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罕见策略

“‘扶桑金’今年产量还要涨,朝鲜道现在开始屯田,《屯田令》已经发了出来。牛总管那里,咱们是不是打点一下?”

“朝鲜道玩商屯,不赚钱吧。”

“少是少了点,总比没有好。那些地我派人看了,只要河堤沟渠修起来,也算是好地。一亩上到四石都不成问题,稻麦豆棉都可以种嘛。现在又不像以前,屯田就指着粮食。”

“总管府也不见说甚么章程,是和以前在敦煌一样,用产本来换呢?还是现钱?”

“不好说。”

“是了么,就是这个不好说。讲到底,牛总管说了不算么。就是这个《屯田令》,说是说马相公签发的,那马相公能说了算?不还是皇上么?”

扬州城内,辽东派发过来的官报传的沸沸扬扬,临着大运河的河畔有一座武汉人修的铁杖庙,除了香客热闹之外,旁边还有个“武汉会馆”,里头多是武汉来的商贾旅人。

客舍规制和淮扬全然不同,土石用量极大,木料反倒是要少了一些。墙体也多是画个稀奇古怪的玩意儿,门外放个辟邪的石兽,也是随着主人性子来,放狮子老虎的有,但也有扔了两只石头雕的大狗在那儿,瞧着就特别扎眼。

不同地方的团体,消息渠道有交叉但毫无疑问不可能重叠。贸易量大大增加,商业情报、政策情报也就更加值钱。

情报贩子、政治掮客流窜在各种不起眼的江湖市场,有的衣冠楚楚十分风雅,有的猥琐下流整个一獐头鼠目。但不管什么卖相,干的都是二道贩子牵线搭桥的活儿。

“这扶桑怎么就多金银呢?以前就没瞧出来。”

“以前你能瞧出来个屁,你去过?”

“嘿,我没去过,还不许别人去过么?以往也不见‘遣唐使’多么富庶啊。”

“那也是以前,以前不是没见挖出来么?”

“听说那个扶桑权臣,叫甚么苏我氏的,也想分一杯羹。这光景,‘王东海’不得活剐了他全族?”

“你知道甚么?‘王东海’说了不算。”

“东海大豪怕过谁来着!”

“你知道个屁……”

别说十年八年的,有个两三年,就不知道多少人还能记得王万岁是如何起家的。江湖上传说的,也多是他老子王祖贤如何英雄了得。王总镖头、王老英雄……仿佛这才是王万岁的跟脚。

只是混迹在淮扬苏杭,总归还是有聪明人,诸如钱谷之流看也不看王万岁、单道真,无非知道不好惹甚至惹不起。

东海沉浮的船团,王万岁手底下的几十个船长、船老二,还有数百“先登”,靠的不是从王万岁这里混口饭吃。

船团每一条船的每一颗钉子、绳索……都要仰赖“华润号”的十数个马甲,两到三年就要换一次血,王万岁真正能当胳膊用的心腹,这么多年下来,大多都在扶桑诸岛上用两条腿走路的。

船上的编制定员,实在是太宝贵,就算想要糊弄,人可以糊弄,大自然也能糊弄吗?随便塞人进来,一个浪头过来,就被自己吐出来的东西给呛死,也不是没有过。

倒不是说某条土狗不信王万岁,即便土狗信,狗窝里大大小小现在也有几百上千条不同的狗,它们都不信,江南土狗凭什么就这么自信?制度约束固然是冷冰冰不带感情,但反过来看,何尝不是更加能保证交情的深厚呢?

再者,非法穿越之前的某条土狗,也不是没见过玩人情味的领导被坑。商人干这事儿叫“杀熟”,政客干这事儿就好听得多……良禽择木而栖。

江南土狗固然社会科学的技能没打磨,可让他相信“兄弟们的良心”,那还不如搞基算了,毕竟他连自己婆娘们的良心都没指望过呢。

“宗长的意思,就是给扶桑诸国贵种换换血。”

“如今实力如此雄厚,何必再玩刺客这一套?”

李芷儿秀眉微蹙,她完全不能理解自家老公的想法。一旁坦叔没有说话,只是坐在那里,看着前来禀报的本家护卫。

“倒也不止这些,甚么手段都会上。因为府内估计,皇帝今年就会对‘扶桑金’动手,最少把扶桑西隅打残,官船要能开到扶桑越后国。其北与扶桑东土隔海相望有一岛,岛上产金银。所以,都预计着,最少要把鲸海南岸尽数掌控。”

别人可能会想着慢慢来好消化,但这时候皇帝是不会这么想的。性格、实力以及现实需要,都让皇帝没心思去琢磨“徐徐图之”。

武汉方面也就是揣摩了皇帝的心思,准备玩一把黑到爆棚的脏活。尽管实际上干这些黑活也没少干,只是这么统一地有目的地去针对一地豪族下手,这也算是头一回。

不过不出意外的话,黑锅不会是他们背。于扶桑诸国贵种而言,这个黑锅,只会算到皇帝头上。

就像淮扬苏杭之人看扶桑不会去分辨他到底是来自哪国,一律认定为扶桑人。扶桑本土同样如此,他们又有什么能力去区分华润号、王下七武海、民兵、白杨、东风亦或是唐朝官军呢?

