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发咪咕)第九十章 新包装

第九十章 新包装

老师有空,学生“遭殃”,徐清看眼前这先生,就是那种有空的。年长未成家,干脆住在了学社,手中也无其他事情,于是学生们从出节一直念书念到了小年。

只是他教的东西,对学生而言是卓有成效的,四书五经皆弃之不用,而独独教学生《弟子规》。除了这个,还有算术,图画之类的课。

读书人嘛,所谓“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读书来读书去还是想蒙上拔擢,当个官的。谈话之时,徐清见这先生多有怀才不遇之感,苟活栖身之哀。心里一动,他对这先生道,你若是能在此教会三年学,并且能请到下一位先生,我便举荐你为洛南学督。

学督是半个官,之所以说半个,是因为学督只有官之“清”,而无官之“浊”。所谓好官,并非一文不贪,像徐清这种,放之四海都能称得上好官,可他也私捞银子。有的官,一文不多拿,可蒙混过日,一件事也办不得,那也不是好官。故而同一个官,你想做的好,那就非得一“清”一“浊”,清以惜民脂民膏,浊以逢源官场,得以用事。

学督则不同,他官俸由县衙出,官评则由太学给,而且升官极难。动不动就一任学督能熬走十几任县令,也有可能,升为太学教习,得封学士,再进一步入朝听事,旁殿侯传。再进,就是外放亲民,或是入部参议了。

这些都不算,取中来论,学督也能滋润得很。你想,连当几十年官,手中还有一丝权力,只要不作死,几十年后至少在县里声望颇大。说不定新来的县令还要拜访一番哩,若教出一两个学生,哪怕是县令,那也光彩得不行。

徐清与这先生一个学督,实在是大恩惠了。带着在教室里转了一圈,坐一坐,忽然看见墙壁上一副腊梅,极为清贵高雅,又见旁边提了小诗,字迹工整,落笔不凡。于是徐清又问道:“这画是谁做的?”

先生过来回答道:“哦,此画只是区区在下之拙作。”

徐清看先生一眼,想到,红山镇的糖货厂需要设计新包装来防伪,而他自己手残党一个,不不不,手指还算灵活,可握上笔就不同了。

他身边的人,上官仪倒是个才子,可不在身边,还有黄诗梅会写字,可画画也不太行。这先生画的这一笔腊梅,却有形有神, 有些像明清的文人画。这类画用作包装,则清新典雅,可做中高端的包装。至于低端的,徐清则想着画个二十四孝之类的差不多了,若不行,就上挂历女郎,最主要的是防伪,要复杂一些。

先生被徐清看得发怵,又不敢说什么不是,只得抹抹头上的冷汗。

徐琪拉了拉徐清的衣角,徐清这才反应过来,他把自己的想到说给这先生。当即取来一方纸,告诉他,让他在这方纸上画出梅兰松竹菊,并各写一首小诗。然后,徐清许以三百两润笔之资,并且把徐琪身上的钱全拿出来作为定金……不得不说,拿徐琪的钱只是报复这个小妮子罢了,就算徐清一文钱不给,这个先生也是会乖乖画画的。

先生顿时惶恐,他道,他画梅兰松竹菊,不成问题,可写几句小诗那可就难了。为何,梅兰松竹菊好歹能照猫画虎,而这写诗,非得有灵感,有雅兴,有学识才能写得出来。

徐清摆摆手道,这有何难,当即把什么“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之类的一股脑背了出来,贼溜。

先生听了一句,慌忙提笔,刷刷刷写下来,写完,他心里还不住的颤抖。天下诗人如过江之鲫,别人一生写一首名诗,已经是非常难得了,如今徐清眨眼之间,念出五首佳作,难不成真是天上星宿下凡?

先生又把银钱悉数还给徐清,然后道:“徐伯爷,有了这五首诗,区区在下可以走遍大江南北,大河上下,就算把诗卖出去,也价值千金!”

