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四章 南国春光岂再游(续)

“这可不是理由。。一切去留升黜都该有体制因循,亦有大都督上心定夺,而不该是我辈妄自猜测和揣摩。。更不可成为串联结党而私相授予之物。。”

樊绰最后还是摇摇头道。

”你们还是退下吧,不然下一次就是在王总监那儿说明情形了。。“

待到这些人都相继失望离去之后。

“彼辈的那点心思和算计,还真是昭然若市了”

为了避嫌而往来渐少的老友丘宦,也从幕后隔断走了出来道。

“这段时间里他们可真是活跃的很那,只怕是陆、皮、刘那边,能找的人都找过了吧。。最后来找到这儿来,也不过是欺你君子以方尔”

”这些站在台面上的跳梁之辈倒是无足惧矣。我更在意的是站在幕后推动的人手,这种蛊惑人心之言,怕不是等闲之辈能够鼓捣出来的。。”

樊绰却是微微摇头叹息道。

“一旦令其挑起纷争之后,可能还会蛊惑和打动一些心思不是那么坚定的潜在人群,为之鼓噪和张目了。。。”

“这么说泽恭想要怎么做,提点和警告一二么。。”

丘宦却是皱眉道。

“不需要,只须让属下的人做好自己的本分,顺便观察一下那些是想要乘势牟利,那些才是坚持本心用心做事的。到时候能够保下一些有用之人便是一些了。。”

樊绰摇头道。

“毕竟总不至于我等都能看明白的事情,特工委和虞候司那边,却还是熟视无睹吧。。”

