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三章 千岩烽火连沧海(续二)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时世行》唐代:杜荀鹤

——我是分割线——

脏腻的看不出本来颜色的案子散落的盐水毛豆、煮花生壳子,还有淡得不知道滋味的无限量茶汤,成为了这些喜欢高谈阔论的年轻士子们,指点江山品评时事最好的助兴之物。

而混迹在他们之中的新任宣教科见习采风员韦庄,也在心情复杂的暗自苦笑着聆听他们的言谈举止。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有充当这般角色的这么一天。

只有亲身领教之后他才知道,如今的太平军其实并不缺人,也从不轻授任官职,哪怕是最底层的吏目、吏员之属;因此想要靠三寸不烂之舌的辩才和口风,或是些许旧日的文名、口碑,闻达重用于上就是一种奢望。

任何想要有所上进的人事,都要么沉下身去从最底层的实务开始积累资历;要么就自凭才具去参加三六九等的分级考试,然后通过后续的修造和实习,才有机会得到一个正式的职位。

因此,已经有一些士子在未能一夜之间就闻达一时,或是出人头地的各种失望之下,既不愿意沉下身去与那些愚钝、蠢笨的泥腿子打交道,也不想一遍遍的重新考试和修造下去,就这么相继不告而别去了。

而韦庄自己则是一个比较少见的特例,因为他早年在京的一些著作,居然在大都督那儿被提及过,然后又有已经小有身份和地位的故交韩偓为担保,这才获得了这个见习职位。

既然是见习职位,那就意味着他并没有正式薪俸,但可以拿到一定数额补贴的实物福利和少许铜钱。任务就是整天混迹在这些士子当中,聆听他们心声和舆情所向,并且定期上报一些热门话题和日常状态。

然而,相比在这里形同混日子的韦庄,他的另一位老友杜荀鹤显然走得更远更激进一些。他居然报名参加了那个让人闻风丧胆的镇反会下,其中一个新派“三支队”小组的随行文书名额。

这可不是什么名声在外的好职事,在传闻当中更是手上沾满了血腥,乃至一不小心就有丢掉性命之虞的凶险所在。因此,韦庄并不是没有劝过这位老友,稍加审慎和周顾一些。

但是一贯表现的颇为洒脱和与苦为乐的杜荀鹤,这一次却是回应的十分果决;“正因为世间多有非闻,我才想亲眼看上一看,这太平军治下行事是否言称始终如一呼!若能够为生民立命故,就算杀人如秦武安亦得其颂否?”

而在金州西乡城外的拉练野营中,许多年轻的士卒正在满身汗水接受新的战法操练,大多数用棉布和碎绒缝制的制式夹袄,很快就被脱到一边去,而在踩成一片泥泞的薄薄雪地里,露出仅作细麻单衣的腱子肉上身来。

而负责领操的队副符存,亦是手中抓持着一块制式的团牌,做出个上下翻飞、左右突走,前后挡格的流畅动作,就像是把这件平凡无奇的事物给玩出花来了。

很难想象一年多前他还是一心想要讨贼建功的官军小校,现在已经是像模像样的一名太平军士了。他也因为这个缘故改名为符存审,取善存而审身之意,算是与过往彻底割裂和摆脱了去。

这些日子以来,虽然在太平大都督府八军六防区的基础上,总体军额并没有增加多少,但是除了军费资粮以外相应的投入却是连年下来翻了好几番了。

比如随着江西东南部和山(南)东(道)、峡江各州的陆续平定,以及地方改造和肃清工作的大半数进入收尾阶段,作为太平军主力的一到六军序,也再度随着陆续回归的编制而变得齐装满员起来。

其中,又有大量经过初步战阵锻炼和考察的附从武装,被收编改造后分别以补充兵员的形式,(老弱伤病)充入了各地的新屯庄,或是(年轻丁壮)异地编遣入二三线的守备团、护场队。

但是最大的投入则是太平八军为首,主力部队的换装和战术强化;比如除了特殊情况的水军和骑兵之外,其他六个军序都要确保六到八成的以上的披甲率,其中至少一半以上的铁甲(鳞甲、锁子甲、圈条甲乃至锻钢护胸)。

此外,因为这些年养殖业和畜牧业的积累,再加上太平军征战中的罗括所得,每年大概可以出栏一万多头可供骑乘用途的大型牲畜,再加上搜购民间散养的部分,确保六个军序实现至少三成的骡马化,三成的步卒骑乘化。

