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门路

京城这一场“怀孕”风波来得快去得也快,长孙皇后没发飙还好,但她一旦发飙,谁顶风而上谁就要被摩擦,这多年下来,早就摸清楚这些个套路。

晋王府中,刚从罗阳县令位子上爬起来的柳奭,有些犹豫地进了晋王府。

倒不是说他如何才能拔尖,能够大剌剌地出入晋王府,原因很简单,他是晋王妃的舅舅。

“……大抵上,就是这点想法,玉娘若是得空,便跟晋王殿下提一提。”

“舅父……”

晋王妃有些为难地看着柳奭,“吾从不插手外间的事体,与其让殿下费心,倒不如让王氏帮忙。”

“王氏能帮甚么忙呢,如今不比当初啊。”

其实柳奭也不太愿意过来求人,自己这个外甥女性子内敛,晋王殿下又是个病秧子,夫妻两个各种别扭纠结,但总算平平安安,也没什么大波折。

要是李治稍微身体好一点,就眼下的行情,柳奭也会琢磨一番别样念头,谁家亲王还没个储君理想?

哪怕做储君可能死得快。

“可是……”晋王妃声音低了下去,“殿下即便想要开口,也使不上力,若是弘文阁那种地方,求一下魏王兄倒也无妨。这教育部……吾虽妇人,亦知艰难。”

“……”

柳奭沉默了一会儿,心中暗道:如果简单,我来做什么?不就是因为艰难,才来求人办事吗?

可这些话不能说出口,再一个,柳奭也清楚,李治在孔颖达那里,真没什么份量。

教育界的大佬,从来只对最高意志负责,谁做皇帝面向谁,连李承乾也没这么大的脸,何况李治?

像李泰这个魏王,搞教育文化建设有一二十年了吧,他拿住哪个大佬?南北顶级人物,一个服帖的都没有。

陆德明、颜师古、曹宪、孔颖达、褚遂良……说话有份量的,真心不会靠着弘文馆弘文阁的“镀金”过活。

“那……好吧。”

柳奭有些无奈,他本就是来碰碰运气,心态倒也平和,告别外甥女之后,一时间有些惆怅。

作为河东柳氏的子弟,柳奭才能是有的,但旧时代的才能,想要继续发光发热,当年三省六部的路数,已经不成了,新成立的教育部,才是好去处啊。

而且柳奭也没想这么早就来中枢,地方上做县令,以前可能不太好熬,但是现在的路数,当真是业务能力越强越容易一鸣惊人。

王中的这个废柴都能官运亨通,当年他是个什么狗屁东西?王中的那个大舅哥都能搭上顺风车,而当年这两个,不过是河东破烂地方的县令、主薄。

趁着京城现在乱刮妖风,柳奭琢磨着让一个亲王出马做说客,还是有希望运作进入教育部的。

他野心也不算大,五年侍郎,稳步上升即可。

倘若教育部要外派署长、署丞,他也愿意再战江湖,天下十道,没什么不好去的。

地方教育署现在就是个超然地位,早早任职一方,万一真是个一把手,那在地方就是“开山怪”,固然比不上孔颖达,但将来地方上的老部下,都要认这么一个老前辈“老祖宗”。

可惜,自己的外甥女性子实在是有点不成器,连张口的勇气都没有,空有一个晋王妃的头衔。

“柳兄!”

寻了个地方准备小坐一会儿的柳奭,刚在馆子里听了一段传奇,就听有人喊话。

也不知道是不是喊自己,柳奭张望了一番,却见一个“游侠”模样的爽快人到了跟前,离着柳奭有一段距离,微微拱手,笑看着他,“柳兄,到了京城,怎地也不去扬州会馆坐一坐的?”

“你是……”

柳奭只觉得眼前这人有点面善,可又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玉环山。”

“啊,是你老兄你啊!坐坐坐,快请坐,某也是刚来,喝酒,喝酒!来人,再要一壶‘莱州红’,碗筷酒杯再备一副。”

跑堂小厮早就过来听候,一听柳奭吩咐,连忙道了声好,小跑着过去拿了东西,端盘子里干干净净地摆上了桌。

来者也不客气,哈哈一笑就坐好:“莱州的葡萄酒,也真是做了起来。”

“老兄怎地是这副打扮?活脱脱一个‘游侠儿’。”

“嗨,扬州会馆这阵子流行这个,跟着李江北厮混,哪有循规蹈矩的?”

言罢,这“游侠”自顾自地倒了一杯紫红葡萄酒,然后举杯道,“柳兄,敬你一杯,祝你官运亨通!”