先生又补充道:“自从徐伯爷离开长安,再无一首诗流传于外,天下学子文人无不饥渴难耐。现在只要拿出这诗,自有人抢先买看啊……”

徐清点点头,收下还来的钱,对先生道,你尽管去画吧,这几首诗就送给你了。徐清不差钱,不靠着做文抄公挣钱。钱对徐清来说,只算数字,不过正是这样,他和几女之间就更爱拿一点小钱来计较,全无真贫夫妻那般事事哀之感,反而有些不可明言的情趣。

先生领命,徐清与徐琪又骑上马回府。徐琪的钱又到了徐清手里,不仅把银条要回来了,还搭着徐琪自己的几个银锭子。

徐琪也回过神,可她再香要回来,却被徐清一句“小孩子拿那么多钱干嘛,我帮你存着,以后做嫁妆”怼了回去。

有了画,还需要好的刻工,还需要好的刻板。徐清这个封面是长期使用的,不像别的那种需要修改,故而可以使用较为贵重的东西刻制。之前在沧州用的梨木,现在完全可以用玉石之类的,就像做印章一般。

回到洛南县伯府,把徐琪带过去和众女见了面,好些寒暄一些。有了徐清之前的威逼利诱,徐琪也在面上接受了珞秀秀的身份,大家和谐一片。

抱了抱徐文,徐清有把倪百老头找来,让他去把十里八乡中最好的刻工,铁匠找过来,若不是红山镇人氏,完全可以许以重金送过来。

红山镇那边也来了一个下人,说回来的车队,杨文已经派人清点过了,数目都对。东西都安排在了红山镇存放,另有一个单子送到徐清手上,而车队里的人,自然就分为两部分。徐清在沧州带来的家丁婢女,和螺头村的村民,都送到县伯府。其余的人,则是就地红山镇驻扎。

沿途护送的暗河成员,也由杨成接管,安排住宿。

第二天,小年来了,明朝时有官三民四的说法,唐朝却没有,徐清家里大摆筵席,和下人们一起过小年。小年之后,才是真正的休息时间,诸事停罢,大家一心一意守岁。

而这时,晴了好些日子的天重新飘起雪来,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仿佛要把这大地封住……

第十八章 灭突厥(1)第五十五章 有乃父之风第一百八十一章 不动如山第一百零四章 此事难办(第五更)第一百七十二章 青虹剑第一百四十七章 没收衣服第一百八十六章 贵妃寻皂第一百六十七章 金殿验鸟第五十二章 驱逐鳄鱼再见上官仪(第一更)第三十章 齐王的拉拢第一百七十章 满炉青火第八十三章 何罪之有第十五章 流民 (7)第五十四章 辽东来的船第九十九章 徐庄乡亲第九十二章 刘黑闼被斩首第八十五章 长安诗会第七十八章 狡兔三窟第十七章 西湖游记(二合一)第二百零九章 追穷寇第三十章 六朝古都第一百二十五章 去上班吧第十七章 西湖游记(二合一)第二百四十三章 武举(11)第二百三十一章 臣是心病第十九章 少爷和老爷第五十三章章 徐小清出生第一百八十二章 果然被参第七章 终于走了第六十四章 刘熊第二百二十三章 野餐蝗虫第七十五章 做点小买卖(一)第三十三章 大战刘黑闼第三十二章 先生之尊第五十二章 驱逐鳄鱼第十六章 退休太监刘三第一百零四章 此事难办(第五更)第四十八章 风中凌乱(第三更!)第四章 二龙(4)第四十章 初入草原(1)第一百八十一章 不动如山第三章 剿匪(3)第七十六章 相持第七十四章 长安的小宅子第九十七章 南皮第三百四十章 武举(8)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吹牛了第二章 硝石制冰法第一百三十四章 官衙第一百六十一章 徐清练兵3第一百六十六章 七品主簿第二百零二章 朝堂之争第二十八章 江中米粉第一百四十一章 夜宿玄武第三十四章 诡运(10)第一百一十二章 逛街第六十二章 荀小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金殿验鸟第五十九章 暗河第一百零九章 不站队第三百四十章 武举(8)第四章 就这么走了第六章 剿匪(6)第二十四章 总兵府第八十九章 放了寒假第二百零四章 曲江茶会2第十九章 灭突厥(2)第九十七章 名传天下第五十八章 螺族乱止第九十五章 好营生第一十三章 风雨大作第二十一章 误会第五章 二龙(5)第四十章 初入草原(1)第九十一章 民可,使由之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吹牛了第四十二章 胡家与卢家第一百八十三章 以德报怨第二十九章 吴王之印第二百二十二章 敢不敢吃第九十七章 南皮重逢荀雪儿(第二更)第一百七十章 满炉青火第五十七章 珞伏山死第六十章 (第三更奉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净小太监第五十一章 马尼德回来第六十三章 红山镇第四十五章 血光之灾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装备第二十四章 原来是说媒的第二百一十一章 京观第八章 荒岛第四章 二龙(4)第七十二章 徐大人受伤了第十一章 出齐鲁,入洛川第一百三十二章 军营早餐第一百零二章 路见何常(第三更)第一百七十九章 有事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