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旧年缘分

洛阳城北出了城墙,顺洛水北上或者沿着涧水、瀛水向西,都有类似新南市的集镇。出于军事需要的考虑,这里高楼不多,但是屋舍连绵成片,总面积是要比新南市大得多。

窦国公府的别墅,就是安置在涧水西北,离洛北城内,隔着两个短亭,放在以前,是个极为偏僻的地方。

但谁曾想京城人口暴增,原本的城市规模,已经很难支撑起庞大的常住人口。所以不管是洛南还是洛北,没到早上,东南西北各门各道,都是车马舟船络绎不绝。

天未亮时,长夏门外,等着过关进门的队伍,可以排出去几里地,一直伊水排到新南市。

各种大车、马车、独轮车、手推车、板车,大多都是装着新鲜的蔬菜、水果、河鲜、生肉、禽蛋等等农副产品。

而这些农副产品,除了家禽家畜大多还是小农为主,果蔬、河鲜,基本都是“稼穑令”治理下的农庄所出。

尤其是蔬菜,一个“稼穑令”管理的皇庄,抵得上旧时千几百户农家的种植产量。

在没有“稼穑令”管理指导农事之前,以菘菜,也就是白菜为例,普通农家的产量极为有限,而且不会对白菜进行捆扎。即便是现在,直隶近畿大多数地区的普通农民家庭,菘菜都是仙女开花也似的粗放种植管理。

而“稼穑令”所在的皇庄,菘菜不但一颗颗码放在板车上售卖,入冬之后的咸菜、酸菜、菜干,也多是用产量极高的菘菜。

窦国公府在洛阳的一个重要收入,就是种菜,也是阴差阳错得来的便宜。因为十里外的窦公别墅,恰好就挨着一处皇庄。

其“稼穑令”更是在内府挂职“少监”的张乾,史仁表虽然跟张乾没攀上交情,但从张乾那里倒是捡到了不少农业种植技术。

比如说开春的豌豆,窦国公府就能够每天出六七百斤的豌豆尖,除此之外,新鲜的豌豆苗、黄豆芽、绿豆芽,算是城内高档酒店以及富贵人家的重要鲜蔬。整个春季到榆钱、香椿下市,窦国公府的豌豆尖、豌豆苗都能够一直大量供应。

普宁公主跟驸马窦国公史仁表在京城还能维持住体面,没有这些新鲜蔬菜,是万万不能的。

而没有这份体面,想要靠着几声“姑母”,就想吧丰州的碱面场轻轻松松吃下,那也是痴心妄想。

史仁表自己攒下来的五千贯,加上借来的两万贯,说到底就是一种实力的象征。

当然,这一代的窦国公也确实有魄力,全身上下只有五千贯,却敢开口借两万贯,一般人根本不敢。

只是这种魄力带来的回报,也的确丰厚,远远超出了两万五千贯的规模。

“阿郎,咱们家当真是要发达了。南城各坊愿意问咱们买碱面的,实在是太多,只怕是丰州那里的产量,都是不够的。”

普宁公主结婚这么多年,唯有此刻,才感觉日子当真是好过。

嫁给史仁表的时候,只觉得这日子前途一片灰暗,一个突厥窝囊废,能成什么气候?公公在世的话,倒是能有门路疏通,自史大奈撒手人寰,整个史府全靠买菜过活,简直是惨到不忍直视。

便是她自己,也没少给家中的蔬菜做推销,好些姊妹暗地里嘲笑她是“卖菜公主”,她也并非不知道。

只是如此,她便暗暗发誓,将来便是要堂堂正正地卖菜。盖因家中的蔬菜送到安平姑母那里之后,安平姑母很是称赞了一番。

“都是坊内的小市,还有些街坊的小店,算甚么大买卖。这要是有个两市大买卖,才是真的发达。”

嘴上虽然说得不屑,可神情得意,眼睛飘忽,彻底地出卖了史仁表的心情。

“你倒是嘴上硬气。”

嗔怪地拍了一下史仁表,普宁公主似是想起一事,“那薛州刺史,到底甚么来头,阿郎这般地看重?”

“这如何敢不看重?娘子有所不知啊。”

史仁表看了看房间,见没有奴婢,这才道,“我只当薛州刺史是个薛氏来的,哪里晓得,却是个杂种出身。他本是斛薛部的少族长,当年灭了夷男时候,还差点被封个小可汗当当,岂料论功行赏的光景,他硬是要改了姓氏,陛下就赐了他姓薛。”

“还有这个典故?倒是不见阿耶提起过。”

“这等故事,又有甚么说的。当年打破铁勒,诛杀夷男,这不过是其中的一件小事,比起契苾部反叛夷男,实在是微不足道。”

史仁表说罢,又对普宁公主道,“再者,娘子可知道那薛州刺史为何要改姓么?他是受过张梁丰殴打的,当年还跟张梁丰争过瀚海公主,结果居然是不打不相识,认了张梁丰为大哥,这便在薛州有了站稳脚跟的底气。”

“居然还有这等事?”

