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4章 单于一平荡(下

不久之后,望着在输血皮管的汨汨流淌之下,重新陷入呼吸微弱倒还算平稳的沉睡当中的惨白女子。已经重新洗漱和洁净一新之后的周淮安,也得以抱上了这对龙凤胎中之一,感受着仿若是又千钧之重当中,无形血脉相连的悸动所在。

而在视野当中蜇伏了许久的辅助系统,也不再吝惜能量的好好扫描了一遍母子三人;这两个皱巴巴小家伙除了几处胎记和生产造成的瘀痕之外,基本上就是相当的完整和健康。而张氏同样也是生体特征黯淡了一点,但暂且还算稳定。

“药儿现在总算明白了,郎君为何要让人给她说那种无端惹人嫌恶的话语。。”

抱着粉团而一般另个新生儿的曹红药,亦是满心的好奇与谨小慎微,仿若是手脚不知何放的宠溺形诸于颜色。

“只是郎君的威严不容动摇,就由妾身来暂充这个恶人了。。”

“如今的芸卿身体虚弱至极,怕是没法抚育和照管日常了,却是要你这个大母多多的用心和辛苦了,这也是应有之理啊。。”

周淮安却是笑笑道:

曹红药闻言却是在没有说话,却是满心欢喜的全情贯注在了手里襁褓当中。那刚刚吃饱了母乳而睡得正香的粉团子似得湿漉漉小脸,却是让她越看越欢喜起来;而根本忘却了之前辗转徘徊之间的那点隐隐忧虑,而暗自下了决心一定要像阿母那样,好好的教养这两孩儿。

正在享受着难得的温情和安逸之间,就见女卫队长月姐再度走进来道:

“前庭已经布置和准备好了,就等王上带着世子前往接受朝拜和瞻仰了。”

片刻之后,在牙城前的大校场上,汲汲挤满了全城汇聚而来的军民百姓,而前排更是站满了摆着香案花果,正在膜拜祷告的父老士民代表;以及所有正在城内的大小官属和军将成员;他们几乎是在抱着孩子的周淮安和曹红药显身的那一刻,齐身朝拜行礼着爆发出山呼海啸的声浪来。

“世子万福金康。。”

“敬拜楚王恩德流长。。”

与此同时,人群之中更有许多人泪流满面的感怀道:

“万世基业就此奠定了。。”

“太平军的大业不可动摇了。。”

然后在张灯结彩的城内外各处酒楼和行院当中,以庆祝为名相继喝醉了一波有一波的各色人等。随后,随着以江陵为中心扩散开的消息,是分批下去作为普天同庆的军队、地方加餐,以及发往各个编管地、劳教、服刑场所的,新一轮减刑和赦免的甄选活动。

而在一片欢声笑语而宾朋满座的江陵城中,韦庄、韩渥和杜荀鹤等几位京华老友,也在一处好容易找到空位的私家馆行当中相聚一堂,而这一次又多了一位道号东瀛子,如今正在商州主薄麾下充当署理的前道士杜光庭。

虽然是刚开业不久的私家馆行,但是其中的菜肴置备还是颇用了一番心思。刚开封的红稻醇,乃是来自峡江道的绵口淡酒,又有曾经在京华士人中引为时尚的葡萄酿,只是属于南海出品三年成色的新酒。而配菜先有冷盘拼对的糟鹌鹑、蛋滚肠和五色蛋盘;

而稍后端上来的头菜是鹅腹填鸡肉馅套烤的炙小合子,头汤是本地特色的鱼腹菌羹;然又有醋拌糖蟹、光明虾炙(活虾烤制),白龙曜(葱姜拌鳜鱼丝),羊皮花丝(炒羊肉丝,切一尺长),雪婴儿(豆苗贴田鸡冻);主食则是黄澄澄的巨胜奴(蜜制馓子)和沾满芝麻的酥皮胡饼,也有捞熟拌上酱料的水引饼。

而来同样来自京师平康里中曲的馆主在摆设完之后,就很有眼力的带着养女和侍婢们退了下去,把场合彻底留给了这些大老爷们的高堂阔论与杯著交酬。毕竟,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并不适合她们出来弹唱和侍奉在旁的。

而在酒过数轮之后,就算话虽不多但是句句皆为风趣依然的杜光庭,也很快消除了生分而融入了其中;只是在场身为召集人之一的韩渥,却是在隐隐酒意上头之间,又难免有所稍闪即逝的心思重重。说到底还是他如今的身份变化有所干系的。

