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效率

“观察,工具损耗有点大,镐头、大锹、铲头坏的很快。要不要削减些用量?”

幕僚一翻账本,就觉得心疼,武汉工地一天的铁器损耗量,抵得上别处三年五载的。而且武汉因为“财大气粗”,基本能保证上工的民夫人手一把铁制器具,一个万人规模的工地,以往也就是两千人左右直接开挖,剩下的都是力夫、担夫。

但在武汉的工地,大量使用索道、绞盘、牲口甚至临时板轨,运输队伍的规模要小得多,基本追求的就是土方量单日最大。

如果一日两餐,能保证男工三方女工两方半;如果一日三餐,男工则能达到四方甚至五方,女工也能超过三方。

唯一不同的是,女工主要是负责沙地、滩涂,说是土方,更多的是挖沙土混合物。这些沙土都是要重新洗过,然后筛选优质河沙,工地的要紧处,对河沙需求并不低。

不过劳动强度上去之后,效率提高不假,但对器具的消耗,同样不低。

好在武汉对“损耗率”是有一个指标的,外界并不太清楚,只有达标之后,才会去摸底,是有人故意损坏还是这一批次的铁器质量不行。但不管如何,有多少损耗,最终都不会影响工程进度。

“无妨,眼下还不算要紧的时候,等到彻底江堤合拢,再说削减也不迟。损坏的物件,重新回炉就是。”

和工程进度比起来,这点损耗就是个屁,张德又怎么可能在乎这些。

随着一些小型滩涂的平整清淤,令人头疼的排水排淤工作又要开始,往年虽说都用上了“矿工之友”,但也只是针对小型池塘、袖珍型滩涂,一旦滩涂面积稍微大一点,“矿工之友”排成排都不够看的。

“新式象机形制小了许多,效率却是提升的,观察,可要先装配一台在工地上用作清淤?”

“就是那个‘巨灵神’?”

“正是。”

蒸汽机的各种改进型号,代号名称也是没谁了,其中有一款失败品,还叫做“巨无霸”。巨是巨了,还真是“无霸”,一点霸气都没有,效率比永兴象机改版还要矬。反而下降千分之三的效率,算是武汉诸钢铁厂的一个耻辱柱。

出于教学目的,老张还是贴了两三万贯进去制造垃圾,典型的就是“矿工之友”系列和“永兴象机”系列。此二者的目的,改变思考模式才是重点,产品本身对老张来说,猎奇大于用处。

说到底,不可能所有的机器都是他一个人来“设计”,倘若徒子徒孙连自己设计的能力都没有,那他也就是在贞观朝重新来了一回“机械设计”,于小霸王学习机,毫无卵用。

通过“教学”,徒子徒孙们才会直观地晓得“效率”的差别,零配件的各自功能,消化过后,才会开始迥异科举士子的思维模式。这时候的他们,开“脑洞”绝非是能工巧匠的“妙思”,哪怕是“灵光一现”,其基础也是建立在物理和数学逻辑上的。

否则的话,一般徒子徒孙,怕不是穷其一生,都要琢磨怎么弄一台牛逼到震惊山长的“永动机”出来。

“‘巨灵神’样机有了?”

“永兴煤矿很满意,一定下了订单。”

“那好,就拿‘巨灵神’在工地上试试吧。”

一台冷凝器有了变化的“蒸汽机”,它又一次和它的前辈们一样,被拿来抽水……

后人估计会对这台机器加上很多个前缀定语,但对贞观朝的武汉人民群众而言,“巨灵神”它抽水嘿……还真灵。

随着武汉的工地越来越热火朝天,扬子江两岸寻摸味道的土豪们,终于按捺不住,前来工地上打探。

官面上碰头的碰头,民间融资接洽的接洽,比之工地的热火朝天,也不差多少。

至于大量的行脚商,则是在一个规模空前的“市”做起了生意小买卖。工地尽管包吃住,但还是会有额外的时间留给民夫,非“奴籍”的民夫,哪怕消费能力比起市民阶层可能有些不足,但对别处州县的普通百姓而言,那已经算是“出手阔绰”之辈。

家中有千亩良田的土老财,每年想要把粮食全部变现,非大中城市不能。但大中城市想要千亩良田,本身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又怎么会去“贩夫走卒”那里消费。

于是不消老张可以引导,仅仅是靠市场看不见的“加藤鹰之手”,依然让编制还只是留在府内的“市镇”,逐渐繁荣开来。

甚至有些扬州来的大商,直接把“螺娘”买卖做到了这里。市场的“野蛮生长”,正在加速着这个“市镇”的扩张。

一个月不到,“汉岳弛道”的压力就得到了缓解。武汉方面不但解决了道路运输压力问题,还白捡了一个读作“市”写作“县”的人口聚集区。

“这是新设的‘市镇’?”

