:“臣附议。”

朝中三公九卿中,以奉常,也即是太常最为特别,因为此职乃是由太学祭酒兼任,乃是唯二的三品。虽为九卿,但话语权还在一般的三公之上,也就只有担任司空的姜氏家主算是高他一头。

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要说。

且如今土伯正在和天君合作,若是计划顺利的话······

他都晋升四品了,天下三剑这五品神通算是有点过时了。

一个中年儒士正在花园小亭里阅览书籍,闲看春光。

在场朝臣中,太卜令、太祝令、太宰令皆是姬氏之人,还有新任的宗正,自然也是姬氏的宿老。天璇这一言道出,哪怕是反感姜氏的姬氏顽固派,也开始动心了。

“收回前言,庄周神通,永不过时。”

幽王脸色丕变。

若有三品大战,阴律司八成是保不住了。

直接把分家定性为犯上作乱,就可绝了姜离晋位的可能。至于姬氏和姜氏主家那如水火不容的矛盾······

“如今姜离正在梁州讨伐太平教,太平教之乱平定之后,便可让姜离以姜氏家主的身份与宗室重新立约,将彼辈逆党驱逐出姜氏。如此一来,今后宗室也不需要因昔日之誓而束手束脚了。”

“杨言,晦庵先生的学生······”都是够资格参与朝会的熟人,对于各自的底细就相当清楚,杨言刚说完,就有人想到了那位曾经担任太学五经博士的朱晦庵。

且宫中的消息,很快就在神都传开了,其中也包括神都上城区的一处宅邸。

朝中也不是所有人都和姜离对立,还是有不少人中立的。朱晦庵在这些朝臣中具有极高的名望,他一旦表态,当即就有人景从。

心中闪过这样的念头,幽王淡淡说道:“证据呢?若无确凿证据,本王可不能容忍对姜氏的污蔑。”

“佛国文殊大士在出家前乃姜氏之人,日前他巧施手段,从玉虚观里窃走了打神鞭。”

之后长公主就拍板宣布,姜氏新任家主晋三公之位,享开府之权,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天璇不光是想要拦住阴律司,司空之位她也同样要替姜离拿到,可谓是既要还要,贪心异常。

朱晦庵叹息之后,又垂下目光,脸上的神色逐渐转淡。

杨言上前行礼,并将大明殿所发生之事详细说了,最后着重提到了朝臣们的反应。

天璇看着幽王变化的脸色,轻轻拍了拍手,向着聚集在此处的衮衮诸公道:“此事本是宗室和姜氏的私事,但到底是涉及到三公之位,本宫以为,还是需要听一下诸公的意见才是。”

不过随着幽王到来,气氛开始有了活跃的苗头。

晋位三公,享王爵之位,获开府之权,可以自己征辟官员,在战国之时,这便是诸侯。姜离得此权力地位,才有了施展诸侯之剑的基本,也是因为这个道果神通出现变化,让姜离第一时间知晓了神都那边事成了。

在场之人中,可是有不少和朱晦庵有着深厚交情,甚至还有人曾在朱晦庵门下进学过。

直到道果圆满,晋升四品,姜离都一直没能用出其余两剑,直到现在。

这是作为对立方的天璇给出的提议,姬氏也许能得利,但天璇和姜离肯定获益更大。

太常之下,设六令,协助太常主管社稷之礼仪、祭祀。此方面对于大周朝局影响不大,但对于皇室却是重中之重。是以太卜、太宰、太祝三职皆是由姬氏之人担任,直接插手。

开府之权在大周,乃是是实打实的王爵待遇。至于那后面的三件套,更是王爵都不能享有的待遇,这本身就是对臣权追赶皇权的一种体现,大周开朝以来唯有姜氏家主能拥有。

哪怕是晋升了四品,姜离都依旧觉得难以看透庄周之境界,他能够悟出《皇极经世书》,也有过半是仰仗从道果中得来的大宗师智慧。

杨言打出了朱晦庵的招牌,立即就引起了不少人的想法。

一开口,幽王就给分家定了性,冷声道:“姜氏主家只是迁出了神都,可没亡呢,什么时候轮得到分家来做主了?”

