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你大爷

蒸汽机车从一无所有到设计定型,涉及到一百多家“大型”配套工场和生产单位,还有临漳山书院、内厂、冶金研究所、汉阳钢铁厂实验室等等十几个“研究”单位。总“研究”人员超过两千,总从业人员超过二十万。

对张德而言,这就是个破烂,但它代表着“进取”,所以,最终实用型号,就取名为“进取一型”。

一台能够正式拉货跑起来的蒸汽机车,榨干了张德三十年来的所有积累。

不管是十岁之前在江阴积攒的合用人手,还是说进入长安之后偷鸡摸狗坑蒙拐骗而来的受教育群众,全部绕了进去。

专业的挖矿,专业的修桥,专业的铺路,专业的炼钢,专业的热处理,专业的防腐蚀,专业的装配,专业的设计……

每一样都要专用人才,“全才”在这个事业中,连螺丝钉都不算,甚至连一般的消耗品大约都是不如的。

这一切,需要这个时代最顶级的工程师,最顶级的技师,最顶级的技工,最顶级的一线熟练工……

培育这一切,都需要十年为单位,需要忍受着寂寞,等待这些人才从青少年逐渐成长,逐渐成熟,逐渐成为中年油腻大叔。

而在工程技术的背后,社会运转需要的管理人才、医疗卫生人才、金融人才……同样需要配套培养。

应用科学需要社会科学为催化剂,哪怕老张一直在疯狂吐槽,但时代不因个人的意志而减缓脚步。

洛阳,夏季房玄龄的到来,让弘文阁感觉到了一股凉意。

房谋杜断只剩其一,天王的威势前所未有地镇压着“新贵”们的嚣张跋扈。朝官之中大多数中青代,见到房玄龄,都要称呼一声“相公老大人”。

喊房玄龄一声“爹”,他们并不丢人,也不亏。

大朝会上,房玄龄等于做了一个江西历年工作的总结汇报。成果自然是喜人的,尤其是南昌地修了一条新式弛道通往北方,彭蠡湖湖西就算是连成了一片,甚至有南昌地的达官贵人也愿意坐车前往庐山好好地渡假。

“化獠为汉”的教化功劳,修桥铺路的上等业绩……一件件一桩桩地汇报过来,众多朝官才明白自己跟天王的差距。

前隋出仕就能混得风生水起的房玄龄,又怎么可能只有“努力”这么一个优点的普通人才?

江西这么大的地盘,能够梳理的井井有条,半点震动朝廷的大事件都没有,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几年总督生涯,整个江西新增人口多了两百多万,不但能够顺利养活这多出来的两百多万张嘴。因为新增了大量田亩,江西全境还对外出口粮食,不是杂粮,而是真正的稻米。

朝廷也因此准备在赣州设立一仓,可见其成效。

江西全境更是有六七个市镇戍堡可以升格为县,而且升格之后,立刻就是“中县”。增加百几十顶官帽子,只凭这个,房玄龄在京城,依然是天王。

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只是在房玄龄汇报完工作,大朝会准备散会的时候,老房吼了一声:“臣奏请留对!”

没玩过这种套路的长孙皇后一时有些手足无措,只好看向老公,有些疲倦的李世民微微点头,于是长孙皇后同意了房玄龄留中问对。

如果是马周留下来,别人不会想什么,点头相公而已,就是个大号秘书。

可房玄龄说了一通江西,在朝臣们看来,这已经是“大新闻”了。这种业绩功劳,历朝历代都没听说过,可万万没想到,房天王真正的大招,居然没想给大家看,是要秀个女圣陛下的。

众多朝官离开之后,在路上就议论开来,许敬宗偷偷地瞄了一眼马周,马周虽说也有些好奇,但并不会去多想。

旁人会猜测,是不是房相公要回中国主持国务。但马周却很肯定,房玄龄是不会返回中央的,就算要回,也不是这个时候。

除非跟杜如晦一样,快要死了,大概会回转。

“登善,以你观之,房玄龄所为何事?”

