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节 重九

说话间,马车已经行驶到峨山的山腰上,外面的丫鬟开始请各位夫人和小姐下车,有一段山坡需要她们步行。

十二娘随众人下车,迎面的山坡上提前有人铺了石砖,临时做成了石阶,方便众女眷爬山。在石阶左右的草地上,开满了黄色的小雏菊,野趣盎然。

从山坡上爬上去,再转一个弯,就到了一片临湖的广袤草地上,在那里,早有仆从架起幕帐和桌椅,旁边还搭了架子,可以烤肉、野炊。

大大小小总共三个幕帐,众男子早就下了马,把马放在一边,在最大的幕帐里互相问安并入座。

十二娘则跟着高夫人和众姐妹,往旁边的一个幕帐里走去。

幕帐围了三面,临水的一面敞开,放眼就能看到外面的绿水青山,抬头就能看到白云飘飘,既敞亮,又不至于被外面的仆从或路过的人打扰。

幕帐里的地面上铺了锦席,中间放了一张长条的矮桌,旁边角落里又放了几个方形的矮桌,没有单独设席位,看来是让大家比较舒服随性的围桌而坐。

小辈们进了幕帐都不敢入座,全都伴着自己家的夫人站在里面。

十二娘一眼扫过去,王家的两位夫人、三位少夫人、两个女孩儿全部在场;另有鲁家的一位夫人、一位少夫人、两个女孩儿,及赵家的两位少夫人、一个女孩儿。

如此看来,倒是高家的女眷来得最多,高夫人一人就带了六个女孩儿。

鲁氏安排诸位长辈在中间入座。又招呼众姐妹在旁边的围榻上坐下说话。虽说是鲁氏的东道主,可这么多人。元娘和赵氏少不得要帮着照顾自己娘家的人。

元娘把高家六姐妹带到一个方桌旁边席地坐下,问道:“今天山路颠簸。你们都还好吧?累不累?”

六娘跟元娘是一个嫡母,又年纪最大,她自然替妹妹们答话,说:“今天天清气爽,这里景色又这么美,一下车,什么疲惫都忘了。”

元娘笑着颔首,说:“今日人多,妹妹们自己机灵点。该玩的玩,该吃的吃,不用太拘束。”

众人自然称是。

丫鬟们忙紧忙出的准备茶水,虽说做后勤的下人城门刚开就带着东西上山开始准备,但现在一下子来这么多人,人手还是有些不够,元娘刚做片刻,就被管事的仆妇请了出去,让高家众姐妹自己互相照顾着。

十一娘坐在十二娘身边。一双眼睛到处瞄,时不时凑到十二娘耳边来说“鲁家的那几个姐妹长的真漂亮”,或是“赵家的女孩儿发髻好特别”,似乎对什么人都很感兴趣。

六娘听到她不断嘀咕。就说道:“妹妹坐好,别歪在桌子上,你看着别人。别人也打量着你呢。”

十一娘听了,果然老实的坐端正。

中间的夫人们不知说着什么。突然都笑了起来,只见一位鲁家的夫人从身后的桌子上唤来一个少女。说:“葭娘,你来给众位夫人说段笑话乐一乐,大家都被你前几日编的话逗笑了呢。”

只见一个梳着高髻的明媚少女站了起来,一双眼睛就像会说话一般,还未开腔,就把笑意和欢乐带给了大家。

“说起笑话,葭娘这里的确有一段,只是不知诸位夫人听没听过,我就献丑说给大家听听。”

这少女举手投足之间自信大方,没有丝毫拘谨胆怯的样子,侃侃而谈道:“宝山寺中有一位得道僧人天灵者,博学通文,有一个秀才不服气,故意去寺中嘲笑他,问:‘秃驴的秃字如何写?’僧人应答道:‘那秀才的秀字,肚子里的弯弯去掉就是。’”

