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四章 横祸1

深秋残阳下,灼华馆的女弟子们下学后结伴走出,十二娘、嘉娘、馨娘三人要去魏家打球,告别了妍娘后,她们在门口看到了十一娘的马车。

三人上前与十一娘打招呼,馨娘看到她,惊讶的说:“呀,一段时间不见,十一娘怎么瘦了这么多!”

先是高璞的事闹的家宅不安,后又要与父母远离,十一娘最近的确消瘦的厉害,脸色也不太好。

她从马车中探出头来,淡淡抿嘴笑了一下,说:“最近吃什么都不香,没胃口,不知是不是没打球的原因,可见我是不能偷懒,要时常动起来才行。”

众人说了两句,十二娘上车与十一娘同坐,嘉娘和馨娘另坐了马车,一起往魏家行去。

魏宜岚新收了三个队员,如今十一娘、十二娘来了,凑齐八个人,四队四玩了一场。赛后,十一娘心情放开许多,和众人嘻嘻的说笑着,十二娘心中便放心许多。

嘉娘递了一条帕子给十二娘,对她说:“看你关切十一娘的样子,时常让我觉得你是姐姐她是妹妹。”

“她跟我不一样,她第一次经历这种事情,我怕她禁不住。”语气颇为感慨。

嘉娘看着她,明明只是十一岁的小姑娘,却因为父母早逝,寄人篱下,多出了许多与年龄不符的成熟,不仅没有自怨自艾,反而关心他人,想到这些,嘉娘心里就多了几分心疼。

只是她不知,十二娘经历的,远比她知道的要多很多。

痛痛快快玩了一场,两人酣快淋漓的回到王家,走进娉婷小楼,阿兰就迎上来欢喜的说:“姑娘们回来了,大姑奶奶刚刚派人传话,请姑娘们明天一早过去量尺寸,五郎得了沛王的赏赐,带了一匹蜀锦、一匹江南云锦回来,要给各个姑娘做新衣。”

蜀锦和云锦都是名贵布料,又是沛王赏下来的,王家肯给她们两人做新衣,可见是没把她们当外人看。

十一娘很欢喜,说:“我只在小时候穿过一件蜀锦的小袄,后来再没穿过。”

十二娘却关心王勃因何得了赏赐,便问阿兰:“沛王为什么赏五郎?”

阿兰知道的并不清楚,只说:“听说是写了一篇文章,十分得沛王高兴。”

到了第二日一早,姐妹两人结伴来到思齐院,走到房门外,听到元娘在里面说:“……五郎得了赏赐,你别说这些话惹爹不高兴,何用触这个霉头……”

有男声传来,说:“怎能因避祸而看着五弟犯错不管?今日他得了赏,若有下次,指不定就是招来横祸……”是二郎王勤的声音。

十一娘和十二娘在门外驻足,担心此时进去不合适。略一迟疑,已有丫鬟过来帮她们挑帘子并通传,说:“二位姑娘来了。”

两人连忙笑着进去给元娘和王勤打招呼,见他们还在吃早饭,十二娘笑着说:“我跟十一姐等不及想穿新衣,一早就过来,扰到姐夫和姐姐吃饭了。”

元娘笑着问:“你们吃了没有?一起再吃些吧。”

王勤已站起来,说:“我已经吃好了,正有事要出门,你们姐妹们慢慢吃吧。”

元娘急忙跟着站起来,送王勤出去,并在院子里低声说了几句,最终略带些忧愁的回到房里。

丫鬟重新摆了碗筷,十一娘和十二娘陪着元娘吃早饭。十二娘想到王勤先前说的话,问道:“大姐,五郎做了什么事惹得沛王如此高兴,竟然赏赐了两匹贡锦。”

元娘掩去担忧,笑着说:“说是写了一篇《檄周王鸡文》,得了沛王赏识。”

说罢,却看到十二娘的脸色陡然变的苍白,急忙问道:“十二娘,你怎么了?”

十二娘连忙摇头,勉强笑着说:“可能是起早了,刚刚陡然觉得头晕,现在已经好了……刚刚姐姐说到哪?五郎写了篇什么文章?”

《檄周王鸡文》,十二娘知道这个文章,是王勃在沛王与周王斗鸡时写的助兴之章。他这个文章虽然博得了沛王欢心,但是传到皇上皇后耳中,却是引得天子发怒,下诏废除王勃官职,斥出沛王府。

她万万没有料到,王勃这么快就会写出这篇东西!

十二娘原本打算量体裁衣之后就去灼华馆上课,但因有了心事,她实在没心情上课,当即派阿兰去灼华馆请假,并命秦刚载着自己去了礼泉坊的小院。

笔洗正在小院中劈柴,见十二娘来了,且脸色不似往常般和蔼带小,忙小心翼翼的伺候。

十二娘吩咐道:“给我笔墨纸砚,我要给崇郎写信。”

笔洗应声准备,十二娘提笔在纸上写道:“曾闻古训戒禽荒,一鹤谁知便丧邦。荥泽当时遍磷火,可能骑鹤返仙乡?”

吹干后,她让笔洗送到沛王府,给姚元崇和王勃两人看,自己则在小院里坐下,拿起一本诗集,慢慢翻看起来。

姚元崇意外收到十二娘的信,觉得十分惊喜,喊来王勃一起看信,可刚展开,两人就脸色大变!

