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心累

尽管是前大理寺卿,但在武汉的一亩三分地上想要拿到权力,没“领导”帮忙“扶一程”,难度也是不小的。

明明大部分武汉的官吏相较两京都是“贫贱”“土鳖”,没上位之前,一个个恨掌权官吏恨的牙痒痒。懒官、庸官、贪官……该喷的喷该骂的骂,就是不敢斗上一斗。等到自己掌权,学起来有模有样,比谁都快。

老张哪怕是武汉的一把手,也懒得把“官僚主义”拿出来婊。因为至少现在,武汉的“官僚主义”程度,远不如京城的“官僚主义”,进步是比出来的。折腾了几年,以前还好,如今想要“空降”一两个类似孙伏伽这种的,老张也要开“吹风会”“碰头会”……烦不胜烦。

更让老张糟心的是,大部分的武汉官吏不是不知道最终的结果,但就是要来这么一出,仿佛是演戏一般,倘使自己没点戏份,就拿不到片酬,拿不到通告费,拿不到出场费。

“阿郎,今日怎地这般累?”

“如何不累?武汉本地又不成有甚精通律令的,老夫好不容易请来一个国朝前列的刑名巨擘,偏要来扭扭捏捏。老子不开个‘吹风会’,说要让前大理寺卿来主持律令规章,他们就要真个阳奉阴违了?”

骂娘了两声,气依然不顺的老张想起了非法穿越之前的蛋疼经历。这尼玛两倍也没能改变半点人性啊。

谁特么说“人心不古”的?人心特么古过?

“利益当前,哪能真个阳奉阴违?”

给张德揉捏着肩膀,武顺小声地缓和着张德的怒气。

“是,阳奉阴违被老子查到了,自然是没好果子吃。可如果不是阳奉阴违呢?老子说要严查水盗,你信不信这帮人能查到普通商船上去,到时候整个市场都得乱套。”

“这……这不至于吧。”

“倘使真个做了,老子还能办他们一个办事不力?至多一个好心办坏事,这等老油条的手段,老子见得多了。”

官场中光明正大拖后腿的极少,但“好心办坏事”那就容易的多。举凡大政,来个“扩大化”,那就是“过犹不及”,最终结果如何,可想而知。

“‘吏治’这个事情啊,圣人复生也没什么鸟用。”

感慨一声,老张向后一趟,武顺知心知意,微微向后,给他按摩起了脑袋。

轻轻地揉着太阳穴,武顺还是劝慰道:“如武汉这般光景,阿耶曾经说过,已经是罕见清明吏治。纵使前隋文帝在时,天下也未有何等清明。似武汉这般,官吏踏足街坊者,前所未有……”

然而这种夸奖,对工科狗而言,毫无意义。

武顺这样一个“古人”的见识,也就是到此为止。而作为一条非法穿越的工科狗,他天然地不可能去适应这种见识。

不过张德也觉得把公事上的糟糕情绪带回家也是大大的不好,于是假装受了安慰,闭目舒缓了语气说道:“顺娘这么一比,老夫倒是颇为欣慰起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嘛。”

“阿郎能看开就好。”

武顺微微一笑,很是高兴地说道。

让孙伏伽在武汉主持律令规章建设的“吹风会”结束之后,前大理寺卿是以江汉观察使“幕僚”的身份进入武汉官场。明面上是各部门“典吏”由“秘书处”统筹,实际上一应工作就交到了“幕僚”孙伏伽这里。

老张要做的,就是签字盖章。

又因为地方律令规章主要涉及工商贸易,加上各部门年轻官吏都出身“寒门”和“庶民”,为了保证自己的职权不会很快就作废,尽量能够在任期内“变现”。这一次的武汉律令规章建设,就有了大量的工商贸易巨头参与。

尽管是以“建议”和“意见”的形式参与,但洛阳新南市“珠玉”在前,武汉跟从效仿,也算是“忠君爱国”的典范。

老张带学生旁听,事后就教育了一句话: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能懂的其实不多,反而李元祥、上官庭芝这样的倒是明白了许多。在工地上厮混了这么久,李元祥和上官庭芝并非除了打群架骂娘就没有别的本事,思考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天赋技能。

江王殿下从老张这里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再回味孙伏伽拿出来的地方律令规章草案,便如遭雷击的模样。

“姐夫,这……这总不能半点都不琢磨坊间做工的吧。”

“好,老夫这就去吩咐,严令一天只能干八小时,一旬两天假,最低工钱一个月不得低于一贯,做工受伤要给赔偿,辞退要支付遣散费。你看怎么样?”

“好?”

李元祥小心翼翼地看着张德。

“你他妈一个亲王,动动脑子好不好?!”

张德上去就给李元祥一巴掌,“老子要是强推,你信不信府内半数官吏就敢使坏,说不定老子亲信都要偷偷给老子下毒!”

捂着脑袋的江王殿下并非不知道张德所说的可能性,然而厮混了这么久,自己的亲王身份味儿,已然没有那么重。

“让你舍了荣华富贵,你他妈愿意吗?不愿意你他妈说个屁,先让皇帝削了你们的甜头再说!”

