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求生欲望很强烈

都是韭菜,有些社会的初级阶段,韭菜是可持续收割的,但有的社会的初级阶段,韭菜也就是割个一茬。

差不多就行了。

江汉观察使府开会的时候,一帮在武汉操持实务好些年的老鸟,也有些看不懂长安城的神操作。便是李景仁这个“认爹流”的扛把子,也在会上表示,这“长乐公学”啊,它不可以常理视之。

长乐公主殿下等于把这二十年关中老铁们的积蓄,都搜刮了个干干净净,而这些旧勋之家,又有个屁的长久营生。家里还趁着千儿八百亩地的,这时候也不乐意了,咬牙也得上经济作物,种粮食就是死路一条。

和别的地方不同,长安旧勋向南向东都是不成的,公主府给出的出路,变现那都是十年以后的事情。十年之后,鬼特么知道自家的亲儿子干儿子是死了还是修仙?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什么都要硬!

“这长安的风向,本府也不好说。毕竟,这是特例中的特例,天底下也没有第二个长乐公主,当然了,皇后嫡女还有,但毕竟年纪小,想来也不可能都是这么个折腾法子。有一个这样的公主,我看也就够了,再多吃不消。”

听老张在那里开涮长乐公主,武汉的官吏们都是嗤嗤地偷笑,实在是这一回武汉南北也算是伤着了。

没办法不伤啊,从医疗卫生到教育管理,这几年攒的那点人才,被挖走小二千。代价之大,前所未有的事情。

好在武汉已经有了自己的垂直教育体系,不敢说风吹不动水泼不进,但至少洛阳城的那点“唱念做打”,放武汉是没个卵用的。

除非京城方面说话,说你武汉的泥腿子在武汉读了书,也能科举中进士。

可能吗?孔祭酒的《五年模拟三年高考》还要不要卖了?

上层建筑的思想意识统一建设还要不要搞了?

真要是开了口子,大概李董就会狂喷孔祭酒,说老孔你们的思想很危险啊。

“使君,眼下这些个长安旧勋,大概也是骑虎难下。这时候想要寻个出路,其意愿是相当强烈的。不过,东南金银,不可能让给长安旧勋,如此看来,大概只能丝路上讨生活。”

“此事是可以预料的,而且安北都护府历年‘减丁’,各部总帐数目是稳中有减,多出来的丁口,都是尽数往西域去填。这个事情,那些淘换‘盐业产本’的粮商最是心中有数。现在北地丝路前往敦煌的驼队,多是哪里人?不都是漠南漠北的?主要还是漠北的。长安旧勋想要谋个出路,大致也就是这里琢磨。”

发家致富的主要路数,在不公开挖大唐帝国主义墙脚的情况下,一般就是有政策吃政策,有关系吃关系,有现金吃现金,有资源吃资源……正经靠聪敏才智走上人生巅峰的,那也得背后有人。

整个长安城的顶级胡商,也就一个维瑟尔混出了人样。然而维瑟尔实际上也不过是张德随手养起来的一条狗,知道的人虽然不多,但还是有人心知肚明。

在这个开始疯狂鼓吹“管子”之学的时代中,社会上虽然没有公开鼓吹捞钱有理穷逼该死,但也就是个“国王的新衣”,属于典型的广大人民群众都知道的秘密。

体制中的旧勋在日子好过的时候,还不至于“不要脸皮”地去下场捞钱,但这一波为了“投资未来”而掏空家底的噶韭菜活动,使得他们不得不面对现实。

饭都没得吃了,还要啥脸啊。

而眼下能够大赚特赚的行当,基本都被武汉集团、淮扬集团、江东集团、山东集团、洛阳集团、新贵集团、新·新贵集团把持……甚至连辽东土鳖都能通过石城钢铁厂大赚一笔物流费人工费。

