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正道

“想我戎马一生,到头来,连长安城东三间平房都买不起……”

“老夫家族四代服侍两朝君王,如今,却沦落到同寒门杂流同住一地。老夫已经七十有二,每日却还要爬三层楼梯,老夫何罪于此,何罪于此啊!”

“想我本是皇族宗亲,武德朝时,尚能乐得逍遥自在。到了这贞观朝,却要坊间讨食,街上做工,愧对祖宗,愧对祖宗啊——”

每天每夜长安城唉声叹气冒酸的人家多不胜数,这些个祖上“积德”的,现如今把那点积攒,都倒腾了进去。

可不倒腾又如何呢?国朝又不会把他们供着养,养个一两代人就不错了,爵位三代降等,就只能地里刨食。

以往地里刨食,倒也没什么。天下间最值钱的,就是这田地,只要有田地,就有人,有人就有希望,有希望就能卷土重来振作家门。

可现在田地还是田地,可田地那点产出,怕是一辈子地里刨食,还不及别人卖一套房子的。

“长乐公学之规章,已经出来,哥几个,在坐着作甚?这会子赶紧过去瞧个真切,也好有个应对!”

忽地,唉声叹气的地界,冒出来一个火烧火燎的汉子,嚷了一嗓门,转头就翻身上马,直奔长安城东北去了。

原先在那里疯狂吐槽人生的老中青,一听这消息,立刻把每天爬三层楼梯的本领施展了出来。三步并作两步跳上马车,车把式吆喝一声,咻的一下就去了隆庆坊。

此事隆庆坊已经修了四门,没办法,公主殿下要求,老娘就是要门面好看,你管得着?

公主嘛,任性是应该的。

“逾制”嫌疑十分明显的坊门修的简直夸张,一水儿的白玉和大理石,左中右三道门都是青石板铺就,一块青石板就要两百来斤。整个关中地区积攒的优质石料,就这么糟蹋在这里。

坊门两侧还有工地的出入口,左边是“幼学”,屋舍连绵周转,像是一个圆,里面大量的儿童设施让人大开眼界,此时正有公主府的人在那里介绍设施。这些个玩意儿,十几二十年前,只有邹国公府上的某个女仆有资格享受。

后来李董也让人在皇宫里盖了几个,十几二十年下来,皇子皇孙都是见惯了不觉得如何稀奇。但对外界的人来说,这简直就是大开眼界。

“幼学”校舍全是平板玻璃,如今关中最大的玻璃厂就在咸阳和长安之间,岐州是主要的原物料供应商。

一般人家用个玻璃得一年少吃肉,可这“幼学”之中,玻璃简直是不要钱一样,砸的一群怨念买房的人家都是“心惊胆颤”。

豪华,太豪华了。

尽管这场面对千里之外的某条土狗来说,简直是……无力吐槽,可贞观朝的老铁们还处于帝国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且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会处于这个初级阶段,所以……可以理解。

校舍之外是“儿童房”,都是上下铺的实木,有棉麻衬底,约一寸后,有懂行的伸手捏了捏,暗自咋舌之余,又给“兄弟们”偷偷地竖起了大拇指。

普通人家哪敢这样糟践?那是棉不是稻草,这床铺改改,怎么地也得混一件大袄子。

“儿童房”极为通透,也用了玻璃不说,窗帘都是丝绸的,绢布瞧着眼熟,大概是之前交钱买房凑数用的绢布。

有的房间地板是木头的,可是光滑如镜不说,似乎还打了蜡,有的人也不知道这是干什么的。只觉得这他娘的简直是糟践开元通宝,那是蜡啊!

来了“长乐公学”的“幼学”区,原本准备琢磨规章的人家,因为太震撼,连正经事都忘了。

然后他们看到“幼学”居然还有专门的“幼教”,更是震的五迷三道七荤八素,只觉得这世上最能糟钱的大概就是长乐公主殿下。

当然嘴上是不敢说的,内心的思量却是变化多端,鬼知道这个公主殿下到底怎么想的?

正常人家弄个孩子,不就是拖死狗一样拖着,能活下去不夭折就成吗?

“那是‘同仁医学堂’的人?还有‘巢氏医馆’的……”

“我的天爷,这是个甚么‘卫生室’?这不会是御医馆吧?”

“这……老哥,帮着去打听打听,外头来这里看个病,是甚个流程?”

“你当老子是傻的?要问自己去问。”

“俺这不是胆小,怕了这公主殿下么?”