事实上,自从堂妹韩霁月在某次梅园诗会后,被招宠为随侍之后,也变相水涨船高的影响到了他的日常境遇当中。虽然没有那种直接被优养和厚待起来的终南捷径,但是在日常公务和生活当中,明里暗里所受到的关照和优待,却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然而他又发现事情远不止于如此。自从有了这个“准外戚”的标签之后,无论他如何的努力和想要作出一些成就来,还是不免在他人的议论和评价当中,被隐隐多带上了一点“裙带关系”的颜色;这就让人十分郁闷和憋屈了。

以至于,现如今他可以倾诉和获得排解一二的也就是眼前这些,依旧对他一如既往也堪称患难之交的京华故友了。更糟糕的是,当初酒后失态一夕风流所惹下的事情。本以为对方只是一个寻常的行院伎家女子,事后交接起来也算是谈吐不俗,而与之愈发亲近有了纳取之心。

然而,当他提出这个想法而进入例行的背景调查之后,却被告知对方居然是个五姓女,还是比较靠近大宗嫡系的枝干,而出现在这个行院里的背景也不是那么的简单。这就让韩渥有些痛苦和难以割舍了。因为按照太平军的制度,与这种本该被镇压和清算的旧日门第,私下结亲是要影响仕途前景的。

如果他只是甘心做一个享受门荫的“准外戚”,那倒无所谓这些惠誉再三,只要随心所欲好了。但是,韩渥自从进入太平军的体制之后,也与其他许多少多受到整体环境感染和影响、熏陶的年轻人一样,自然而然的产生了一番想要在如此壮阔时代洪流之下,有所作为的抱负和志向。

于是,他这番萌心初动的私情就成为了理想和志愿上的最大阻碍了;也因为这个女子实在是符合他理想中的佳偶之选。偏偏他还不能与对方明言,而只能一步步的保持距离和疏远只,这就让他愈发的苦闷和郁结起来了。

而身为友人的韦庄、杜荀鹤,自然是知道个中情形,但是也是碍于立场而无从劝解,反倒是各自苦笑着对视了数番之后,又有韦庄大声叹息着籍此说起了自家的事情来了:

“致光啊,难道就只有你一家的烦扰么?我和彦之身后的家门那边,岂又得独善其身呼?”

“难道是城南韦杜的干系。。”

在旁一直笑而不语劝饮不断的杜光庭突然开口道:他乃是处州缙云(今属浙江)人,虽然也姓杜但就相去甚远了。

“正是如此。。乃是穷远贵近的故例了。。”

杜荀鹤不由苦笑着放下杯盏道:

“城南韦杜,离天五尺”这就是形容作为京兆世族的韦杜两家,在有唐一代权势喧天的最好写照。在初唐的五姓七望为首的关东士族,还看不起曾经被鲜卑化的李唐皇族,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若即若离之际。位于京兆的士族门第韦氏和杜氏,却是毫不犹豫抱上了李唐政权的大腿。

因此,作为对于门第中人亲附李唐的首义之功,不但在后来高宗时重新修订的《氏族志》中,与五姓并列为第一流的门第;而且这世代姻亲、渊源深厚而相互扶持的两家加起来,在有唐近三百年来足足出了二十九位宰相,平均不足十年就又一位,相应的亲族子弟、门生故旧更是得以遍布朝野。

其中最远可以上溯到李唐开国贞观盛世时“房谋杜断”之一的杜如晦,最近的有同昌公主驸马、宰相韦保衡;至于其他后妃国戚之属更是数不胜数。以至于这两家的发源地,也因此成为了京畿道内专属的地名:杜曲和韦曲;甚至就连西汉后期宣帝刘询的陵墓所在,也因此从鸿固原世事渐移的变成了所谓的杜陵了。

所以在杜甫的《赠韦七赞善》里,曾引俚语“城南韦杜,去天尺五”也是一种自豪的隐喻。因为他就是出自京兆杜氏在南方的分支——襄城杜氏的门第;因此,他能够结交的圈子也是曾经或是当下的宰相世系子弟,比如房玄龄的曾曾孙“当代赵括”房倌。。