狂喷了李元祥一通,老张拿起了一碗茶,发现茶水已经没了,一旁跟来没说话的上官庭芝见状,连忙给续了一杯。

喝了一口茶之后,张德才看着李元祥:“你当老子不知道如此行事,跟良心喂狗有任何区别?但是,李元祥你记住了,今日他孙伏伽主持武汉府内律令规章,那是在武汉官商争出来斗出来的。倘若哪天那些个工坊中一天做工十五十六小时的,也能去跟人斗一斗争一争,别说武汉,就是大唐照着他们所求修订《贞观律》,那也是犹疑尽销,推行无惧。像你这般……靠你一个亲王垂怜?你当你是谁?换你二兄过来说话也跟放屁没有任何区别!”

一旁上官庭芝眼睛圆瞪,李元祥跟霜打的茄子一般低着脑袋,毫无疑问,张德有句话问的狠毒,让他李元祥放弃荣华富贵,他真心做不到。

他打群架在工地上厮混,不是因为他要体验什么“疾苦”,除了武汉历练之外,更多的,他觉得这和“寻欢作乐”一样,是一种“玩”。

游戏人间的方式有很多,秦楼楚馆中袒胸露乳是一种;白龙鱼服行走在苍头黔首之间,又何尝不是?

“可……可若是无人牵头,那些个苦力,哪里晓得往哪儿去争?”

“然后呢?你要是成圣成仙还是立地成佛?”

张德冷眼看着李元祥,“你只见到他们现在仿佛是苦不堪言的,但是你可知道,放在旧年,武汉半数做工的,只能依附世家豪强。大户用家法家规杀他们跟杀鸡一样?”

“这……”

作为亲王,李元祥并非没见识过世家豪族的家法家规。都不用说五姓七望,只说关陇老世族,假如有个奴婢犯了大错,关起门来直接杖毙,报一个“偶感风寒不幸暴毙”,哪家官府狗胆包天,还真敢为了一个奴婢跟老世族作对?

至于那些个突厥奴、契丹奴、新罗婢、倭奴、海角奴……他们在武汉做奴工,至少还活着,而且可以保证只要做工就有饭吃能活命。倘使回到他们的故土,为主人、酋长、土王掌控,那当真就变成了“生死有命”。

好坏苦乐,终究还是比出来的。

和以前比,现在就是舒服就是好,这不需要多加废话。倘若哪天又有得比了,今日的好与乐,和明日相比,自然又成了坏与苦。到那时,自然而然的,没有牵头争斗的,也会变出有牵头争斗的。

“你哪天舍得不要亲王之身,再来跟我说这些罢。滚,滚滚滚……”

厌弃地轰走了李元祥,张德躺在躺椅上,直愣愣地看着贞观朝的天空。

“唉……”

第九十七章 父母官第三十六章 王福畴之思第十六章 “老爷爷”第七十章 蘸糖吃第二十六章 来个痛快第六十七章 曝露第十二章 东风氏第六十九章 心累第一章 一个声音第八十九章 都是坑第五十九章 要求第二十二章 非分之想第九十章 瓜丁之旅第三十五章 柴二的阴影第三十六章 是熟人第七十一章 传家第五十四章 认知之外第八十九章 新路第四十九章 行动第二十三章 西游记第三十一章 不急和急第八十八章 明镜第五十三章 宝贝第五十九章 温家堡的人(求票)第七十八章 塞北义商第一章 一个声音第五十八章 行路难第八十一章 兴许是大智慧第十六章 饼第八十六章 烦心事第八十四章 肥年第二十六章 观念第九十六章 随口一说第十六章 大礼第五十三章 久违的出场(二更)第九十八章 冒进第二十章 同人不同命第十六章 南国雪第八十七章 校址校长第八十九章 给人撑腰第七十章 变化第五十三章 久违的出场(二更)第七十二章 萧二公子第十一章 自己搬起来的石头第四十三章 不必多言第七十九章 徐德升官第八十一章 来不及伤感第八十一章 友好会谈第十三章 还是个孩子第六十七章 彩第十四章 良人第四十三章 求稳第十八章 进献第五十二章 唯一第五十二章 祖孙闲谈第十三章 豪门稻草第五十五章 卢照邻(求票)第六章 顺利南下第四十五章 人杰第三十四章 日上三竿第二十六章 好姐妹第五十二章 那时长安少年第八十八章 再来一罐第五十三章 多一个不多(第一更)第十五章 务农第二十六章 来个痛快第十五章 功业第八十章 单挑(二更求票)第五十七章 江湖名声第十二章 小圆脸第三十九章 打工第四十九章 挥毫泼墨第三十七章 王法追求第九章 不如叔父第三章 孔祭酒前进第七十一章 靠山吃山第六十六章 难也不难第七章 羞愧第二十八章 运作第十二章 冲突第二十三章 再起高楼第五十四章 伤别离是不可能的(第二更)第十五章 自由第五十三章 知识就是力量第九章 礼尚往来第六十章 仁者爱人第二十七章 读书的方法第六十七章 莫要欺负人第九十六章 内海第九十四章 一地鸡毛第七十四章 卖方市场第七十三章 调查第十三章 无道第五十章 数百年风流第八章 变动第四十三章 照猫画虎第六十五章 一点小偏差第八十五章 大建是大计第三十七章 小行会第七十三章 过路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