“哼,你胆子小,那老子胆子就大了?都看着吧!”

“……”

来的人吵吵嚷嚷,似乎和东西两市南北各坊的普通人家一个模样,然而在苍头黔首乃至寒门清流眼中,这些看上去粗俗不堪的人儿,其实都是“非富即贵”。

只说跟脚源流,五代之内出过“显贵”,绝非寻常人家。

再说了,能在长乐公主殿下这奇葩规则之下还能买得起房子的人,怎么可能家中贫苦?至多就是住的偏僻些,对行市了解不够,家中物业祖产变卖没那么利落。

“噫!还有女子做先生的?”

“少见多怪了吧?这女子做先生的,京城就有。别说女子,内府局还有阉人做先生,学问何尝差了?”

“汉阳还有女子书院,就去年盖的那个,皇后陛下还专门赏赐了匾额,褚公的书法,孔祭酒的文章。升匾额的时候,曹夫子还专门到了场。”

“这世道……咳嗯!”

“老哥稳着点,这是甚么地界,由得胡来?”

“是是是,多谢兄弟啊。”

女先生数量不少,其中一半还是宫婢出身,剩下的大多从武汉过来,也有一些事长安城旧勋之家的女郎。

这些女子的本身文化素质都合格,但还是进行了“岗前培训”,整个大唐有过“幼儿园”经验的地方不多,而恰好长乐公主殿下自己就是“武汉机关幼儿园”的园长。

可以说即便想要复制“长乐公学”中的“幼学”,没有十年以上的积累,都别想成功,最多就是照猫画虎。

之前的“豪华”校舍是不是真个用“金山银海”堆出来,震撼也只是震撼,但此时此刻,见到如此数量的“女先生”,饶是历经数朝的老人家,也自内而外地感受到:世事无常,正道沧桑。

第二章 始于贞观第三十章 迷途羔羊第八章 人地论第四十章 缺口第四十四章 面圣第四十二章 门路第八章 金子第二十二章 躁动的闹剧第八十五章 大唐义士第六十二章 果实第六章 露面第五章 皇帝的愤怒第五十三章 送财童子2.0第四十八章 精进第三十五章 柴二的阴影第八十八章 一事不烦二主第九十一章 人生如酱缸第十八章 陆师兄求助第九十八章 三震第三十章 将死之言第八章 今时温二第九十七章 父母官第七十四章 女儿国第八十六章 盼着第九十七章 疲惫不堪第四十几章 人品第五十几章 叫爸爸第七章 羞愧第二十章 不能比第二十七章 继续流芳百世(求推荐票)第二十九章 捷报第十七章 孺子可教第五十六章 半步人瑞第四十五章 不谋而合第四十六章 胡人出身第八章 今时温二第三章 时代在进步第七十六章 目瞪狗呆第六十二章 指点一番第八十八章 珍珠养殖第二十三章 一个简单的道理第六十八章 吃肉长生(第五更)第十九章 数学第一章 保利营造第四十三章 很合理的要求第九十三章 耿直的尬聊第七十七章 快活第五章 关系网第四十八章 加速时代第八十四章 跟我学作诗第四十四章 等待第八十章 农垦局第六十八章 一支穿云箭第八章 会做事第三十章 单道真第九十一章 马车问答(二更)第六十一章 薅羊毛(薅点推荐票)第六十三章 机遇第八十七章 辽水之谋第六十一章 我跟太子交情莫逆第五十四章 一个答案第五十六章 蚂蚁们第九十二章 房二郎的事业第八十七章 绝非偶然第十四章 筵席第七十六章 值多少钱第八十九章 上面有人(第三更)第五十三章 成长第四十三章 不必多言第三十四章 还是不要放过第三十一章 勇气第七十八章 进京打牌第六十三章 双壁才女第七十七章 愿景第七章 赛尉迟呀小张飞第六十五章 认真做事第五十五章 不平静第三十七章 人事变动第六十五章 修路的心第六十三章 双壁才女第十六章 熬第九十九章 成长第九十五章 再议第三十七章 王法追求第九十四章 恩·威第十章 物流业第五章 需求第四十六章 手第三十八章 吃鱼不易第八十九章 长治久安之法第四十四章 放松第二十四章 幸福第七十几章 生命第五十九章 要求第八十五章 准备回长安第二十一章 马周请客第七十二章 刁民偷铁第九十六章 清浊难分第九十九章 广而告之第四十八章 见者有份(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