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魔性

常年往来京城和淮扬,李奉诫对城市乡村市场的观察,不敢说细致入微,却也有独到的见解。

一曲唱毕,李奉诫摸了一本草稿出来,递给张德。

“嗯?”

老张低头一看,“《社会论》?”

开篇就一句话:凡天下之人,无分男女老幼贵贱,其往来关系之总合,既为天下社会!

社会、社会……

略微翻了翻,老张只觉得被小老弟shock到了。李奉诫冷不丁地来这么一下,那真是简直了!

说到底,老张作为一个非法穿越的工科狗,思维上是不可能完全契合唐朝社会的。但是受他影响的忠义社一干小伙伴,他们却是正宗的唐朝土著,兼顾着非法穿越的土狗味还有唐朝本地的贵宾犬味。

从他们的视角,用全新的方式诠释世界,这就是土生土长的世界观。

要说是何等的雄文,谈不上。不像贾谊那样直接solo全场,但这种慢条斯理四平八稳的论述文章,反而让人心平气和地感受着著作者的热忱。

如果不是对这一方山水土地爱的深沉,怎可能如此揣摩、探索?

外间时不时地传来看客们的叫好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大约是有了什么名角儿,人气在扬子县旺的厉害,讨赏喊好的“班主”“班头”扯开了嗓门卖气力。

只是如何的嘈杂,也影响不到张德。

又是一出戏罢了,老张才把李奉诫给他的草稿翻完。

文章要说如何高屋建瓴也谈不上,但李奉诫的文章很有特点,条例极为清晰,而且的的确确地客观地研究世界。

就像是一个看客,去俯视着唐朝。

对江山社稷、黎民百姓的观察,总结出了“社会”二字。

至于为什么是“社会”而不是“会社”,大约是见惯了“忠义社”“西秦社”这样那样的社,于是才用了这个词。

“大郎今后,当成一派祖师啊。”

感慨万千,二十年一晃,当年时不时被他感动一把的李奉诫,居然成长到了这个地步。

人果然是会变的,社会也会变。

“甚地一派祖师……”

李奉诫笑着摇头,倒是并不在意。

然而老张却很认真,只说开篇第一句,李奉诫当个社会学祖师爷,一点都不过分。

能够有这样的描述性总结,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即便是老张非法穿越之前的各路社会学老大爷,那也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不断地超越,不断地探索,才有新的研究总结出来。

“甚辰光刊印?”

“还未定稿,再略作修改,到时候发在《扬子晚报》上。倘使反应尚可,便独自成刊,做个小本出来。”

所谓“小本”,就是杂志。如今扬子江口的杂志种类不少,主流自然是小黄文和招聘广告,因为这个是真有销路。这年头的招聘广告,往往一放就是大半年,还未必消息会过时。

除此之外,还能维持印刷发卖收支平衡的“小本”,就只有商业信息。比如物流消息或者特殊商品的到港出港消息,关注这些人,本身也不缺那几个钱,只是销量往往不怎么样。

“也好。”

老张点点头,很是满意,李奉诫是彻底超越了他爹李大亮。

现在就算给李奉诫一个大都督当,大概他也是眉头都不挑一下就回绝了。

“难怪京城进奏院一直在吵嚷着让你进京,如今你就是一面大旗啊。”

这么多年下来,李奉诫居然也颇有点“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的意思。当然层面上差了点,大多都是中下阶层,跟长孙无忌这种巨头比起来,差了十万八千里。

但是因为职业关系,受李奉诫思想影响的人,反而是数量庞大,十倍二十倍超越受长孙无忌影响的人。

人多就嗓门大,天下的道理就是如此。

洛阳那些进奏院的“院士”们,一个能打的都没有,最多就是拉几个乡党同行才能抱团。最终还是要看背后金主们的妥协,但李奉诫不同,他要是入进奏院,毫无疑问就是一面旗帜。

响应到旗帜之下的“门徒”数量,绝对不会少的。

当一盘散沙被聚拢起来,略作加工,照样能成基石。

“如今志趣变换,回望过去二十年,才觉兄长乃天授之才。和兄长比起来,小弟算个甚么。”

“嘿,你倒是会说话。”

老张笑着手指点了点李奉诫,抄起酒壶,给他满上一杯,“你不觉老夫迥异无常,老夫就很高兴啦。”

十岁入京的时候,他就是个“祥瑞”,是个“怪诞”。

以至于后来一系列的事件,把勋贵子弟们都带歪了。不过万幸,总算不是带弯了。

虽说这是个相当无趣的时代,其中的荣辱对老张而言,也不过是隔着屏幕看电影一般,即便活灵活现的人物,在他这里的情绪反馈,都少之又少。

为数不多让他感觉像一个活人的时候,真的不多。

假如他真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唐朝人,那大概是会引以自豪的。因为,古往今来的王朝,似这种后继之辈远胜前辈的状况,是独一无二的。

武德贞观的英豪,就是不如他们这一代!