”真是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了。。“

丘宦却是略有惊讶的看着这位老友,经过这些年相应位置上的历练,他也终究是有所变化和成熟起来,而不复当初那个单纯仅凭一己所好的治学之人了。

——我是分割线——

用帷帐隔断起来的幕后,出身群玉院的当红阿姑张春儿,也在心思复杂的等待和聆听着庭前的动静,这一刻也许就是她与个那人之间,距离最为接近的时候了。

张春儿的本名当然并非如此,她本姓杨闺字一个淑;原本是袁州宜春当地的宦门之女。因此早前的时候,哪怕在这个乱世之期,也能够在父兄的庇护下维持悠游自得的闺阁生活。

与同龄的女伴一起读书刺绣,讨教琴棋书画的各种艺趣,乃至穿上男装、像是男子一般的游宴作乐,投壶射枚,好不逍遥自在。

哪怕是到了该出阁的年纪,也并没有因为外间的纷乱世道而有所耽搁;很快就给许了一个门当户对的良选,对方乃是本州曾刺史家的小郎君。

虽然对方只是个没有功名在身的对方士子,但是他的几个兄长都是地地道道的正选官身,曾家大郎更是和鹧鸪学士郑谷一起,在京城的秘书监里做那清贵的侍御官。

而小郎君则是师从了致仕在家的饱学大儒董清然,而董大儒又是前朝宰相董晋的嫡孙,因此从家门和学脉渊源上,都堪称是前程远大的。

那时还叫杨淑儿的她,也是含羞嗒嗒的开始憧憬着自己的未来的终身所托,而努力向着母亲学习起了所谓持家和打理后宅的常识。

比如查看作为陪嫁的那几座田庄和铺子的账簿,在他们那些下人面前露个脸熟;而这时候,外间贼乱江南的消息虽然是愈演愈烈,但是始终未能够波及到这宜春城里来。

反倒是他生活中所知道的那些人,因为保境安民得力使然,都随着前来的使者而不约而同的升了官,杨淑儿也安下心来满怀憧憬的等待着越来越近的佳期。

然后,当“太平贼”这个字眼第一次出现在,她略带忧愁的一名女伴口中时,大多数人还没有意识到相应的意义和后果。

她们依旧嬉笑和打趣着,分别期许这自己的父兄郎君们,能够取得多少讨贼的斩获和功劳,又能为此得到设么样的升迁和叙任。

然而,接下来能够参加她们金兰会的手帕交,也变得越来越少;不是家人出了事情,就是获罪被抄家么,或者干脆开始举家迁往外地。

而杨淑儿也只能在某种迫近的忐忑心情当中,等待父兄们完成六礼的步骤,而自己良人上门迎娶的那一刻;因为这是也是日益艰难的局面下,用来振奋和凝聚人心的一件喜事。

因为,袁州境内的局面在不断的恶化,此起彼伏的乱贼和流民在太平贼的旗号下,残害了一个又一个相熟或是不相识的缙绅,豪姓之家,里应外合的陷没了一座又一座城邑和市镇。

然而,就在那一天她梳洗盛装打扮完毕,没能刺史府迎亲的男相宾上门来唱催妆诗,却等来贼军攻城的消息,还有城中骚乱不止而闭门开始斩杀乱民的变故。

然后城头的局势一下子都变得恶化起来,当心神不安的母亲派出的小厮,惊慌失措的带来三位兄长,以及未来夫君相继战死的消息后,她眼中的世界一下子就天翻地覆了,

未来的公爹曾刺史全家,最先被破城而入的贼军屠戮殆尽;然后是他的阿爹带着家人想要乘乱冲出城去,却被街头的贼军奸细喊破了身份和形迹。

结果第二天就出现在了游街等待公审的“罪人”之中;还没等家里找到门路进行打点和疏通、赎买回来,就已经在第三天被当众判处绞刑,挂上了城头。

她的母亲以泪洗面哭得撕心裂肺,就此一病不起;那些原本在她面前大气不敢出的小姨娘们,也像是小人得志是的猖狂起来。

先是偷偷摸摸的告发了家中一些藏匿细软财货的隐秘所在,然后又开始不知廉耻的对抄家的贼军哭诉,正房娘子对于她们的欺压和迫害;进而相继带着补偿被送走之后就这也没有回来了。

然后那个胆子最小的老门子,给被带来庭院中来,颤颤巍巍而痛哭流涕的指征,自己做小厮的儿子,是怎么因为一块被老鼠啃过的祭饼,被主家认为偷吃供品活活打死埋掉的。

可是她记得家里明明不是给了补偿,许他作为门子养到死为止了么。更别说那个平时最为殷切奔走前后,总是笑脸相迎的小厮阿宝。

根本不挂念自己曾经多次为他求情而免于惩罚的恩德;反而因为一次在女红上的疏漏,就把他心慕和私通的丫头,给送走发卖掉而暗中怀恨至今么。

她一时间似乎难以想象,世上还有这般忘恩负义之人么,她也完全无法理解,这天下到底是怎么了,连基本的尊卑伦常都不顾了么。难道做奴婢的犯错了,还受不得教训么。

难怪就像是他兄长曾经不屑的说过,这些生来就是卑贱下寮之辈,只是畏威不怀德性,也不值得任何的好心和宽许。

然而更大的打击却是来自她从小一起长大,号称是情同姐妹的贴身婢女小环;小环是买来奴婢的家生子,没有自己的姓氏,还是她给求了才冠以杨姓,又赏给她自己剩下的衣食。

然而,在家中遭难之后发誓要与她同生共死,不惜一切也要护得小娘周全的“好小环”;仅仅被带出去几次之后,就开始变得眼神闪烁的陌生和生疏起来。

然后突然一天她居然告诉自己要离开了,因为她遇到了失散了家人,愿意接她过去一起住了。杨淑儿也只能在一时心情激愤之下,破口大骂的将她赶了出去。

然后,随着家里的奴婢遣散,她这个衣食无忧的宦家之女,也终于要尝到了事事需要动手的生计之苦,而他们的母亲更是无人忍受而一命呜呼,她终于成了孤家寡人。

裴铏裴(御史)大夫的《传奇》三卷故事激励下,她在被带往编管地的路上假作可怜骗过看守侥幸逃脱了出来;然而,这只是一个更大噩梦的开始和前兆而已;

一个孤身上路而又容貌可人的弱女子,怎么可能独善其身呢。无论是流民、乱匪还是官兵,或又是那些对着外来人始终充满着警惕和敌意的村邑。

她曾经想过一死了之,但是有的时候想死也未必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被发现之后只会换来更加可怕的后果。

