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千里驹

张德去河套没有点水泥科技树,不是因为水泥不好烧制,而是作坊式的产量,对于大建毫无意义。

即便是盖个夫子庙,其实也有点捉襟见肘。

然后还有一个原因,水泥烧制之后粉碎,球磨机改造也是个头疼问题。滚筒材料当然可以选择柘木来打造,然后内衬薄铁板,但耐用性其实也有限。所以,光滚筒替换,起码就是三位数,这个开支长远来看毫无必要。

球磨机的动力源毫无疑问只能是水力,如果是电机控制,还要考虑软启动或者变频。但水力就蛋疼了,接触瞬间的剧烈负载,很有可能让滚筒变成滚滚,碾死个把白痴绝对没问题。

不过这些问题很快就被怀远郡王李思摩解决了,他的方法很简单:让契丹奴先死。

好吧,老张不得不承认,这个反人类反社会份子,越来越有一种极端报复社会的倾向。

可以预见的是,为了几吨水泥,契丹奴死上二三十个很有可能。

然后就是文宣王庙工程的施工人员编组,有几个京城大匠仗着工部里面有人,于是要装逼,然后程处弼就把五十几岁的大匠倒吊在春明大街:游街示众!

大匠们纷纷表示:老夫服了!三郎饶命!

接着就是文盲半文盲的力工们进行分派,为了解决区域施工难的问题,张德再次找上了有先进人力资源管理经验的怀远郡王殿下。

李思摩来了长安,先去宫里给皇帝请安,然后带来了一些土特产给皇帝的大小老婆们。

这土特产,叫做怀远毛织品。

有毛衣、毛布、毛线、毛毯、毛呢子、毛披风、毛大氅、毛斗篷……

为了表现出自己为天可汗陛下尽忠办事的成果,李思摩毫不犹豫拿出三支竹制毛线针,当着皇帝陛下的面,打起了毛衣,然后很快织了一条一尺长的毛线手帕。

李董当时很想让门外面的侍卫把他拖出去剁碎喂狗,但考虑到和谐社会需要安定,边疆和平需要忠臣,也就放过了李思摩。

只是思摩离开皇宫的时候,李董语重心长地告诉他,身为一个纯爷们儿,要有节操风度。

但皇后托人带了个话,说是为了做天下表率勤俭持家,身为皇后,她决定自己织毛衣。

李思摩当时就大喜,去普宁坊见了张德,连忙竖起了大拇指,说大郎真是好脑筋,咋就想到皇后很待见这事儿呢。

老张当然不会告诉他李董之所以能成千古一帝,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加分来自他老婆。

然后李思摩投桃报李,既然大郎都这么帮忙了,他怎么可能不下力气?于是拍着胸脯保证,分区施工这种事情,包在我身上!

很快三千五百突厥苦力就到了长安,这事儿当然提前报给了李董知道。李董就点点头,表示朕知道了。

到了龙首原东南,思摩嘿嘿一笑,拎着嵌了铁钉的鞭子,和蔼地说道:“谁要是不听话,可别怪本王鞭子不认人!”

不得不承认,只以监工水平来看的话,思摩放一千五百年后,肯定是金牌监理,国家标杆。

头批苦力到齐之后,张德先让人平整龙首渠到灞水的一条路。然后钓鱼台工坊加工的木板开始逐渐运输到灞水。

之前买下的南山十一片山,除了砍竹子造纸之外,还设计了三个形制不同的砖窑。其中最大的砖窑,每日可出砖五万匹。虽然还比不上怀远城的出砖速度,但也足够了。

红砖虽然易碎,但用来加固路基两侧还是够用了。然后路基上方覆盖碎石或者碎砖还有煤渣,再铺设开槽的木板,简易木制板轨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当然张德并非不想使用铁槽,而是加工不易,且水力锻机的工时有限,需要用在更重要的器物打造上。

在怀远,砖窑厂靠近贺兰山,同样有板轨铺设到怀远城,改造的载重车厢也跟着李思摩来了长安。

一截车厢的承载在一千斤到两千五百斤之间浮动,越重对板轨的破坏越大,基本上一趟一下,就要换一些板件。

不过对现在的关中来说,秦岭的木料还是管够的。还有子午谷和巴蜀的木料,也时常运输进关。

所以原本不相信张德能有啥好办法提前完工的李董,当看到八匹挽马拉着几节巨大车厢稳步前进的时候,他想把钱要回来。

唉,谁叫贞观还不流行预算呢。

两百万贯可是直接给了一半张德,然后一半留在了东市仓。

李董看到几万匹红砖用粘土搅拌黄沙就能垒起来的时候,他的表情很丰富,脑袋里只有两个字:赖账。

心里堵得慌的李董三天两头跑去龙首渠以东视察工地,然后看到了脚手架……用铸铁扣件的脚手架。

“唉……”

