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轻松

隆庆坊住着的亲王公主年纪都不大,都是五六岁光景,本来这个岁数,还是要养在禁苑深宫的。但因为李董迁了都,又给老董事长来了点“放风”走两步的福利,于是有些个年纪小的太皇妃嫔有了子女,便也给点好处。

眼下住着的,是太皇二十五子、二十七子、二十九子以及二十三女、二十五女、二十七女,三男三女,六六大顺,非常之和谐。

就是爵位比较错,什么康王、石王、碛南王……听着就一股土鳖味,尤其是这个康王,典型的熊孩子,皮的厉害,隆庆坊内“皮康王”,名声在外。

这地界既然是“赏赐”,能赐就能收,转赐一个地方继续皮,外人也没什么好说的。只是让长安广大人民群众惊诧莫名的是,长乐公主殿下简直是霸气爆棚,直接把一个隆庆坊给拿了下来。

别的不消多说,只看这财力,在平康坊买醉二十年的“选人”,当时就激动了。琢磨着豁出老脸也要给长乐公主殿下吹捧吹捧,司马相如那点道行他们没有,但司马相如那不要脸的精神,还是有的。

“殿下,隆庆坊难不成真的就盖个幼儿园?招募甚么来头的子弟?”

作为一个公主,让她来操持“宗学”,那是不可能的事情。皇帝老子怎么放心?在李董看来,宗室们要么像李泰要么像李景仁,这是最好的。后者是二逼,前者是文艺二逼,帝国的长治久安,要的就是这种人才。

要是跟某些“法外之地”一样,不好好学习孔祭酒编写的教材,搞什么数学啊物理啊化学啊……这就很不好,不但格调上不去,还对帝国主义市场经济产生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虽说不是天生的智者,可毕竟跟某条土狗厮混多年,互相间体液都不知道交流了多少,思维总归是发生了一点点偏差。

李丽质听得侍婢有此一问,很是平淡地看着窗外忽如其来的一场正月雪:“不过是起个由头,阿娘怎可能同意此等事体?只是拿下隆庆坊恁大地界,淘换出去的,都是真金白银,便是阿娘不愿,内府局的鹰犬,总要养活的。那末,此事无论如何,都要有个结论。到那时,兴许就不是甚么‘隆庆宫幼儿园’,换个别的物事,总能对付过去。”

长孙皇后就算不想让女儿“玩火”,可看在钱的份上,玩两把也没什么不好的。当年不是还有两个没有发育完全的青少年把千金一笑楼给烧了吗?一口气赔了十多万,往事历历在目,了不起盖个宫殿让李丽质也烧着看个乐啊。

当然了,作为皇后,母仪天下,肯定不能说老娘就是为了那点钱打发自己养的狗,所以就随便弄了一块地让亲闺女胡搞。

理由么,还是要正义且高大上的,优雅且不流于俗套的。所以,还是要劝学,还是要搞教育。

口号也可以喊嘛,比如那个什么……安得广厦千万间,令天下寒士竞开颜,朋友圈骗一波鸡汤脑残粉,还不是美滋滋?

千几百年之后,鬼知道她“一代贤后”玩的勾当。

“既然是要办学,想来皇后下旨,泰半还是要在这上面做文章。殿下可有思量?”

“照猫画虎,又有甚难的?”

李丽质淡然自若,她来长安散散心度度假,顺便达成一点个人成就。然后返转武汉的时候,怎么也是个“个人价值实现”的女强人,比土狗窝那帮女秘书不知道高到哪里去。

“照猫画虎?奴婢愚钝,还请殿下指点。”

“临漳山书院是个甚么章程,照着来就是。”

言罢,李丽质更是神采自信,“阿娘回了‘隆庆宫幼儿园’,予便撇了宗室那些个惫怠无赖,倘使招生,那些个腊月前来送礼的,又有几个不愿意将子女送过来?”

“子女?还要招手女生的么?”

“有何不可。”

李丽质眼波流转,隔着玻璃窗,外头那点光彩照在脸上,只显得她高贵可人,顷刻间的气度,顿时让李皇帝扔过来的侍婢们都是暗暗倾倒。

“你们……不若琢磨着,给这学宫想个名字,到时候,予记你们一功。”

“是,殿下。”

府内的奴婢,都是皇帝老子清点过的,是或者不是皇帝老子的眼线耳目,对李丽质来说并不重要。她不需要给她老子巩固皇位而下嫁哪家公子,也没有谋朝篡位的可能和动机,一个逍遥公主,又有什么不好放心的。

她看得很开,所以行事越是高调张扬,越是路人皆知,反而越是让人觉得赤诚纯真。只不过这里面有几分真几分假,李丽质却也懒得去琢磨。

隔了几日,虽然大雪封路,但顺着京洛板轨,马爬犁还是能跑起来。一路上驿站也有换乘的马匹,一日之内把消息传递到京城,对长安官吏而言,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更何况,对长乐公主而言,即便不用车马力夫,她也能把消息传到洛阳。

“太子和长乐公主上奏之议,诸君以为如何?”