只可惜,这份自豪荣耀,在他这里,一钱不值。替他感受这份骄傲自豪的人,或许是程处弼,或许是李奉诫,或许是屈突诠,甚至或许是李承乾……

“兄长言重。”

形貌越来越随意的李奉诫难得眼神郑重,很是复杂地看了看张德,然后拿起酒杯,“兄长,请。”

“请。”

一时无话,外间忽地传来“我本在家老将军,亦能御前护明主”……声调沧桑,却是雄浑有力,穿墙过户一般的通透,饶是老张欣赏不来唱戏的,此时也情不自禁拍手叫了一声好。

唱的是秦琼,只是江阳大戏院内,一帮“怀才不遇”的老小牲口会不会感同身受,却又不得而知。

直到曲终人散,把李奉诫送了回去之后,老张这才返回船上,一夜都没怎么睡好,时不时地哼上两句戏词,亲随只以为宗长是不是入迷了。

“还真特么魔性……”

洗脸时候冷不丁又哼了两句出来,老张傻笑了一下,很是一番感慨。

第十二章 春天要骑马(一更)第八十三章 深藏功与名第六十一章 复杂的事情第四十二章 风口第四十九章 扩散第二十六章 汝北小灶第六十九章 西域人间第七十八章 生意第八十二章 夕阳红第二十八章 又粗又硬第九章 斗智斗勇第十九章 春意难言(迟到的第五更)第六十七章 曝露第四十一章 存续发展第七章 李白你居然算计我第五十六章 省钱第九章 赴宴第七十一章 面善第十九章 反转第五十一章 有备无患第四十四章 封神(第三更)第六十四章 老王头第九十九章 微变第五十八章 一群鸭子(第三更)第八十六章 横行霸道第五十六章 李哥第四十六章 运数所至第二十二章 躁动的闹剧第十一章 站队第三十六章 程家往事第七十章 战栗第三十几章 怪癖第九十八章 安排第五十四章 犹如关东之门户第三十一章 物理、地理、生物第九十一章 看天子装逼第八十三章 老马识途第七十五章 感觉身体被掏空第七十一章 破壁第四十三章 闺乐第六十七章 “招股”第八十章 帮闲第五十七章 奇诡不正经第二十八章 被摩擦的人生经验第九十九章 说客第九十六章 随口一说第二十三章 都是扯虎皮第五十三章 赞第六十章 九月初二的共识第十二章 小圆脸第七十九章 风一样的男子第五十六章 省钱第五十六章 用人第五十七章 和说好的不一样第八十四章 多年结果第八十三章 猜测第九十八章 巧了第八十二章 此事无关金钱第九十五章 品行不端第四十五章 洛阳来客第一章 京中急件第六章 一个人的毕业第七十一章 传家第十一章 看透第三十七章 太子来了(二更求票)第三章 闪了腰第六十五章 水平第八十四章 温文尔雅第六十四章 清修不易(第一更)第一章 共识第六十章 朝会一本道(票呢?)第四十章 科学拍马第五十章 一个小风波第六十一章 回忆狗第三十六章 雏形第九十五章 怀德节第五十六章 蚂蚁们第十三章 大哥第五十六章 拆了第四十八章 江阴来船第五章 抓老鼠的第四十三章 气度第二十一章 跳第十八章 求援第十五章 想做官第七十五章 豺狼当道第二十七章 同行即仇人第五章 关系网第五十五章 苏将军在草原(第三更)第十二章 恶心人第四十三章 闺乐第九十五章 观沧海第八十九章 上面有人(第三更)第九十五章 放屁马第七十几张 把李董吓尿的大新闻第四十五章 奇人奇事第二十八章 无语第二十章 孔圣显灵(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