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放手

没有传召太子的决定是长孙皇后拍板,但她还是很快就告知了皇帝。只是这其中有先后顺序,皇帝以为这个决定,是在告知他之后。其中的微妙时间差,只有亲手操办此事的康德才清楚。

“大人,孩儿此去东海,也不知道甚么时候才能回转……”

正式拿到“太监”官身的欧文,成为贞观朝以来最年轻的“太监”。他将会以“东海宣政院”镇守太监的身份,辅助杜构料理东海事物。而且欧文身兼数职,整个太监衙门的总部,安置在了平壤宫,毫无疑问,李皇帝安排这个事情,考虑的绝非只有捞钱。

“回转个甚么?多事之秋,你在外边多上点心吧。之前跟着杜总去朝鲜,一个月办砸了多少事情?若非用人之际,你又忠心,岂会让你‘将功补过’?”

“是,孩儿明白。多谢大人提携。”

“不是老朽提携你,是陛下给你的机会!”

“是,孩儿一定不忘陛下天恩。”

“走吧。”

“孩儿……告辞。大人……保重。”

之前跟着杜构渡海,因为不熟悉朝鲜道诸事物,欧文把百济奴和新罗婢混编在了一起。结果两家本就是世仇,一船的奴隶因为一个口角,奴隶火并死了一多半。损失极其惨重,若非欧文灵醒,紧赶慢赶,赶在消息传回京城之前到了康德面前求救,只怕有人稍微添油加醋,他就是死路一条。

好在求情也是一门艺术,康德把欧文不通朝鲜道事务的过错,轻描淡写揭过,只说是新罗婢、百济奴野性难驯,日后还需警惕,于是就顺利过关。

当然能够顺利过关的原因,也是皇后抬了一手……

等到周围的人都散了,康德这才疲惫地叹了口气,此时此刻,他总算明白当年史大忠在长安,是个什么体会。

老老实实在洛阳做个残破洛阳宫的大监,反而舒服的多啊。

新修的积德坊有个康德的宅子,不大,主要也是迎来送往之用。最要紧的是在城北,终究还是贵气一些。

上东门把人送走,康德就返回宫城。走的是宣仁门,此时宫卫已经换了班。整个洛阳宫的宫卫,就没有康德不认识的,不过今天居然遇见了生面孔。

“唉……”

能在贞观朝混出姓名来的阉人,没有一两手绝活,那是不行的。史大忠左右逢源人面广,是个任谁都挑不出刺的人物。而康德,则是有几近“过目不忘”的能力,凡是跟他聊过一两句的人,没有他记不住姓名来历跟脚的。

洛阳宫出现了生面孔,能做出这个决定的,只有二圣。

皇帝身体不舒服,人是清醒的,能下这个决定,显然是皇帝那里过了关。

看来,陛下往后要倚重皇后了。

康德内心如是想着。

“真的不要召承乾入京?”

凝碧池畔,长孙无垢看着丈夫,如是问道。

“来了作甚?跟李泰斗吗?”

李世民嘴唇有点灰白,但精神不算太差,贴着靠背,又喝了一碗莲子粥,他才又看着长孙皇后:“外朝如何了?”

“予是女流,外朝岂能过问?”

“持朕印玺又有何惧?倘使担忧不便,垂帘即可。”

“……”

听了丈夫的话,长孙皇后一时无言。

人在京城的长孙无忌早上就来探望过了皇帝,君臣互相问了个好,就没有了下文。长孙无忌的打算,原本想着,皇帝身体不舒服了,也该想起“自己人”的好。更何况,他是国舅啊,用用怎么了?

偏偏李世民根本不给大舅哥这个机会。

他可以信任老婆,但没可能信任大舅哥,哪怕两人都是姓长孙。

实际上长孙无忌探望过后,就和长孙皇后私底下聊了聊,言外之意就是现在需要用外戚的力量震慑宵小。

皇后只当亲哥哥的话是放屁,打了个哈哈,就揭了过去。这光景,诸王都是废柴,偏你国舅老爷中外都有联络,谁上台不都得重用舅舅老大人?到时候当真皇帝身体又大好了,难不成还把国舅轰走?

老阴货的如意算盘,噼里啪啦作响,但妹妹不接招,他也就是耍个猴戏。

“予原本打算年底之前,在北市把‘银号’做起来,那‘汇丰号’的牌子都已经让褚遂良题了字。如今你却病了,几百万两的来去,予岂敢再动手?”

“你是皇后!”

李世民重重地说了一句,“朕的皇后,外出即朕!”