听到老公这么一说,普宁公主很是惊讶,“若如此,倒是明白为何阿耶不甚提起,若是提起,便是成了张江汉的功劳。”

“是哩。”

史仁表连连点头,“不过此事跟咱们无甚干系,如今攀上了安平长公主,这薛刺史便成了咱们家的人脉交情,也算是得了便宜。”

“也是,如今不比从前,丰州那里的人情,早就淡了去。那碱面场想要做起来,没有西北的坐地户,纵使能赚上一笔,却也不能跟喝水一般容易。”

两家互相需要,又恰好有了点“渊源”,这就建立了联系。薛州刺史需要丰州碱面场的就业岗位、商品配额,丰州碱面场则是需要薛州的劳力、粮食还有黑白两道影响力。

切合的恰如其分,当真是可以算作“缘分”。

“娘子,过日子咱们再去新南市转转,若有合适的铺面,盘一个下来便是。娘子的娘家人,正好也能搞个营生,便是做面食来发卖,这京城恁多赶早的,也不至于赔了去,就算不能大富大贵,也是细水长流的买卖。”

“阿郎说的却为正理,如今有了碱面,这好面食就能多出一些,待过了几日诸事罢了,便去寻几个娘舅,家中招些人过来,专门做面点这一铺。”

“合该如此。”

史仁表点点头,横竖“卖菜公主”也不是今天才传扬的,再来一个“卖面公主”也不差那三两句的编排。

再者说了,史仁表常年吃软饭,早点有没有赚头,有没有搞头,他也是心中有数的。

那些个有点闲钱的人家,早上吃汤饼的不知道有多少,整个洛阳百几十万人,万里挑一来他家吃早点,每天都能混个一百来个客人,一个客人一天在他家落个十文,那也是一贯稳稳地落袋,一年下来,怎地也是几百贯的进账。

一如史仁表所说,不能大富大贵,可这居行大不易的京城,却是能安稳下来了。

第二十五章 筹谋第八十一章 冬天里的一把火第五十四章 真的不是圣经?(第二更)第三十一章 道友(第二更)第二章 杀第七章 亲姊妹第十六章 君无戏言第六十七章 唱卖第二十七章 好机会第五十四章 认知之外第一章 养羊是干嘛的第九十七章 态度第九十九章 激烈第四十一章 存续发展第五十八章 羡慕嫉妒恨第四十六章 手第七十六章 值多少钱第二十三章 智障大师(求推荐票)第三十一章 不急和急第七十章 旧年缘分第十章 撒手锏第三十二章 认清自己第三十二章 胜第九十四章 闹公府第十六章 南国雪第四十五章 九鼎第四十五章 洛阳来客第十章 毒啊第三十五章 “考察”第六十四章 现状第二十六章 铁路第二十八章 为了猪肉第十一章 两证第七十六章 目瞪狗呆第六十二章 铁路第八十三章 憋闷第二十二章 非分之想第六十八章 不可告人第五十一章 矛盾之下第四十三章 忠臣(凌晨有票投点俺)第五十七章 切入点第九十三章 以“义”之名第七十九章 狂热第四十六章 运数所至第五十一章 此物有玄奇(第一更)第三十六章 是熟人第六十九章 修通之后第六十六章 南行之利第八十章 冬季第四十三章 内奸就是爽第六十三章 事业第十九章 课业第六十二章 毁的彻底第四十二章 跑不了第九十四章 奇葩局面第八章 孺子可教第五十七章 色变第三十章 拉一把吧第九十章 眼界第六十四章 清修不易(第一更)第七十几张 把李董吓尿的大新闻第七十章 变化第四十七章 阶级属性第三章 海阔第十章 始料不及第十四章 新玩法第九十八章 安排第五十二章 青少年的心理冲击第三十五章 不简单第八十一章 惊人业绩第九十四章 机不可失第六章 张郎第十七章 大局为重第七章 谋事在人第十六章 君无戏言第六十四章 真诚拜访第七十九章 需要思考的钻被窝第八十二章 论禽畜第八十三章 一桩“富贵”第十四章 优势碾压第十章 这是祥瑞第三十八章 功劳第七十六章 崔娘子的麻烦事第九十五章 吃肉第七章 令人拜服第四十章 争第十三章 利弊取舍第四十八章 省内直属第二十三章 那轨迹第六十三章 机遇第五十几章 恶劣第三十八章 畅想第九十九章 冲杀第十八章 热情似火第五十六章 蚂蚁们第九十一章 慢慢来第十七章 唱歌的程处粥第九十四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第八十二章 旧时之言,今日之见第九十九章 开道