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赵老将军

第五十六章 赵老将军

一个个青螺土兵走过,被扒下皮甲,徐清便一个个盯着审看。过去几十个,徐清觉得都一个模样,实在难看出来谁比较突出。他想村老年纪老一些,巫母胸大一些,总会看得出的。可现在,他也只能摇头干瞪眼。

一个老成的声音在徐清背后响起:“徐刺史的计策用得恰到好处啊!”

“哦?”徐清转过身,见杨成和一个老将站在一起,杨成拱手唤了一声主公,那老将缺纹丝不动,他点点头,看向那老将道:“阁下就是潭州总兵,赵宇梁赵将军?”

“正是老夫……”赵宇梁点点头,却仍旧没行礼。

按说这总兵不过从七品下,徐清是正四品下。官大一级,就要行礼,官大三级,便要跪迎。徐清随从现代而来,心里不在意那些个繁文缛节,可在官场混迹也这么久了,难免染上那些俗气,别人见他都跪拜,独你连礼都不行,心里难免有些芥蒂。

他打量一番赵宇梁,却见他穿的是鱼鳞黄甲,心叹原来如此。

在初唐时,队正,伙长,府兵属于军队的最底层三级,乃是兵农结合的。也就是平时国家给田地养你,战时征召你打仗,当然还拨付一点钱粮补贴。这种而到了把总,营正,总兵这里,就属于了朝廷命官,是有官格的。总兵,营正是一个东西,驻兵称总,行军称营。

队正那三级,是需要自己准备装备的,一般横刀一把,弓一副,盔甲一套,甚至口粮,驮马,一般军队只提供箭矢和铁枪。后来,唐朝渐渐繁荣起来,才将盔甲,横刀也纳入公给的行列。

到了把总这里,朝廷就有了佩刀,盔甲,马匹等配置了。可这些人的等级太低,基本和普通府兵自己打造的没什么区别,最多头盔上加“缨”,刀柄上加字。徐清在河北打刘黑闼时,这种盔甲横刀,是看不上眼的“laji”。

而总兵的,比把总要好一点,不过,也就是粗练的鳞甲,黑乎乎,加块铁板缝合。绝不会如面前赵宇梁穿得这般,色彩鲜艳,平滑精湛。

眼前这赵宇梁,要么是家里有钱,要么就是身份不简单。看他年纪,加上谨慎,徐清选择相信后者。

于是,也不等赵宇梁行礼了,他抢先行礼道:“赵老将军,小子在此谢老将军搭救,敢问老将军,可是高勋?”

唐朝散官,实官并行。实官一个萝卜一个坑,没那么多人能当。可散官有名无实,数量不限,可做勋,赏赐给立了功的人。散官勋,只有钱粮土地,属一次性赏清楚的,徐清最开始那个仁勇校尉,就是这么个尿性的官。另有一个爵,是既有土地,还有俸禄的,属于国家白拿钱养着的。

一个人可以有职,有勋,有爵,里子不同,面子却都响亮,一般而言,报名之时,选择其最大的那个。也有谦虚,韬晦的选择小的那个。

官场说话,将就“话出”有名,两个初次见面的人,又非上下级,打量一下官职,就要直来直去,不饶弯弯,免得驳了面子不好受。

赵宇梁听了徐清的话,笑了笑道:“老夫勋加明威将军,现任潭州总兵,摄掌本道半数兵马。”

徐清闻言大惊, 当初刘赞在山东剿匪之时,不就是明威将军?如今的徐清,虽然比明威将军还是要高一个头的,不过还是不敢在赵宇梁面前拿大。

为何?这赵宇梁可摄掌着湖广半道兵马哩!

湖广较其他地方比较安定,折冲府比较少,潭州是行道所在处,于是就有总兵代管折冲将军之事。赵宇梁是高勋低任,又低职高管的传奇人物!

徐清整理整理衣衫,再恭敬拜到:“赵老将军。”

赵宇梁笑了一下摆摆手:“不用这样,你可是刺史,哪有拜我的道理?”