“没瞧见界碑么?这是‘永安镇’‘咸宁市’。”

朝廷编制上,这地界是“永安镇”,武德朝就有的,但多是府兵厮混。后来府兵没太大卵用,成天搞物流运输以及安保业务捞外快之后,这个武德朝的“永安镇”,也就等于名存实亡。

而老张让它重新焕发生机,用了一个月都没有。

为了自己方便,这个市场还是取了个老张熟悉的名字,叫做“咸宁市”,和“永安镇”算是一个地方两套班子。

“这天下的‘市’要是都这般大,那还得了?”

“还得了什么?武汉的‘市’,它就是这样的。”

“恁多车马房舍,恁多商户人家,寻常县城也就这般吧?还有恁多工坊。”

“工坊都是临时的,早晚要拆。都是为了盖房子便当,这才先置办了工坊。木料厂、石料厂、铁器坊……这些个工坊,是不准盖在这等住人地界的。”

“噢?这是为何?”

“规定。”

“……”

有些没来过武汉,但听说过“风情”的,这一回也是大开了眼界。一个月不到,居然就生生弄了一座“县城”出来,除了没有城墙,没有护城河,没有官制房舍,其余凑合用的房屋设施,并不比别处县城差多少。

别的不说,光新打的深井,这“咸宁市”居然就有三十余处。物流行临时搭建的大牲口围栏,各色牛马少则二三十,多则千几百,大大小小的物流行加起来,大牲口数量依然是破万。

可所有物流行也不混乱,草料库、豆麦库都已经建好。除了这些,物流行旁边多半都有大车行,临时搭建的大通铺,住的都是车把式和伙计,一个大通铺就是五十号人,这样的大通铺连成一片,约莫有一百来个。

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一个月之内,依托“永安镇”为基础,然后疯狂建设出来的,这如何不让人大开眼界大吃一惊?

求票吧,来一张月票乐呵乐呵。

第三十七章 艳刀第七十九章 苏烈(一更)第七十五章 狗仗人势第二十五章 筹谋第二十二章 很科学第五十几章 恶劣第二十二章 得寸必进尺第五十六章 深意第七十二章 随意第六十九章 抵京第二十三章 智障大师(求推荐票)第七十六章 为了民主(一更)第八十五章 准备回长安第九十三章 新酒第三十三章 大佬们都来看他第九十章 前瞻第三十一章 关系学第三十六章 皇天不负苦心人第五十六章 拆了第二十章 定下章程第四十二章 平海伯第六十九章 互相安慰第六十三章 淳朴第二十四章 基本套路第五十几章 杜断第九十四章 闹公府第五十八章 烈火烹油第四十一章 天后宫第七十三章 戏言不戏第三十二章 顺势第九十九章 抵临第十四章 野性第五十三章 知识就是力量第三章 江山如画第十四章 优势碾压第九十五章 红烧肉在燃烧第七十四章 珍珠弘忽(票!)第九章 无奈第七十六章 深藏不露第一章 挫伤第八十四章 家业(一更求票)第八十九章 给人撑腰第五十七章 灌输第十一章 过分第五十六章 蚂蚁们第七十一章 地位第八十八章 自己人(年初三第一更!)第三十四章 大动作第三十章 将死之言第九十七章 谋生第五十四章 信心第八十三章 帮会第五十几章 今天太平无事第七章 命令与征服第二十七章 同行即仇人第六十一章 瞧着眼熟第二十七章 好机会第三十章 将死之言第四十八章 加速时代第四十三章 纷纷请战第四章 灵前第四章 我见犹怜(争取再搞一章出来)第三十一章 烦得很第九十六章 顺风船第八十一章 冬天里的一把火第四十二章 风口第七十三章 时机第七十七章 利好第八十一章 挑战第七十二章 随意第九十五章 红烧肉在燃烧第三十一章 道友(第二更)第六十八章 倒腾第二十章 做官不易第五十四章 决心第七十八章 屁股第七十八章 大丈夫第九十二章 时势易转第七十九章 暴发户们第六十二章 真的很忙第九十四章 捐躯第二十八章 被摩擦的人生经验第十二章 恶心人第二十章 孔圣显灵(第一更)第十五章 自由第七十六章 两个成语第七十二章 丝织竞争第六十四章 称赞第六十一章 命好第七十三章 有个交情第九十三章 自摸第七十九章 需要思考的钻被窝第三十二章 抉择第四十三章 和平保证第十三章 无道第九十六章 大功德第七十一章 靠山吃山第二十二章 为何加班第六十八章 一支穿云箭第二十八章 简在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