(题外话:所谓盛唐三基友,杜甫是半城的襄阳杜氏出身,高适是渤海高氏的京兆房,唯有李白是真寒门(屌丝)出身,祖上都不可考了只能追溯戍边的唐人后裔,五民之末的商人家庭出身;所以最后个人的际遇和跌宕起伏的下限也很明显。)

(后世人皆以为写出那么多反应民生疾苦的诗圣杜甫,一辈子都是穷困潦倒落魄的。但是其实他的门第出身决定他的地位和际遇并不会差到哪里去;因为他的祖父就是文章四友的杜审言,自小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才有足够读书和游学的能力。

真正落魄的时候也就是安史之乱前后,因为李林甫专权而粉饰太平妄称“野无遗贤”的需要,屡试不第的杜甫就连西河尉这样的小官都不愿意做,后来改授了右卫率府兵曹参军才勉强接受,然后因为安史之乱爆发而过上了一段颠沛流离,衣食无着的日子。

但是一旦到了灵武投奔肃宗之后,马上就被授予右拾遗这种清贵美职,就算后来因为替葬送了朝廷大军的房倌求情,而被唐肃宗所贬斥为华州司功参军。但是余下的岁月里,依靠在老友严武等处的入幕,也以工部员外郎的身份在蜀地留下来了不少传闻轶事。)

(相比之下,边地出身微寒的李白,在识人之明和政治眼光上,与他的诗文才情和抱负理想,简直就是一个荒诞的反比。所以最后他只能在投奔的永王,被时任荆南节度使的老友高适给平定之后,落得一个流放夜郎然后半路遇赦,又死在北上投军李光弼的途中)

但也因此与行将就木的李唐王朝捆绑过深,因此,当天下的局面随着辗转南北而进入两京的黄巢,就此发生了巨变之后,这两家世族也几乎是早到了灭顶之灾。不但盘根错节在京的本家嫡系亲族被陆续屠戮一空,就连作为祖地的杜曲和韦曲,也在历次战乱当中被烧成了白地。

因此,反而是那些关系较远的旁支远宗得以幸存下来,又随着太平军对于长安乃至京畿道的大迁徙,而来到了山南东道和荆南境内。因此,眼下这些人无疑将家门起复的希望,给寄托在了韦庄、杜荀鹤这两位,原本名不见经传的破落小支子弟身上了。

当然了,正所谓是“破船也有三斤烂钉”,从韦曲和杜曲祖地出逃的少数本家幸存者,也多少携带出来了一些细软,虽然碍于太平军《太平田亩制度》的干系,没法直接在地方上买田置地,但是也在城内拥有了店铺和其他一些营生的手段。

如今作为外来者背景下最为缺少的,反而是来自官面上的庇护和关照了。所以,韦庄和杜荀鹤这两个得以进入体制内的唯一选择,就成为了这些人奇货可居的追捧对象了。依照韦庄自嘲的说法,他们甚至愿意就此尊奉他为当代韦氏的族长,而以身家趋奉之。

当然了,相应的附带条件是让韦庄、杜荀鹤等人,籍此以亲族的名义将一些精心挑选出来,才貌皆佳的族妹、侄女辈,给保举到相应的女眷圈子里去。显然是要籍此效法韩渥族妹韩霁月的故事,博取那进入新王后宅的一线可能性。

当然了,对于这一点无论是韦庄和杜荀鹤都是看的比较明白的;相比在于新朝可以预期的前程富贵,这些远房亲族的诉求和利弊得失,还真心不算不上是什么,甚至是一种严重的负累了。但是出于传统的亲缘人伦,却又没法对其置之不理。

“其实,此时说难也不难。。只是身在其中而难免为其所困尔。。”

听到这里的杜光庭突然开口道:

“敢问圣宾兄何以见教?。。”

韦庄闻言却是恭恭敬敬的端起一大盏酒请教道:

“关键就在于人情难却吧?那就不要却了。。相应的好处不收以免干洗,但是人或可举荐一二”

杜光庭微微一笑道:

“此话怎讲?”

杜荀鹤不由有些糊涂了。

“大都督不是倡导女子走出家门做事和就学么?,端己自可顺水推舟行之啊?”

杜光庭意有所指的道:

“善哉。。”

韦庄却是忍不禁叫好道:这招借力打力却是使的极妙,不但可以错开那些本家人想要投献幸进的预期,还可以让族中的女子解脱出来,追寻一些自强、自立的道路。只要开的这个头,接下来的事情,就不再是此辈中人可以掌握的了。

“其实韩七郎的心事,也可以从此以为破解啊!”

