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认清现实

“弘文阁新拟‘巡抚江北诸事’之奏疏,宾王怎么看?”

新修弛道辽东段已经初具规模,绵延至鸭绿水,随处可见奔驰的骑士在那里巡弋。皇帝行在,自然是森严壁垒。甲士身上的板甲,宛若亮银一般绚烂,倘若是近卫大戟士,又用金丝镶边烫花,和同列的羽林军猛士,风格全然不同。

皇帝换了常服,修身体贴的衣衫,马靴更是让修剪别致的军裤在小腿处收窄,使得皇帝的身材,看上去极为提拔。

说话间,皇帝似乎是伸出了手,一旁有个只露出双眼的甲士立刻将一柄大弓双手奉上。

持弓远眺,滩涂的芦苇荡藏匿着不知道多少野禽。手指捻了一支箭,只听一声牛角号声,震的芦苇荡各种鸟嘶鹤鸣。一只鹭鸶将将扑腾出硕大的白色鸟躯,在纱帐也似的芦苇之间正要飞走,却是被一箭射爆了鸟头。

箭矢直接将两只鸟眼穿过,看上去就像是有只鸟儿挂在了箭杆上。

“陛下好箭术。”

“朕之箭术,敬德马槊,皆是天下第一。”

尽管有吹牛逼的成分,但皇帝的箭术,的的确确属于第一流的水平,羽林军中只有步弓神射手能比他强。近卫中的阿史那氏,便是射雕手,技术也就是堪堪比皇帝强那么一丁点。

“宾王还没有回答朕的问题。”

“臣还要细细思量。”

马周微微欠身,如此回道。

“边走边说吧。”

随手将手中大弓一抛,甲士上前一步,将大弓接住,然后稳稳地慢上一个身位,亦步亦趋地跟在后面。

“宾王以为,克明缘何有此奏章?”

“中原尽在陛下掌握之中,能有拱卫中原之门户,自是好的。”

“你说的是公心,私情怎么说?”

“就要看杜公所求为何。”

“嗯。”

李皇帝点点头,指望臣子忠心耿耿,他李世民是从来不指望的。臣子愿意跟着皇帝走,刨除姻亲之谊,就自是利益上的“赏罚分明”。有功就赏,这是恩;有过就罚,这是威。前者是器量,后者是力量,缺一不可。

跟着老大有肉吃,山贼都懂的道理,何况君王?

但懂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到,是另外一回事。

贞观朝刚刚成立那会儿,才多少肉?整个关中就盼着新皇帝上位好发点福利,尉迟恭拿了李元吉的府邸财产就闹的满朝文武跳脚,这光景,大家吃肉也就是尝尝鲜,公司业绩摆在那里,还要面对突厥牧业的竞争,日子不好过,都是熬。

可谁曾想熬过来了呢?

原本想的,也就是和隋文帝那年景差不多,挖个坑埋点土数个一二三四五,就指着地里刨食,能混点口粮就不错了。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日子最艰苦的时候,蝗虫都吃上了,上哪儿说理去?

然而莫名其妙的,突然就有钱了呢?

两百万贯他李世民跟人分了也就分了,关中几百万丁口跟兄弟伙你一摊我一摊,也没什么。

可后来就不一样了,两百万贯他爽气,两千万贯……那还能一样?关中几百万丁口瓜分可以接受,中原一千多万丁口……那能是一回事?

原本以为这辈子都没可能干死的五姓七望,不但弄死了一家,还干残了两家,剩下的都在瑟瑟发抖,唯恐惹恼他李世民。

这种感觉……赞!

只是到了这个地步,再想让他分润手中的地盘,却是相当的艰难。且不说权力带来的无上快慰,既然老兄弟反对“封建”,那他反对“分饼”,也不过是一报还一报。更何况,“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这个道理,老伙计们没有不懂的。

张亮不就很聪明吗?侯君集不也很服帖吗?就算是在漠北的尉迟恭,让他回京就回京,让他外出就外出,绝无二话。

凭什么他们能做到,有的人就做不到?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好大的口气!”