然后是火器上的装备,每个军至少要维持一支独立配属的火器部队(掷弹手/掷弹兵),约占总体军额的十分之一强。于是这样下,各种地方花费和投入就水涨船高上去了。

当然了,因为这些部队大部分都散布在各个地方,相应的换装和编练工作,也只能是按照距离远近和轻重缓急的需要,来编制逐批轮替进行的日程表。

其中最为优先接受编练和换装的序列,既不是大后方驻守的预备/机动部队,也不是正处一线备敌的展占序列;而是定期从前沿轮换下来修整的二线部队。

因此如今作为一名太平军的新补士卒,甫入补充营中第一阶段,就是使用长矛列阵和行军、应敌的基本训练;在这个阶段若有表现不合格的,就会给淘汰回乡里、屯庄、工场去。

然后,再根据其中新卒的具体表现和特长所在,初步选拔出既能阵列而战,也能适应小团体格击缠斗的刀牌手,或又是多种阵列急射、漫射、攒射的弓弩手。

只有这个时候,他们才能称得上是一名合格的太平新卒。而后在这个基础上,又有更多新的进阶和发展方向。

比如善于骑乘者可以编入马队,参加骑乘作战的基本训练;以决定他们究竟是骑上战马成为一名冲锋陷阵的骑兵,还是骑着骡马机动再阵列而战的骑乘步卒。

善于浮水游泳者,一般都会被接受水军的优先条件,以选出其中能够长期适应操船和水面活动的人员,然后再进行水战跳帮、登岸强袭或是武装横渡的基本训练。

又有身材低矮却擅长山地攀越,不畏崎岖的士卒,就会被编入到屈指可数的几个山兵营中,以接受强化障碍翻越的行军和进击训练,借助器械的山地穿梭拉练,乃至是相应山地环境和特殊装备的对抗操演。

而以身腰臂力健长者,则可以申请加入到投火队的训练当中去,学会简单的望风断距手段,以最终成为一名令人敬仰的掷弹手,乃至是正式的掷弹兵、老掷弹兵、掷弹士。

而今他们又多了一个新的选择。那些身手灵活而意志坚定者,将被配发给三眼铳到发火短铳在内新式火器,以获得远异于弓弩的平射杀伤能力。

至于想要成为的样子队(远程投射器械)的成员,则要求更高,除了要有足够的力气和勇气之外,还要有简单数算、识字的底子,才能学会战阵观瞄测绘的手段。

而作为其中进阶的弩炮士和组头、匠师,甚至还要能够掌握简单修理维护的手段,能够就地取材以备战场不时之需。因此,在军中这些区别和分野也被称为“新三阶、老三阶、火器又三阶”,而成为新进士卒们努力奋斗的方向。

——我是分割线——

而在渝州西北与泸州交境的合江口,沿着江岸和山壁之间新构筑起来的土木结构军寨上,赫然飘摇着太平军的鲲鹏纹青旗。

而顺着有限敞开的军寨大门,蜿蜒在道路上推着小车、背着筐篓,或是河面上络绎往来撑着船只的人群,俨然成为时下的一道独特风景。而他们运来的物产固然是五花八门,但是装载回去的东西却是统一的灰白颗粒。

道理也很简单,因为眼下的剑南道境内,无论是东川还是西川之地的使命百姓,都已经久苦于缺盐造成的淡食之日了。而早前峡江道的动乱,导致来自渝、万各州境内的供盐断绝了很长一段时间。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相对于还未得到大规模开发的荣州公井县(今自贡市),渝州所孔厄的巴东地区才是巴蜀之间,乃至黔中所在的云贵之地,最为重要的内陆盐业产地了,历史甚至可以上溯到数千年前的巴国时代。

光是贞元以来朝廷直接设立的大昌监(在今巫溪县)、永安监(在今奉节县)、涂监(在今忠县)、渔阳监(在今万州区长滩井)、云安县监(今云阳县);就有大小上百口的盐井和盐泉。还不计民间自凿自煮的私井、私坑、山穴。

所以在太平军和官军停战保持对峙之势还没过多久,就已然有人主动冒险越界投入境内来欲行那买盐之事了。接下来的事情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作为恢复地方生产兼带自济自强、自力更生的创收手段,江陵方面很快就通过峡江五州沿岸,刚刚建设完成的壁板信号塔,批准了当地新设立的屯庄优先重建盐井工坊,而开放销售创收的请求,并且随船派来了相应商椎局的工作小组。

同船运过来的还有产自峡州(湖北宜昌)夷陵县的石炭,作为后续开采和煮盐的廉价替代手段;毕竟当地凿卤煮盐的历史悠久,而所用柴薪都是采自附近的山林,长此以往对于植被、水土破坏很大。

后世明清时的巴东盐业,不敌有火井(天然气)煮盐的自贡衰败下来,也是因为林带山林破坏严重,而越伐越远逐渐采无可采,成本益增不止的恶果和缘故。

而作为近水楼台的夷陵县,不但发现了可以浅层露天开采的石炭矿山,还有伴随着石炭探寻过程当中,所找到产出甚大的石墨坑和硅砂坑,乃至是富磷矿的板结岩层。

这样又带来一个偌大的好处,太平军不用再千里迢迢的从外海输运鸟粪石,而可以将肥田粉普及到更多内陆沿江安置的屯田所和编管区去了。甚至是进一步加工成为火柴、底火等化学制品。