短短的一段笑话惹得几位夫人交口称赞,王大夫人齐氏更是说:“这位僧人的确博学通文,即应对了秀才的发难,又驳的秀才毫无脸面,着实聪明。听了葭娘的这个笑话,也能让人明白事理,不错不错。”

那少女毫不羞怯的说:“大婶婶过奖,我哪里知道什么大道理,只是听了觉得好玩,记下来了。”

王二夫人吴氏又问道:“看来这宝山寺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也不知在哪里,若是近处,我们还可结伴去游一游,见识见识那天灵者。”

葭娘笑着说:“二婶婶,宝山寺那就太远了,在苏州太湖边上呢!”

吴氏吃惊的说:“那可真是很远,没想到葭娘连那么远的事情都知道。”

葭娘说:“我喜欢看些游记,从书上知道的。”

吴氏更惊奇了,笑着说:“葭娘喜欢看游记?”转而在人堆里找十二娘,招手说:“十二娘过来跟葭娘认识认识,你们两个都喜欢看游记,必定十分投趣。”

十二娘没提防吴氏突然喊她,赶紧放下手中的糕点起身过去。

吴氏就向十二娘介绍葭娘,说:“这是你大表嫂家的葭娘,鲁妍葭,你们两人认识认识。”

又向葭娘介绍十二娘,葭娘就热情的带着十二娘去鲁家的小桌子旁坐下,问她看过哪些游记,去过哪些地方。

高夫人尚不知道十二娘喜欢看游记,吴氏却知道这些小事,她见吴氏好似把十二娘当作自家的女儿一样,心中就有些不愉快。

十二娘一面应付着葭娘的问话,一面偷偷查看高夫人的神色,不禁有些哀怨,这算不算是祸从天降?她可是一句话都没说啊……

鲁家的两个小女儿,一个叫鲁妍葭,一个叫鲁霖箬,都是王家长媳鲁氏的嫡亲妹子,另有一个少妇,是鲁家的媳妇鲁林氏。

她们三人见十二娘是王家二夫人吴氏特地介绍来的,自然对十二娘百般热情,一上午都拉着她絮絮叨叨的说着话。当她们听说十二娘在灼华馆读书时,又是一阵好奇,话题更是停不下来。

说话间,王鲁氏和元娘一起从外面走进来,招呼着说:“既是出来玩的,光坐在幕帐里有什么意思?外面准备了两条大船,诸位婶婶和姐妹游船垂钓去吧!”

众人听了都觉得新奇,只是二夫人吴氏说:“我晕船,你们去玩吧,我就在这里看你们玩。”

她不去,三少夫人王赵氏也不能去,主动说:“大嫂、二嫂去吧,我在这里陪娘说话。”

游船垂钓?十二娘心中哀叹一声,只好走到高夫人和元娘之间,说:“伯母、大姐,我怕水,也不去了。”

高夫人眼睛略睁大了几分,以为十二娘是为了讨好吴氏,故意留下来,心中动了怒。

十二娘难免多解释两句,说:“我见了水就觉得晕眩,好似要一头栽进水里一样,心中惧怕的不行,上次跟姐姐们在自家的小荷塘里玩耍,就差点晕了过去,实在是玩不得水。”

元娘听闻后说道:“那妹妹留在这儿看景,一个人别乱跑。”

她们即已这么说,高夫人在人前不好再争辩,瞪了十二娘一眼之后,只好带着雀跃不已的女孩子们登船去。

吴氏在旁看十二娘小心胆怯的给高夫人解释,眼底里难以抑制的露出几丝怜惜,轻轻的哀叹了一声。

热热闹闹的一屋子人,眨眼间就只剩下二夫人王吴氏、三少夫人王赵氏和十二娘,以及两个伺候茶水的丫鬟。

吴氏收起脸上的怜惜之色,指着身旁的空处,让十二娘坐到自己身边,笑着说:“没想到咱两个不喜欢水的脾性也一样。”