“听闻扬子江大兴土木,多在修桥铺路,总计在路桥二字之上。”

“历年修堤之苦,已见成效。往年这光景,房玄龄都要留在江西巡查江堤,以防洪涝。如今却敢大胆入京,想来这大堤事业,已经是相当圆熟。”

孔颖达不是酸儒,他也是操持过实务的,哪怕专攻教育领域,对这些基本业务,还是烂熟于心。

修堤不仅仅是土木工程上的事情,地方调动人员抢修抢险以及救灾,这需要相当成熟的团队。从官吏到一线劳工,命令传达要精确,这是很考验施政水平的。大多数庸官之所以是庸官,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命令传达下去之后,到了一线,就直接变了模样。

房玄龄施政犹如韩信治军,官吏兵将都是多多益善,没有什么治不了的事情。

“之前早就有了吹风,将作监、都水监、内府及京城各仓监,还有警察卫、钦定征税司……都在忙活。李大亮这阵子这般消停,不正是因为工部有了好处?”

“路桥……”

念叨了一番,孔颖达微微点头,看着褚遂良,“登善,倘使得空,不若宴请房玄龄,共续旧时情谊?”

“好。”

褚遂良不傻,当即同意。

此时房玄龄跟长孙皇后叨咕什么他是不知道的,但大方向只要猜准了,后面的就是如何把这个业务做的精致一点,漂亮一点。

“既有路桥司,为何要单独把铁路拎出来,重组衙署?”

“此间道理,臣已誊写成文,陛下阅览便知。”

尽管四周都是宫婢内侍,但房玄龄根本不信这些奴婢的口风,而是把成文落字,写成了奏章,递交了上去。

长孙皇后没有看,而是转交给了脸色疲惫的老公。

李皇帝看了一眼房玄龄,这才翻开奏章,看着看着眉头微皱,但一会儿又舒展开来,半晌又道:“依玄龄之意,似要效仿警察卫,再组一支‘铁路卫’。”

“府卫受恩于上,也好叫人放心一些。”

房玄龄没有说虚的,直指皇帝最关心的地方。

第六十几章 泡汤第三十九章 一时无言第九十六章 微小工作第九十二章 马相公求援第八十六章 铁面方能无私第六十章 吾皇圣明第六十六章 进步第九十章 演技第二十三章 一个简单的道理第八十四章 挑战来临第七十八章 屁股第三十章 表哥很忙第二章 心理变态第五十五章 都要发(第三更)第二十四章 纠结的人选第十六章 土狗的阴损第一章 势第四十三章 和平保证第二十一章 食为天第八十章 长孙之谋第六十七章 英雄所见略同第七十五章 奋斗第十一章 兴旺第四十五章 不谋而合第六十九章 进取第四章 招降纳叛第四十五章 大唐胡儿(求推荐票)第三十七章 有趣第七十四章 卖方市场第六章 震惊第七十三章 治世以大德第五十二章 要多读书(第二更)第八十一章 牛郎第四十四章 李二十郎第八十四章 多年结果第九十二章 胆大心细之辈第四十九章 女秘书第六十九章 西域人间第二十三章 西游记第九十七章 疲惫不堪第四十五章 奇人奇事第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一章 好大的胃口第八章 瓜分无份第九十五章 怀德节第八十三章 博大胸怀第九十七章 皇后想的有点多第二十五章 曲江文会(三更求推荐票)第十三章 好奇公主第九十八章 意思第四十四章 为了艺术第四十章 故人故事第八十八章 上钩第三十五章 疯了第十七章 孺子可教第十四章 新玩法第三十章 利令智昏第八十二章 新政令第十一章 天气太热第二章 弄巧成拙第五十章 工程意义第十二章 乱第六十二章 指点一番第四十八章 魄力第二十三章 西游记第六十几章 泡汤第九十三章 耿直的尬聊第九十五章 令公所谋第二十八章 归去第三章 缓冲第十九章 人才难得第五十二章 要多读书(第二更)第四十三章 气度第七十八章 进京打牌第十五章 要有良心第四十章 非常人行非常事第九十七章 方向问题第八十几章 关洛人事第五章 忠孝后辈第六章 生无可恋第二十四章 都是好诗啊(第二更求推荐票)第三十二章 抉择第六章 用能第三十三章 耍心机第三十四章 躁动第五十八章 为了孔圣(第一更)第六十五章 一点小偏差第三章 体谅人的张大郎第二十章 怠慢第五章 有所预见第五章 传道第九十九章 流亡第三十七章 太子来了(二更求票)第三十六章 雏形第五章 长安到了第三十八章 帮人搞事第十四章 另外一个孩子第九十八章 不平衡第二十七章 孔曰成仁(第三更)第九十八章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