最终,经过了许多不堪入目也是遭遇了好些不忍言之事后,她被当作能够继续升值的货物,而卖到了还能偏安一隅的东南之地,成为了富华绮丽的杭州行院中一员张春儿。

但因为她独特的出身来历和风尘之中也难以磨灭的言谈举止,很容易就在当地营造出了一番名声来;她也由此被本地的士人恩客,品评为当代的“彭真娘”故事。

(苏州彭真娘,安史之乱中被卖到江南来的大户之女,因为为了心上人守节而自杀的一代奇女子,至今墓在苏州虎丘侧尤以为名胜)

然而还未过多久,已经变成张春儿的他生命中就再度出现了,另一个不嫌弃她过往遭遇而愿意长期找她陪着说话的男子,本地世家出身的朱小郎君。

就像是随风潜入夜滋润在干枯剥裂许久心田上的甘霖,又潜移默化的让她不知不觉的一点点慢慢沉沦进去。

然后好景并不长久,来自曾经破家灭门仇敌的太平贼,再度威胁到了这偏安的江东杭州一隅之地。随着前方迫在眉睫的威胁之下,朱小郎君也越发愁眉不展起来。

然后终于有一天,她在以醉消愁的对方口中,终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太平贼破城在即,举城上下的士民百姓都是累若危卵。

这些太平贼毁了她少女的生活与梦想,还夺走了她亲人在内几乎所有的一切;而她剩下的也就是这副堪称保养得当的皮囊和满心潜隐的仇恨而已。

用那位朱小郎君的话说,无论此事成与不成,都将是一个伟大的成就,得以告昭世人并不是人人都愿意屈从于贼,而天下的忠臣义士是死不旋踵、杀也杀不绝的。

这样为此她过去所受的那些苦,遭遇那些不堪忍言的事情也都有所报偿了。正在忐忑思量间,堂上那贼子突然就说了句什么,顿时就满堂皆惊而一片静默下来。

“大。。大。。大都督何出此言。。”

形容慈祥敦厚的宿老,顿然亦是满脸错愕的结结巴巴道,然后身心越发的佝偻下来,而脚下更是一个趔趄就要迎面扑倒下来。

这时,外号“瘦虎”而满脸病容,站在人中毫不起眼的内卫宁一;突然身形如风闪到了周淮安的面前,出手如电的握住老者手中捧敬向前的密窑青鸡杯。

又在满堂这才反应过来的惊呼声中,坚定而用力的反泼在对方脸上。刺冉一声的冒出一股肉眼可见的淡淡烟气来;

然后这名老者就被他一脚踹飞出老远,撞在身后躲闪不及的人群中,而掀翻了两张案子上的酒肴,滚在地上骤然捧着头脸惨叫起来。

对于周淮安的扫描能力来说,身为一个须发如雪耄耋之年的老人,掩在衣袍下的肌肉也未免有些过于结实了。而在靠近自己过程当中心跳的未免太快了。

这时候满堂才哗然大惊的纷纷起身,以滚在地上的他为中心竞相退让和躲避开来;又连锁反应式的撞倒桌案又相互拥搡推挤成一片。

然后,正在纬纱后歌唱的歌者才后知后觉的尖叫起来;又惊得幕后的歌妓和舞姬们纷纷探头出来,又在此起彼伏的惊呼声中,像是惊慌失措的像是乱飞蝴蝶一般四窜起来。

这一刻张春儿也终于探明发生了什么事情;竟然还有其他人想要刺杀那个罪魁祸首么,可是她也断然不能在错失了这个机会。

下定决心的张春儿紧步夹杂在那些惊慌失措的歌妓当中,仿若是慌不择路一般就跌跌撞撞的迂回到侧边,又可怜楚楚寻求保护一般的向着那个人靠拢过去。

而她已经拔下发髻中插的特殊簪子,据说是大食匠人的精工手艺,其中置有中空的毒针,三步之内即可穿透皮肉和布衣。还专门浸泡了河豚肝胆的汁液。

“大都督小心。。”

这时突然一个声音响起,随即一股尖锐的剧痛贯穿罢了她的背心;去力不减的又刺破了肺叶,而让她急促迸发出来的凄厉惨叫声,变成了一股又一股喷涌的血沫子。

当张春儿像是被抽空内里的皮囊,而软软躺倒在地上奋力挣扎着向后看去,那刚刚阻止了她的人赫然手中还握着拔出来的尖头匕箸,然后一把跪在地上恳声道:

