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西游记

加班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一个罐头从武汉运抵天竺,绝非是一个老乡一头驴的事情。

贞观朝的罐头,终究是奢侈品,哪怕是陶罐头的致密性差了点,其耐储时间也时相当令人满意。至于玻璃罐头,是顶级奢侈品,哪怕在李唐皇室也是如此。

李淳风那里要的量一多,唐朝内部就要切割一些出去。不是说武汉不想提高产量,而是整个生产流程的任何一个环节,对贞观朝这个时代都是一场考验。

从源头来说,哪怕是改良果树,都需要几年时间的沉淀。一个橘子如果只甜不酸,那就没有果味;如果只酸不甜,那不如吃柠檬算了。一个酸甜比,对这个时代来说,就是看老天爷赏不赏脸。

赏脸了,可能就会哪儿哪儿冒出来一个品种,特好吃不说,水头还足。

不赏脸,果树也就只能用来做烧烤燃料。

从销售终端来说,蕃地、天竺的僧侣、贵族固然有钱,但支付手段同样是多样化的,而且很多罐头都是“太昊天子”的赏赐,回应过来的,就是僧侣、贵族的纳贡。

纳贡的物资组成就相当的多样,很多东西想要变现,其实很难,比如说奇珍异兽,比如说名贵木料,因为从天竺到中国,万里迢迢,奇珍异兽除非耐操,否则一定死在路上。

不是每个人都能跟张德一样,为了吃一颗“乌克兰大樱桃”,会砸几十万贯下去,让可萨突厥忙个半死……

所以从收益上来讲,纳贡的这些物资并不稳定,远没有中国内部的达官贵人来得靠谱。

长安、洛阳的权贵,从来都不会吝惜千儿八百贯的糜费。

只是罐头终究不仅仅是罐头这么简单,贞观朝它是特种物资,既然是特种物资,自然贵就有贵的道理。

凡是特种物资,就不仅仅只有商品价值,在整治活动中,显然是要扮演角色的。一如当年的汗血宝马,它除了是宝马之外,更是汉朝发动战争的一个理由,即便不怎么充分,但对帝国来说,有了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一个足够挑动国内权贵G点的理由,还寻思啥呢?

李淳风在蕃地和北天竺大搞邪教组织,而罐头以“贵重”的身份,强化了本就已经相当离谱的种姓,其作用远比土邦僧众的各种恐吓来得有效。

所以,不管待见不待见,玻璃罐头在这时候的角色,就是不可或缺。它降低了李淳风这个妖道在北天竺诸邦搞事的成本,也降低了李淳风传达“太昊天子”旨意的管理成本。

尽管这一切在武汉加班的老张看来,实在是无力吐槽,可现实就是这样发生着。

“使君,这里还有一个订单,是还要新修八座斩龙台。楼台好办,这龙骨……运输不易啊。”

“能走海路吗?”

“走是能走,可眼下高达国故地正散布瘟疫,到明年如何,也未可知。极有可能一二年都不得消停,所以还是走丝路更加稳妥。”

熬夜的幕僚们也是头疼,李淳风那里的事情他们知道,但不少新来的幕僚,是今晚上才知道李淳风那里的补给渠道,走的是武汉。哪怕是敦煌宫调拨物资,武汉这里随后就要给敦煌宫补上,反应在敦煌宫和民部的账面上,这些出入都有迹可循。

要是没有张德从中协调,别指望敦煌宫的人能给武汉面子,对敦煌宫的阴阳人烂屁股来说,他们吃的皇粮,当的是钦差,武汉佬算个鸡儿……反正他们也没鸡儿。

但有了张德就不一样,郭孝恪、程处弼、欧武等等文武内外巨宦,都是要和张德打交道的。

这也是为什么西域、河中、天竺只要有大动作,万里之外的武汉,就要跟京城的相公们一样要加班。

而且因为信号机的存在,原本一到三个月的信息传递速度,压缩到了十天以内,通讯频率效率上去之后,加班次数也随之而增加。

贞观朝官吏数量已经远远超过汉朝,这也是其中之一的缘由。

尽管全国总人口堪堪三千万,实在是寒酸无比。

“那就走陆路罢!”

老张揉了揉太阳穴,走陆路又要协调各单位,他不但要写信到东海宣政院,还要写信给沧州诸县以及天津、登莱诸港,然后还要联系东风船团以及淮扬甚至是苏杭的商帮。

除此之外,还要沟通中央,从中央拿到批复,免得横生枝节,万一碰上愣头青的御史大夫要狂喷,随便勾一个“意图谋反”,那又是让大家一起尴尬。

“旧年运输巨鲲骨骸的马队已经解散,如今河北山东没有马队有这样的经验,要是重组,还得从长安找人。”

“这个简单,老夫会跟怀远郡王通气,在河西还有一支轮休驼队,都是有经验的。”