朝会上,长孙皇后直接把议题抛了出来。能在朝会上露脸的,很少有小白,一般不涉及“恶狗争食”的场面,这种议题都会提前一天通气,各家都有点准备,重臣有什么说道,也好先统一一下底线。

前一天六部大佬们其实就已经知道,长乐公主要在长安城兴办学堂,要给天下宗亲做个好榜样,劝学办教育,品德高尚令人感动。

当然了,教育是要花钱的,真金白银少不了,别的不说,光教科书得多少?刷题用的讲义得多少?教书先生、助教、教授、博士的工资得多少?场地费得多少?一年桌椅板凳食堂饭菜得多少?

一般人要是这么干,六部大佬们就当放屁,直接给回了。但长乐公主不一样,这年头也没有不开眼跳出来,说长乐公主一个老姑娘特么的还不嫁人,陛下你得注意影响啊。没人这么干,心里头小算盘打的那叫噼里啪啦。

长乐公主殿下当年还是个美丽的小公举时候,她就已经是富的令人瞠目结舌,更何况现在?丰州银矿、东关窑场都落别人手里了,可满朝文武更加没人小看旧年小公举的财力。

公主劝学办教育,妥妥的靠谱。

“臣以为长乐公主殿下劝学之心,可谓赤诚,圣人当褒奖长乐公主殿下,天下人亦当以其为楷模……”

要是个普通青年跳出来这么说,画风还是可以接受的。

但跳出来的是个非普通且文艺的老年,画风就有点奇葩。

哪怕是长孙皇后,此时神色也有点诧异,心中想着:孔祭酒,你的讲义不卖了?

求个首订。

第八十五章 有教无类第八十三章 老马识途第八十八章 上钩第六十一章 瞧着眼熟第九十三章 “一视同仁”第三十二章 法不传六耳第二十二章 佳话第八十六章 继续寻思第九十五章 决心第十四章 吃“韭皇”第八十八章 难论输赢第九十九章 一个意外第十五章 帮衬第三十二章 抉择第十四章 筵席第九十七章 风平浪静第八十四章 专业的不务正业第四十七章 种什么第四十七章 种什么第四章 所图第五十四章 决心第三十章 约谈第四十章 大局第二十五章 义商仁心第二十九章 特殊贸易第十一章 公关第十六章 心灵港湾第六十一章 回忆狗第九十七章 我管他第七十二章 早已注定第六十一章 领会精神第十三章 豪门稻草第九十章 功劳靠捡第五十章 都不甘心第一章 一只唐朝的工科狗第六十二章 果实第九章 方向第七十章 高人(第二更)第四章 心情复杂第五十三章 普通刺杀第九十九章 摸底第八十五章 末代君王第四十九章 行动第六十九章 非正常护院(三更)第二十九章 始于足下(第二更)第七十二章 早已注定第三十二章 喜剧葬礼第十七章 重复让人麻木第十二章 糊里糊涂第三十一章 不急和急第六十九章 杀猪看时机(第一更)第十六章 这勾当第六十七章 莫要欺负人第七十六章 人不可貌相第九十章 宰辅难当(一更)第三十七章 忧虑第八十三章 猜测第五十六章 年轻活力第六章 心态第二章 两朝勋贵第九十一章 太年轻第四十二章 缺人第六十二章 业务多第六十二章 指点一番第六十一章 我跟太子交情莫逆第七十三章 时机第四十四章 辗转反侧张叔叔(求推荐票)第八十七章 鱼饵第八章 接风第四十三章 有点意思第二十六章 汝北小灶第二十八章 当年朱雀街第三十五章 来个buff第二十六章 流芳百世(求推荐票)第七章 赛尉迟呀小张飞第十章 撒手锏第二十一章 不死心第九章 套路第五十九章 当年心情第四十三章 求稳第六章 心态第四十六章 事涉禅宗第九十九章 摸底第七十四章 打钱第五十七章 需求导向第六十三章 开拓第七十四章 借来一用第九十五章 混合双打第四章 灵前第一章 气象万千第九十四章 二次问对第八十四章 消耗民力第六十二章 真的很忙第三章 求荣第八十三章 猜测第九十一章 忠厚长者(第二更)第六十章 仁者爱人第九十一章 太年轻第七十一章 未来第十八章 取名秦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