十二娘写的诗是有典故的,诗中所讲的是春秋卫国的第十八代君主卫懿公,他特别喜欢鹤,给鹤十分高的地位和待遇,整天与鹤为伴,不理朝政、不问民情。等到北狄部落侵入国境,卫懿公命军队前去抵抗,将士们气愤地说:“既然鹤享有很高的地位和待遇,现在就让它去打仗吧!”懿公没办法,只好亲自带兵出征,与狄人战于荥泽,由于军心不齐,结果战败而死。

这是玩物丧志的典故,十二娘把此诗赠给他们两人,意思不言而喻。

姚元崇低声说:“看来十二娘真的生气了。”

王勃沉重的点点头,什么话也没说。

姚元崇颇为不安的说:“我还从未见十二娘生过气,她不知内情,我们去给她解释一番吧。”

王勃却摇头说:“不管怎样,那文章是我写的,十二娘说的没有错,我见沛王玩物丧志却不劝谏,反写了这种东西,是我的不对,有什么可解释?”说罢,贴身收起十二娘的信,转身走了。

姚元崇左右想着觉得不安,来回踱步之后,向沛王告假,与笔洗一道回到了小院中。

十二娘到小院来玩,福伯早就避到后面去了,现在院中左右无人,十二娘睡在小院的躺椅上,书遮在脸上,也不知是睡着了还是怎的。

姚元崇看她在寒风中这样躺着,走进房取出一个披风想要给她盖上,可衣服刚刚落到她身上,就把十二娘给惊醒了。

十二娘伸手拿开覆在脸上的书,看到姚元崇回来了,似是一点也不惊讶,撑手坐起来,说:“就你一个人来啦?”

姚元崇依旧把风衣给她披上,说:“子安有点事耽搁了,还在沛王府里。”听她言语中已经带了点鼻音,可见是露天躺着着了凉,“你怎么不在房里歇着,快入冬了,这样躺着会着凉。”

十二娘说:“心里火急火燎的,在外面方能冷静一点。”

姚元崇知道十二娘是因为那篇《檄周王鸡文》上了火,连忙解释说:“那篇檄文不是子安的本意,他也知道玩物丧志不对,想劝谏沛王,但因跟唐子甫对上,受了激将,才写出那样的糊涂东西。”

十二娘听了这话,更是叹气,说:“那檄文言语犀利,故意夸张,我知道他有反讽之意,可是文字出于他手,落了这样的把柄下来,只会横招灾祸啊!”

《檄周王鸡文》中就斗鸡一事表述出你争我夺、弱肉强食的场面,就文章用句来说,对仗工整,遣词华丽,诸多用典,是难得一见的好文章,但王勃在结尾时写出“牝晨而索家者有诛,不复同于彘畜。雌伏而败类者必杀,定当割以牛刀”这种话,直接暗讽皇后牝鸡司晨和皇子争夺皇位的现象,若传于上位者耳中,就是大罪一条!

自唐朝开国以来,争夺皇位、互相攻讦的事情就没有停止过,太宗是如何得到江山的?承乾太子是怎么死的?如今武后干涉朝政,最不喜听人抨击,加之前不久的祥瑞、食邑风波刚刚消停,王勃却写出这样一篇文章,辛辣的讽刺当下,风险何其大!

姚元崇见十二娘读懂了王勃文中的深意,忙说:“这篇文章昨日就烧毁了,沛王和周王也都说是玩笑之作,应无大碍。”

十二娘不语,眉间有散不去的忧虑。这篇文章若触动了高宗这根最敏感的神经,认定王勃故意挑拨诸王间的关系,那罪责可就大了!

她明明知道这篇文章即将给王勃招来大祸,可是她却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灾祸降临。

“如今写都写了,再说什么也是多余。只希望圣上降罪之时,沛王能够为子安说些好话,不要祸及性命、殃及家人……”

看十二娘不同于一般的担忧,姚元崇说:“子安已有悔意,说不该逞一时义气,现在我跟他正在跟沛王商量这个事,你别太过担心。”

十二娘无可奈何的点了头。

姚元崇又问她搬去王家过的如何、是否习惯,两人闲聊了一阵,各怀心事的散了。

第146章 云起T第一百一一章 风波第153章 冷暖T第175章 生意第161章 完胜第26节 刘府第16节 晚宴第156章 太子妃T第6节 姐妹第27节 刘府第146章 云起T第50节 灼华第162章 守望第一百二二章 观灯第一百一零章 祥瑞第41节 拜师第一百一五章 横祸2第85节 曲江池第9节 姐妹第162章 守望第134章 信任T第77节 行事第66节 私会第62节 夜行第108章 邀请第一百二六章 争辩第170章 除根T第一百二三章 意外第134章 信任T第136章 水中捞月第一百三十六章 水中捞月第54节 绿漪第103章 册封第101章 送嫁第64节 私会第69节 重九第63节 夜行第67节 私会(二)第83节 拜年第105章 新同窗第168章 问候T第107章 新生第16节 晚宴第45节 请客第47节 波罗球第59节 瑶台第164章 奉笔T第73节 见机第43节 拜师第91节 事端第1节 高家孤女第42节 拜师第28节 刘府第150章 噩耗T第59节 瑶台第一百一九章 喜事第55节 绿漪第12节 赴宴第146章 云起T第100节 卖花第56节 绿漪第22节 小惩第72节 见机第22节 小惩第85节 曲江池第70节 重九第137章 关心第158章 约见T第107章 新生第106章 侍读第158章 约见T第3节 高家孤女第83节 拜年第101章 送嫁第103章 册封第142章 提亲T第149章 兄弟T第85节 曲江池第83节 拜年第145章 郊游T第45节 请客第58节 送书第99节 卖花第8节 姐妹第108章 邀请第140章 太极宫T第61节 瑶台第2节 高家孤女第一百二七章 心意第39节 生辰第65节 私会第146章 云起T第171章 遗产T第2节 高家孤女第7节 姐妹第46节 请客第162章 守望第160章 水深火热T第35节 黑心第35节 黑心第28节 刘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