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翁婿会

大明宫,张公谨独自一人前往宫城探望老丈人,八十多的李渊再度见到帝国数一数二的美男子时候,开口便道:“弘慎,汝亦老矣。”

“大人近来还好啊?”

行了个礼之后,张公谨这才笑呵呵地跟李渊拉家常。

“牙快要掉光了。”

说话的时候,李渊咧嘴给张公谨看了看他掉光了的牙齿,还剩几个孤零零的,不过旁边清水杯中,还泡着一副假牙。

贞观朝有镶牙的手艺,金牙银牙铜牙都有,只是大多技艺还是毛糙了一些。似这种私人订制的假牙,还是这几年捕鲸业发达之后,才兴起的。

先让客户在面团上咬出模型,然后注蜡,再重新倒模。二次倒模之后,修模的高手再去打磨特制的鲸骨,一般都是鲸鱼的脊骨或者肋骨结合部。因为这其中有一部分是软骨,打磨起来容易。

除了契合客户牙床的假牙套之外,制作牙齿也是个麻烦事情,有金属制品,有玉石制品,有骨制品,还有陶瓷制品,甚至还有玻璃制品。

李渊在水里泡着的假牙,则是一副白玉做的,扬州大工的手笔。哪怕明知道是假牙,心理上有点恶心,可被清水折射之后,视觉上绝对好看。

只不过假牙套想要做好,成功率素来不高,除非是顶级权贵,还真消费不起。

“老大人这不还有牙齿么,吃东西还是很有味啊。某老家一些前辈,已经是一颗都不剩,便是给一碗红烧肉,也吃不出甚么滋味来。”

“那还有甚么意思。”

李渊摇摇头,从清水里捞出假牙塞到嘴里,契合之后,这才说话更加清楚一些。因为天气太热,宫室极为通风,还有冰块降温,翁婿两人闲聊着,倒也不觉得热。

“老大人,今日前来,是想打听一个事情。某去陛下那里,也不甚好说话,今时不同往日啦。”

“噢?甚么事体?”

李渊一愣,要说女婿当中,他最满意的就是张公谨。因为人品好,说给多少钱就是给多少钱,从来不拖欠,这一点,是别人都比不上的。

“前几日,大哥行走在崤山,被贼人偷袭,差点伤了。”

“此事,老夫也听说了,前头长孙家的过来问安,便说了这个事情。承乾也来说了一通,只说有羽林卫的人在密查。”

事情定性模棱两可,和张沧同行的有欧文,这是天使。攻击天使性质更恶劣,但冷处理了。因为当时二圣下旨,算是密旨,那么即便有人袭击,也不能直接定性为攻击天使。

毕竟说不定就是山贼恰好就窝那里,也没个准。

密查的缘由,就在这里。

等于说是皇帝小小地吃了个暗亏,当然真要是掀开大狱,别人也没辙,只是皇帝身心大不如前,心气不足,看事情比较淡了,才会如此。

“弘慎,你可是打听到了甚么?”

“京兆韦氏,事涉其中。”

“噢?”

李渊微微一愣,京兆韦氏本来是个大族,当然现在也算是个大族,但韦氏还是有点大不如前的意思,毕竟伤过元气。和京兆杜氏比起来,差了不知道多少。

如今韦氏的中流砥柱,说出来不信,是两个女人。

一个韦贵妃,一个韦昭仪。

而韦氏的铁杆盟友有两个,一个是河北李氏,还有一个,就是李氏皇族。

两个李氏不挨着,但都跟韦贵妃有关,因为韦贵妃是二婚……

查到这些不难,但要说真拿出什么硬扎的证据,然后跟韦氏打御前官司,这是扯淡的事情,张公谨没那么蠢。

这种御前官司,输了自己丢人,赢了比输了恶心人,恶心的还是皇帝。

什么是优秀员工?优秀员工就是不给老板添麻烦添堵的员工。

就好比人人都知道谄媚之臣很恶心,可为什么君王们都特别喜欢?因为辛辛苦苦认真办事的臣子多得是,可马屁拍得好拍得舒服的……那是真的少啊。

“韦氏……唔……”

李渊沉吟了一会儿,微微点头,“韦氏却有理由啊。”

双手一拱,微微欠身,张公谨神色肃然:“老大人有所不知,此间还有些麻烦,不然某也不会入宫来请示一二。实在是大哥的母亲,先去了武汉,如今正准备进京。这事体,是瞒不过去的。正如某适才所言,今时不同往日,旧年安平公主……某就斗胆一句,不过是个‘和亲’用的物事,可现如今,她在扬子江,素有‘江阴老板娘’字号行走,手中剽悍凶厉之辈不知道多少,倘使两家开打,某是不看好韦氏的。”

顿了顿,张公谨又提醒了一句李渊:“京兆豪门,如杜氏之流,也会暗中相助安平公主。”

“不止杜氏啊。”

接过话头,李渊看着女婿,“那‘安利号’,还是老夫给取的名,后来就到了长孙家的手里。”

翁婿沉默了一会儿,李渊感慨一声:“观音婢定会袖手旁观,不去插手此事。”

道理么,正宫大老婆看到老公的小老婆家里搞事,她就算有能力摆平麻烦,但正常心理,会去摆平吗?