两人几十年夫妻,少年相伴至今,又历尽磨难,可以说感情极其坚固深厚。皇帝碾压老世族之后反手镇压外戚,长孙皇后对娘家也没有手下留情。毕竟,现如今的长孙氏,最大的依仗,还是她长孙皇后,而不是什么中书令老大人长孙无忌。

长孙氏可以没有长孙无忌,但却不能没有长孙皇后,这就是现实!

“这些钱,予一个人还是不敢放手。外朝六部……谁不是盯着,想要从皇家掏钱出来贴补朝廷。”

“你不去施展,怎知自己才能?观音婢,你天生聪敏,虽是女流,却比多数男儿都要杀伐果决。倘使外朝有甚变化,除了朕,那江南子也不会坐视不理……”

李世民说话间,将银碗放下,拿起一条丝巾,缓缓地擦拭着嘴角。

听丈夫这么一说,长孙皇后眉头微皱:“予多年以来数次走眼,便在此人身上。你又怎说他不会坐视不理?难不成,还会因为丽质?”

“呵,丽质何德何能?”

李世民不屑地冷笑一声,旋即目光淡然地看着前往,“他不是反贼,却是反的最彻底。不过……于朕而言,至今却也是大有裨益。至于将来……他到底要年轻,身体又康健,想来,活得比朕长命。”

跟张德在杜如晦的葬礼上会面之后,李世民虽然当时极为愤怒抓狂,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梳理,他的想法就现实的多。

张德不是反贼,但实际上,反的比谁都多,只是大部分人都在局中,看不穿罢了。不跳出利益之外,根本难以看透。

“若如此,予倒是有个事业,可立竿见影。”

得到丈夫的保证,长孙皇后便打定主意,不再去思考江南子到底在干什么,索性彻底放开了,只管着手于眼前。

第五十一章 洛阳来人(第二个更)第八十章 长孙之谋第八十章 鸡肋第六十四章 差距第四十一章 专利司不成第二十三章 上道第五十八章 理解错误(迟来的一更)第十五章 自由第七十章 德政(有三江票没?)第五十一章 很好第三十四章 怂恿第八十章 讲究人第七十四章 女儿国第十九章 数学第五十四章 文风颇盛务本坊(三更)第五十九章 沙悟敬第十章 肥鸡第九十五章 吃肉第二十四章 幸福第四十章 缺口第四十章 让人嗑药第九十七章 皇后想的有点多第四章 心情复杂第十六章 荒诞时代第二十章 孔圣显灵(第一更)第八十五章 虎豹豺狼第二十章 怠慢第三章 三观问题第七十一章 两面性(三江票有么?)第九十四章 基调第六十章 风流潇洒第二十七章 同行即仇人第四十七章 良心第三十九章 拼搏第十章 撒手锏第三十七章 子又曰第三十一章 烘炉第二十三章 厚积薄发第九十五章 威震华夏第二十一章 会见第二十八章 和想象的不一样第九十六章 人的名树的影第四十章 故人故事第三十八章 最后指望第三十七章 强行装逼第八十三章 工程热潮第二十九章 兴师问罪第五十五章 天生孽障第七十七章 利好第八十七章 小娘子们第七十四章 明则第九十二章 骤变第六十九章 杀猪看时机(第一更)第二十二章 很科学第九十章 落脚(年初三第三更!)第十七章 唱歌的程处粥第五章 长安到了第十五章 念苍生第九十八章 朝野“合流”第二十九章 请客吃饭第五十四章 伤别离是不可能的(第二更)第二十九章 畅想第八章 孺子可教第二十八章 简在帝心第七十二章 随意第五十一章 面目全非第六十三章 好处第四十四章 义务教育第五十三章 普通刺杀第二十九章 直播剁第七十五章 南苏州第二十章 由头第二十四章 世事难料第五十二章 设计定型第八章 故人第八十九章 伤离别第二十八章 边缘第四十章 自发性第四十三章 随便收徒第六十四章 癖好第五十八章 理解错误(迟来的一更)第四章 癫狂第八十章 借风第七十四章 吃肉喝汤第八十四章 多年结果第八十一章 牛郎第十七章 府中心情第八十八章 乐见其成第九章 无奈第三十几章 怪癖第七十二章 反应第九十一章 人生如酱缸第五十五章 天生孽障第三章 时代在进步第四十四章 这他娘的第九十七章 态度第四十三章 很合理的要求第五十八章 服第六十五章 春天(春天的票!)第九十二章 马相公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