十二娘笑着说:“我倒是羡慕诸位姐妹能够去游船垂钓,可惜我就是怕水。”

吴氏又问道:“你刚刚跟葭娘都聊了些什么?我看你们说话很热闹。”

十二娘抿嘴笑道:“二婶真是给我介绍了一个有趣的姐妹,葭娘嘴里说出的话不知多好玩。她刚刚跟我说夏天跟随鲁夫人出城避暑的趣闻,那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仿佛都有了灵性,听的我好生羡慕。”

吴氏满意的点点头,说:“葭娘是个好孩子,随了他父亲豁达有趣的性子,你若有空,倒可以跟她多交往一番,她跟随她父亲去过不少地方,也见识了不少人物和事情。”

十二娘微微感叹着,这个时代能出门游历的女子实在太少太少。

十二娘一面应着,一面沉思起来,不知吴氏对她这么照顾是为了哪般……

三少夫人赵氏在另一旁说道:“听大嫂说,鲁家今夏去了华山避暑,举家出去玩了两月才回,听着就羡煞人。”

吴氏“呵呵”的笑了,说:“鲁家一向如此,所以他家的女儿也跟别家不同,你大嫂因为是长姐又是长媳,所以稳重一些,嫁过来之前,也是个不得了的,见识不输男儿。”

吴氏一边坐着儿媳,一边坐着十二娘,闲闲的说着话,十分恣意。

忽而绿禾跑了过来,满脸喜色的禀报道:“二夫人,五郎得了众位老爷的夸奖,二老爷让小得来给夫人报个喜,让夫人也高兴高兴。”

“哦?前头发生什么事了?”吴氏满脸期待的问道。

绿禾口齿清楚的说道:“老爷郊游兴起,做了一对联,想考一考各位郎君,联曰:重阳郊游,郊野黄花如金钉,钉满野郊。”

二老爷身为太常博士,最喜欢吟诗作对,也喜欢考校年轻人,在席间出这样的难题,真是再常见不过的事。

【加更求小粉红~~要掉下新书月票榜了……】(。)

第103章 册封第21节 请帖第28节 刘府第35节 黑心第168章 问候T第80节 选择第9节 姐妹第一百一五章 横祸2六十八节 重九1/4第一百二一章 冲撞第82节 拜年第一百一九章 喜事第87节 曲江池第6节 姐妹第165章 小妾T第26节 刘府第53节 灼华第36节 黑心第85节 曲江池第一百二六章 争辩第16节 晚宴第151章 契约T上架感言第74节 见机第10节 赴宴第一百一四章 横祸1第148章 狠心第85节 曲江池第144章 两难T第151章 契约T第38节 生辰第162章 守望第163章 备用T第44节 请客第52节 灼华第101章 送嫁第89节 事端第59节 瑶台第132章 竹鸢T第23节 小惩第151章 契约T第77节 行事第131章 会友第15节 误会第一百一四章 横祸1第27节 刘府第162章 守望第131章 会友第78节 选择第37节 生辰第107章 新生第171章 遗产T第150章 噩耗T第55节 绿漪第100节 卖花第54节 绿漪第65节 私会第90节 事端第142章 提亲T第135章 惊艳T第51节 灼华第56节 绿漪第一百二零章 守岁第108章 邀请第一百二一章 冲撞第19节 请帖第1节 高家孤女第一百二三章 意外第176章 坐赃第一百一三章 转折第81节 选择第28节 刘府第一百一二章 人命第104章 惊鸿第一百一五章 横祸2第91节 事端第71节 重九第12节 赴宴第131章 会友第10节 赴宴第一百二四章 消息六十八节 重九1/4第17节 晚宴第47节 波罗球第73节 见机第137章 关心第57节 送书第45节 请客第31节 少年第56节 绿漪第87节 曲江池第35节 黑心第160章 水深火热T第94节 婚事第135章 惊艳T第56节 绿漪第84节 拜年第29节 闺秀第84节 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