思绪万千的李董突然蹦达出来这么一句话,让马周愣了一下,江湖传言这句话是李奉诫说的。

而李奉诫……着实也有那么点意思。事业上办了《扬子晚报》,传承上形成了迥异江淮的“扬子学派”,魏徵点评是有类春秋遗风。主要理念就是“身体力行”“去假求真”,和南北朝以来的“谈玄”有着很大的区别。

饶是魏徵是个数一数二的嘴炮大神,但也相当肯定“扬子学派”那种嗓门再大落在纸面,无数争议实践为先的理念。

马周一时没想透,为什么老板突然会把李奉诫和杜如晦联系在一起,二者根本是两回事。

用“垂垂老矣”来形容杜如晦,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而且杜如晦早些年的的确确“病退”过,再复出,也不过干了点“为王前驱”的微小工作。

直隶近畿能够“土改”成功,杜如晦当年得罪那么多人,打下的坚实基础,才是皇帝能够嚣张迁都的实力底气。

依托当年的京洛板轨,杜如晦减除的中小世家不计其数,最终留下的,也就是盘亘洛阳多年,以清河崔氏为首的老大世族。

“陛下意有所指?”

“依宾王之见,朕若玄甲尽出,若要涤荡荆楚重整河山,有几何成算?”

皇帝的思维有点跳脱,马周想要跟上,却是不容易。

只不过再怎么跳脱,陡然问出这么一个惊心动魄的问题,还是让马周有些肝颤。

半晌,马周微微抬头,看着老板正色道:“陛下以为呢?”

他很少反问,但这一回,反问其实就是回答。

果然,皇帝微微一叹:“此间强敌,非是荆楚,非是江汉,非是张德,非是房谋杜断……熙熙攘攘皆为名利,若非当年贪婪,又岂会有此局面?浮屠多言因果,名家讲究‘名实’,如今局面,不过是旧年经营,才至于此。”

“……”

事到如今,还有什么看不明白的?只是让李皇帝感觉怪诞的是,怎么会就一起中招了呢?不仅仅是他,房谋杜断何尝不是?五姓七望何尝不是?甚至连武德老臣,都是如此。

“祥瑞……祥他娘的瑞!”

良久,李世民突然骂出了声。

第五十一章 无豚不成家第五十九章 要做忠臣第九十一章 发动第八十八章 珍珠养殖第四十章 非常人行非常事第七十六章 人不可貌相第三章 江山如画第九章 不如叔父第三十九章 真爱成本第六十一章 回忆狗第十章 罕见策略第六十九章 薛书记第二章 简单答复第八十九章 新路第十八章 都有诚意(第四更)第三十四章 盼国强第六十四章 个人优势第九十八章 遮羞不成第八十六章 铁面方能无私第六十九章 修通之后第七十一章 有才无德第六十章 九月初二的共识第四十二章 东南形胜第二十四章 幸福第十五章 唐代闪婚(一更)第十章 瞬间第四十七章 妙不可言第二十四章 定胡碑(第二更)第四十七章 阶级属性第八十七章 小娘子们第二十二章 非分之想第七十一章 稳第三十九章 谈感情第七十六章 崔氏良人第三十三章 事秦第七十五章 豺狼当道第三十章 配合第七十七章 请人第八十五章 大唐义士第二十二章 非分之想第十二章 乱第六十六章 南行之利第七十章 非凡品质第二十七章 给人添堵第二十四章 纠结的人选第七十五章 风气不同第二章 西行第二十五章 放下屠刀不成佛第四章 喝汤第四十七章 妙不可言第三十二章 诱惑力第九十二章 时势易转第三十七章 艳刀第五十几章 精锐第九十八章 当世名臣第七十三章 杨六郎的差事第二十四章 无奈第四十八章 大建出奇迹第八十六章 参差荇菜好吃吗第十一章 不合理第七十六章 自重第十一章 两证第十七章 孺子可教第四十四章 忠心做事第七十八章 进京打牌第三十九章 打工第五十三章 杜斩仙第九章 抓不住第七十四章 踏浪而行第七十四章 一颗正义的心脏第五十九章 闲云野鹤第五十五章 少年行第二十三章 麻烦第二十八章 归去第五十章 扩散第三十八章 有的忙第五十七章 灌输第四十九章 魔性第八十八章 乐见其成第三十四章 史第六十几章 推油第二十七章 关爱老年人第三十八章 登陆第九十八章 喜欢第八十五章 田好牛累第八十八章 再来一罐第十五章 念苍生第六十四章 现状第八十七章 勇猛精进第三十九章 终始第五十五章 长者赐第二章 胡汉三的威力第六十几章 有远见第七十章 德政(有三江票没?)第九十五章 已非当年少女第七十二章 水墨画第六章 河中风雪第五十四章 吃鸡第十四章 优势碾压第八十七章 歪打正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