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吃肉喝汤

弘文阁中真正算得上有话语权的,只有马周一人,其余弘文阁学士,暂时还是依靠“本官”来行使权威。朝野内外真正买账的,也止马周。

除了需要皇帝拍板的重大事务,一应流于执行的既定政策,马周一个人就能搞定。“大学士”的“大”,绝非只是改了个称呼。

此时,明确察觉到武汉准备“爆产能”的马周,想着的就是怎么在丝绸之路上好好地安排妥帖。

他既然放出话要给敦煌宫吃肉喝汤,受着敦煌宫管吃管住管钱管粮的兵头,自然屁颠屁颠地迈过莫贺延碛,也不去瓜州吃瓜,直奔敦煌去了。

“五郎,去马相公那里……谈得如何?”

真正属于敦煌的“地头蛇”,大多姓薛。若非“西秦霸王”这个白痴弄出来太多没必要的虚名,也不至于薛氏根基从西北彻底衰退。

当年薛世雄留下的人脉,也尽数随着一抔黄土,彻底烟消云散。

越来越淡定的薛万彻,邀着薛万备吃茶,薛万备喝了口茶,看着薛万彻:“只要伊吾能凑个万把铁匠出来,敦煌宫可以供应铁料。”

“马周这是要作甚?”

薛万彻眉头微皱,供应铁料这种事情,属于可大可小。如果说在长安城这么搞,那没什么好说的,你就是造一把三十丈的斩舰刀,皇帝也不会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但伊州不同,就这光景,还有蛮子到处流窜。伊吾军驻扎“蒲类海”,那也不是过来吃沙子修长城的。每年定期扫荡,整个折罗漫山连有多少个兔狲窝都一清二楚。尽管现在不至于说是到“治安战”的地步,但时不时就有当年伊吾城城主的心腹出来搞事,安心生产的行情,远不如关内。

就算伊吾城城主是忠心的,可备不住有人要拿他的名头做文章,当年山东六国起来反秦,也不是因为大秦帝国如何如何残暴,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喊“天下苦秦久矣”。

“说是要修路。”

薛万备看着薛万彻,“兄长,这马相公,是甚意思?”

摇摇头的薛万彻十分不解:“陛下难道不会猜忌吗?动荡四战之地,又是丝路北线,平白送了铁料过去,还让做铁器生意,难道不怕打成一锅粥?”

“去马相公府上,听说西军来了个消息,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兄长参谋一二。”

“甚消息?”

“听说程三郎手下几条恶狗,把河中四面关隘尽数控制,如今波斯东土就在马蹄之下。西军戍堡最近的,跟木鹿就隔了半日脚程。”

“关隘尽数控制?这怎可能?程老三何来恁多人手?”

“我也是听说,当时大嗓门的几个,说的都是南方鸟语,也是打问了一个小厮,这才明白些许。”

“哪家鸟语?”

“赣州来的。”

听到是赣州来的,薛万彻摩挲着下巴,沉声道:“若是赣州来的,这就复杂得多。甚地方的其实都有,浙水的,赣水的,广州的,交州的……”

薛万彻陆续说了几个地方,都是跑赣州比较勤快的“老乡”。但不管是哪个地方的,都有大靠山在朝中,这些人吹的牛逼,跟京城的车把式一个级别,大多离真相都是不远的。

“兄长以为,此传言为真?”

“若不为真,马周也不会如此行事。再者,敦煌宫之主又不是真的是他。”

说到这里,薛万彻眼神意味深长。

薛万备一愣,顿时了然:“兄长的意思是,此事是陛下纵容?”

“敦煌宫能加些营生进账,陛下有甚不满意的?陛下满意,出身内府的敦煌宫诸监,不是更满意?那些个在敦煌留了家眷的军头,不也是满意?”

“若如此,咱家可要使些气力?”

“自是要的。想来这等事体,陛下也是乐见。”

言罢,薛万彻更是笑的神秘莫测,“再者,不过是供应铁料,又不是让敦煌宫自己炼钢炼铁的,这又有甚么好怕的?倘使前朝,倒是要惧怕些,有个百几十把钢刀,怎地也是个山大王。这些年,连炒菜的锅都是铁的,这他娘的多几十把钢刀又待怎地?”

“横竖更长安城的些许物事一般,都是来料加工?”

“便是如此。”

“若如此,倒是妥帖。伊吾城还有些干系在,做个商号,咱家在大砂海也去抓些蛮子过来,也赚个辛苦钱。”

“莫不是你还想打铁?”