当无法区分的时候,他们就会寻找能够代表这一切的共同符号,而这个符号,毫无疑问是中国皇帝。

“这等手段,也就只能在域外行使,若在中国,遗祸无穷啊。”

李芷儿感慨一声,然后点头道,“他的意思,我已经明白,收夏粮之前,这个甚么苏我氏,便不复存在。”

“是。”

会面结束之后,李芷儿才看向坦叔:“北地动静恁般大?”

“旧年在中原行走,脚下之地,鲜有不是中原世族所属的。”坦叔回想起当年的见闻,比较隋唐皇帝,也不得不感慨一句,“当今皇帝着实远胜杨广。”

以往李芷儿并不能太理解中原世族到底是个什么概念,当她上手江阴诸业之后,才明白几乎把中原膏腴之地一网打尽的“五姓七望”是何等的厉害。如果没有超出“男耕女织”之外的新收益新力量,皇帝除了妥协拉拢,想要打压,只能等待时机。

然而这个时机,也不是那么好等的,兴许没等到就死了也说不准。

江水张氏南宗在江阴只不过是个“寒门”,在张德没有入京之前,本地县令主持诸事尚且要商量沟通。放大到中原世族,这种实力底蕴和江水张氏比起来,可比县令到皇帝夸张多了。

所以坦叔看似答非所问,但却是直指问题核心,李芷儿操持事业多年,自然瞬间就明白了过来。

“雷霆一击”砸过来看似闲庭信步不费吹灰之力,不过毫无疑问,皇帝转头就要从扶桑下手,可见想要消化胜利果实,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坐在那里消食有点腹胀,起来运动运动,实在是太正常不过。

第七十章 非凡品质第九十二章 事业第八十章 帮闲第六十九章 抵京第四十四章 放松第三十九章 真会玩第九十六章 和想的不一样第七十章 京城风华第六十九章 干货第四十四章 红口白牙第十章 物流业第三十四章 仗剑第七十九章 经验第二十五章 鸡同鸭讲第八十三章 猜测第四十九章 善后第六章 生无可恋第五十九章 沙悟敬第十七章 都不简单第二十五章 无言第三十六章 称宗道祖第六十四章 真诚拜访第八十六章 参差荇菜好吃吗第六十章 不行第四十二章 东南形胜第九十五章 摩诃耶那提婆奴手札第十五章 自由第十章 歪脑筋第七十六章 两个成语第六十七章 莫要欺负人第四十四章 辗转反侧张叔叔(求推荐票)第三十五章 狼羊论第八十一章 老一套第四十四章 义务教育第十七章 疯狂的选择第九十五章 混合双打第九章 老李有章程第四十二章 大明宫第七十六章 质变第六十章 九月初二的共识第三十一章 谁是张小乙(求推荐票)第五十二章 要多读书(第二更)第五十一章 初具规模的市场第六十七章 莫要欺负人第十八章 既然舍得死第五十章 一个小风波第二十五章 放下屠刀不成佛第三十章 “作死”的未来第五十九章 人的名树的影第七十章 非一日之功第六十八章 不可告人第九十二章 马相公求援第二十章 吃苹果第八十五章 田好牛累第七章 谋事在人第九十二章 事业第九十三章 以“义”之名第六十二章 特殊对待第五十五章 黑脸老汉技术强第七十七章 请人第二十六章 汝北小灶第八十七章 巡狩辽东第八十三章 推举第十一章 一问第六十八章 抢眼夺目第七章 前程似锦第三十七章 太子来了(二更求票)第八章 金子第七十六章 自重第十五章 自由第四十四章 祥瑞中的祥瑞第五十四章 一个答案第四章 最后问对第九十九章 做成一门生意第七章 种树第七十八章 实利第二十四章 又是坑第二十五章 鸡同鸭讲第二十九章 一千万贯第五章 大丈夫第二十六章 变化第三十几章 下注第四十七章 阶级属性第七十五章 感觉身体被掏空第五十三章 普通刺杀第六十九章 干货第二章 王孝通第八章 金子第六十章 不行第七十一章 我只是想做个好官第五十六章 担忧第七十三章 调查第五十一章 量第四十章 安平获利第八十三章 憋闷第五十三章 知己第九十六章 微小工作第三十章 表哥很忙第二十三章 活跃的气氛第十八章 夕阳余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