不管是哪一家哪一个地方集团,都不可能给长安的关中老铁一个机会,门儿也没有。

即便是想要迂回,通过战争手段来获取战争红利,也不是一般人可以运作的。

唐俭唐茂约屌不屌?饶是老唐想要把自己儿子塞到朝鲜道驻军中去,还要先跟张公谨、牛进达打好招呼,然后牛进达再通过运作,把唐五郎扔到南渡鲸海的先头部队中去。

先头部队就是典型的作战敢死队,脏活累活全得干。跑过去蹭经验的镀金大队能让唐五郎混到吗?一个萝卜一个坑,根本没有可能的事情。

编制上控制的极为严格,皇帝就在鸭绿水督建平壤宫,牛进达就算再怎么傻大胆,也不可能自寻死路。

唐俭尚且如此,其余一个个绝对是铁杆关陇老铁的,李皇帝巴不得他们全部死光光,尽管李董自己祖上也是关陇老铁的一份子。

局势和经济格局,注定了当下的关中老铁想要谋个出路保证家族现行的局面,能选择的余地不多。

西域是为数不多山头和巨头不算扎堆的地方,但想要前往西域,还得打点薛氏、侯氏、郭氏、程氏、李氏、张氏……说是不多,也只是相对而言。

就眼下的行当,北都太原那边谋生,也只能咬牙穿梭沙海戈壁,跑西域被程处弼那心理变态往死里操也得大叫一声“打得好”,不然程处弼还瞧不上你呢。

只是想要参合进“丝路”,没点“门面”根本混不穿。在中国你有“才学”能够“显名”,遇见权贵也能不“摧眉折腰”。但在西域周边番邦,要的就是狂霸酷拽屌炸天,你跟脚硬扎,一堆的鳖孙过来“摧眉折腰”,不但“摧眉折腰”,连“吮痈舔痣”都毫无压力。

于是乎,不管是买了“学区房”还是背了“房贷”的关中老铁,都是组团拖人给老董事长说情,毕竟,老董事长女婿多,亲家也多,别的不说,西域郭孝恪,他家就有女郎在太阳的禁苑跳脱衣舞……

“长安那边呢,也是真个放下了身段,是好事。省得每次见了武汉来的,都要摆个旧都人士的架子。以往咱们在长安不好做事,如今也算是‘歪打正着’,固然是亏了点人手,但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不必介怀。能在长安畅通无阻,就是胜利,长远来看,未尝不是好事。”

“可是使君,如今长安久居之辈,也是复杂,除了旧时勋贵,还有北都世族。尤其是王氏、温氏,家底厚实,未必就会跟咱们‘坐而论道’。”

“我们跟王氏、温氏,何必讲什么‘坐而论道’,论钱我们就论,‘论道’还是算了。真要是论,让江东那些去就是了。咱们也给长安城松松土,免得那些个老世族,还以为这长安城,是他们的自留地,咱们这些个吴楚蛮子没资格惦记。”

之前江东老哥在老张这里服软认输,这时候不废物利用还等什么?

第二十章 不能比第二十九章 一千万贯第八十九章 伤离别第六十八章 现实和想象第四十九章 魔性第九十一章 宁波第三十三章 烦闷第二十四章 不同之处第八十四章 混成了大反派第七十六章 深藏不露第八十八章 明镜第六十四章 现状第八十五章 有教无类第三十章 祭告第三十六章 王福畴之思第七十章 事有偏差第五十六章 为了煎饼果子(第一更)第十九章 鸟为食亡第四章 脑洞第八十二章 衍生需求第二十九章 兴师问罪第十六章 君无戏言第四十章 安平获利第九十二章 良心第三十章 单道真第十七章 简单的事情第二十五章 闲谈第六十五章 农事院第八十一章 张德赠书第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六十三章 躺着中枪杜正伦第七十四章 大快意第五十几章 恶劣第二十九章 捷报第十章 祸害乡里第十七章 来打仗的兵部尚书第十三章 猪肉炖粉条第四十七章 良心第九十五章 押宝第二十一章 新阶层第六十八章 无人理会第九十九章 流亡第五十八章 羡慕嫉妒恨第五章 忠孝后辈第八十六章 标志第六十二章 特殊对待第四十三章 随便收徒第一章 一个声音第六十七章 曹宪题字第五章 人事流动第四十八章 此间节操第八十一章 黑锅难背第二十三章 一年第五十八章 公子哥第四章 招降纳叛第三十四章 大动作第七十九章 暴发户们第三章 时代在进步第九十六章 胃口第四章 太年轻第九十七章 石碑之威第五十一章 奇观背后第四十章 自发性第十六章 荒诞时代第十一章 备份第三十四章 曲江夜宴第七十九章 见缝插针第九章 赴宴第三十一章 不一样的长安城第九十六章 蜜糖第二十九章 “狂妄”第八十九章 迁徙(年初三第二更!)第二十二章 逼迫第五十八章 胡思乱想第六十九章 抵京第二十二章 赤裸裸第五十章 吃他用他第七十章 人老成精第四十七章 决心第八十八章 乐见其成第七十四章 稳第五十九章 大县令第九十七章 这节奏不对第三十六章 利益交换第四十六章 手第五章 大买卖第七十八章 起用第三十一章 不急和急第三十三章 问题来了第十九章 温文尔雅第六十二章 特殊对待第三十八章 吃鱼不易第十五章 要有良心第六十六章 亡国之兆第十八章 进献第七十四章 借来一用第六十七章 曹宪题字第九十四章 在川上第七十一章 要做鸡头第九十二章 雪里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