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与荀雪儿成婚

第五十一章 与荀雪儿成婚

宅府修好了,花了几天时间将家里的人和一些五件搬过去,然后将个人的房间铺好,买齐了米麦油盐,鸡鸭鱼肉,徐清一家人就开始为徐清的婚礼做准备了。

虽然徐清与荀雪儿已经在一起你侬我侬好长一段时间了,但荀雪儿毕竟是古代的,没个礼法总归是不好的,徐清打算大操大办,为她举办一个盛大的婚礼。更何况,徐清是洛南地界上地位最高的人呢!

婚礼婚礼,一个“礼”字透漏出结婚的规矩不一般的多。不像现代,盖个章,请亲戚朋友喝顿酒就完事了。在唐朝,婚礼从纳彩到宽衣睡觉打火包有好几个的步骤,最快也要小半个月才能做完。

纳彩,也叫开剪,是指男家于迎娶前,将结婚日子通知女家,所以又叫“送日子”。男家将给女方的彩布、衣物送往女家,并请一儿女双全的有福之妇女,为姑娘裁衣,谓之“开剪”。

这一步骤很简单,荀伯父搬到了徐庄,送到她家就行,即便是送个彩礼,徐清也喊了四五十人敲锣打鼓热热闹闹从红山乡走到了徐庄。

然后就是问名,即男方遣媒人到女家询问女方姓名,生辰八字。取回庚贴后,卜吉合八字。徐清和荀雪儿两情相悦,人所共知,算八字的那个人也就乱算一通,再将他所知道的最好听的话全部请到出来,讨了好些赏钱。再然后就是纳吉,是男方问名、合八字后,将卜婚的吉兆通知女方,并送礼表示要订婚的礼仪,这个也叫做奠雁礼。

前面几个都是古代的规矩,到了现代,一般都是一通电话解决。做完那些有的没的象征意义颇大的事之后,就开始互送彩礼了,叫做纳征,或者纳币、纳诚。然后就是双方定下最终日期,发喜帖通知街坊四邻,然后官府中走一道程序啥的,只要不出现狗血的逃婚啥的,就基本上定了。

不过徐清这个做的就比较过分了,不论是洛南的临县的,凡是算的上地主的都发,凡是三代之内当过官的,不论品级,都请。洛南没什么厉害人物,质量不够,只好数量上来了。

再加上徐庄和红山乡的一些徐家的佃户,就有差不多八百余人要来吃席,杨文算出来之后,徐清吓了一跳,于是又把佃户们到场吃席改为送货上门,每家送点米肉点心以表心意。

十多天之后,八月初一正式开始迎亲。唐朝的迎亲不像现代,男方开着车队去接,而是正好相反,女方亲自送过来。为此荀雪儿特意还要赶回徐庄,然后徐清出钱租了十二辆豪华马车,一些箱子礼物堆得满满的,惹得路人目不转睛的望着。

路边上还有几个想看笑话捣乱的人被吓傻了眼。这几个人就是荀小二他舅舅们,他们得知荀雪儿成亲的消息,心道不能这么便宜了这女人。他们也不知道荀雪儿嫁了个什么人,想着最多是嫁给小地主做妾了,于是就大老远跑过来想闹闹场子,混点油水什么的。

打听到了红山乡,在路上居然碰到迎亲队伍,那家伙,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为了这句经典的没有去掉“鞭炮”)啊,就这阵势,直接把几兄弟吓朦了。

一打听是荀雪儿嫁给了爵爷,还是正室!贪心上来,惧色变少,几个人一商量,捣乱是捣不成了,混点油水的可能性大大的有啊!转忧为喜,抬起脚跟着迎亲队伍就往徐家走。

说是锣鼓喧天也只是个形容罢了,唐代真正流行的乐器是琵琶、芦笙,箜篌,横笛,竖琴,箫,鼓倒是也有,不过都是腰鼓。这些除了腰鼓,大多都是丝竹制作,所以称作丝竹喧天才贴切,只不过喧天一词有和丝竹不深相合了。

总之,是热闹得很啊。

佃户们都在家里领了米肉,没有到场,而其余的衣冠们都带着厚厚的“份子钱”到了徐府贺喜,份子钱收得多,让徐清大感欣慰啊。不过最开心的还是今晚就可以和荀雪儿洞房花烛,再也不是想入非非,而是直入非非了。

荀雪儿到了之后,拜天地,敬父母,倒是徐清出了点麻烦,他不知道“徐初六”的父母是谁啊,后世的父母还没过世呢,徐清也不能弄个灵位啥的,当然从时间上讲来无所谓,但总的感觉不好。到最后,徐清把张中的牌子弄上去了,再生父母也好啊。