而在其中远去泸州境内的一艘平板大船之上,被人挂念过的林深河也被风吹日晒得脸色焌黑,露在满是尘土旧衣袍外的手脚粗裂,就活像是一个地道往来峡江之间的行脚商人。

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探查荣州公井县内的盐产情况,并且对其作出相应产能和破坏成本的评估。而在这一切的背后,则还有太平军对于剑南之地的经济渗透和掠夺的潜在需要。

而早在他之前出发的,则是那些受过简单操练的屈从行旧部们;他们籍着这些贩盐之人的掩护,已经带着作为硬通货的帛布和盐,去招揽那些散于山林久苦于朝廷和官府的人手了。

第1013章 征师屯广武(中第三百四十章 生民何计乐樵苏第629章 共喜甘棠有新咏(下)第二百七十一章 招远第一百一十一章 柘林第710章 走马为君西击胡第五百一十五章 荆蜀相接气原通第六百零八章 林间立马罗千骑(下第三百九十章 伏帜草中低(下第647章 坐将文教镇藩维,第736章 长安少年无远图(中第970章 征衣卷天霜(续第三百三十二章 等闲平地起波澜(下第652章 花满东南圣主知第四章,还是活着第五百五十九章 中国浸强胡浸灭(续 章节又弄反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兴起5第四百三十二章 三边近日往来通(续二第三百一十八章 纠纠凶难当(下第1046章 雁行缘石径(续二第三百九十二章 柳营时把阵图看第769章 问之耆老何代人(续二第938章 杀气凌穹苍第895章 羽书速惊电第四百五十七章 鸣鼓兴士卒第742章 为君一行摧万人(下第1038章 使者遥相望(中第1036章 天子按剑怒(续二第二百零四章 南天4第八十九章 犹疑第1034章 天子按剑怒(下第737章 长安少年无远图(下第四百八十七章 朝市相逢策治安第一百四十四章 遭遇(下第五十九章 阴云第五百一十九章 尽是将军镇抚功第六百二十七章 共喜甘棠有新咏(中)第三百二十三章 表里两相知(续二第五百零十一章 峡江试险眼初开第四十五章 心思(四)第五百二十九章 古来治理初无别(续四第730章 传道单于夜犹战。第三百九十四章 柳营时把阵图看(下第829章 愿为忠臣安可得(续二)第942章 杀气凌穹苍(续二第814章 乃知兵者是凶器(续二第四百九十章 朝市相逢策治安(续第810章 乃知兵者是凶器第三百四十四章 岂信长江有逆流第二百八十五章 绿杨悄悄香尘灭(中第一百二十九章 异心第920章 按剑心飞扬(下)第907章 虎竹救边急(中第五百零四章 将军仗节镇巴邱第五百一十八章 荆蜀相接气原通(续第829章 愿为忠臣安可得(续二)第768章 问之耆老何代人(续第680章 遥想万家开户外(下)第818章 请君莫奏前朝曲(续第二百四十九章 意恐5第644章 自爱此身居乐土(下)第五百六十四章 中国浸强胡浸灭(续六第四十九章 后续4第五百九十三章 嗟尔戎人莫惨然(续二第三百二章 后事尚维艰(中第五百七十章 千岩烽火连沧海(中)第1058章 旌甲被胡霜(中)第二十二章 升职?(中)第654章 花满东南圣主知(下第二十二章 升职?(中)第767章 问之耆老何代人(下第720章 此时顾恩宁顾身第671章 马嘶深竹闲宜贵(续)第972章 挥刃斩楼兰第1012章 征师屯广武第二百二十七章 惊雷4第1030章 虏阵精且强(续第一百二十二章 各般心思二第三百一十八章 纠纠凶难当(下第三百九十七章 铁骑拥尘红(下)第一百六十九章 无题第1052章 箫鼓流汉思第三百五十六章 红旗捲日鏖水战(下第二十五章 变化(中)第一百零五章 盘底第二百五十六章 峥嵘第六十章 阴云二第六百零六章 林间立马罗千骑第七十九章 破后第五百七十三章 千岩烽火连沧海(续二)第989章 种落自奔亡(下)第673章 会作王门曳裾客,第1044章 雁行缘石径(下第五百六十五章 中国浸强胡浸灭(续七第1054章 箫鼓流汉思(下)第811章 乃知兵者是凶器(中第753章 秦王筑城何太愚(续第四百九十八章 啸旅乘明发(下第728章 遥闻鼙鼓动地来(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