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机不可失

玉门军从程处弼那里买人头换军功这个事情传得很快,信号机和快马相结合,西海诸军寨等程处弼抵达酒泉的时候,基本都得到了消息。

早先的西海军都已经更迭了称呼,因为西海已经从青海身上拿走,扔到了“河中地”去了。在唐军序列中,原先的西海诸军寨,都隶属成立也没几年的青海都督府。

督府每年主要业务也不是跟蕃人较劲,而是巡查牧场以及盐场。

海西几个河谷地区划分出来的牧场,其中一半以上都是归了薛州人以及蒙兀部。漠北抽丁的政策,除了用来镇杀“昆仑海”叛逆之外,也是要填空蕃地。

整个海西地区,盐场可以养活十几二十万人,而大大小小的草场加起来,大概能养活两三万人。

青海都督府虽然品级不算太高,但因为人少资源多,反而相当的富裕。

加上这么些年唐朝为了贵金属,几乎就是发了疯一样盯着东海南海西南天竺,环青海的大政策,就显得温柔了不少。

而蕃人也不是笨蛋,蕃地几个强权陆续垮台之后,唐朝也没有扶持次强的打算,而是亲自下场,带着“乡亲们”共同富裕,这对原本连汤没得喝的破落户们而言,自然就是坚决拥护圣人可汗。

正因为在青海汉蕃关系融洽,杀良冒功就没有土壤。毕竟,青海军压根就不缺钱,哪怕是军中烂赌鬼,实在是没钱了,背一袋盐前往肃州,只要不被抓住,那真是什么都有了。

“都愣着作甚?咱们都商量商量,这城里的大人说了,咱们只要能翻过祁连山买来人头,‘油菜湖’咱们就能种油菜,还帮咱们盖几个大仓库。路不好修,但可以给修路标记号……”

大非川附近的一座大型驿站中,有个披着牦牛大氅披头散发的汉子正大马金刀地坐在石墩上。石墩的形制非常规制,因为是用来做路标的。

有汉人也有蕃人,还有党项人和蕃地小部落的武士,一身明晃晃银饰的女人也有。

一边说话,一边卷着火麻在那里烤,点了一会儿,用玻璃管子抽得气劲。

“嘶……呼!”

有个中年女人吐了个烟圈,“城里大人给多少钱?”

“十个。”

“一个?”

“对。”

“那做得,这天还没热,夜里还是冷,祁连山可不比别处。”

“这是个银元换一个人头,咱们有点亏。”

一个军功人头用十个银元来换是不可能的,这钱,不过是青海军让蕃人走一趟的好处费。

这个价钱,一般来说相当厚道了。

但现在之所以说亏,是因为还没有入夏,祁连山入夜是真能冻死人。军功人头很紧俏,现在不去抢,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要知道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程将军路过的。

全天下敢做这个买卖的,一只手就能数过来。能做这个买卖,还能保证有人头可以出卖,且不是杀良冒功的,贞观二十五年只有程处弼一家。

“咱们赶路可不容易,这地界容易死牲口。现在去酒泉,怕是追不上。”

“城里大人可有请向导出来?”

“有向导,应龙军、天龙军、雪龙军的人都有。呼……”

有个矮胖汉子长长地吐了口烟,把玻璃管子放一旁,然后一只手搁在大腿上,环视一周,“有个大人说可以带人去走张掖河,你们怎么看?”

“那肯定要死人。”

“死人倒是不怕,这‘油菜湖’当真让咱们种油菜?”

“也让种地,我去天龙城看过,农具都有。”

“那就去。”

“算我一家。”

“我们寨子也出十个人。”

“怎么说?都出力?那好,咱们现在就去盐池跟雪龙军的人说。”

抢人头这个事情,能快则快,但也不用赶得太早,一般来说军功人头不会在一个地方卖空。过一个地方卖一点,才是常态。

当年尉迟恭做这个买卖的时候,能从辽东卖到西域,万里卖人头,人人都有份,只要肯掏钱。

所谓“雪龙军”,就是设立在大非川以西的军寨。那里有个很大的盐湖,因为盐雪交替,此地驻军就被命名为“雪龙军”。青海军的分布图,武汉也是有的,老张当初也稍微判断了一下,“雪龙军”大概就是非法穿越前的茶卡盐湖。

至于那个天龙城,大概位置就在非法穿越前的天峻县。

本地土族大户所说能种油菜的地方挺多,从青海出发一路向西,陆续都有河谷或者湖区能种油彩,就是分布相当的零星,一路到柴达木山都是多多少少有一点。不过环境相当恶劣,基本只能保证入夏之后能出一茬。

但只是这一茬,也是相当不错,在本地很有赚头。

“听说程昆仑过冥水又斩了百几十个,你们崆峒山的怎么说?”