斩龙台不是说修起来就完事儿,把鲸鱼骨头搭建成“龙骨”,这还是个技术活儿,一般金铁工匠还真玩不了。

而重组接骨之后,斩龙台最大的费用还没有产生,最大的费用其实是保养费用。

李淳风这个神棍最早搞的斩龙台已经盖了大殿,典型的中式建筑,可横贯大陆去对比,中式建筑的费用是最高的。整个太极宫如果换作石头城堡的样式,总成本大概只有十分之一甚至二十分之一。

因为起了一个坏头,后续的斩龙台庙宇大殿,显然还是中式建筑,在北天竺这种环境下,对营造大匠是个极大考验,可想而知,没有中国内部支持,最终结果,要么玩蛋,要么玩泥巴……

“这臭道士是给我们出难题啊。”

喝着咖啡和浓茶,张德又对加班的佐官、幕僚们问道,“那份《天竺诸矿考》呢?就是玄奘法师那个版本的。”

“跟《天竺瘟疫现状》放在一起了啊。”

“那我找找。”

张德在办公桌上翻了翻,终于找到了一叠文件,翻开之后,就是天竺现在的疫病调查报告,见闻录的形式,倒是不怎么系统。

这份报告是为了给南海和西域发警报的,对武汉来说,没有太大意义。

真正有用的,还是玄奘的这份《天竺诸矿考》,尤其是贵金属的分布状况,可以说是第一手资料,而且极其详尽。

笈多王朝复生,王朝之主也不可能掌握这样的资料,因为玄奘的地位实在是太过特殊,基本上任何一个天竺邦国都视他为上宾,一个大学者随便跟土王土公聊聊,就能套出许多情报,然后汇总。

天竺土人自己都是盲人摸象,但玄奘却是居高临下总揽全局。

而《天竺诸矿考》下面,其实还有一份报告,只是这份报告实在是丢人,一旦泄露出去,整个佛门怕是都要震荡。

因为对佛门来说,这份报告有点惊悚。

它叫《天竺神庙古迹考》,凡千人以上供奉的神庙,绝大多数都有收录,除此之外,在信度河两岸以及东天竺诸地,都找到了一些古文明的遗迹,这些因为各种灾难而毁灭的遗迹中,时有唐朝冒险家发现黄金。

引爆神庙古迹探寻热的事件,源自一个江南剑士在东天竺,也就是故高达国境内的一处破败神庙中,找到了黄金整整两百斤!

“这西游记啊,怕不是要改成西游盗墓笔记……”

老张一声叹息,再一次无力地吐槽着。

第六十三章 点到为止第八十二章 损招第六十一章 回忆狗第六章 两事徐王第十六章 “老爷爷”第三十八章 二代少年第五十二章 龙门客栈第十二章 振作家门第四十六章 杜断第三十九章 神威如岳第五十八章 狗官第十九章 投石问路第五十三章 结果论第五十章 工程意义第四十八章 加速时代第四十三章 求稳第八十八章 官场第二章 胡汉三的威力第四十五章 画风第三十五章 角度刁钻第四十八章 要有诚意(推荐票)第五十三章 有蛇出洞第九章 斗智斗勇第三十九章 真爱成本第二十一章 西征万象第三十一章 不一样的长安城第八十九章 给人撑腰第三十五章 横槊赋诗(第三更)第八十七章 巡狩辽东第六十四章 事发第八十章 理想与现实第三十九章 谈感情第四十二章 门路第三十章 拉一把吧第八十七章 校址校长第十八章 热情似火第四十四章 好本事第五十二章 祖孙闲谈第六十三章 试探第七十章 旧年缘分第四十章 缺口第五十二章 那时长安少年第九十五章 观沧海第三十六章 程家往事第三章 三观问题第三十章 奥杜之杖第四十二章 大明宫第九章 朝会第三十七章 不懂第二十七章 孔曰成仁(第三更)第六十七章 都差不多第九十五章 决心第二十九章 福寿第三十章 配合第六十章 朝会一本道(票呢?)第三十章 忍不住第六十五章 修路的心第六十四章 现状第四十六章 尝鲜第十章 罕见策略第六十九章 心累第五十三章 迷之尴尬第七十章 非凡品质第三十五章 角度刁钻第三十九章 终始第六章 “责任感”之外第十七章 重复让人麻木第三章 渣男第九十九章 激烈第六十八章 倒腾第二十八章 还有流芳百世(求推荐票)第四十八章 见者有份(第二更)第七十七章 请你吃饭第三十四章 躁动第二十三章 奇特画风第六十一章 回忆狗第六十六章 所付几何第九十八章 不夜城第一章 好大的胃口第二十二章 拉投资第七十章 老兵的纠结第八十章 半成利第二十一章 跳第三十二章 如鱼得水第六十三章 轻松第五十几章 今天太平无事第四十八章 要有诚意(推荐票)第二十七章 好机会第二十九章 旧时物业第十四章 有条不紊第七十五章 日天的眼神第五十八章 为了孔圣(第一更)第六十四章 事发第四十八章 忠第七十三章 调查第七十九章 老国公寻欢又作乐第七十九章 安排第七十六章 马蹄声来第四十三章 不必多言第九十八章 西域钱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