说着一饮而尽,柳奭露了个苦笑,跟着喝完,却道:“哪有甚么亨通,如今成了京官,却是不得清闲又开销甚大,前路漫漫啊。”

“噢?柳兄乃是河东名门,不至于此啊。”

“名门……甚地名门哟,如今柳氏女郎倒是‘出仕’的多,阴盛阳衰啊。”

说到这里,柳奭居然有点哭笑不得,柳氏女子多有读书,结果被长孙皇后盯上,一口气卷了二十几个到京城做官。除了京城这二十几个,河东本地还开办了女校,乃是教育部直属院校之一,叫做山西女子学堂。

从山长、教授、助教……清一色女郎,其中三分之一都是河东柳氏女子。

别的不说,就这些教授、助教的薪水,都足够养活好几个大家庭,凑活凑活,说是个小“世家”,那也够了。

柳奭吐槽阴盛阳衰,还真不是开玩笑的意思。

“如今这风潮,正是好事,河东柳氏能得孔部堂赏识,柳兄说不定也能跟着进教育部呢。”

“哪有这般容易,这几日去求了某家一个外甥女,却是不得门路。”

“教育部如今火热,要说难,还真是难。不过,要说容易,倒也容易。”

“此话怎讲?”

“中国上官不好谋划,地方教育署,还是有去处的。郑氏……”这“游侠”使了个眼色,柳奭顿时明白对方说的是哪个郑氏。

“郑氏这几日又准备了队伍,前往武汉。”

话不多,但信息量足够了。

柳奭脑子一转,心中暗道:若能去江西湖北厮混,倒也比在中国好。

不过他一时间也想不到法子,便问对方:“老兄可有指点?这去武汉,不得门路,还不知如何敲门。”

“郑氏正寻摸自家女郎,好给郑大娘子作伴。”

“女郎?”

柳奭一愣,“听闻武汉那位素好幼女,这光景……寻甚地小娘去?”

说到这里,柳奭自己犹豫了一下,想起了一个事情来,郑氏有个小娘,正准备介绍给晋王李治。他知道这件事情,自然是外甥女说的。

于是乎,柳奭心中暗道:不若我坏了这桩好事,既让玉娘正妃位子牢靠,还让郑氏有个择选,一举多得啊。

当下大喜,连连给“游侠”敬了几杯,笑呵呵道:“来,某家敬老兄一杯!”

第二十六章 君子六艺第八十章 冬季第八十七章 俱往矣第九十七章 这节奏不对第二十二章 非主流殖民第三十章 食肉动物第九十九章 意外之外第八十六章 略有不同第三十二章 顺势第三十章 忍不住第十九章 黑金黑装备第六十一章 走对了路第六章 哟第三十三章 灵车漂移第十七章 都不简单第一章 稳第四十章 安平获利第四十五章 奇人奇事第十九章 数学第七十一章 面善第二十七章 谁算计谁第八十三章 形象第十七章 光第六十三章 躺着中枪杜正伦第六章 其乐融融第二十一章 西征万象第三十四章 史第八十二章 论禽畜第六十七章 老谋深算第九十三章 以“义”之名第三十章 这一届熊孩子第七章 种树第四十五章 活灵活现第六十五章 早秋有点热第五十章 时代的召唤第五十六章 柴嗣昌的忧郁第十四章 另外一个孩子第五十章 我们A过去了(第二更)第七十八章 生意第四十二章 缺人第四十六章 娶对老婆第二十九章 捷报第十九章 这个腊月很火第四十九章 争食之相第八十三章 推举第四章 心情复杂第九十一章 心思第十一章 办事漂亮第十五章 闲聊第二十五章 情义第九十五章 大无畏第二章 弄巧成拙第四十一章 存续发展第二十七章 狐朋狗友第十八章 办事效率第五十二章 程处弼又来了(一更)第四十四章 辗转反侧张叔叔(求推荐票)第三十章 奥杜之杖第七十八章 远西风云第九十九章 冲杀第四十七章 传说第十章 罕见策略第三章 群策群力第九十二章 事业第九十章 前瞻第一章 定策第八十五章 末代君王第八十九章 直言第九十七章 风平浪静第五十一章 讲义气的寄生虫第七十五章 “灭国”第三十章 大新闻的背后第八十三章 贵族不易(猪年初一第一更!新年老铁们大吉大利!)第八十四章 消耗民力第六章 上意第九十六章 顺风船第七十一章 洛阳渐变第四章 我见犹怜(争取再搞一章出来)第一章 养羊是干嘛的第六十四章 自有变化第五十几章 杂牌第三十七章 批判和武器第四十六章 手第八章 接风第三十二章 馊主意第四十六章 饕餮第四十八章 大建出奇迹第六十章 朝会一本道(票呢?)第十九章 这个腊月很火第五十六章 蚂蚁们第十七章 孺子可教第六十三章 双壁才女第五十五章 苏将军在草原(第三更)第六十六章 进步第八十六章 盼着第二十章 伊予铜山第二十七章 例外第六十一章 长孙的矛盾第六十章 指路第三十六章 利益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