吃饭的时候,太宗皇帝又开始忧郁了。

“二郎无虑也。”

他老婆微微一笑,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样子。

又过了几天,李董又去视察工地,他看到了滑轮组轻松地吊起了两千多斤的青石板,然后更加轻松地安置好。

“唉……”

又到了晚膳时间,天可汗陛下托着腮帮子,很忧郁。

“二郎无虑也,此事易尔。”

长孙皇后甜甜一笑,抚摸着小腹,她又怀孕了。

然后又过了几天,李董下定决心要赖账,剩下的一百万贯不给了。

但是他刚到工地,北风凛冽的辰光,一个健硕少年健步如飞,上前就叫道:“陛下,陛下剩下的工钱得赶紧结清啊,不然盖不下去了啊!”

“……”

李董看了看盖了一半的文宣王庙,又看了看才雕刻了一半的孔圣像,嘴唇微微地颤抖,然后看着一脸萌萌哒的少年。

最后一言不发,默默地回宫了。

没办法,天家颜面,不允许有烂尾楼发生。

正月十二,张公谨赶回了京城,意气风发,走到灞水的时候,突然看到一座巍峨建筑,顿时虎躯一震:“此非陛下新建宫殿?”

然后坦叔眼皮子抬了抬:“弘慎公,此乃文宣王庙。”

张叔叔虎躯顿时又一震,双目圆瞪:“如此巍峨,当真……当真有文教气象也。陛下圣明!”

然后坦叔想了想,凑张公谨耳边说了几句话。

邹国公顿时差点把却月剑拔了出来,然后大叫道:“这么多!”

坦叔点点头。

张公谨顿时嘴巴咧到后脑勺,赞叹道:“真乃吾家千里驹也。”

“今年大郎也满十四了,不如择良辰吉日,行冠礼吧。”

张叔叔呵呵一笑,然后道,“吾去学士府一趟,与陆公商议一番。”

坦叔连连点头,微微一笑,心中暗道:郎君也是长大了啊。

第十六章 荒诞时代第八十章 长孙之谋第三十六章 卫公人情第五十章 改名第二十六章 好姐妹第二十二章 得寸必进尺第二十八章 时代嘲讽第八十一章 腥味第十九章 数学第六章 震惊第一章 气象万千第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十七章 又到河北第五十一章 此物有玄奇(第一更)第九十五章 决心第八十八章 乐见其成第四十五章 活灵活现第二十章 不能比第六十一章 回忆狗第二章 浪里白条第五十章 时代的召唤第九十二章 房二郎的事业第八十三章 深藏功与名第七十章 非凡品质第五十六章 不可思议第七十三章 我把你当兄弟第九十章 挑不出错第八十八章 口嫌体正第十八章 投资第二十七章 谁算计谁第九十六章 微小工作第二十六章 你懂的第二十六章 这个破游戏第二十六章 优质法宝第八十五章 螃蟹相第二十七章 同行即仇人第二十六章 铁路第九十三章 神采第七十一章 要做鸡头第六十五章 致用第十九章 温文尔雅第四十九章 床笫之语第四十一章 苦逼一家第三章 四大天王有五个第五十八章 公子哥第十七章 重复让人麻木第二十九章 请客吃饭第二章 弄巧成拙第九十七章 皇后想的有点多第二十章 伊予铜山第六十五章 后续第五十几章 不是我军无能第十三章 好奇公主第五章 皇帝的愤怒第三十二章 诱惑力第三十四章 日常惊喜第六十七章 彩第二十四章 都是好诗啊(第二更求推荐票)第三章 新的发现第四章 传奇第五十章 扩散第二十章 问程老三借钱第四十章 非常人行非常事第一章 一个声音第七十九章 老国公寻欢又作乐第五十五章 暗爽不已第七十六章 值多少钱第六章 其乐融融第十章 兴致第三十五章 朋友圈很重要第四十四章 面圣第九十三章 神采第六十二章 古语有云第六十八章 小偏差第七十章 变化第四十章 开搞第三十九章 真会玩第四章 没想到的人第十一章 过分第六十四章 称赞第三章 新的发现第六十六章 进步第六十四章 中学第八十二章 旧时之言,今日之见第十章 祸害乡里第四章 遛弯第六十七章 英雄所见略同第四十七章 封建和建设第九章 一点点区别第九十七章 皇后想的有点多第十章 物流业第五十五章 卢照邻(求票)第七十三章 看第五十几章 杂牌第十五章 金狗腿第十四章 盛情难却第六章 放飞自我第二十九章 畅想第四十二章 喝粥第四十一章 夜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