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一视同仁(第一更)

长孙操不知军事,让他去边疆,是为了做人形图章,然后主抓经济。外朝推举走完流程之后,阳翟郡公郭孝恪调任泾州做刺史,薛万彻薛万钧兄弟二人同样调往陇右,驻地分在肃州和沙洲。

侯君集罚俸一年的同时,命其整肃军纪,严禁扰民。然后李勣受命西进陇右道,做了一回陇右道罢黜大使……

朝廷一连串的人事任命,看的张德眼花缭乱,但心头却还是噗通噗通的乱跳。李董这是逮着个蛤蟆攥出泡尿,玩死吐谷浑也就罢了,恐怕还琢磨敲平诸羌。

论起来,汉羌一体,祖宗源流相同。但汉羌互殴也是一直在搞。

强汉最让人记忆深刻的对手是匈奴,然而在匈奴体内消耗的精力,远不如诸羌。持续一两百年,就特么在诸羌体内时而大力**时而缓慢耸动,简直酸爽。

然而羌胡在写历史的那帮人的笔下,无非就是某某年,某将军斩首多少多少,俘获牛羊多少少。或者就是某某年,某某太尉平羌,数月乃平。

总的来说,如果没有汉朝,诸羌绝无可能像隋唐时期这么弱鸡。当然隋唐结束后,诸羌之一的党项部还是在历史长河中泛起了一点点涟漪。

为什么李董老琢磨把公司搞的比大汉帝国有限公司更大?因为大汉是真牛逼……

憋了几年把劼利这大傻逼搞的脱肛,李董离千古一帝就差两三步了。这时候,陡然发现朕口袋里的钱,和汉武帝的不一样,咱们经常有收入啊。

然后李董就心里噼里啪啦打着小算盘,一个月两万贯,一年二十万贯,李靖不小心多走了几百里路,伏允现在躲鄯善不回来。朕投个二十万贯本钱,青海辣么多盐,年回报率百分之二十,这买卖不干不是傻逼么?

于是李董跟五个四大天王沟通了一下,连尉迟日天都觉得,盐铁之利,国之根本也。

青海食盐好!真的好!青海食盐劲!真的劲!他有白羊毛!白羊毛!我有大横刀!大横刀……

连“老实人”冯盎都知道歌颂的事情,毫无疑问可以搞。

于是皇帝下诏,反正就是青海东的诸羌部落,他们都是朕的子民,和中原百姓是一样的。他们现在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朕怎么可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呢?朕贵为民主,当然义不容辞。

在民主的感召下,唐军进驻青海的同时,著名义商华润号,带着工部那些职称比较高的老师傅,一同前往。

汉羌双方,深刻交流了意见,并且达成了战略伙伴关系。

诸羌认可了民主这个概念,而且表示会为此而战。

“操之,这水泥……太贵了吧。”

李思摩前几天还在被皇帝骂,一万五千壮劳力也敢拐卖,你狗胆包天!然而今天已经开始琢磨带着怀远城突厥施工队前往青海修建邬堡……

老张再三劝说,让他不要去,毕竟上了高原,很容易死人。

然而怀远郡王一脸责怪:“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为了天可汗,为了仁义,山高水远,义不容辞!”

张德很想吐槽这条疯狗,但忍住了。他知道一旦他吐槽这条疯狗,他就输了。

李思摩在反人类的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轻快,越走越熟练,而且非常善于寻找弄死自己族人的先进方法。

突厥施工队刚入青海,一个人都没死。但契丹奴死了三十余人,被思摩一把火烧了,然后立了个碑,上面写着一行字:忠骨冢。

总的来说,死了连名字都没有。

搞历史工作的人记录这段历史,肯定也是感慨各族人民团结在伟大的皇帝陛下周围,发扬艰苦奋斗战天斗地的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在青海修建起了一座座邬堡。

水泥终究是不够用的,而且高原烧制水泥也是傻逼行为。

青海虽然比不毛之地要好点,但也没好到哪里去。不过青海以南有个资源非常不错,那就是火山灰。

根据上辈子的经验,这里的火山灰颗粒度小就不说了,而且非常容易开采,表层保守估计在十万吨级。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不容易运出去,普通骡马根本无法在这里劳作,走上十里山路可能就会出现体力透支。因此,这地方原始运力最好的方式是人。

当然,如果有牦牛的话,那就不是问题了。

可问题又来了,牦牛大部分都在吐蕃诸部手中。

所以,当张德跟李思摩说,有天然水泥可以用,就是运力不够的时候,李思摩呵呵一笑:这也算个事儿?