爵爷只有一个,不可能人人去敬一杯,大多数人还是自己在园子里游玩,吃喝。倒是徐府的饭菜让众人大感意外,不是整只鸡整只羊那种大烤大煮的菜,而是一个个盘子装着的,众人不知道怎么做出来的炒菜。而且味道特别,第一次吃稍有不适,但是一回味起来食指大动,不少人狼吞虎咽,顾不得“衣冠”形象了。

在阁楼里,又是一番景象:

十几个小桌,大家分桌而食,布置得典雅朴素,徐清跪坐在堂上,向着众人频频举杯。音乐温柔悦耳,众舞女在舞动着妙曼的身姿,引得人纷纷叫好。添酒加菜,你来我往,累坏了徐府的下人们,他们因此也得了几钱银的赏钱。

入夜,众人散去,一直被挡在门外,每人只领到了三斤米一斤猪肉的刘家三兄弟也无奈的走了。他们被徐府门子误以为是落下的佃户,虽然没有让人进去,可也好好地送上了米肉,至于之后几兄弟说是亲戚啥的,他们都当耳边风了。脾气好素质好就该受骗么,门子想到:老爷都已经将亲戚朋友啥的都说清楚了,又没你们!

深夜里,才是徐府自家人的庆祝。上官仪、张林业、荀夜羽、荀方、荀伯父、郑老伯、刘三、小如、小月、牛吃草、王山、杨文,还有管宣等一些较为亲密的人。他们用上了徐清安排制作的桌椅,和徐清围了一个大圆桌,再次祝贺道喜起来。

看着这一桌人,徐清回想了一下来唐岁月,差不多认识的,算得上朋友的人,都在这里了。还有简阳他们几个老兵不在,张中还在灵堂上放着,也不知道怎么样了。想起简阳他们,两个月的“养伤期”也快到了,该动身去长安了吧?

洞房那些破事情,我知道你们不喜欢,我也就不浪费笔墨了吧,嘿嘿,“初哥徐清的洞房故事”,打赏我就顶着风险更一章,这算是题外话。

第八十四章 大风吹第七十九章 突围又被围第一百九十三章 入草原第七十六章 相持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元吉第二章 硝石制冰法第一百一十八章 客气客气第六十四章 小船第一百九十三章 入草原第七章 剿匪(7)第二十六章 诡运(2)第十一章 秦王放弃了第一百五十一章 帝虫第二百四十八章 倭地第七十章 绩效考核第四十二章 初入草原——到幽州第十一章 又见上官第一百七十三章 徐清献剑第九十八章 季考第一百三十七章 东市的文会重逢荀雪儿(第二更)家里一切都好(第四更!求打赏!!!)第二百零七章 十六朵黑烟第十七章 小聚一下第七十四章 起床第二百二十三章 野餐蝗虫第六十五章 渤海有危第一百三十五章 实验开始第三章 二龙(3)第一百八十二章 果然被参第一章 回京之前第五十二章 驱逐鳄鱼第二十九章 吴王之印第五十八章 有天使来了第十五章 玄武门之变(1)第一百七十章 满炉青火第一百四十四章 万贵妃到第七十章 绩效考核第四十三章 欲练此功第五十九章 暗河第三十九章 阿姳巫母第五十七章 珞伏山死第九十二章 刘黑闼被斩首第八十七章 长安瓜子贵第二百零四章 曲江茶会2第二百一十五章 暗流(2)第二百二十七章 晚侍生冲第二章 硝石制冰法第二百四十七章 齐王宴请第一百七十章 焦炭炼铁(2)第六章 搏鲨第九十六章 回洛南看看第二百二十七章 晚侍生冲第二百零二章 朝堂之争第二十三章 今年春役到我家第七十八章 水蛭去淤血(第三更!)第一百九十四章 丢同伴第七十四章 起床第一百二十三章 善田庄第二十七章 智商的差距第一百八十五章 天生香体第三十章 齐王的拉拢第八十六章 我有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去上班吧第九十六章 回洛南看看第四十八章 再来算一帐第二章 回京之前(2)第二十四章 原来是说媒的第一百八十三章 以德报怨第九章 哪里来的第二百四十二章 武举(10)第七十章 大破奚族第二十八章 麦饭和炒米第八十四章 中大夫第一百六十七章 金殿验鸟第六十四章 刘熊第一百零八章 要酒不要命(补发咪咕)第一百零四章第九十九章 马尼德第四十八章 风中凌乱(第三更!)第一百九十四章 丢同伴第一百七十九章 有事找我第四十七章 陪荀雪儿回老家第二百一十章 回长安第一百三十五章 实验开始第九十二章 刘黑闼被斩首第八章 剿匪(8)第一百五十四章 工者取巧第一百九十八章 火烧连营第二百四十一章 武举(9)第一百九十一章 北上第十三章 流民(5)再见上官仪(第一更)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净小太监第一百二十二章 宣旨第百零一章 公侯万代(第二更)第一百三十七章 东市的文会第九十二章 刘黑闼被斩首第九十二章 商量包装第六十一章 回徐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