“说个屁啊说,当然是买啊。怎么?你们祁连山的有门路,不打算买?”

“狗屁,跟青海佬合伙一起买。就是这价钱越抬越高,一个人头怎地都要一百个,怕是州城的人都在心动。”

“老弟,听哥哥一句话,心动不如行动。你当以后还有这等当口?程昆仑回京之后,下次去的可不是河中,而是天竺。到那时,你想买都没得买。”

“谁说不是呢。”

“焉支山的也收到了消息,打算出这个数,咱们再不下手,嘿……那可真是一地鸡毛,甚么都别想捞到。”

说话间,一个披甲军官冷笑一声,伸出两根手指,比划了一下。

“两百个银元,焉支山那帮穷鬼哪来的钱?”

“借啊。你当没人借?”

“入娘的……”

骂了一声,另外一个汉子摸了摸下巴,“听说姑臧有人是西军出身的,能跟程昆仑攀上交情,要不问问?”

“问个鸡儿,这光景跑去姑臧问,回来还有甚么?鸟都没有!”

“入娘的……不等了,去酒泉走一遭!”

“我去喊人,戴上现钱,都是雪花银。”

“记得再借点,以防万一。”

“放心。”

另外一个军官,咧嘴一笑,拍了拍腰包。

第四十三章 忠臣(凌晨有票投点俺)第四十一章 专利司不成第七十五章 感觉身体被掏空第二十章 不能比第六十八章 贩卖人性第八十四章 多年结果第十五章 老阴货第六十章 令人感动第六十九章 张公来啦第二章 始于贞观第九十五章 决心第二十一章 胃口好第四十五章 洛阳来客第二十一章 取悦之道第八章 特进第五章 大买卖第七十六章 人不可貌相第七十七章 愿景第五十二章 就是直接(第三更)第九十九章 草原风物大不同第八十章 长孙之谋第五十三章 多一个不多(第一更)第十五章 务农第五十六章 硬性需求第五十九章 大县令第四十九章 床笫之语第九章 套路第三十一章 再生父母第八章 瓜分无份第二十三章 都是扯虎皮第七十二章 水墨画第八十八章 官场第四十九章 我们优势很大(第一更)第三十一章 谁是张小乙(求推荐票)第二十七章 继续流芳百世(求推荐票)第十章 江枫渔火对愁眠第二十二章 得寸必进尺第十八章 陆师兄求助第七十八章 溜须第八十三章 一桩“富贵”第三十一章 美好印象第三十五章 灵醒做事第十五章 以李为礼第十一章 太子又至第七十四章 稳第五十章 扩散第十九章 反转第四章 最后问对第九十三章 “一视同仁”第七十几张 把李董吓尿的大新闻第五十二章 就是直接(第三更)第四十二章 争权夺利第七十五章 “灭国”第六十七章 疯了第二十三章 一个简单的道理第十一章 抗税背后第三十四章 杜氏生产三要素第九十七章 风平浪静第三十一章 烘炉第三十四章 杜氏生产三要素第四十五章 稻花香里说丰年第二十七章 更名第三十七章 王法追求第九十七章 我管他第九章 樱桃第一章 放手第四十一章 存续发展第八十一章 牛郎第六章 河中风雪第四十三章 放大的误会第四十章 自发性第五十二章 龙门客栈第七十章 战栗第八十章 长孙之谋第十八章 进献第四十一章 时代变化第三十九章 假装自己是好人第二十三章 关注点不同第七十五章 找不到破绽第二十六章 流芳百世(求推荐票)第七十三章 过路费第二十七章 关爱老年人第六十八章 倒腾第三十七章 艳刀第六十章 同样水深第四十四章 封神(第三更)第五十四章 老头乐第八十七章 勇猛精进第五十三章 宝贝第九十九章 谁的银元第九十八章 不能理解第八十六章 略有不同第七十二章 富矿(推荐票!)第二十四章 幸福第十三章 奇葩本位制第九十章 功劳靠捡第三十七章 天命难破第四十九章 我们优势很大(第一更)第二十六章 都在酒里第六十三章 点到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