邬堡在高原最远修建到了紫山以北,这一路,什么都没干,就死了接近两百契丹奴。到开始开沟挖渠,一人工作极限只有一个半时辰,再干下去,就直接跪了。

忠骨冢的规模在扩大,到四月底的时候,忠骨冢的无名英雄数量张德保守估计在两千人……

他也不想的,可是拦不住李思摩这条疯狗啊。

唉,每每想到这里,老张的良心就遭受着拷打,第二天早饭都会少吃不少。

高原反应终究是要解决的,张德自己是没问题,但唐军作战,肯定是受影响。于是老张找到了甄立言和甄权,跟他们提到了此事。

甄权虽然是神医,却也不了解这个,表示无能为力,然后就跟老张推荐了孙思邈。

然而传说中的药王依然在山里搞研究工作,基本上找到人。

当然张德并不是问甄氏兄弟方法的,而是给他们提供方法……

“这个……甄公,在下偶遇一吐蕃义民,告知吾一妙法,能治‘瘴病’。”

“噢?竟有如此忠义之士,当启奏朝廷,重重嘉奖!”

“嗳,此人淡泊名利,视财富地位如浮云,若是嘉奖,实乃侮辱。”张德连忙打预防针,然后道,“此法在下已经试过,甚是有效,奈何价格不菲……”

说到这里,张德眼睛睁的大大的,看着甄权和甄立言:“不便宜啊。”

俩老头身躯一颤,然后正色道:“人命关天,焉能怜惜些许钱财。”

“医者父母心,两位德高望重,真是令人钦佩。”张德一脸感慨,“那吐蕃义民虽然不喜钱财,然则吾辈却不可不仁。在下思忖再三,有一拙见,还望两位指正。”

“操之但说无妨。”

“长安少年,操之仁义无双,众人皆知,只管说来。”

“两位当世神医,天下万民一视同仁,不分汉胡羌蕃。不如在下筹备一所药房,一年所得,两成利用于补贴无钱治病买药贫苦之人,不分汉胡,一律一视同仁,如何?”

“医者父母心,说的好啊。”

甄立言感慨万千。

“药房新建,人手不济,还望两位老前辈,舍得手下小辈出来历练。炮制发售,总是需要帮衬的,在下于医药一道全然无知,还需两位老前辈多多提点……”

“操之仁心,令老朽汗颜啊。如此义举,焉能少了老朽?”

甄权轻抚白须,一脸正色。

“不知这药房可有名号?”

甄立言问道。

老张呵呵一笑:“医者父母心,既然万民一视同仁,不如就叫同仁堂吧。”

甄氏兄弟轻抚胡须,笑而不语。

第八章 期望第四章 癫狂第三十一章 谁是张小乙(求推荐票)第十七章 重复让人麻木第六十七章 怎么看第九十一章 看天子装逼第五十九章 沉渣泛起第十章 物流业第二十四章 幸福第九十八章 三震第九十六章 胃口有多大第十一章 血腥味第二十二章 等第三十几章 纯洁的友谊第九十六章 放马屁第九十章 前瞻第十五章 自由第十八章 既然舍得死第九十七章 谋生第八十五章 有教无类第九十一章 年关将至第六十八章 倒腾第六十章 搓你狗头第十五章 闲聊第七章 谋事在人第八十六章 参差荇菜好吃吗第七十六章 深藏不露第七十二章 率性而为第五十章 功绩第三十一章 道友(第二更)第六十五章 农事院第十八章 天赋第三十五章 始作俑者第三十章 单道真第七十一章 有才无德第八十章 想开点第九十九章 一个意外第八十六章 铁面方能无私第六十六章 进步第十六章 心灵港湾第二十五章 放下屠刀不成佛第五十三章 你来追我呀(第一更)第六十九章 魔幻韭菜第五十一章 此物有玄奇(第一更)第三十章 表哥很忙第十章 罕见策略第三十二章 蠢货第三十六章 程家往事第七十三章 时机第六章 上意第十七章 孺子可教第八十六章 一惊一乍第三十六章 是熟人第七十二章 为兄长考虑第三十二章 李震嫁妹第六十九章 西域人间第六十三章 我信佛第十章 肥鸡第三十章 单道真第七十二章 套路上的默契第五十二章 阿杜的歌最好听第十三章 话不能乱说第五十四章 体面第一章 养羊是干嘛的第八十一章 闲王第五十七章 灌输第七十二章 捉婿第十五章 老阴货第十章 歪脑筋第二十八章 和烟花无关第八十三章 求生欲望很强烈第二十七章 谁算计谁第六十一章 我跟太子交情莫逆第七十四章 打钱第九十一章 宁波第七十八章 极品飞马2(三更)第四十七章 来客吃什么第五十二章 这不重要第五十三章 成长第二十六章 恶趣味第二十五章 这奇葩的画风第十四章 盛情难却第十二章 春天要骑马(一更)第四十一章 看在“良心”的份上第四十八章 阳光依旧灿烂第五十四章 不能接受第五十七章 和说好的不一样第五十五章 久候的机会第十九章 需求第二十八章 感慨第九章 无奈第八十四章 家业(一更求票)第五十二章 程处弼又来了(一更)第九十六章 随口一说第四十四章 祥瑞中的祥瑞第三十三章 灵车漂移第八十六章 标志第二十三章 深藏功与名(第一更)第六十六章 技术强第七十章 蘸糖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