虽然姬氏和公孙家不分什么主次,但两方负责方面早就做出了区分,公孙家可没有插手朝政的权力。

幽王见到此人,心中已是微沉。

诸侯之剑,知人用人,以此心灵意志法天,法地,用人,剑出则万民顺服,乃以天地之势安人之意。

“有此能人,实乃我朝大幸。本宫有此佳徒,实乃本宫之福。”

“臣于安附议。”

姜离感应着道果中传出的信息,心中略有所动:‘事成了。’

一个天璇,就算是出手,有土伯在,也可保证无恙,可若是再加上一个太学祭酒墨夷陵······

土伯可能实力高深,能够挡住两位三品战力的攻势,阴律司却是不行。

而太史、太乐则是由太学祭酒的学生担任,至于太医令,相对而言不关键,择医术上乘者担任。

幽王很不想相信这是姜氏主家做的,但他不得不防。

‘就是有点太迟了啊。’

‘与其另外找一个盟友掣肘自身,倒不如彻底破开苍天之誓。’

庄周道果中的天下三剑,姜离一直只能用庶人剑,因其为庶人,而不得天子、诸侯之意。

但他还是强行将这心思给按了下来。

庄周道果的这个神通之意,可用于治国安民,亦可以此化用于剑,行顺人之事。如何使用,存乎一心,而非固用于某处。

······

前后有数人行出,果断附议,皆是深受朱晦庵恩惠之人,或是其学生,或是其好友。

天璇同样是声音淡淡,但道出的话语却是让幽王的心猛地一沉,“打神鞭的能力,他人也许不知,幽王你不会不知道吧?还是说你相信文殊窃走打神鞭只是为了拿去赏玩?”

天璇慢条斯理地说着,话语中所含的信息让不少人为之动意。

说完,他便起身拂袖而去。

理论上来讲,太史令和太乐令是可由太学祭酒自行挑选的,但实际上······为了表明太学并非真正游离于朝堂之外,太史令和太乐令,由太学的两位四品强者担任。

‘太史令萧秩,太学这一次又站在了天璇那一边······’

修改誓约,铲除姜氏主家,剩余的分家就只是一些小人物罢了,也就只有姜离算是一个人物。

万千的香火念力皆在剑下缓缓凝滞,属于黄天的信仰之力在剑光的贯穿下逐渐褪去了庞杂的念头。

“倒也免得我用天遁剑法一一斩除了。”

443.第429章 我要你助我修行480.第466章 接二连三,镜转人离第50章 拿来吧第119章 乍起乍落的激战第157章 大周江山比泰山还稳第699章 论道第594章 发宏愿,立誓言第124章 繁花依旧370.第359章 又一个假死的200.第197章 九天雷霆第123章 难言之愁第69章 针锋相对566.第547章 激战,反水第697章 嫂嫂,你把嘴巴张开第15章 岿然不动第144章 师弟何故发笑563.第544章 反噬咒术,偏门之法194.第191章 败杀灵官,剑贯罗刹546.第529章 无字天书,不能做小308.第300章 洞天福地523.第507章 师徒交锋,兄弟试探365.第354章 狗咬吕洞宾?277.第272章 神都五重376.第365章 帝遇凶徒第661章 张指玄死,真空家乡247.第242章 天仙道果第165章 那伽龙王241.第236章 论剑之前362.第351章 一步先,步步先201.第198章 希望和失望第645章 真假电母,瞒天过海状态不佳第591章 英雄惜英雄419.第407章 疑似卧底522.第506章 好像我来的不是时候第580章 双面四臂,形坟大成?第637章 大灾之后有大疫,一切的源头538.第521章 人念堕天,诈退五道第129章 主家来了第107章 黄巾力士466.第452章 先声夺人201.第198章 希望和失望310.第302章 人参果树361.第350章 轮椅漂移第25章 拿捏第710章 怎么还不打起来第649章 转掌灭雷神,一气化三皇514.第498章 蚩尤之相,四面黄帝第139章 狠538.第521章 人念堕天,诈退五道271.第266章 剑碎321.第313章 殒命第4章 半步无敌神功第184章 以诚待人377.第366章 加速时光220.第217章 八部天龙广力菩萨370.第359章 又一个假死的346.第336章 天相变化上一章求月票措辞有点不当,重发一次吧第21章 前因后果第581章 他在演我?297.第290章 昆虚气刃,瞬息刺杀540.第523章 正法眼藏,借假修真第693章 正经人果然不写日记407.第395章 三法合一374.第363章 问路石开阳第26章 修行之路,道阻且长第51章 九品圆满525.第509章 兄友弟恭,此剑何名第119章 乍起乍落的激战第3章 鼎湖派第663章 回转神都,申侯再出274.第269章 三圣母第646章 后手354.第344章 天子之礼427.第415章 幽城201.第198章 希望和失望568.第549章 剑贯首级,炎黄之体220.第217章 八部天龙广力菩萨第124章 繁花依旧第159章 阴律司,夜游神第169章 不干人事太平教第80章 你拿什么和我斗384.第373章 佛国东行第696章 事后第634章 天生邪恶的姜氏一族第17章 艺术就是爆炸第48章 拦截曹玄德第122章 风满楼第45章 黄帝六相553.第535章 如宰家畜第164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19章 秘地199.第196章 撒豆成兵504.第488章 易天绝剑,齐物与一545.第528章 巫咸登台,太平杀意第49章 所向无敌第20章 赭鞭569.第550章 鬼门关降临233.第229章 师宝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