更何况,还是那句话:今时不同往日!

长孙皇后早十年就不需要靠怀柔后宫各家来稳住“后宫之主”的位子,内外一把抓,称孤道寡,稀罕后宫那点争斗么?

只说每年后宫数千佳丽宫婢的胭脂水粉,其中所有高档货,都是“安利号”一应提供,这可是长孙皇后的补贴。算下来,一年几万贯总归是有的。

除此之外,长孙皇后还有私人渠道,有专门的“珍珠纲”运送入京,这些珍珠,同样不需要李世民的后宫们掏钱。

可以说,整个贞观大帝的后宫,这么多年都是心甘情愿地巴结奉承长孙皇后,不为别的,只为美容美颜,也是心甘情愿。

“老大人,老大人也是见过大哥的,江阴武汉,早就有人想要投献于他,指望着他将来承袭操之的家业。某虽是姓张,但也不说甚么虚言,其中必然是有野心勃勃之辈。再者,前隋宿国公之手足何坦之……原本对操之的期望,大多转移到了大哥身上。”

“唔……”

争着做“人上人”的不知道有多少,哪怕张德再怎么去影响那些庶民甚至是奴婢出身的学生、徒弟,他们接受了教育,参加了工作,但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几年之后,绝大多数,都是想着如何踩着别人往上爬。

不管张德多么失望,多么无奈,这种现实改变不了。

从张德这里实现不了的远大愿景,在张沧身上,却是希望极大。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折射出来的另外一个意思,无非就是老子也要做王侯将相!

第四十四章 封神(第三更)第三十一章 赚头第八十五章 贞观十年跳蚤图第五十九章 沉渣泛起第八十五章 防微杜渐(大年初二第一更!)第八十章 倭地生计第五十九章 有迹可循第十三章 很满意第七十七章 请你吃饭第十三章 话不能乱说第七十八章 纠结的老阴货第五十八章 年兽第九十章 眼界第九十六章 随口一说第四十章 非常人行非常事第八章 陆氏前程第六十九章 干货第九十章 挑不出错第四十九章 正经事要紧第三十章 谋生第七十九章 暴发户们第二章 响应号召第二十三章 关注点不同第五十九章 冷静第七十三章 歪风邪气第六十三章 开拓第七十一章 稳第七十八章 屁股第六十八章 抢眼夺目第三十章 能吏标准第三十五章 骚动的人第三十六章 是熟人第四十五章 九鼎第三十六章 利益交换第五十七章 棉布(第二更)第九十七章 谋生第一章 保利营造第二十章 小白师兄有进步第二十八章 一视同仁(第一更)第四十三章 胃口都不小第三十八章 过招第六章 两事徐王第八十一章 兴许是大智慧第二章 西行第十九章 再叹娶妻娶贤第十三章 好奇公主第四十章 过山东第六十一章 俱静第十二章 振作家门第十八章 陆师兄求助第七十三章 治世以大德第十四章 筵席第六十八章 小偏差第九十五章 雄风第九十二章 营救之人第七十七章 所为何来第三十三章 药不能停(第一更)第八十五章 螃蟹相第六十八章 无人理会第七十一章 深深的佩服第八十一章 闲王第七十五章 感觉身体被掏空第六十二章 古语有云第十三章 大哥第三十七章 礼法第八十章 长孙之谋第一章 养羊是干嘛的第六十七章 风乍起第二十八章 为了猪肉第八十七章 心痒难耐(二更)第九十八章 巧了第六十八章 尿地图第五十一章 无豚不成家第六十章 指路第七十七章 愿景第九十四章 过时第八十四章 文化人第四十二章 缺人第二十一章 总制第七十三章 看第四十三章 胃口都不小第二十九章 武汉第四十七章 传说第三十六章 是熟人第五章 长安到了第二十一章 总制第三十九章 真会玩第六十五章 我狂犬也第六十六章 进步第五十三章 杜斩仙第二十章 虎威第七十八章 远西风云第五十七章 需求导向第八十五章 有教无类第九十四章 小操作第二十三章 麻烦第二章 杀第八十章 单挑(二更求票)第五十七章 千金买马骨第九十五章 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