“铁器价钱高啊。”

薛万备一脸的奇怪。

只见薛万彻摇摇头,对薛万备道:“这吃肉的事情,轮得到薛家?你当敦煌宫那些个没卵子的会松口?便是要做,咱家只做两样。”

说着,薛万彻竖起两根手指头。

“哪两样?”

“一是抓捕奴工,薛氏在大砂海也好,莫贺延碛也罢,熟门熟路,多年的向导,那些个蛮子躲哪里不躲哪里,岂能逃得过咱们的追踪?”

“二是运输铁料,不拘是哪里的,石城也罢,武汉也好,都使得。”

这事情就是读作“运输”,写成“转卖”。

别人不清楚行情,薛万彻能不知道吗?别说河中这个“新兴市场”了,就是西域现在填几十万把钢刀下去,也照样能消化干净。

更何况,这不是钢刀的事情。当年薛氏跟西突厥做生意,有时候的一般等价物,就是铁锭或者钢刀。

突厥人说是说打铁奴出身,可实际上的钢铁产量相当的低,大头不是自产,而是来自掠夺和贸易。

贯穿百几十年的动荡时代,突厥人真正富起来,那都是投降李董之后的事情。

“只是不管捕奴还是运铁,都绕不开那家做门栓的。”

“……”

听到老哥牙痒痒地吐槽,薛万备一时间也不知道是说安慰呢还是继续就着这个话题讨论下去。

要不是张公谨做了门栓,保全了李董的妻儿,这后来的事儿吧,还真不好说。

薛氏全线崩盘,倒霉就倒霉在一根人形门栓上了。

眼下的湖北总督张叔叔,当年相当帅气地把薛万彻、冯立当作生死大敌。可万万没想到,他把他们当敌人,偏偏敌人把他当爸爸……

第十七章 唱歌的程处粥第七十八章 大丈夫第五十九章 人的名树的影第三十章 当代董夫子第九十三章 “一视同仁”第六十一章 命好第二十七章 狐朋狗友第二十四章 世事难料第九十九章 圣裁第三十五章 给道士算命第三十一章 南京第四十六章 手第二十七章 给人添堵第四章 太年轻第七十七章 贞观第六十七章 彩第九章 不顺第十七章 疯狂的选择第三十七章 批判和武器第八十四章 跟我学作诗第七十七章 所为何来第四十六章 胡人出身第五十八章 烈火烹油第十九章 再叹娶妻娶贤第八章 张、班后列第八十二章 旧时之言,今日之见第六十七章 继续修路第五十七章 长安来的信(第二更)第八章 瓜分无份第四十一章 苦逼一家第三十四章 怂恿第四十三章 忠臣(凌晨有票投点俺)第四十七章 妙不可言第四十章 自发性第八十九章 思路第五十七章 长安来的信(第二更)第四十五章 人杰第十二章 睡吧第二十五章 放下屠刀不成佛第六十二章 毁的彻底第九十九章 摸底第三十三章 赏功第三十五章 赛事第十六章 幽州来客(第三更)第四十章 科学拍马第八十三章 凉州好第九十六章 和想的不一样第五十七章 切入点第五十一章 奇观背后第十章 这是祥瑞第二十二章 得寸必进尺第五十三章 知己第七十四章 打钱第八十章 农垦局第七十三章 群龙无首第四十五章 人杰第三十七章 观察第五十九章 孔圣头像(第二更)第二十章 另类富庶第二十二章 得寸必进尺第二十一章 新阶层第六十四章 清修不易(第一更)第八十章 帮闲第二十章 摩擦人生第十章 物流业第三十三章 弄潮儿第六十八章 钻营之道第五十二章 过招第六十三章 双壁才女第三十三章 十万火急第四十五章 画风第五十九章 冷静第八十八章 “歪打正着”第九十六章 狗运滔天第八十七章 歪打正着第四十二章 东南形胜第九十九章 成长第六十九章 干货第三十八章 编排第八十四章 跟我学作诗第九十四章 小操作第九十四章 薛氏大炮第六十一章 回忆狗第三章 体谅人的张大郎第八十二章 斛薛少年历险记(求票)第六十五章 早秋有点热第九章 不顺第十三章 话不能乱说第八十五章 螃蟹相第九十五章 放屁马第五十九章 闲云野鹤第三十三章 烦闷第七十八章 极品飞马2(三更)第十九章 数学第六十五章 一点小偏差第六十三章 我信佛第九十七章 疲惫不堪第五十三章 有蛇出洞第十五章 闲聊第八十一章 江阴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