杜光庭却又开口道:

“。。。。”

在旁喝闷酒的韩渥也不由抬起头来:

“七郎既然不想有所辜负,却又顾虑期间的干系甚大,那就不妨给人一个择选的机缘好了。。”

杜光庭成竹在胸的道:

“稍后大可使人传书前去自问上一句彼方,是否愿意就此脱离身后家门的干系;无论是有情为你着想还是别有打算,自会应承下来;然后顺势替其脱籍,再保举进女学进修。。”

然后,就见一扫颓然的韩渥已经迫不及待的站起来对外喊道:

“快拿纸笔来,我要写书信。。。”

第三百三十一章 等闲平地起波澜(中第四百六十二章 迥戍危烽火第1019章 分兵救朔方(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雨覆4第四百零一章 候烽河外暗第1024章 严秋筋竿劲(下第三百一十一章 逞勇赴江汉(上)第三百三十三章 等闲平地起波澜(续第四百七十六章 千里卷戎旌(中第一百二十四章 归还第733章 传道单于夜犹战(续第四百五十章 他乡各异县(下第四百二十三章 如今全属指麾中(续第1032章 天子按剑怒第三百四十七章 岂信长江有逆流(续第一百八十八章 潮动6(前面发错了没法改,这才是189章)第778章 无罪见诛功不赏(续第677章 会作王门曳裾客(续二第二十三章 升职?(下第三十六章 友邻第746章 一生惟羡执金吾(中)第六十三章 城下第638章 齐唱离歌愁晚月(中第901章 烽火昼连光(中第二百五十五章 发端5第三百零八章 内外两相望(上第674章 会作王门曳裾客(中第七十九章 破后第一百七十七章 波谲3第二百一十八章 各方3第二百八十七章 行路雨纷纷第五百四十三章 三川北虏乱如麻第1014章 征师屯广武(下第三百三十八章 清操厉冰雪(中第887章 虏阵横北荒(下)第六百一十三章 南国春光岂再游(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活2第1053章 箫鼓流汉思(中)第二百一十二章 宋平第一百零七章 暮雨第六百零六章 林间立马罗千骑第659章 丰年长与德相随(下第701章 汉虏相逢不相见(中第898章 羽书速惊电(续第五百二十八章 古来治理初无别(续三第二百六十五章 新平5第973章 挥刃斩楼兰(中第五百三十三章 世事漫散随流水(下第740章 为君一行摧万人第二百二十四章 惊雷第五百章 客路山川生日发第五百六十章 中国浸强胡浸灭(续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各方第1035章 天子按剑怒(续第968章 征衣卷天霜(中第972章 挥刃斩楼兰第四百五十三章 谁肯相为言第一百七十八章 波谲4第769章 问之耆老何代人(续二第975章 挥刃斩楼兰(续第四百零七章 手招都护新降虏(下第二百三十三章 乱动5第三百八十九章 伏帜草中低(中第九十四章 清乡下第766章 问之耆老何代人(中第四百八十五章 而功施社稷(下第四百三十五章 远道不可思(下第五百三十九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下第1008章 行歌归咸阳(中第三百四十一章 生民何计乐樵苏(中第四百九十四章 建牙新睹靖岩疆(下)前两章顺序漏了一章,这里调回来第979章 弯弓射贤王(下第一百三十八章 禅林下第三十六章 友邻第二百五十三章 发端3第695章 手招都护新降虏(续二第一百零八章 白日第一百四十四章 遭遇(下第五百五十五章 三川北虏乱如麻(续十第881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归!(中)第一百一十五章 港市第四百六十六章 此时顾恩宁顾身第八十五章 切换第五百七十六章 千岩烽火连沧海(续五)第九十五章 想法第634章 紫泥远自金銮降(下第五百二十三章 古来治理初无别第975章 挥刃斩楼兰(续第一百一十一章 柘林第一百章 弊情第四百六十八章 此时顾恩宁顾身(下)第四百九十九章 啸旅乘明发(续第五百四十三章 三川北虏乱如麻第一百一十章 潮南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诏不念栋梁材(续第二十四章 变化第二百一十四章 宋平3(就让我再黑一把好了第五百三十九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下第709章 渭水咸阳不复都(续二)第687章 满头霜雪为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