“小人一时情急逾越了,还请大都督见谅。。”

这一刻张春儿的心却是一下子沉了下去,望着对方熟悉而又陌生的眼神,她只觉得早已经在失去家门之后,形同行尸走肉一般的自己,又再度被杀死了一次。

然后,有人走到躺在地上无法说法的张春儿身边,捡起她跌落的簪子而轻声道:

“大都督,只是个普通的精铁簪子而已。。”

这时候,那些退缩在壁板边上的乐师们,突然纷纷丢下乐器惨叫起来;因为在他们的上空又有人相继飞身而下。

第679章 遥想万家开户外(中)第三百五十八章 因思利弊难(中)第四百零十章 犹记登坛日(中)第二百二十五章 惊雷2第二百零四章 南天4第五百七十九章 千岩烽火连沧海(续八)第四百六十一章 鸣鼓兴士卒(续二第698章 胡沙猎猎吹人面(续第三百零九章 内外两相望(中第950章 开营紫塞傍(下第1058章 旌甲被胡霜(中)第一百零四章 城欲催(续第1059章 旌甲被胡霜(下)第964章 画角悲海月(下 又是4000字第二百八十章 过岭(下)第827章 愿为忠臣安可得(下)第三百二十六章 遥寄雁南书(下第696章 胡沙猎猎吹人面第770章 长安道傍多白骨。第822章 禾黍不获君何食(下第731章 传道单于夜犹战(中第953章 孟冬沙风紧第四百七十章 此时顾恩宁顾身(续二)第三百零五章 前路各用心(中第694章 手招都护新降虏(下第816章 请君莫奏前朝曲(中第二百九十四章 城池未觉喧(中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诏不念栋梁材(续第845章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第三十五章 骤乱(下)第847章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下)第704章 汉虏相逢不相见(续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雨覆4第969章 征衣卷天霜(下第994章 羽檄起边亭(下)第五百七十四章 千岩烽火连沧海(续三)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活3第719章 一朝祸起萧墙内(续二第998章 烽火入洛阳(中)第三百五十九章 因思利弊难(下)第1022章 严秋筋竿劲第852章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下)第1057章 旌甲被胡霜第五十五章 骤然第三百零八章 内外两相望(上第二百五十二章 发端2第二百五十八章 峥嵘3第831章 野死不葬乌可食(中)第二百九十五章 城池未觉喧(下第五百零五章 将军仗节镇巴邱(中)第五百四十七章 三川北虏乱如麻(续二第757章 天实亡秦非北胡(下第四百十五章 罗衾不耐五更寒(下第850章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第十三章 继续活下去(中第五百九十二章 嗟尔戎人莫惨然(续第1039章 使者遥相望(下第906章 虎竹救边急(中第1012章 征师屯广武第二百八十一章 辗转第二百六十九章 再造4第1037章 使者遥相望第680章 遥想万家开户外(下)第四十八章 后续3第796章 鬼哭啾啾声沸天(中)第991章 种落自奔亡(续二)第四百一十九章 昔因征远向金微(中)第801章 黄昏塞北无人烟(中第二百五十三章 发端3第683章 天下同为尧舜人第三百一十八章 纠纠凶难当(下第二百七十九章 过岭(中)第四百六十五章 迥戍危烽火(续第933章 兵威冲绝幕第990章 种落自奔亡(续)第675章 会作王门曳裾客(下第十三章 继续活下去(中第1021章 分兵救朔方(续二第四十六章 心思(五)第四百八十四章 而功施社稷(中第903章 烽火昼连光(续第762章 单于溅血染朱轮(下第692章 手招都护新降虏第二百三十四章 再定第三十三章 骤乱第995章 羽檄起边亭(续)第四百三十七章 辗转不相见第三百三十四章 或闻通鬼魅第828章 愿为忠臣安可得(续)第十章 依旧活着(下第638章 齐唱离歌愁晚月(中第二百八十五章 绿杨悄悄香尘灭(中第966章 画角悲海月(续二第674章 会作王门曳裾客(中第967章 征衣卷天霜第744章 为君一行摧万人(续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各般心思三第631章 共喜甘棠有新咏(续二)第四百一十九章 昔因征远向金微(下第一百三十八章 禅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