徐清暗骂一声,不让我拜,你扶我起来啊,你让开啊,说这些没用的做什么。不过,徐清还是一个马匹顺手拍上:“唉,赵老将军,自古以来礼贤尊圣,那有论官大官小的。小子官再大,见到赵老将军,还是要恭恭敬敬行礼的。”

赵老将军一捏须,转移了这互捧的话题,他道:“徐刺史,我方才观你与这位兄弟,是你家丁吧……”

赵宇梁指指杨成,又道:“你的几个家丁用那个旗子传信的方法不错嘛,若是将此法推广之军中,我等打仗也可在两座山头上互传军情。再不用派士兵一个个去冲破敌阵传信了。”

这令旗之发,其实早就有了,只不过一直来,只作为人数代表。比如一根旗,就代表两队人,旗有阴阳两面,如同虎符一般。若是有命令,就有偏将拿一面阴旗带兵去完成。这旗只是可带兵力的凭证,所以打探敌军数量是,只需要数旗就行了,历史上也有虚造旗帜吓敌人的案例。

旗只代表数量,金鼓才是传递军令的,鼓则进,金则退。可这也只是在做阵法的时候才用,两军之间却用不了。

徐清用这两面旗,小小的组合了一下,就可以传递许多信息了。赵老将军在军里待了一辈子,自然知道这小小变动的大功用了。

“哈哈,此事易耳,”徐清简单把旗子如何表达进退守,还有表达敌军大致方向的旗语和赵宇梁说了一下。本来就简单的不行,以赵宇梁的本事,一下子就记住了。

赵宇梁用双手当作旗帜比划信号,徐清皆是点头,夸了几句老将军好记性。赵宇梁便笑得胡子一颤一颤的,脸色也红润起来,他道:“此法简单易行,就是小儿也学的会,这种办法放在军中最好不过了。”

两人交谈甚欢,一时忘记了周围还有数百刚刚投降青螺人,特别是徐清,吹其牛来,早已经分不清东南西北。

忽然,那些排队脱皮甲的青螺人发出嘈杂之声,徐清还未转过头去看,赵宇梁便大叫一声不好,把徐清摔在了地上。

第二百二十六章 两起蝗灾第九十章 新包装第一百九十四章 丢同伴第三十八章 试做炒菜第十五章 文会(4)第四十二章 村老第十一章 流民(3)(第五更,求打赏!第一百零八章 要酒不要命第三十九章 阿姳巫母第二百一十六章 暗流(3)第九十章 查仓(2)第二百三十三章 武举(1)第二百零二章 朝堂之争第三十七章 言商(3)第一百五十章 徐清治军第四十四章 目窥天机第七章 中秋节第二十九章 吴王之印第一百七十四章 君臣二人第八十九章 放了寒假第二十二章 余震(6)第七章 终于走了第三十八章 言商(4)第二十七章 诡运(3)第四十六章 果然有人要吃酒第二章 回京之前(2)第二百一十九章 暗流(6)第二百三十章 请病假第九十一章 吃冰凌第一百六十七章 金殿验鸟第六十六章 送礼朱雀街(二合一)第四十四章 姓耶律的男人第三十五章 王八蛋说谁(补发咪咕)第八十八章 快想办法第七十四章 开战第一百零四章 此事难办(第五更)第五十八章 有天使来了第一百四十五章 再杀马第六十七章 有些长进第一百七十二章 青虹剑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装备第八十一章 窖藏第九十章 查仓(2)第十章 上岸钱塘第七十四章 开战第一百五十九章 练军姿吧第四十九章 桃源仙境第八十九章 常平仓满第一百三十九章 想徐清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入草原第一百零七章 伏几处默第一百三十七章 东市的文会第一百七十三章 徐清献剑第七十七章 有人监视第一百三十三章 秦王破吐谷浑第七十九章 活在局中第八十七章 四个县令第三十八章 试做炒菜第二百章 商量御敌第二十二章 住客栈第二百零七章 十六朵黑烟第一百一十五章 放大镜第一百五十四章 工者取巧第二十章 灭突厥(3)第六十八章 老员工带你第一百五十一章 帝虫第九十五章 必须要去第一百二十三章 善田庄第五十九章 暗河第三十八章 试做炒菜第五章 抄寨(求收藏求花求评论)第二十五章 惊心的案子第三章 当小兵的日常第一百零六章 紫袍的威风第九十二章 刘黑闼被斩首第五十二章 驱逐鳄鱼第九十三章 房事有碍第一百三十章 玄武大将第二十二章 住客栈第一百九十七章 天罚到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客气客气第七十一章 又被弹劾第七十四章 长安的小宅子第八十章 一条大河第八十三章 回沧州第一百一十二章 逛街第二十二章 哪个石头先到地上第六章 搏鲨第一百二十章 母子连心家里一切都好(第四更!求打赏!!!)第四十七章 陪荀雪儿回老家第五十四章 辽东来的船第二百二十八章 沧州的信第二百一十七章 暗流(4)第六十章 (第三更奉上!)第九十一章 民可,使由之第四十九章 落荒而逃第二十三章 余震(7)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净小太监(补发咪咕)第八十八章 快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